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36.75 7.5折 原价:¥49.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60 件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商品图0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商品图1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商品缩略图0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报佳音号6190
外文书名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and Athanasius's The Life of Antony
作者[古埃及]安东尼 等
第二作者[英]本尼迪克塔·沃德(Benedicta Ward) 英译
译者陈廷忠 中译
ISBN9787108038074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2.10
开本16K
页数393页;200千字

《沙漠教父言行录》名家简评

无论如何,这些沙漠的教父们,为自己浓缩了一份非常实际和谦虚的智慧,既原始又超越时间,使我们能重新开发一些源头,因为这些源头,已被我们野蛮的科技主义所累积的身心抗拒阻塞或染污了。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这种质朴。它需要再度捕获这方面的经验。我强调“经验”这两个字。这部集子所收集的一些短片段,完全没有纯资讯价值。只是随便翻阅这些片段而知道这些教父们说过些什么,是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而已。知道有人讲过这段或那段话,对我们有什么裨益呢?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上实践这些话,应该使它们从生活更深一层的体验奔流。它们代表着对人的探索,肯定内心和精神的旅程,比任何月球的旅程更重要。

——莫顿

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成为沙漠圣徒,我们争战的场所也会不同——在家中、学校里、工作单位,但我们面临的争战与沙漠圣徒是同样的。我们也必须与世界、肉体和魔鬼争战,也必须面对内心的黑暗——我们执意不放的自我中心。沙漠圣徒挑战我们要敢于直面这些争战,通过进入某种意义上的沙漠——在没有安全、没有分心之物、没有安逸之地,我们像耶稣那样,对抗魔鬼,与永生的上帝相遇。

——杰瑞·席哲(著有《当他沉默时》、《深井之水》等书)

“沙漠经验”有两大基本原则:其一,人除非先有宁静的操练,否则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其二,人除非有独处的经历,否则不懂享受群体生活。

——潘霍华

沙漠教父用减少食物,减少睡眠,甚至禁食,或其他苦修方式来象征他们的自由。他们摆脱了埃及的宇宙观,并以神的运动员自称。他们用非物质的环境取代物质的环境,就好像耶稣基督在旷野一样,证明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对他们来说,苦修主义是一种解脱,他们不否定享受生命,而是成功地得到丰盛的生命……如何把从他们身上学习的功课落实在我们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或者我们亦可演绎出他们的属灵观。

——侯士庭(著有《转化生命的友谊》、《师徒之道》和《美好品格的塑造》等书)

《沙漠教父言行录》阅读指引

-沙漠教父是一群什么人?

沙漠教父是早期教会的一批隐修士,他们为了对抗教会的世俗化而隐退沙漠、寻求主面,过着贫朴克己的生活。安东尼到沙漠寻找隐居之所(约公元285年)的经历,引起更多的“求真者”纷纷仿效,他们起初散布在埃及尼罗河域上游,直到亚历山大城外的旷野,继而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沙漠,以及西奈半岛的旷野同时也兴起了这股进入沙漠的热潮。他们是一群喜乐、奇特的基督徒,相信沙漠是一个非常适合争战和成长的地方。他们中的导师被称为“阿爸”,就是我们所说的沙漠教父。

-《沙漠教父言行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些都是简短的箴言,原先是对着个人,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说的话,以后才记录下来。修士们保存他们师父的话语,或者一些他们难忘的阿爸们的话,这些话成为核心,以后渐渐扩展和重新整理。”

-安东尼是谁?

安东尼是第三、四世纪期间埃及的一位沙漠隐修士。 安东尼家境富裕,父母双亡后,有一天,他在教堂聚会时,领受主的呼召,就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然后,退入沙漠过隐修的生活。当时有些信徒为了追求严谨的信仰生活操练,便离开喧嚣的都市,退到旷野,过着简朴生活,期望有更大的自由心灵,追求认识上主。另一方面,因为当时的流行信念认为,旷野是一个各种邪恶势力聚集的地方,若要发动属灵的征战,则要进入旷野;这样更可具体地面对撒旦的力量。安东尼是当时退隐修士中的表率者。

-《安东尼传》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传记?

