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摩根解jing丛卷:马太Fu音

42.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42 件
摩根解jing丛卷:马太Fu音 商品图0
摩根解jing丛卷:马太Fu音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报佳音号5457
作者[英]坎伯·摩根
译者张竹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1.12
开本32k
页数495

《摩根解经丛卷:马太福音》内容简介

圣经对摩根(Campbell Morgan)来说不仅是一部神所启示的书,而且是一个可以亲自进入的属灵世界,在它里面可以日日朝见主面,对神的认识和爱敬日加深沉,不时从中得到启示、亮光与清新活泼的气息。因此他讲解圣经不但细腻,而且有独到之处,他能超越传统束缚,带给人新的亮光。

摩根解经丛卷”是作者一生研读圣经的结晶,共有一百多卷,由美国活泉出版社陆续翻译成中文,这是一套解经性的注释书。中文简体版已出版的有《使徒行传》、《希伯来书》、《罗马书》、《耶利米书》、《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哥林多书信》、《以赛亚书》和《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是“摩根解经丛卷”系列之一。摩根反复告诉我们,马太福音是一卷王的福音,它的主题是国度。这个国度并不是人死后方能进入的境地,它是要在地上建立的一种状态。这卷福音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王,接着是王的宣讲,王的颁布律法,王的展示福祉,王的强调声明。我们无论从律法研究,或是数算福祉,或是留意王的声明,都会看出它们和今世这地上的关系。耶稣心中热切所要达到的,是在地上建立一个神圣的秩序。

《摩根解经丛卷:马太福音》作者简介

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1863—1945)是全世界公认的“解经王子”。1888年5月2日申请要成为英国伯明翰卫理公会牧,当他站在75位考牧委员面前讲完道后,考牧委员竟然评定摩根是“不适合讲道,没有讲道恩赐”的人,这份差事因而告吹。此举对摩根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摩根伤心地打电报给担任牧师的爸爸,他父亲立即回电说:“地上拒绝,天上接纳。”摩根没有放弃神给他的呼召,在神的带领下尽他的职份,8年后成为伯明翰卫理公会理田路礼拜堂的主任牧师,而且日后成为最会讲道的解经牧者。

在英语世界中,听过他的信息的人说:“这位牧师真是相信圣经,他传讲自己所信的事时,又是具有那么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位长期追随摩根的朋友约翰哈理斯(John Harris) 观察他大有能力的讲道,对他的分析是,“摩根讲道的能力是出于他对神、对圣经的坚定信心,他所传的是他内心所确信不疑的。”许多传道人向他请教秘诀,摩根的回答永远不改变:“用功,用功,再用功。”用功于每天清晨进入那块神圣的领域,呼吸天上的空气,取得新的能力。坎伯摩根将一卷圣经最少读50遍,才着手解释它。此外,他熟记经文,让熟记话语成为他生活的习惯,使他的讲道及解经更正确、深入和生活化。

