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 | 考古中国/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套装单册可选)
¥119.00 - 228.00
运费: | ¥ 0.00-15.00 |
库存: | 524 件 |
商品详情
书名: 考古中国+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套装2册)
定价: 336.0
作者: 许宏 等,叶舒宪 等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 9787521736168
《考古中国》
◆15位考古学家讲述15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见证5000年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兼顾专业性、通识性、趣味性。
◆“大遗址”见证5000年中华文明
“大遗址”指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和遗址群。本书所选15个“大遗址”:仰韶村、双槐树遗址、殷墟、三星堆、阿房宫、良渚、石峁、二里头、秦始皇帝陵、南越王墓、法门寺地宫、南海I号、海昏侯墓、后司岙、清平堡,其中12个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遗址”的重大意义:1.有助于认知中国文化之源2.体现探索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意义3.展现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续性的例证4.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生活诠释5.中国文明古国、国土大国和文化大国的空间表达,第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例证。
◆大发现见证中国考古百年史
从时间、空间、文化三大维度解读中国现代考古成就
本书收录15项考古发现,从1921年发现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到2020年发现的陕西靖边清平堡,是中国考古百年发现和研究史缩影;从“50后”到“70后”的14位考古学家,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转型与发展。考古发现遗址涵盖都邑、陵墓、水下、沙漠、高原、窑址等多种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梳理百年考古脉络,致敬中国考古百年
全书根据遗址的考古发现时间(1921—2020年)编排,是中国百年考古史的缩影。
呈现百年来考古技术的革新。从只有探铲、手铲到海陆空高新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扫描、无人机、超景深显微镜等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分酷炫。附录中收录了49位考古学家简介,致敬百年来上下求索的中国考古人。
◆填补多项历史空白、纠正历史错误、提出新的观点、提出新的问题
一直以来,西方只承认中国3000多年文明,良渚古城以其“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结构及大型水利工程,实证了中国5000年文明史;
杜牧的《阿房宫赋》家喻户晓,考古发现表明阿房宫根本没有被烧,甚至没有建成;
众所周知,修建长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但近300年,北部长城沿线发生的血腥战争却并不是主流,恰恰相反,大部分时间双方和平相处,有各种各样的贸易与交流;
4000年前的石峁人在修筑城墙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玉铲、玉璜、玉钺等器物砌入墙中,符合史书中夏朝末代君主桀“立玉门、饰瑶台”的记载,石峁是黄帝的都城还是夏都?
◆全书452幅精美图片,种类丰富,具有收藏价值
图片包括一手的考古现场图、珍贵的考古报告、高科技的数字高程模型图、令人震撼的遗址复原图、精心绘制的遗址平面图、遗址实景近照和全景俯瞰图,以及网络知名文物摄影师动脉影所拍摄精美文物图等,全彩呈现。多角度展现考古发现的壮美和细节。
◆每章节附考古科普小知识,轻松打开视野
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包括考古文化命名方法、测年方法、古人吃什么等等,共15条;每一篇以遗址档案开篇,并附相关遗址介绍,如与三星堆遗址有传承关系的金沙遗址,共17处。每一篇附衍生阅读书目,59种考古相关的图书和文章目录。
◆附百年考古珍贵数据和资料
收录了49位考古学家简介,30年来300个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5000年来170个全国重要考古遗址,供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探索。
◆16开锁线精装,赠送精美赠品,考古百年收藏
全彩印刷,可平整摊开,享受考古遗址的视觉盛宴;精选纯质纸张,顺滑不刺眼。
特制考古百年纪念藏书票,“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海报,精美书签(附“12位考古学家说中国”线上试听课一节)。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1.追踪新近的考古发掘成果,回溯中国一万年玉文化史,探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以“化干戈为玉帛”表达文明、理性、友善、包容的精神;中国人用“温润如玉”形容谦谦君子、用“字字珠玑”形容文辞优美、用“金科玉律”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我们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审美标准,无不深深受到玉文化的影响。玉是精英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符号象征,也是溯源中国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新的考古发现说明,中国人对玉的崇拜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前。
2.独到的创新观点:玉成中国一万年,玉统天下五千年
从地理和文化角度阐释何谓“玉成中国”:
中国国土的四至均有玉矿分布,中国史前的玉文化遗址如满天星斗般遍布神州大地。如果说中原文明的精神资源以汉字为载体,那么玉文化早在甲骨文诞生之前就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信仰。
经过十五次玉帛之路考察提出独到观点:玉文化在距今5000年之际先统一长三角,其后又在距今4000年之际,大体上统一了中国。
3.精选典型遗址、典型器物,作者视角多元
10余支考古学文化,30余处典型玉文化遗址,450+彩图,勾勒出中国万年玉文化自北向南发展,再自东向西发展的全景图。本书所选遗址从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到商代晚期,时间跨度长达7000年。包括查海、牛河梁、大汶口、黄山、凌家滩、良渚、喇家、石峡、殷墟、三星堆等,覆盖大半个中国。不同区域的玉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色,其间的互动和交流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礼信仰。
书中所选的器型有璧、琮、圭、璋、璜、琥六大礼器,还有龙、龟、鸮、蝉、虎、猪、兔、鹰、人等丰富的造型,展现了先民的价值观与宇宙观。
13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博物馆馆长组成的“玉文化天团”,从“30后”到“80后”,提供多元的视角和文化新知。
4.丰富的新知,满足对万年玉文化的好奇心
东北的万年玉器,实证中国的一万年文化史;5000年前的精美玉器,从设计到工艺都让人惊叹;古人也爱收藏古董,古玉加工再利用,讲述传奇故事;把玉器埋在墙里求平安,灾难来临向玉璧祈祷,看见古人的精神信仰;三星堆不仅有青铜器,欣赏古蜀玉器的独特风采。
5.精心编制附录,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探索
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玉之分类、认识21支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速览91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文化重要遗址。
6.全彩印刷,锁线精装,适合收藏
精心还原五彩斑斓的玉色,16开全彩印刷;锁线装订,可平整摊开,享受玉文化带来的视觉震撼;精选纯质纸张,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是一本以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呈现中国万年玉文化的通识读本。书中介绍了查海、红山、仰韶、凌家滩、良渚、龙山、殷墟、三星堆等30余处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遗址,以及上述遗址所出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艺、用途等,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并呈现了玉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担任主编,参与撰稿的有知名考古学家、人类学研究者、博物馆馆长等13位学者。叶舒宪教授以“玉成中国”的独到观点统领全书,呈现了万年来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程。
《考古中国》
总序: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 许宏
何为考古? 为何考古? 2
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 3
大发现见证中国考古百年史 10
全球文明史视角下的古代中国 11
仰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1921) 魏兴涛
仰韶村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9
西水坡 M45 :中华一龙 24
豫晋陕交界:中华文明的初曙 27
双槐树:中华文明的胚胎 29
仰韶文化的传播 32
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1928) 唐际根
殷墟与商王朝:都邑文明 40
殷墟与甲骨文:看不见的大历史与小细节 44
殷墟与青铜器:神秘的青铜王国 50
殷墟是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57
三星堆:青铜时代的奇葩(1929) 雷雨
“沉睡几千年,一醒惊天下” 62
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68
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 78
阿房宫: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1933) 刘瑞
在文献中寻找阿房宫 89
在考古中发现阿房宫 91
在选址中解密阿房宫 93
在名赋中重读阿房宫 97
从阿房宫看秦汉都城 98
良渚:中华文明 5000 年的实证(1936) 王宁远
何谓良渚:基本概念与认知 107
何以良渚:江南模式与成因 112
匠人营国:都邑选址与规划 115
城郭宛然:古城功能与设计 120
法无定法:考古技术与手段 123
石峁:中华文明的前夜(1958) 孙周勇
30 块钱“抢救”回的文物 133
石峁古城与“金字塔”皇城台 140
石峁玉器“藏玉于墙” 150
黄帝都邑抑或夏都? 153
二里头:3700 年前的中国一王都(1959) 赵海涛
二里头是夏都吗? 161
二里头之“” 164
二里头文化的统治、影响与衰亡 176
秦始皇帝陵:千古一帝的雄心壮志(1962) 蒋文孝
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帝和他的帝国 187
秦始皇帝陵:帝王之都的规划之一 193
外藏系统:秦始皇帝的雄心壮志 195
南越王墓:岭南文化之光(1983) 全洪
割据岭南近百年的南越国 217
从未被盗掘的汉代王陵 223
南越国与海上丝绸之路 235
法门寺地宫:看得见的大唐盛世(1987) 齐东方
信佛的皇帝 246
玻璃与对外文化交流 253
茶具与茶文化 255
法门寺地宫的其他发现 259
南海Ⅰ号:南宋的海上文明使者(1987) 李岩
南海Ⅰ号发掘记 271
海上丝绸之路 273
揭秘始发港及目的地 287
海上航行的聚落 292
海昏侯墓:黄金遍地的废帝刘贺墓(2011) 杨军
沉睡了 2000 多年的海昏侯墓 300
海昏侯与海昏侯国 307
海昏侯墓的惊世发现 314
后司岙:解密中国青瓷的峰之作(2015) 郑建明
皇家御用秘色瓷 328
消失千年的秘色瓷寻踪 331