《安东尼传》是亚历山大的阿塔那修主教在安东尼死后所写,目的是教导当时修士,如何追求更深入的属灵生命,也期望借着这传记攻击阿里乌主义,竭力为真理而战。书中所记录的安东尼的灵修经历,反映出一些基本的灵修观念:

1.灵修操练主要对付自己和魔鬼撒旦,以使我们更自由地与上帝亲近。

2.灵修的力量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也是个人的彻底奉献。

3.退隐是更深入地与黑暗势力争战。

4.灵命成长建基于圣经的教导及上帝恩典中的经历。

5.灵修操练的目的,是使人更有上帝的形象,并且与上帝有更深入的联合。

-对沙漠教父容易有哪些误解?

他们是不是逃避的人?

他们从人群退入沙漠是为了寻求真实的信仰,与其说他们在逃避外在的试探,不如说他们在进行一场灵魂的争战。

他们是不是冷漠的人?

他们深藏在内心的静默之中,用“生命”而不是话语来教导:“如果人不能理解我的缄默,就无法理解我的话语。”

他们不仅热情好客,尽力帮助每一个寻求引导的人,甚至不时地走入城市,服侍有需要的人,抗议社会的不公,与异端斗争,以自己的行动证明教会的妥协状态是错误的。

“在所有的诫命当中,最包罗一切的就是爱上帝和爱邻舍。通过有意避开物质的东西,通过思想的平静,这爱得以坚定。”

他们是不是极端的人?

沙漠教父们极力劝勉弟子们不能有与情理不相配合的极端做法。他们极力避免苦行的偏激,他们之所以追求朴实无华,培育真挚的内心,谨守纯洁,操练简朴,是认定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予。

-沙漠教父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沙漠教父言行录》中提到的男女们都是真诚接受福音挑战的基督徒。这些人培养出来的谦卑态度是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因为这不是虚伪或假意作贱自己,而是扎根在上帝的异象中,因为被爱才有的谦卑经历。他们都是苦修者,对自己严厉却充满人性,不仅对人的需要,而且对人的软弱和过犯都满有怜悯。他们都愿意像上帝一样慷慨,不作任何妥协地以全人来回应福音。他们眼中的上帝是何等圣洁、何等伟大、何等慈爱,我们也必须以全人来回应。我们能从他们正直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他们对上帝的异象中学到很多东西……

对主的全然委身。他们勇于舍弃自我,不断追求更深地热爱上帝,他们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委身于基督。

阿爸罗得去找阿爸约瑟,对他说:“阿爸,只要我能做一点儿敬拜日课、一点儿禁食功夫、又祷告与默想,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也尽可能净化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老先生站起来,两手举向天空,十指像十盏火炬,他开口说:“如果你愿意,也能让自己变得全是火焰。”

有人来问阿爸安东尼:“我们做什么才能讨上帝的喜悦呢?”老先生回答说:“留心我的话:无论是哪一个人,要常将上帝放在眼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照圣经的话语;无论住在哪儿,不要轻易离开。

灵修操练。他们几乎尝试了每一种可能的属灵操练,比如独处、少语、禁食、祷告等等,他们的经历带给我们很多的经验和鼓励。

一位弟兄来找阿爸西奥多,一连三天恳求他赐下一言,却都得不到回复。于是就只好伤心地走了。老先生的弟子对他说:“阿爸,您为何不赐他一言呢?您看他就这么失望地走了。”老先生对他说:“我不愿跟他说话,因为他是贩卖话语的人,企图借别人的话语来荣耀自己。”

弟兄们问阿爸阿伽同:“在一切善事上,哪种德行需要最大的努力呢?”他回答说:“我觉得再没有比祷告更需要努力的事了。因为每当人要祷告时,他的敌人魔鬼就要防止他,因知道只有拦阻他祷告,才能引他离开圣道。一个人做善事,只要坚持下去,必定能完成后休息。可祷告却是争战到最后一口气的斗争。”

