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33.75 7.5折 原价:¥45.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173 件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商品图0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商品图1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商品缩略图0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报佳音号6917
外文书名In Pursuit of Happiness: Finding Genuine Fulfillment in Life
作者[加拿大]侯士庭
译者周一心
ISBN978-7-5426-4672-9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4年7月第1版;2016年12月第2次印刷
开本32k
页数319页;200千字

《幸福真谛》推荐辞

侯士庭编辑的“信仰与灵修经典”系列,撰写的如何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三部曲(《转化生命的友谊》、《幸福真谛》与《心灵渴望》),以及在灵修神学领域持续的教导,这一切已然成为极具价值的属灵遗产。

——巴刻(J.I.Packer,著有《软弱之道》等书)

《幸福真谛》内容简介

如果街上有人忽然拦住问你:“你幸福吗?”你会如何回答?

幸福不是玩笑,幸福乃是人类一件严肃的事情;幸福也不是一项产品,更不是一种个人的成就。幸福不是肤浅的、外在的、暂时的、自私的快乐。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满有恩慈的生命所结出的果实——既是从他人领受恩慈而结出果子,也是因施予爱而结出果子。

本书犀利地剖析历史与当代各种幸福观的弊病,列举出许多发人深省的感人见证,深入地讨论每个人心中的实际问题,为渴望真幸福的同路人带来了许多智慧和指引。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寻道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意义的惊现》、《苏格拉底遇见耶稣》等书。

《幸福真谛》作者简介

侯士庭(James M.Houston),当代著名灵修神学家、属灵导师,加拿大维真学院创办人,任该学院院长和灵修神学教授多年,在平信徒神学教育方面贡献突出。著有《师徒之道》、《转化生命的友谊》、《美好品格的塑造》、《心灵渴望》、《幸福真谛》、《灵修神学发展史》、《喜乐放逐者》等书;编有“信仰与灵修经典”系列,对于福音派重拾灵修传统影响深远。

《幸福真谛》目录

致中国读者

作者序

  • 第一章 你怎样才能幸福? 

  • 第二章 在街头寻求幸福

  • 第三章 幸福与心灵的宁静

  • 第四章 幸福、想象力与童年

  • 第五章 幸福治术

  • 第六章 后现代世界里的幸福

  • 第七章 宇宙是幸福之处?

  • 第八章 幸福家庭

  • 第九章 真为人也

  • 第十章 真正的幸福人生

  • 第十一章  渴慕上帝

  • 第十二章 以上帝为乐 

跋:以友为乐,与友共享

《幸福真谛》书摘

以上帝为乐

人的一生,像圣经说的“没有常存的城”,没有永久的居所;因此,基督徒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被放逐的人”,或是“留在敌后的政工”,或是暂时处在“敌营里的间谍”,然后就能学会如何以上帝为乐。就像阿奎那所说:终极的幸福状态,并不存在于人的里面,而是单单存在上帝里面。《诗篇》62:1说:“唯有等候上帝,我的心才有安息。”(新译本)

圣父让我们看见上帝的本质;圣子用道成肉身的方式,取了人的样式,把上帝的启示显明给我们;圣灵来了,是要引导我们与上帝亲近,成为上帝的朋友。这样,难怪历世历代的基督徒会说,他们只借着操练默想三位一体的上帝,就找到了幸福的最终极本质。 

以上帝为乐的关键,在于经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我们用廉价物换得了贵重品,就好像保罗借《腓立比书》3:8说的意思:“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耶稣有一次用个比喻说,一个生意人要变卖一切所有的,只为了得到一颗重价的珠子。其实,基督徒品格的成长都包含在这“以小换大的交易”里了。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极大的牺牲,花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练就炉火纯青的琴技;而上帝呼召我们,是为了完成上帝要在我们身上成就的,为此,我们甘愿放弃比较不重要的东西。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以归纳成三个方法,就是默想上帝的话语,过一个祷告、赞美的生活,以及增添我们对上帝的爱。

默想上帝的话语

默想圣经是一种个人化的方式,也是一种家常式的自修神学,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思想圣经来认识上帝的真理。默想会形成习惯,会在我们里面培养顺服的态度,在上帝面前谦卑、良心敏锐、有属灵的分辨力,以及有道德智慧。它也是默然承认:真理不在人里面,只在上帝里面,是住在“至高者的隐秘处”。默想带领我们进入上帝实时的同在,这就是《申命记》30:14所表达的意思:“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

在默想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上帝的怜悯和慈爱,他以一种独特且个人化的方式,明白我们内心的确切需要,他让我们深信他的话语是亲切地对个人说的。这种经历何等地美妙!这就是为什么默想上帝的话语对灵命成长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单单以上帝为乐。 在默想的生活中,我们舍下喜爱的世俗事物,以换取对上帝全然委身的爱,爱他胜于一切。

过一个祷告和赞美的生活

默想上帝的话语,能带领我们进一步去默观(contemplate)上帝自己。这两种内心渴慕上帝的举动是互相关联却又相当不同的。两者的区分在于:一是渴慕知道上帝的旨意,一是以活在上帝的同在之中为乐。渴慕上帝可以预备我们以上帝为乐;而祷告是一种“以上帝为乐的思想”,并不是“技巧”的学习。祷告的目的不是祷告本身,而是“以上帝为乐”,我们因着他自己的缘故与他亲密交通。