窑址考古揭开贡瓷之谜 336
清平堡:沙漠里的明长城(2020) 于春雷
什么是长城? 355
清平堡遗址与明朝边防 362
长城地带与中华文明 371
附录 1 :致敬中国考古人 378
附录 2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0—2020) 383
附录 3 :中国重要考古遗址(新石器—清) 389
出版后记 392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1 总序:玉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 叶舒宪
19 万年玉源:东北史前早期玉器 叶舒宪
37 玉龙故乡: 8000 年查海玉器 李井岩
57 玉出红山:牛河梁遗址玉器 郭大顺
83 礼出东方: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玉礼器 栾丰实
109 华西玉脉:仰韶与屈家岭文化玉器 张天恩
129 惊采绝艳:凌家滩文化玉器 胡建升
151 以玉载礼:良渚文化玉器 黄莉
171 江汉明珠:肖家屋脊文化玉器 朱乃诚
189 陇右之光:齐家文化玉器 刘云辉
215 玉的献祭:石峁文化玉器 孙周勇
247 千里同好:石峡文化玉器 李岩
269 金玉共振:夏商时期玉器 王方
295 玉石之路:波澜壮阔的华夏文明发生道路 冯玉雷
305 参考文献
313 附录 1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
315 附录 2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玉器的重要遗址
323 附录 3 玉之分类
许宏 等,著,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魏兴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唐际根:原殷墟考古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雷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
刘瑞: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
王宁远:良渚水利系统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孙周勇:石峁遗址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赵海涛: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究员
蒋文孝:秦始皇帝陵西侧1号大墓考古发掘领队
全洪: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李岩:南海I号保护与发掘亲历者
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
郑建明: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发掘领队
于春雷:清平堡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叶舒宪 等,著,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李井岩: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郭大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原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领队
栾丰实: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张天恩: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胡建升: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专家、人文学院副教授
黄莉: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副院长
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云辉: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李岩: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王方: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冯玉雷: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兰州金城文化名家
《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考古中国》
用图文勾勒千年文明,以匠心呈现百年精彩
《考古中国》从多个维度、多种视角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壮美与包容,再现了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精选的15处大遗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考古视角下古代中国的全景再现。
书名《考古中国》四字,每字中一竖笔的烫黑处理,寓意考古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价值理念。而图书首页 “致敬上下求索的中国考古人”和末页“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 跨页彩图,则体现了图书设计者致敬考古人、呼应科技助力考古的匠心独运。
这是一本值得荐的通识读本。这也是一部献给中国考古人的百年礼物。这更是一出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时代诗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侯宁彬
和文学小说里的离奇曲折情节不同,真正的考古是专业的,严谨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但考古同时又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以及能做出巨大贡献的。读完此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考古会被称为“研究时空的学问”和“文科中的理科”。致敬考古,致敬中国考古人!
