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学与科学的想象:从中世纪到17世纪(西学源流)
运费: | ¥ 7.00-20.00 |
库存: | 2 件 |
商品详情
“神学”发端于12—13世纪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乐趣,本是为超自然知识领域保留的术语。但在16—17世纪,大量自然哲学家和世俗人对神学经典论题的讨论,使得科学与神学以全新的方式结合在一种话语模式中,“神学关切以世俗化的术语表达,而科学的关切则以神学术语表达。神学与其他科学几乎成为同一个领域”。由此形成了一种看待神圣事物的独特方式,即“世俗神学”。后者虽然只短暂存在了一个世纪,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学与科学的想象》是犹太思想史家阿摩斯·冯肯斯坦一生阅读与思考的结晶。全书细致考察了早期现代科学理念在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基础,讨论16—17世纪的“世俗神学”对后世科学、社会学与历史观念的影响。作者以独到的问题意识和视角,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各个思想史片段整合为一幅全面的思想史图景。
阿摩斯·冯肯斯坦(Amos Funkenstein,1937-1995),犹太裔思想史家。生于以色列建国前的巴勒斯坦,毕业于希伯莱大学,1965 年获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67 年至1992 年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冯肯斯坦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学者”,精通古希腊语、拉丁语、希伯莱语、意第绪语、亚兰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多门语言,研究范围涵盖犹太史、中世纪思想史和科学史等多个领域。著有《神圣的计划与自然的发展》《神学与科学的想象》《犹太的历史感知》等。1995 年,获以色列最高学术奖——史学以色列奖(Israel Prizefor History)。
在《神学与科学的想象——从中世纪到17世纪》一书中,冯肯斯坦借用韦伯“世界的祛魅”来表述全书的背景。不同于通常学者将现代世界的科学和哲学的产生归因于17世纪近代哲学去除神学化的努力,冯肯斯坦将神学世俗化的过程追溯到了古希腊哲学与希伯莱律法传统,并澄清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在某些关键的问题与主题上对两希传统的反抗与改造。
——译者 毛竹(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
序 言
缩 写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一种世俗神学
第二节 各种主题
第三节 一个差异的历史
第四节 科学观念与科学理念
第二章 上帝的“全在”、上帝的“身体”与四种科学理念
第一节 上帝的“身体”
第二节 诸理念的源初形态
第三节 上帝的“具形性”与上帝的“临在”简史
第四节 中世纪晚期唯名论与文艺复兴哲学
第五节 笛卡尔与莫尔
第六节 霍布斯、斯宾诺莎与马勒伯朗士
第七节 牛顿
第八节 莱布尼茨
第三章 上帝的“全能”与自然规律
第一节 “全能”与自然
第二节 上帝的绝对力量与上帝的有序力量
第三节 理想实验与运动定律
第四节 笛卡尔、永恒真理与上帝的全能
第五节 牛顿与莱布尼茨
第四章 “神意”与历史进程
第一节 “看不见的手”与历史的概念
第二节 “《圣经》讲人的语言”:释经学上的适应原则
第三节 “适应”与神法
第四节 “适应”与普遍历史的进程
第五节 历史、反历史与世俗化
第六节 维柯世俗化的神意论及其“新科学”
第五章 属神的知识与属人的知识:由做而知
第一节 认知的新理念
第二节 建构与转换,数学化与机械化
第三节 自然的建构与社会的建构
第六章 结语:从世俗神学到启蒙运动
第一节 康德与科学的去神学化
第二节 启蒙与教育
第三节 神学与科学
索引
译后记
- 报佳音
-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