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死海之滨》为日本文坛巨匠、芥川奖获得者远藤周作,继《沉默》结束七年后又一部对宗教与信仰、神性与人性进行深刻探讨的长篇小说。
故事在双重时空下展开,由“朝圣”和“群像中人”两条叙事线索交替进行。现代的“我”在耶路撒冷追寻耶稣曾经的足迹,“新约”时代六个身份各异的人物见证耶稣的献身。从“母性的神”到“永远的同伴者”,一段追寻耶稣真实面貌的朝圣之旅,一部探寻爱与信仰的长篇力作。人们究竟在向神渴求着怎样的爱与救赎?神应该是用仪式和恐惧供奉起来的吗?远藤周作将笔触伸向每个人心灵中那片暧昧幽深的地带,运用细腻复杂的心理描写剥开真实的人性百态。
远藤周作,日本作家,1955年凭借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等同为战后日本文坛的“第三代新人”。
远藤周作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文系。幼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中国大连,回国后受洗,战后前往法国里昂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55年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95年远藤周作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他被称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致力于探讨日本的精神风土与基督教信仰问题,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罪与罚”的沉重思考。
田建国,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现任杉达学院日语系副主任、教授、上海民办高校日语协作组副主任,著有《日中俳句往来》《翻译家村上春树》,主要译作有《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形成》《罗马人的故事》《希腊人的故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忘れ難い歳月記者たちの見た中日両国関係》(中译日)等。
《死海之滨》被视为是远藤周作宗教题材类名作《沉默》的姐妹篇,它在对人性的探求上有着不输《沉默》的锐利和深邃,是继《沉默》七年后远藤创作中的又一座高峰。
作为日本战后文坛独具代表性的“第三代新人”之一,远藤擅长描写那些挣扎在道德困境和伦理漩涡中的普通人。他们同你我一样,有着或多或少的弱点,虽怀抱信仰却内心迷茫。
远藤将对人性与神性的思考、宗教与信仰的疑惑投射在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文章没有使用晦涩的哲思论辩,而是将含义附着在了人物的行动和结局中。信徒为何会背弃信仰?神究竟为谁代言?在人们受苦之时,为何神选择了沉默?这些疑问驱动着他不断创作一个又一个深沉有力的故事。
借助现代与二千年前交替进行的叙事结构,分别讲述“新约”时代的耶稣与两千年后身处异国的日本基督教徒各自的故事,平行的时间线通过交叉的叙事方式在故事内部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远藤力图勾勒出一个东方式的耶稣形象,在《死海之滨》中他找到了答案:神不再代表冰冷无情的*权威,他是人们“永远的同伴者”,宽容每一个背叛他的人,关怀每一个渴求爱的苦难者。
不是那些带有文学革命意义的作家们,人人都有的深沉而阔大的存在。你的写作,恰恰弥补了他们在文学革命中对人性和人的灵魂的轻慢。——阎连科(作家)
他创造出了一个孱弱的上帝,一个会妥协的上帝,一个选择把信仰埋藏在心灵最深处,而不是向信众慷慨陈词的上帝。——蒋方舟(作家)
远藤周作是一位公认的“复杂作家”,不仅是文本语义上的,而且是个人经历和性格上的,当然也表现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东洋异教徒面对天主教(基督教)文化时的纠结与挣扎。——刘柠(作家、艺术评论者)
这是名作《沉默》的姐妹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耶稣受难、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战时日本对国民控制的情景。——河上彻太郎(著名评论家)
就像女人会渴求男人的爱一般,耶稣用“爱”将世人拥入他的羽翼……远藤选择在死海之滨的荒野上写下耶稣一生中最为艰辛漫长的痛苦。——山本健吉(著名评论家)
远藤周作不是凭借文字取胜,他的作品整体拥有让人感动的力量。——安冈章太郎(作家)
- 报佳音
-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