——《历史的温度》系列丛书作者 张玮(馒头师)
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考古中国》的出版适当其时。《考古中国》并未止步于罗列新发现,而是深究新发现带来的新认识,考古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这无疑是一份令人满意,而又引人深思的答卷。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系主任 徐坚
考古,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项陌生、神秘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公众考古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人们对它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我说考古是在帮我们寻根,大家觉得如何?《考古中国》这本书,通过15位专家学者的讲述,让我们从一些点了解了我国古代政治、宗教、军事、科技等等诸多方面丰富的信息,进而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根源与演进。“寻根问祖”是我们的传统,该书用通俗的方式,以点带面,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根与祖。这就是考古工作的神圣与伟大。
——青州市博物馆馆长 王瑞霞
《考古中国》汇集了诸多考古名家的典成果,以重大考古发现为依托,呈现了百年中国考古的重大成果与文化意义,是近年考古学代表性的重要普及读物。百年中国考古的历程如灿烂的星空令人震撼,“路漫漫其修远兮”,《考古中国》像是一座魅力无穷的灯塔,引领读者去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部主任、研究馆员 黄阳兴
用图文勾勒千年文明,以匠心呈现百年精彩
《考古中国》从多个维度、多种视角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壮美与包容,再现了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精选的15处大遗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考古视角下古代中国的全景再现。
书名《考古中国》四字,每字中一竖笔的烫黑处理,寓意考古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价值理念。而图书首页 “致敬上下求索的中国考古人”和末页“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 跨页彩图,则体现了图书设计者致敬考古人、呼应科技助力考古的匠心独运。
这是一本值得荐的通识读本。这也是一部献给中国考古人的百年礼物。这更是一出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时代诗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侯宁彬
和文学小说里的离奇曲折情节不同,真正的考古是专业的,严谨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但考古同时又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以及能做出巨大贡献的。读完此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考古会被称为“研究时空的学问”和“文科中的理科”。致敬考古,致敬中国考古人!
——《历史的温度》系列丛书作者 张玮(馒头师)
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考古中国》的出版适当其时。《考古中国》并未止步于罗列新发现,而是深究新发现带来的新认识,考古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这无疑是一份令人满意,而又引人深思的答卷。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系主任 徐坚
考古,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项陌生、神秘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公众考古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人们对它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我说考古是在帮我们寻根,大家觉得如何?《考古中国》这本书,通过15位专家学者的讲述,让我们从一些点了解了我国古代政治、宗教、军事、科技等等诸多方面丰富的信息,进而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根源与演进。“寻根问祖”是我们的传统,该书用通俗的方式,以点带面,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根与祖。这就是考古工作的神圣与伟大。
——青州市博物馆馆长 王瑞霞
《考古中国》汇集了诸多考古名家的典成果,以重大考古发现为依托,呈现了百年中国考古的重大成果与文化意义,是近年考古学代表性的重要普及读物。百年中国考古的历程如灿烂的星空令人震撼,“路漫漫其修远兮”,《考古中国》像是一座魅力无穷的灯塔,引领读者去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部主任、研究馆员 黄阳兴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考古中国》
何为考古?为何考古?