一个弟兄一直在阿爸撒巴的修道院洞穴里追随宁静的生活方式,来找阿爸以利亚说:“阿爸,请您指教我生命之道。”老先生说:“我们的先辈们对以下这几个德行特别注重:贫乏、顺服和禁食。可现今我们的修士们,已经被贪财、自信、极度贪婪控制了。你自己选择最需要什么吧。”

简朴生活。他们住在矮小的窝棚里,食物只能糊口,睡眠也不长,他们这种简朴的生活,对当今耽于舒适的基督徒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阿爸马加略说:“如果对你们来说,诽谤等于赞美,贫穷等于财富,缺乏等于丰足,那你就不至于死。事实上,任何人只要绝对相信,全心服事,是不可能陷入不道德的情欲中而被魔鬼诱入岐途的。”

阿爸佐西玛说:“我们会逐渐变得怠慢,而失去我们在静修生活中所应有的一点点热忱。我们会变得只喜爱那些没有用的、不重要的和完全没有价值的事物,以它们代替对上帝和邻舍的爱,把世上的物质占为己有,仿佛不是从上帝而来的。‘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

谦卑。他们没有彼此间的争竞和论断,更多看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他们给我们谦卑的榜样。

阿姆西奥多拉劝诫说:“一个导师必须远离控制人的欲望、不炫耀自己、不骄傲;他应该不为别人的奉承所诱,也不盲目受贿赂,不受自己肚腹所左右,不被愤怒所征服;反而要尽量忍耐、温柔、谦卑;他可能会受考验,但能刚正不阿,总是存关怀的心,关爱人的灵魂。”

阿爸欧尔说:“修士的冠冕就是谦卑。”他曾这样说:“不要在心里嘀咕弟兄说:‘我的生活比他清简严厉得多’,而是要俯伏在基督的恩典之下,存着虚心和真诚的爱心,不然的话,就会被虚荣所征服,前功尽弃了。经上也这样说:‘自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让你的救恩建基在主身上。”

“沙漠教父的静默是对生活在网络时代习惯于喧嚣的基督徒振聋发聩的呐喊;

沙漠教父的贫朴是对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耽于逸乐的基督徒当头的棒喝;

沙漠教父的“极端”是对不冷不热的基督徒所发出的狂热邀请。”

-如何阅读《沙漠教父言行录》?

本书编排按希腊语人名的顺序,每一段独立成篇,阅读时可以不按先后次序。

言行录用简单的词语记载了沙漠教父的智慧,叙述既出自多人之手,就较为混乱、无系统。编者只是将同一位教父的相关言行归类整理,并按希腊语人名为序排列全书。所以阅读本书时并不必要从头至尾一页页地读,或许每次翻出几段,细细品味,趣味更多。

本书是箴言类作品,每段言行有其个别的背景,不必当作一般性的教导。

本书记录了沙漠教父在长年的修道与苦修操练过程中,许多实在的劝勉。也因为这样,有时会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总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解读。它们不是什么抽象的原则,可以不加分别地应用,而是在某一种特殊情况下说的话。

本书适于阅读与默想结合,将读到的某些段落反复默想,并在生活中回应。

沙漠灵性的精要在于它不能教授,只能领悟;它是一套整全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什么怪异的教义,也不是能够学习和应用的一套既定苦修活动。这儿提到的“阿爸”不能等同与佛家禅宗的“禅师”。沙漠教父没有所谓的祷告之道或者属灵之道。他们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只有一生的劳苦与历经磨炼而试图把身心灵的每一个部分全都转向上帝的生命历程。

阿爸安东尼说:“你心中能有跟随上帝的意念,就去做,并继续让你的内心住在他里面。”这种个人在上帝面前的真挚,没有伪装或做作,就是沙漠属灵气质的精髓。每一种苦修功夫、每一段个人关系、每一个生命环节,都要渐渐地转向在基督里与上帝的关系。一切达到这目的的途径,都是手段而已,可以拿得起、放得下。沙漠教父的言行必须按照言行的精神来理解,要不然就会失去它们真正的价值。它们不是要满足好奇心,而是要应用出来。

