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21.00 7.5折 原价:¥28.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6 件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商品图0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商品图1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商品缩略图0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报佳音号2292
作者阿信
ISBN978-7-5347-5394-7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年1月
开本16K
页数239页;208千字

《用生命爱中国》推荐辞

关于(柏格理和)石门坎的成就,文献上记载着许多个第一:

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建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创建乌蒙山区的第一所西医医院,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

一个世纪之后。当年柏格理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

时光流逝,爱永不止息。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在天那边

我们相信柏格理及其追随者们撒下的生命与爱的种子,早已根植于石门的土地,并在那里发育成长,结出无数的果实来。我们盼望,盼望着更多爱的种子撒在石门,播撒在中国广阔的、需要耕耘的土地上。

——香港大型电视系列片《带着爱来中国》

我在云南寻甸一个叫业支的彝族山村,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资建了一所学校。且以柏格理的名字命名,为的是纪念这位毕生服务于乌蒙山深处。并为那些挣扎着求生存求进步的少数民族山民和他们的孩子献出生命的外国人。在我的心中,柏格理是位圣徒,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如若从柏格理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贡献来看,都应成为今日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工作的借鉴。

——王文宗(海外华人,云南寻甸柏格理学校的捐资者)

《用生命爱中国》传主简介

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年4月20日-1915年9月16日),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滇东北老苗文的创建者之一。他出生于英国康沃尔的一个牧师家庭。1887年,他抵达中国云南,1892年,他在昭通负责当地的传教事宜。1905年,他应苗族一个分支大花苗的邀请,前往石门坎传教。1915年,石门坎地区流行伤寒,柏格理在照顾病人时不幸染病身亡。

柏格理著有《在未知的中国》、《苗族的故事》(与他人合著),另有日记《大地之眼》传世。

弟兄姐妹可前往央视网观看柏格理的纪录片《在天那边》(共三集)。

《用生命爱中国》作者简介

阿信,基督徒,学者,作家。著有《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有一种爱叫坚持——汶川地震志愿者真实见证》。译著有《客旅:瑞典宣教士在中国西部的生死传奇》、《山雨——富能仁传》。专业从事文字翻译与写作,目前负责一个文字翻译事工小组,写作“传教士小传系列丛书”。正在翻译的系列作品有戴存仁夫妇著《戴德生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内地会——上帝国度的拓展》、《把生命献给四川的传教士——盖士利传》。

《用生命爱中国》目录

序:奔行的生命

  • 第一章 人往低处走
  • 第二章 圣徒是怎样炼成的
  • 第三章 我的良人,我的佳偶
  • 第四章 强渡金沙江
  • 第五章 闪亮的一九○四
  • 第六章 石门坎
  • 第七章 中国最美丽的花朵
  • 第八章 毒打
  • 第九章 阳光纯洁大地
  • 第十章 去一个更美的家

后记: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

附录

长眠在乌蒙山区的部分外国传教士简历

石门坎教会苗族《溯源碑》碑文

柏格理墓志铭

参考资料

《用生命爱中国》书摘

奔行的生命——慨叹于《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传》

从2006年平安夜阿信立下写作《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以下简称《用生命爱中国》)的宏愿,到2008年6月写完第一稿,再到2009年在大象出版社出版,历时两年多时间,这于一个非专业写作者,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一个近乎专业的写作者,我深知写作之艰辛。从寻找、收集、阅读、整理浩繁的资料、文献,到深入实地采访\考察,再进入写作状态,以及一稿、二稿、三稿乃至四稿、五稿的校改、修订,不知要在青灯黄卷中耗去多少时间、精力和心血。整个过程,虽蕴涵了目标追求的精神愉悦,但健康的透支也是与之同步的。因此,当我阅读完阿信十几万字的书稿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感动,为他执着的坚韧不拔的“事奉”精神感动;第二个反应则是感激,感激他为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牧师在中国28年的经历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记述。柏格理近百年前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传教、办教育的经历,实际上是一段传播文化、文明的经历。这段于中国西南乌蒙山区具有重要启蒙意义的历史,是不能被淡化、被湮没的。如是观之,阿信做了一件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用生命爱中国》共有10个篇章,从柏格理1864年在英国出生,一直记述到1915年在中国贵州石门坎为救助中国学生逝世止,时间顺序与主要经历十分清晰。阿信以真实真诚、纯粹又内蕴感情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值得回望、思考的历史。

阅读完《用生命爱中国》,一个生动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地赫然屹立在我心中。刹那间,我觉得阿信成功了,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成功了。

作为阅读者,我们需要的是传记中的人物给我们的感觉,一种让人感动并产生深远记忆的感觉;而阿信给了我们这种感觉。相信所有的阅读者都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阿信是做教育文化传播的,不是专业写作者,文字过于直白、质朴;但换个角度看,直白、质朴也是一种风格,一种写作样式。娇娆与谦抑、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读者会更亲近、更接受后者。著名女作家严歌苓说:“文字的最高境界,不是华美,而是诚实与准确。”阿信不认识严歌苓,但阿信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写作。

其实,《用生命爱中国》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的文学性,而在于它的真实性、纪实性。从这个层面上说,阿信已经实现了他追求的目标。

写作过程中,有一位朋友劝阿信:《在未知的中国》、《“窄门”前的石门坎》等书都以不同的体例记录了这段历史,你再写,能超越它们吗?

阿信说:“我想以更简洁、更朴实的方式告诉人们这段历史,让这段令人感动、触动人灵魂的历史,长久、温暖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阿信这一愿望是纯真、诚实的。

一本书出来后,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水准去审读、评价它,但不管怎样说,阿信在这样一个追求功利、追求安逸、追求及时行乐的时尚社会中甘于寂寞、苦心孤诣,以自己的心力、精神和智慧去独力完成这样一部汇聚了大量史料的著作,是值得钦佩的。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2008年5月24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应该毫不含糊地将‘敬畏和尊重生命’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理念、一个普世性的价值观确立下来,并作为我们追求社会公正、平等的基本依据。”

生命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敬畏与尊重;那些为社会进步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生命,更应受到敬畏和尊重。

从这个意义上说,阿信的生命与柏格理的生命一样,都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

阿信非“吃国家俸禄”者。为了生命的意义,阿信一直像个苦行者,孤独、坚韧,历尽颠仆地奔行在二者微妙互动之路上。所幸他的精神与风骨,依然轩昂。

王大卫

2011年12月

报佳音店铺主页二维码
报佳音
主内书籍文创礼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