对于公众来说,考古这门“无用之学”是一门富于神秘感的学科。它的神秘,在于对未知的过去的好奇。可以说,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是它基本也是大的功用。在考古发掘中,你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有怎样的意外收获。考古是一门残酷的学问,新的发现在时时地完善、订正甚至颠覆我们既有的认知。这恰恰是考古学大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学科,但却不该有因循守旧的特质。
尽管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学科,但它又是一门全新的学问,是百年前才兴起的“舶来品”,属于近代兴起的广义的科学范畴。它不钻故纸堆,而是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属于典型的田野派。
读到“考古学”(archaeology),国人马上会联想到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的《考古图》,这是“考古”二字早的中文出处。但用“考古学”对译archaeology 却是先行接受西方影响又熟谙中国古典文献的日本学界所为,之后,这个词又辗转回到中国,国人当然会有亲切感。
考古人是一群怀有野心的人,他们要通过物质遗存,去探究逝去的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上限是上古的人类起源,下限则可限定为上一秒。除了近代产业考古,你还听说过西方的“垃圾考古学”吧? 不看你的身份证,但如果让我们分析研究你三五天内产生的全部垃圾,我们会提交出一份关于你几乎全部生活信息的系统报告,包含你各方面的隐私。因而,考古学是一门打通古今的学科。我们像侦探,试图把支离破碎的材料,通过逻辑推理甚至想象力,尽可能地拼接,大限度地迫近真实;我们也像是翻译,把无字地书解读为大家都能读懂的书。
考古是一门本源性的学科,它会源源不断地给其他学科乃至公众提供灵感和给养。考古学号称“文科中的理工科”,它具有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多学科合作是其大的亮点和长处。“科技使考古插上了翅膀”,是我们愿意说的一句充满自豪感的话。在本书正文的介绍中,多学科合作实践所带来的丰硕收获比比皆是。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除了丰富你的文化给养,这门“无用之学”还有安顿身心之功效,当我们的视野扩至数千年乃至数十万年,空间上鸟瞰全球乃至更远的星系,身边的小事当然就会被看淡,从而有一种释然旷达的感觉。如果对未来做个预测,那么考古学是否会成为后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之一? 考古可以认为就是一种高级智力游戏,所以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想它很难被所谓的高新 AI 技术所取代。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考古老兵对自己学科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
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
说起来,考古是一门研究时空的学问。百年探索,我们已可以初步把握中国古代文明的时空分布和谱系脉络。
本书撷取了15处大遗址,请14位亲身参与考古工作的考古学家来细致讲解,这是一场饕餮盛宴。这里的“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
有学者对这些“大遗址”的重大意义做了提炼:一是认知中国文化之源的地位;第二是拥有探索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意义;第三是展现中华文明5000 多年连续发展的佳例证;第四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诠释;第五是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国土大国与文化大国的空间表达;第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相互辉映的典型例证。本书推出的15处大遗址就从各个方面对上述历史意义做了生动的阐释。
……
大发现见证中国考古百年史
今年,正好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本书收录的这 15 项考古发现,从1921 年发现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到 2020 年发现的陕西靖边清平堡,就是中国考古百年发现与研究史的缩影;从“50 后”到“70 后”的 14 位考古学家,活跃于 20 世纪 80 年代直至今日,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转型与发展。
从这些大发现中,我们可以窥见若干考古学方法技术的进步,嘉惠学林。譬如,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系一代“海归”,他在主持安阳殷墟发掘工作之初,就开始安排对遗址进行地形测绘,到了发掘后期的20世纪30年代,殷墟的发掘方法已经由原来局限性较大的窄探沟法改为全面采用大规模探方法,从而发现了大量遗迹现象并基本上摸清了其结构和相互关系。李济先生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研究可以看作是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肇始,而梁思永先生在殷墟发掘中对“后冈三叠层”的判定,则标志着考古地层学在中国的确立。
同样是梁思永先生,在总结了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和河南安阳小屯建筑基址
发掘经验的基础上,次辨识出了夯土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存。到了20 世纪 60 年代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我们的前辈则可以比较从容地全面揭露面积达 10000 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宫室建筑基址了。新兴的遥感考古和水下考古,则使得中国考古学进入了“陆海空”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全球文明史视角下的古代中国
英国艺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爵士,是在童恩正教授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她称之为美丽的“中国弧”。她认为,古代中国的版图可以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分为3个区域:一是东南的中原地带;二是西北方的草原地带;三是在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颇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间的那个弯弯的、像半月形的区域,就是“中国弧”。