我们当然也应该为其他人的需要祷告,正如我们为自己的需要祷告一样。我们很容易感觉精疲力竭、满怀挫折与困惑,所以非常需要从上帝得着能力和清晰的生活目标。雅各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事实上:祷告的对象正是一位乐意厚赐求他之人的上帝,“众光之父……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根据《雅各书》4:2—3,人的愁苦往往是因为不向上帝祈求而导致的,“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

我们在上帝圣洁的荣美中默观他的时候,他会塑造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渴望成为讨他喜悦的样式。如此一来,他的喜乐就会变成我们的喜乐,他的生命就会变成我们的生命。他既已把自己赐下给了我们,就使我们能够效法他、像他的样式。用这种方式仰望上帝,就是默观的生活,是真基督徒的生活中心。而当我们在默观的祷告中成长时,自然能亲身经历到那种属上帝的喜乐。

祷告的精髓是: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否符合“唯独等候上帝,我的心才有安息”(诗62:1,新译本)的描述。安息在上帝里面、以上帝为乐,这并非只限于理智,也不只限于情感,而是将全人带入上帝的同在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心情和情感状况下去默观上帝,无论是小事大事,或是工作上的难处,或是灵里干涸、刚硬的时刻,或是在上帝里满有喜乐、领受祝福之际,我们都可以默观上帝。默观也可以是警醒和道德上的守望,或者是在沉静中明辨事物、追求智慧。为什么默观具有这么多不同的性质呢?因为我们默观的对象是上帝,而他已将自己无穷的可能性和我们生命无穷的可能性,都向我们敞开了。 

一旦明白祷告就是以上帝为乐,那么,我们的生命必然会全然改观。一旦祷告成为一种完全活在上帝面前的方式,那么,我们祷告就会成为自动自发的行为,也是向他亲密地表达自我的方式。这样,我们就不再把祷告当成一种求得事物的手段,而是视祷告为赞美感谢上帝的方式,这会开始赋予我们奇妙的能力,去过一个祷告的生活。赞美的心乃是在我们福杯满溢时,从内在的丰富中自然涌流出来的。 

在对上帝的爱中成长

真正的信仰所生发的情感,能替光秃秃的理性论调穿上实践的外衣。这些情感能使我们对上帝的渴慕变得有血有肉,而且能表达出活在上帝里面的真实生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上帝表露的是同样的情感,或者我们都变成了相同性情的人。事实上,有些人的信仰是很活泼、自然的;有些人的信仰则是安静、充满省思的。这差异并非指着与生俱来的天然感觉,而主要是指上帝赐予各人的渴望之情有所不同;焦点乃是集中于他的恩典在我们生命里产生的果效,以及他的灵在我们灵里工作的证据。 

上帝创造我们,让我们的情感成为激发行动的主要动力;而凡是深刻影响我们的事物,自然也会占据我们的灵魂。这就是为什么圣经里非常关切人的“心里刚硬”,或是强调对上帝冷漠、疏远而造成的危险。如果我们的良心变硬,或是对上帝的渴望消失了,我们就很容易不顺服上帝。 

圣经里充满了有关人心的有力喻象。心不但解释了人所做的事,也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做。这内在的焦点其实就是生命的真正指南针──指引生活和行为应该有的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圣经告诉我们必须有“新心”(套用现代的语词,它就如同一次换心手术)。由此可见,信心、顺服与真实的信仰,都在本质上与情感的陶塑紧密相连,因为情感与自己相信的真理是不可能相悖的;一个人不可能过着不义的生活却相信正义,也不可能对上帝缺乏情感却声称自己爱上帝、以他为乐。因此,这整套有关默想、祷告、赞美、默观与热爱上帝的言词,是与我们自身的情感和对上帝的委身紧紧相扣的。 

新约中处处可见作者情感的痕迹,例如在表达信心和敬拜时,说到“勇敢的心”,这是最亲密的一项内在确据。其他还有虔诚的忧愁、感激、谦卑、怜悯、喜乐、感谢、爱,这些心情跳动的脉搏,全部都传达了他们是在基督福音的大光中。 

渴慕上帝是人类回应上帝的本质,这种情感和信仰的连接,在圣公会的《公祷书》里表达得极为优美:“全能的上帝,万心向你敞开,你熟知人类一切欲望,无人可逃避你。求你借着圣灵的启示,洁净我们心中的意念,让我们透过主耶稣基督完全地爱你。你是配得颂赞的。” 

这不仅是指情感要表达出来,而更是指被转化、被洁净、被重新导向、被上帝救赎。实践默想和默观乃是一生之久的过程,它也会真实反映内心天天悔改和更新的过程。此外,我们绝对不可认为,在上帝里面得到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一副自己有权利得到的姿态;相反,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生活有纪律、有坚持到底的心,每天倚靠上帝。 

我们最终是以上帝为我们独一的满足,这是一个真正谦卑、真正幸福的生命标记。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保罗单单在上帝里找到了全部的生活资源与能力,以及一切吸引他的事物、一切重要的人际关系。在《腓立比书》中,他坦承:“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4:12) 随后,他又解释自己是如何找到这种奇妙的满足:“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4:13)

幸福,它是人们一生中曾经历、曾拥有的各样事物的结果呈现。就某种意义来说,那是人类一生的“收支平衡表”和人生的“账户总结”。一个幸福的生命是美善的生命,有正直作标记,但若缺少了在上帝里面的满足和幸福,这种幸福的生命只能解释为一种踌躇满志、沾沾自喜的生命罢了。最后,我用帕斯卡尔的话来作为本书的结语:

幸福不在身外,也不在身内;幸福在那位居于我们身内、又在我们身外的上帝里面!

《幸福真谛》旧版封面

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侯士庭作品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