《摩根解经丛卷:马太福音》目录

  • 1 马太福音一1~17
  • 2 马太福音一18~23
  • 3 马太福音二5,15,17,23
  • 4 马太福音三1~12
  • 5 马太福音三13~17
  • 6 马太福音四1~11
  • 7 马太福音四12~25
  • 8 马太福音五1~2
  • 9 马太福音五3~12
  • 10马太福音五13~16
  • 11 马太福音五17~20
  • 12 马太福音五21~48
  • 13 马太福音六1~18
  • 14 马太福音六19~24
  • 15 马太福音六25~34
  • 16 马太福音七1~12
  • 17 马太福音七13~28
  • 18 马太福音八1~17
  • 19 马太福音八18~34
  • 20 马太福音九1~17
  • 21 马太福音九18~34
  • 22 马太福音九35~38
  • 23 马太福音十1~23
  • 24 马太福音十24~42
  • 25 马太福音十一1~19
  • 26 马太福音十一20~24
  • 27 马太福音十一25~30
  • 28 马太福音十二1~21
  • 29 马太福音十二22~37
  • 30 马太福音十二38~45
  • 31 马太福音十二46~50
  • 32 马太福音十三全章
  • 33 马太福音十三3~9,18~23
  • 34 马太福音十三24~30,36~43
  • 35 马太福音十三31~32
  • 36 马太福音十三33
  • 37 马太福音十三44
  • 38 马太福音十三45~46
  • 39 马太福音十三47~50
  • 40 马太福音十三51~52
  • 41 马太福音十三53~58
  • 42 马太福音十四1~22
  • 43 马太福音十四23~36
  • 44 马太福音十五1~20
  • 45 马太福音十五21~39
  • 46 马太福音十六1~12
  • 47 马太福音十六13~20
  • 48 马太福音十六21~28
  • 49 马太福音十七1~13
  • 50 马太福音十七14~27
  • 51 马太福音十八1~14
  • 52 马太福音十八15~35
  • 53 马太福音十九1~22
  • 54 马太福音十九23~二十16
  • 55 马太福音二十17~34
  • 56 马太福音二十一1~17
  • 57 马太福音二十一18~22
  • 58 马太福音二十一23~44
  • 59 马太福音二十一45~二十二14
  • 60 马太福音二十二15~46
  • 61 马太福音二十三1~12
  • 62 马太福音二十三13~39
  • 63 马太福音二十四、二十五
  • 64 马太福音二十四1~44
  • 65 马太福音二十四45~二十五30
  • 66 马太福音二十五31~46
  • 67 马太福音二十六1~30
  • 68 马太福音二十六31~56
  • 69 马太福音二十六57~75
  • 70 马太福音二十七1~26
  • 71 马太福音二十七27~56
  • 72 马太福音二十七57~二十八20

《摩根解经丛卷:马太福音》书摘

1 马太福音一1~17

第一节是本段的标题,第十七节是本段内容的总结。无疑的,第一节也是耶稣家谱的标题一如犹太史籍记载的式样。第十七节是马太所作,关乎其内容的总结。

我无意多用篇幅,对马太与路加这两处家谱相异之点加以申论,但其中有一二处,很值得约略一提。首先要提的仍是这标题:“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马太并未以它作为这本福音书的题目,只是将它作为耶稣基督家谱的标题。我们认为,马太的资料取自正式的典籍,以此作为他写福音书的引言。在这本福音书中,他要介绍他所认识的主耶稣,正是他们历代列祖所企盼的弥赛亚,是祂百姓的君王。

我个人相信,马太所记录的主耶稣的家谱,并不完全根据典籍。因为在最后的总结中,他把由亚伯拉罕到弥赛亚的世代,分成三个段落,每段各有十四代;显然其中有略而未计的。在第八节的约兰与乌西亚之间,略而未提的有亚哈谢、约阿施和亚玛谢;在第十一节的约西亚与耶哥尼雅之间,他未将约雅敬列入。我比较相信,马太记述家谱时,可能出于属灵的原因而有所删略。我们应该注意,当他说,“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共有十四代。”在这一段落中,并无省略。但在接着的两个段落中,他说,“从大卫到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也有十四代;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显然不止此数,他只是选了一些必要的人。头一批被删除的,都是出自亚哈与耶洗别女儿的后裔,我们或许可以据此一窥马太选择的原则。第十一节约雅敬未被列入,可能是出于抄经者的遗漏。因此为了要维持三个十四代,耶哥尼雅的名字不得不出现两次——第二段之尾和第三段之首。

最后有一点要注意,这家谱并没有说耶稣是约瑟的儿子。它所以被称为耶稣基督的家谱,是因为耶稣的母亲与约瑟有婚姻关系。在犹太人的记录里,耶稣的身份是马利亚的儿子,而

马利亚是约瑟的妻子。

我建议先将第二至第十六节很快地读过,然后回头来细细思想第一节的标题和第十七节的结语。

第二节到第十六节的记载,有好几个原因使人深感兴趣。第一,虽然它纯粹是一个犹太色彩的家谱,但其中喇合名字的出现,显然突破了希伯来民族的界限;此外将妇女也包括在家谱中,尤其与犹太教的习俗不合。何况所包括的妇女,有声名狼藉的他玛氏,有既是外邦人又曾为妓女的喇合,还有外邦女子路得,连使大卫的英名毕生蒙尘并延及他的后裔的拔示巴氏也在其中。末了一个女性是主的母亲马利亚。因此在这家谱中,有意无意地象征了神的恩典,将藉着要来的君王临到万民。