罗森教授认为,在“中国弧”的西侧,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和整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同步;在“中国弧”的东侧,古代中国则是另一种独特的面貌,与欧亚草原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正是这个美丽的“中国弧”,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国弧”是理解欧亚历史长时段效应的一把钥匙,是一个“超稳定结构”。更有学者指出,半月形文化带的形成显然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出现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和“中国弧”,就是我们从欧亚大陆文明史的视角解读早期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是的,中国从来就不是自外于世界的,它一直是在汲取其他文明体先进要素的基础上扬弃、创新,生发出自身特色的。2018 年 5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育、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代表项目执行专家组在介绍中说,“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显现了我们在看待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关系上的一种自信。
“只懂中国已经搞不清中国了。”在研究中,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历了几波大的文明潮了。一波大潮,可以上溯到人类走出非洲,在距今 10 万年前后。在几万年之内,人类的足迹就几乎踏遍了全球陆地的绝大部分,包括我们所在的东亚。这应该就是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波大潮,就是大约 10000 年前的“农业潮”。在此之前是数百万年的攫取经济(狩猎和采集),之后人类驯化动物和植物,定居的农耕经济开始。由积蓄到私有财产、人口繁衍、社会分层,人类走向了社会复杂化的阶段,出现了国家。
既有的研究表明,彩陶之路是距今 5000 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彩陶为代表的中西农业文化之间的交流通道,并以人群的迁徙为主要交流方式。距今约5500 年以后中亚的锯齿纹彩陶等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存在一定影响,而中国彩陶文化也渐次分南道、北道西行,影响到费尔干纳盆地和克什米尔地区。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部分石人面形象、铜器以及绵羊、山羊、黄牛等家畜,显现了与欧亚草原地带某些考古学文化的联系。东亚大陆早的一批邦国(或古国)就出现于这一阶段。
第三波大潮,即青铜潮。从大约 5000 年前的欧亚大陆西部开始,这是人类出非洲之后的一个大十字路口。文字的出现,马的驯化和马拉战车的发明,与金属文明的发生与初步扩散大致同步。西方学者早年编的一部文集叫《世界体系:500 年还是 5000 年?》,考古学者当然认为是 5000 年。东亚大陆若干地点进入青铜时代,在距今 3700 年前后。东亚早的成系统的文书,是距今 3300 年前后的甲骨文,马拉战车与其大体同时出现于殷墟。
具体而言,关于铜器冶铸技术问题,也如不少学者已分析指出的那样,东亚大陆龙山时代前后用铜遗存的出现,应与接受外来影响关系密切。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是,出土早的青铜礼容器的中原地区,也是东亚大陆早出现广域王权国家的地区。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的出现和当时的中原社会,都经历了文化交流中碰撞与裂变的历程,其同步性引人遐思。可以认为,是青铜礼器及其铸造术,催生了早的“中国”,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北方式长身战斧和环首刀等,更是这一中原腹地早的青铜文明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文化交流的力证。至于广汉三星堆文化所见包括受中原地区影响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因素,在欧亚大陆区域文化交流中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至于后来在殷墟时代早出现于东亚大陆的家马与马拉战车、带有多条斜坡墓道的王陵大墓与大规模的杀殉习俗、显现出深厚解剖学底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甚至在波斯帝国之后兴起的秦汉帝国,都应放到欧亚大陆文明交流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对其有深刻的了解。唐宋时代及其后兴盛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存,更表明在“哥伦布大交换”前,全球文明间的物品与信息“大交换”早已不绝于途了。
第四波大潮,是从 260 年前开始的。英国开始的工业潮、蒸汽机,然后是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随之而来的是欧洲殖民运动、资本主义、狭义的全球化……中国当然也被裹挟着进入了这个所有的全球化时代。
显然,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加速度的趋势。在这样的加速度中,我们如何自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都是我们须深入严峻思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考古人跟大家讲的 10 万年到 500 年前的历史离我们远吗?
考古中国,唤回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在这里,我们 15 位考古人向您发出诚挚的邀请,让我们感知考古学的发现之美、思辨之美,共享发现古代中国之美!
(节选自“总序: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 作者: 许宏)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何谓“玉成中国”?
