商品详情
发票申请
请识别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
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涉及金融产品、机构和市场在内的复杂三维体系,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及信用风险转换。
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影子银行体系是应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而产生,影子银行体系所带来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相应的市场,丰富了经济主体的投融资渠道,成为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的有利补充,促进了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有利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不容忽视,影子银行体系隐蔽性强、不透明,各类活动基本上发生在表外、机构外和场外,且大都游离于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的监管之外或缺乏监管,具有期限错配(负债短期性,资产长期性) 和高杠杆率(融资活动的杠杆率约为传统金融机构的2倍)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影子银行体系潜藏着极大风险,从而对金融稳定性造成威胁进而影响实体经济。
本书首先对已有的关于影子银行体系和金融稳定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其次构建了本书的理论基础,将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分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抵御外来冲击能力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四个分效应,从资金融通、货币流通、风险传导和金融监管四个角度来讨论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此后,本书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估算、构建衡量金融稳定的金融稳定性指数;然后对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分别从四个分效应和综合效应五个方面做实证检验;进而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考虑到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会影响到影子银行体系的持续发展,本书利用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和博弈论思想讨论影子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本书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给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书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和西方国家包含高度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影子银行体系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功能不是交易、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而是融资,所以本书对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界定时侧重于融资的特征,本书将影子银行体系定义为以资金融通为本质特征,能够发挥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及信用转换功能的非传统信贷融资,包含产品或工具、机构和市场“三位一体”的综合系统。和以往研究相比,本书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衡量更加全面,既考虑了和银行相关的同业业务、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又考虑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影子银行业务,也考虑了民间借贷等民间金融,更贴近实际。本书研究的影子银行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子系统:银行体系内的影子银行子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子系统和非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根据社会融资规模、金融行业资产负债率、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关系以及从功能角度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这四种途径对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第一层即银行内影子银行子系统占比最大。
对金融稳定性的衡量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金融稳定性内涵将衡量金融稳定性的指标划分为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和资产价格平稳运行这4个一级指标和11个基础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指标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出金融稳定性指数来衡量金融稳定程度。
本书的理论基础源自金融结构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和金融监管套利理论,并从资金融通、货币流通、风险传导和金融监管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实证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本书的实证分析由三大部分组成。首先在依次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四个方面即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和资产价格平稳运行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效应检验;然后利用规模估算的影子银行体系数据和构建的金融稳定性指数的数据,构建FGLS模型进行综合效应检验,发现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有利于金融稳定但存在滞后。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体系的三个子系统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时,发现第一层次影子银行子系统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最后,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根据理论分析的四个角度提出两个研究假设,用SVAR模型做实证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影子银行体系主要通过资金融通角度影响金融稳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新常态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弱,而反过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受新增贷款的影响较大,短期里二者的补充效应更加明显。
从理论上说,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符合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二者应会在博弈中互相促进。从近年来我国的现实发展来看,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并没有因为监管的趋严而大幅度缩减,但是监管改变了其资金运用的渠道并增强了信用链条的透明度,使其运行更加规范。从实证结果来观察,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利弊共存,只要监管政策得当,可以发挥影子银行体系的积极作用而抑制其消极影响,减少和消除对金融稳定性的潜在威胁。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采取措施规范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维持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健运行。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影子银行体系是应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而产生,并通过资金融通、货币流通、风险传导等路径影响资金在实体经济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本书还分别对在新经济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金融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艳艳为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新常态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刘艳艳 著
ISBN:978-7-5141-9732-7
定价:52.00元
- 经济科学出版社微商城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