使人感到兴趣的另一点是,这段家谱的结尾声明,“雅各生约瑟,就是马利亚的丈夫。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这与前面的叙述方式完全不同。它代表了一个分别,

下面紧接着的耶稣降生的故事,就可以解释这个分别。它强调一个事实,耶稣不是约瑟之子。在这卷福音书的首页就表明,耶稣虽然与这民族有关,却不是由这一族所产生的。祂只是临

到这一族,却与这一族有分别。关于这个奥秘,此处未加以说明,有待后面的事迹来阐释。

现在回头来思想第一节,就是这家谱的标题,从它所强调耶稣基督与希伯来历史上两位伟人——亚伯拉罕与大卫的关系,使我们不得不驻足深思。这两重关系明显地都肯定祂作儿子的

名分。祂是大卫的儿子,又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中译作“子孙”)。这一点说明了祂与希伯来人的关系是皇室的、种族的关系。祂出自君王的世系,祂也是希伯来民族的始祖和创造者

的后裔。在此我要指出一个事实,从亚伯拉罕到大卫这一部分,路加笔下的家谱与马太的完全一致。两者不同之处,乃在从大卫到耶稣这一部分。路加是从马利亚溯源至大卫,从而确定祂是大卫之子。而马太则一开始就说明祂是大卫之子,否定了祂是出于约瑟,或出于这家谱中从大卫到约瑟中的任何一位。

这家谱的标题说明耶稣是大卫之子,又是亚伯拉罕之子,其中饶有意义。根据旧约的历史,神曾应许这两个人要得儿子,他们也真的都得了儿子。但从许多方面来看,若说他们所得的儿子就是应验了神的应许,那就难免令人失望。神对凭信心顺服祂之亚伯拉罕的应许,和对凭信心顺服祂之大卫的应许,既未应验在以撒身上,也未应验在所罗门身上;神的应许成就在耶稣身上。

这事实值得我们细加察验。我们就照着本节的顺序来看。

大卫所等候神将赐给他的那儿子,乃是将来要照大卫的心意,建立以耶和华的殿为中心的国之人,就是所罗门。所罗门这名字的意思是平安,暗指以色列国将永享太平。所罗门又蒙神赐他极大的智慧,他毕生最伟大的工作是建造圣殿。在他掌王权期间,以色列应该是平安繁荣的。

但所罗门一生有许多失败,而且失败得很悲惨。他虽然曾蒙神赏赐大智慧,却过着极愚昧、极可悲的生活。他曾热心建殿,但他完全违背圣殿所代表的原则,使圣殿徒然只有外表,

没有实质。虽然如此,神仍以恩慈待他,又因他父亲大卫的缘故,使以色列国在他在世之日平安富庶。但他所种下使国腐化动乱的种子已经萌芽,他一死这种子就大大滋长。大卫怎能不因他从肉身所生的儿子失望、痛苦、忧伤呢?

耶稣基督按肉身说是出自大卫的后裔,但祂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祂降世是为了要胜过人类的失败(所罗门可作代表)。如今祂藉着无限的智慧,正建造永不毁坏的殿。祂已经为祂那永享平安与繁荣的国度立稳根基。在那国中邪恶与反叛永无藏身之处。

神曾应许亚伯拉罕,他的子孙将要成为大国,地上的万族要因之得福。亚伯拉罕所等候的,毫无疑问的是以撒。以撒这名字的意思是欢笑。他对亚伯拉罕来说,永远是一个见证,见证神的能力显在人的软弱上,因为撒拉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亚伯拉罕必然寄厚望于这儿子,因为他相信从这个儿子将生出许多子孙,神应许的国将藉他们建立。他也因着这信,给他的后裔祝福。

然而以撒的故事仍是一篇令人失望的历史。他生性软弱,他下面一代一代的后裔,也都软弱失败,从未实际进入神给亚伯拉罕的祝福中。因此,亚伯拉罕对他肉身所生的儿子也必失望灰心。耶稣基督按肉身说,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但祂具有奥秘的身份,因此祂能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应验了神对亚伯拉罕之应许的是祂,而不是失败的以撒和他的后裔。祂才是神所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儿子,从祂出来的后裔,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他们将成就神的旨意。