审视我国 1 万年的文化史和 5000 多年的文明史,方兴未艾的物质文化研究新视角,可以有效地聚焦到充分体现中国性的玉文化方面。
中国人崇玉、尚玉的文化也可追溯到距今 1 万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玉成中国”的理论要义是按照传统的中国本土话语,并依据考古发现的史前史新材料和新知识体系,重新阐发 5000 年文明古国所以然的一种尝试。我们知道,在中国代表统治者的“王”字,其在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汉字中就像是 1 件玉钺的素描图。玉钺,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南北方各地,即作为王权和军权的符号化圣物,而发挥统治效用。
从理论方面讲,所谓“玉成中国”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理解:
一,自然地理意义的解释。
打开我们国家的版图,其地理空间分布的东西两极方向,恰好都分别储藏着丰富的优质玉矿资源,这是人类独有的玉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基础,这是天赐的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在国家版图的东极方面:玉矿资源储备以濒临鸭绿江的辽宁省岫岩玉和宽甸玉为代表;岫岩玉又称长白山玉,因为从海城到岫岩一带的山脉皆属于长白山的余脉。西极方面的玉矿资源分布,则更显得地域广阔,包括新疆和田的昆仑山脉和喀什地区的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千米。西端的玉矿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马尔洋墨玉矿,出产黑青色的优质透闪石玉料,俗称有“塔青”和“墨碧”等,先秦古籍则称之为“玄玉”。马尔洋墨玉矿的地理位置,距离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的红其拉甫口岸仅有几十千米而已。
至于我国版图北方和南方的两极,也同样分布着其重要的玉矿资源,不过二者的大宗均在目前的国界之外:北面是贝加尔湖西南岸山地的优质透闪石玉矿(俗称“俄料”),是全球范围内玉质仅次于新疆和田的高等级玉料;这也是整个欧亚大陆上驱动旧石器时代后期玉文化率先发生的物质基础。南面则是与云南省接壤的缅甸山区的全球优翡翠矿。贝加尔湖玉矿,自 1 万年前就开始向国内方向传播(参看本书《万年玉源》一章),对于我国玉文化的发生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是,贝加尔湖玉料在 5000 年前的红山文化衰落以后,便基本停止其南传的步伐。直到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才又作为新疆和田玉的替代资源而被大规模开发并源源不断输入我国。南方的翡翠则在明清时期规模性地输入我国,先为清王朝宫廷贵族所喜好,随后普及整个上流社会,乃至发展为当今我国玉文化中高档奢侈品资源的半壁江山,与新疆和田玉平分秋色。如此看来,我们巨大的国家版图的东南西北四大方向上,居然皆有美玉矿藏为标识。为什么会如此巧合? 除了用汉语成语中的“天造地设”来形容,恐怕不会有更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奇特的自然地理现象。
第二,文化基因意义的解释。
文化基因意义的解释是将史前先民生产和使用玉器的行为及其结果,视为一个以美玉为纽带的文化共同体。我国玉文化的分布版图同样很广。我们看早成系统使用的汉字,即 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其使用所覆盖的区域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狭小范围;而玉文化分布的版图范围,至少在 4000 年前就是后来甲骨文使用范围的十倍以上! 从东海之滨到河西走廊的武威,从东北三省到岭南两广地区和东南部的台湾岛,玉文化以惊人的传播力,先统一了东亚的广大地域。
而玉文化从发端至今,大约刚好构成整整 1 万年以来以玉器为主角的历史叙事。这是古代人士和前辈学者们做梦都想不到的神奇故事。
玉文化叙事的年代之深远,足足顶得上使用甲骨文以来汉字叙事历史之三倍以上!
如果要筛选出一个汉字,代表这个以美玉为纽带的文化共同体,那么不会有比“国”字更合适的候选字了。“国”字的出现,可不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安排,而是华夏民族文化信仰选择之结果。从“或”的繁体字“國”,代表用武器戈来守护城池内的国家重要珍宝。如今的简体字“国”,早在魏晋以后的古籍中就出现了,称为古代的俗字。
“国”字的四方外框,代表人为修筑的四方城池之城墙,四方围住的中央,便供奉着中国人信奉的世间价值高之物—玉。汉字中的“玉”和“王”字,二者几乎是大同小异的,为什么呢?