沙漠教父与当今社会

《沙漠教父言行录》中提到的男女们都是真诚接受福音挑战的基督徒。这些人培养出来的谦卑态度是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因为这不是虚伪或假意作贱自己,而是扎根在上帝的异象中,因为被爱才有的谦卑经历。他们都是苦修者,对自己严厉却充满人性,不仅对人的需要,而且对人的软弱和过犯都满有怜悯。他们都愿意像上帝一样慷慨,不作任何妥协地以全人来回应福音。他们眼中的上帝是何等圣洁、何等伟大,何等慈爱,我们也必须以全人来回应。我们能从他们正直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他们对上帝的异象中学到很多东西。

“沙漠教父的静默是对生活在网络时代习惯于喧嚣的基督徒振聋发聩的呐喊;沙漠教父的贫朴是对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耽于逸乐的基督徒当头的棒喝;沙漠教父的“极端”是对不冷不热的基督徒所发出的狂热邀请。”

阿爸安东尼说:“你心中能有跟随上帝的意念,就去做,并继续让你的内心住在他里面。”这种个人在上帝面前的真挚,没有伪装或做作,就是沙漠属灵气质的精髓。每一种苦修功夫、每一段个人关系、每一个生命环节,都要渐渐地转向在基督里与上帝的关系。一切达到这目的的途径,都是手段而已,可以拿得起、放得下。沙漠教父的言行必须按照言行的精神来理解,要不然就会失去它们真正的价值。它们不是要满足好奇心,而是要应用出来。

《沙漠教父言行录》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沙漠教父所流传下来的珍贵语录,内容包括沙漠教父的属灵教导、轶事、寓言,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这些语录质朴而生动,充满了属灵的智慧和洞见。沙漠教父对基督教灵修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还收录了东方教父阿塔那修的名著《安东尼传》。这部传记讲述了最著名的埃及沙漠教父圣安东尼的生平,虽然简短,却极具震撼力,影响了奥古斯丁等重要的教会领袖,成为基督教灵修作品的经典文献。

《沙漠教父言行录》作者简介

安东尼,埃及修士,沙漠教父领袖,被称为“修士之父”。本书作者还包括以伊瓦格里乌、卡西安、波伊曼、马卡里乌等为代表的多位沙漠教父。

《沙漠教父言行录》书摘

有人来问阿爸安东尼:“我们做什么才能讨上帝的喜悦呢?”老先生回答说:“留心我的话:无论是哪一个人,要常将上帝放在眼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照圣经的话语;无论住在哪儿,不要轻易离开”。

阿爸罗得去找阿爸约瑟,对他说:“阿爸,只要我能做一点儿敬拜日课、一点儿禁食功夫、又祷告与默想,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也尽可能净化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老先生站起来,两手举向天空,十指像十盏火炬,他开口说:“如果你愿意,也能让自己变得全是火焰。”

一位弟兄来找阿爸西奥多,一连三天恳求他赐下一言,却都得不到回复。于是就只好伤心地走了。老先生的弟子对他说:“阿爸,您为何不赐他一言呢?您看他就这么失望地走了。”老先生对他说:“我不愿跟他说话,因为他是贩卖话语的人,企图借别人的话语来荣耀自己。”

有人问阿爸阿伽同说:“哪个更好,攻克己身,还是内在警醒?”他答道:“人像一棵树,攻克己身是树叶,内在警醒是果子,这是根据经上所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很明显,我们的功夫应朝着结果子去做:谨守心灵;可又需要树叶的保护与衬托,那就是攻克己身”。

阿爸马加略说:“如果对你们来说,诽谤等于赞美,贫穷等于财富,缺乏等于丰足,那你就不至于死。事实上,任何人只要绝对相信,全心服事,是不可能陷入不道德的情欲中而被魔鬼诱入岐途的。”

阿爸欧尔说:“修士的冠冕就是谦卑。”他曾这样说:“不要在心里嘀咕弟兄说:‘我的生活比他清简严厉得多’,而是要俯伏在基督的恩典之下,存着虚心和真诚的爱心,不然的话,就会被虚荣所征服,前功尽废了。经上也这样说:‘自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让你的救恩建基在主身上。”

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沙漠教父言行录(含阿塔那修《安东尼传》,静听主声,全然顺服):基Du教经典译丛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