因此,大卫与亚伯拉罕的真儿子,耶稣基督,在日期满足的时候来到这世界,为要克服大卫之子所罗门与亚伯拉罕之子以撒一切的失败,为要建立这宝座,成全这国。

在马太为家谱所作的结论中,提到神子民历史中三个转捩点。第一个转捩点是亚伯拉罕的蒙召,因他的顺从,产生了以信心为根基的新族类。第二个转捩点与大卫有关。他是一个合神心意的王。他的受命为王是以色列的失败所带来的结果。他们的失败在于要求耶和华像列国一样,给他们立一个王。最后一个转捩点是百姓被掳到巴比伦去。神按照祂的计划,拣

选祂的百姓,正是为要对付巴比伦所代表的一切。

这三个转捩点在基督身上达到了巅峰。这个事实指出了祂和三者的关系。当我们思想那三段过程,并注视基督的时候,有三层事实使我们印象深刻。它们是:原则上相同,成就上超越,失败上矫正。

在基督与亚伯拉罕之间,我们看见一个相同的原则。亚伯拉罕是本着信,离开了迦勒底的吾珥。嗣后他毕生的行径,凡合于神旨意的,无不根据这个信心的原则。我们的主耶稣,在祂所有的工作与生活中,也都本着相同的原则。希伯来书的作者曾多次指出这一点,并且将祂远远地排在亚伯拉罕之先,因为祂是信心的创始者,信心的率领者。

在信心原则的成就上,主耶稣的成就显然是亚伯拉罕所难以比拟的。在亚伯拉罕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他曾偏离信心的道路,曾为此蒙羞受辱,几罹大灾;而主耶稣的一生,从未稍离信心的道路,祂对神始终顺从不渝。

在基督与亚伯拉罕的关系上,最重要的一点是祂完全矫正了失败。祂不像亚伯拉罕只是遥望那城。祂是亲手将城建成。祂不只是寻求神的荣耀,祂是实实在在地彰显了神的荣耀。

至于基督与大卫的关系,原则上相同的地方是执掌王权。大卫得掌王权是因着他对耶和华的忠诚。由于他在许多艰苦的处境中,仍向耶和华忠诚,结果使那不完全的大卫所预表的,在主耶稣的身上得着绝对完全。主耶稣的一生向神的旨意绝对忠诚。这使祂所拥有的主权,满了威严与能力。

在成就的超越上,基督与大卫的对比,远较基督与亚伯拉罕的对比更明显。大卫对耶和华的失忠,不但使他的君尊威严失色,也影响他掌权的范围。主耶稣完全舍弃自己,归向父神的旨意。因此祂的冠冕充满了四射的光辉,祂的国度无穷无尽,所以祂能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二十八18)。

在基督与大卫之间的关系上,那最终且满有恩惠的事实,是祂坚定了祂的国,表明了神的荣耀。

被掳到巴比伦和基督的关系,也有原则上的相同处。以色列民屈服在一个骄狂民族的轭下。那是一个背叛神管理的政权。基督诞生在祂百姓中间时,他们也正丧失自由,服在罗马的铁轭之下。祂降生时的情景是最好的说明。当时凯撒奥古斯都下令,叫天下人民报名上册,因此马利亚要随同聘她为妻的约瑟,遵令上犹太去报名上册。

基督在成就上的无限超越,可以从祂在世年日的顺服上明显看出来。祂把凯撒之物归给凯撒,但祂又胜过凯撒外表上的轭,将属神之物完全归神。

在基督与被掳这一重关系上,最终的事实是祂断开了一切罪的捆锁,并引领信靠祂的人,脱离被掳之地。

因此在这一段记载家谱的经文中,人性的冀望与软弱,代代都显明出来。但是冀望也罢,软弱也罢,无不说出人对基督的期待。亚伯拉罕和大卫王都等候神的儿子来成全所应许的。

随着一代一代的逝去,信心因着眼前的事实而逐渐消失,惟有等候神来证实。政权的相继败落,惟有等候神来管理。被掳的人在悲叹与饮泣中,正等待着祂来救援。祂将有何作为?这正是往下的记述所要论及的。让我们此时先在盼望中为祂加冠。

来啊!齐来赞美,向受膏者欢呼;

那应许大卫的子孙,在日子满足时诞生。

祂在地上设立宝座,压制罪恶清除罪愆;

祂使被掳的全得释,凭公平施管治。

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摩根解jing丛卷:马太Fu音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