如果说在中国巨大国土的四极方向,以出产美玉之山水为自然标志,那么华夏的造字祖先们,早在汉字甲骨文产生的几千年前,就已经是玉石神话崇拜的虔诚信徒。从甲骨文的构形来看,商朝的国号“商”字,代表王者之器的玉璧的“璧”字,代表王者的“辟”字,神圣化动物“龙”字和“凤”字,这五个完全不同的字中,都有一个标记神圣化美玉的结构要素,即“ ”。古文字学界目前已经较为一致地认同如下观点:在甲骨文“龙”字、“凤”字中,神圣动物头顶上方的这个“ ”,就是玉器的符号。具体而言,有玉钺说、玉冠说、玉璋说、玉圭说和玉柄形器说,等等。
如果没有甲骨文汉字出现之前六七千年的玉文化发展做铺垫,这样的造字现象是根本无法理解的。而如今,这一段为甲骨文汉字出场做铺垫的史前文化史脉络,已经日渐清晰起来,这给当代知识界带来的启迪,完全是预料之外的,也具有非常关键的迭代意义。
本书,便为此而编写,邀请国内的考古学家、博物馆馆长、人类学研究者,分头聚焦各大重要的史前至夏商时期的玉文化遗址,简析其出土玉器群组的情况;再将这些遗址的玉文化面貌整合为一体,上升到驱动文明起源的国家文化信仰和意识形态高度,努力揭示多元一体文明国家格局由来的奥秘。
史前玉文化传播:先统一长三角,继而统一中国
若将这 1 万年的玉文化叙事从中间分为两段,即对应通常所说的“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其中更为精彩伦的内容,是一部完全发生在中华“上五千年”间的玉文化发生发展史;若不是紧盯着考古新发现的材料,去做专业的细致梳理和大胆探究,古往今来还真的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
本书的十三章内容,除了末章是讲述玉石之路的文化传播作用以外,十二章的主体都是介绍考古发现的史前至夏商时期玉器分布的重要遗址。前七章内容,从万年前的东北玉文化曙光到 8000 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文化玉器辉煌,催生以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玉器大繁荣,再到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随后的龙山文化,中原仰韶文化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互动,以及距今 5000 多年的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登峰造极,这些重要遗址都能透露出源自中华“上五千年”的社会生活信息,合起来构成一幅玉文化自北向南发展,先传播覆盖东部沿海地区,再自东向西发展的全景图。
本书接下来的四章,分别介绍“下五千年”间的一个千年发生的玉器故事,即相当于唐尧虞舜到夏禹夏启建国的这一时间段。涉及四大考古学文化的玉器分布情况,分别是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以肖家屋脊遗址为代表,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遗址、陕北黄土高原的石峁文化遗址和广东韶关的石峡文化遗址。四地的玉文化面貌相距数千千米,各不相同,其中的后三者明显传承着“上五千年”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玉礼器体系,即都以玉璧、玉琮、玉钺、玉璜的组合礼器为核心。这就清楚地显现出史前玉礼器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为良渚文化。在良渚文化消亡之后,这个体系并没有伴随江南良渚古国的覆灭而消失,反而是向中原、南方等几个方向不断传播。这才有笔者在第十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后成书的《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之论断:经历数千年发展后,玉礼器传统率先在良渚文化时期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体系,统一了整个环太湖地区的礼制制度,该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随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地区,奠定了夏商周国家的玉礼基础。简言之,玉文化在距今 5000 年之际先统一长三角,其后又在距今4000 年之际,大体上统一了中国。其后一章聚焦历史上所称夏商两代的玉文化,除了中原二里头遗址和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玉器外,旁及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两个遗址:三星堆和金沙,其用玉年代相当于商末周初。中国史前玉礼器的种类在此回光返照一般地集群呈现,尤其是龙山文化时代兴起的玉璋,占据三星堆玉器的大宗。该章还论及学界近年来形成的新观点:以玉璋作为夏代文化标志性器物的问题,相信会引起关注上古史读者之广泛兴趣。
- 《商学院》杂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