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赠友以书,手有余香——走出”中国式送礼“的误区
2021年09月24日


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莎士比亚


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很多人一直认为人类社会是从物物交换开始,但从传教士、冒险家、殖民者留下的记录看,没有任何一个原始部落的运作,建立在 “一袋土豆换一双鞋子” 的经济模式上。


在原始部落,如果有人想要得到他人的一双鞋,别人往往会说:“既然你喜欢,就拿去吧。”因为在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中,人们的心里有个账本,记录着彼此人情往来的欠账,但人们并不会用物物交易的方式来当面结清、两不相欠,而是会让这种人情账一直滚动。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往往就是靠着这种你欠我一双鞋,我欠你一件上衣的“人情”。如果两不相欠,就意味彼此不再建立任何关系。而礼物就是表达人情的一个载体,换句话说,这才是几千年来,直到今天,“礼物”存在的本质


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形,“送礼”渐渐丧失其本质,陷入了四大症候之中:


送礼的本意不在“礼”,而在“情”字。好的礼物往往会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但如今送礼,送礼的人带着明确的目的,礼品成了各取所需的交易。


送礼本是一种主动的馈赠,它含有祝福对方之意,是人类天性中的善在起作用。但如今,送礼却成了一种“避险”,尤其面对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领导,“领导未必记得谁送了礼物,但他一定记得谁没送”。


送礼本是为了寻求知己、表达欣赏,以塑造一段平等的、“双向度”的人际关系。但如今送礼,只见“单向度”的付出和讨好。正所谓“把礼物送给不关心你的人,犹如把美酒倒入了大海”。如此情状,令人感慨。



送礼为了“达意传情”,务必需要用心。但如今,形式主义下的跟风送礼,以及市场上千篇一律的节日礼盒,让“送礼毫无新意,收礼毫无惊喜”,成了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劳动。


当今社会,送礼之难与扭曲,可见一斑。但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又无可避免地需要使用礼物来维系人际关系。


那么,礼物究竟应该怎么送、送什么,才能令送礼和收礼的人都满意?这方面最好的参考对象,当属大国之间的礼物往来。



▌“国礼”:送礼的最高标准


两国之间往来,对“国礼”的挑选需要慎之又慎,因为它需要实现双重的功能:


它既需要表达领导人在个人层面的诚恳和用心,又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从而稳定两国的邦交。不恰当的“国礼”,不仅有失尊重,甚至会酿成一场重大的外交失误:


2009年3月初,刚刚走马上任的奥巴马,与英国首相布朗互换国礼,布朗精心为奥巴马准备了一支笔筒,和1880年英国女王所赠的总统办公桌形成呼应——两者分别取材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两艘“兄弟军舰”,布朗借此强调了英美的传统与历史情谊。


而奥巴马回赠布朗的,却是25盘好莱坞大片影碟,由于DVD标准问题,这些DVD根本无法播放,引起英国媒体乃至民众的一片哗然


图片

英国前首相布朗(左)


可见“国礼”绝不仅仅在于贵重与否,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象征含义。


同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送礼方面便比奥巴马要“机智得多。


1972年以前,中美两国分属不同阵营,彼此间,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外交上也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70年代初,美国内政外交陷入了双重的困顿:一方面美国急于从越战泥潭脱身;另一方面,面对苏联的步步紧逼,美国亟需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在亚洲抗衡苏联的资本。


苏联在亚洲的军事扩张行动,让中国周边的领土安全严重恶化,这也加强了中国领导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决心。

 

终于,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率使团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图片1972年尼克松访华


在如此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尼克松将美国的国宝级学者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选为“国礼”,将其送给了中国时任领导人,中方则以鲁迅作品回赠之。


尼克松选赠的“国礼”,显然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在30至40年代期间,美国曾将中国视为抵抗日本入侵的亚洲基石,罗斯福更是希望,一个强大、繁荣又亲美的中国,能够成为战后和平的四个支撑点之一。


因此,他们大手笔的援助国民党政府,然而,这种“美国梦”最终破碎了。美国人在中国最终迎来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历史的友谊发展到顶点,变成相互间的敌视;一个有着良好愿望和高尚理想的外交政策,却得到了悲剧性的结局。


作为对中国问题思考最深的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用《史迪威和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书深刻地反思了“美国模式”在国统时期的失败——


在塔奇曼看来,“美国梦”要面对的,是中美之间巨大的文化鸿沟和逻辑差异。蒋介石所代表的中国政府,从来就不想变成下一个美国,但他们以一种特有的“中国智慧”,巧妙的给了美国人以不切实际的希望,在韬光养晦中搭上了美国这辆车,获得了大量利益。


最后,塔奇曼在书中如此总结道:

 

“史迪威的使命,代表了美国在中国的卓越努力,然而这个使命未能达到最终意图,因为其目标不可企及。最终,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像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尼克松借芭芭拉·塔奇曼的作品,委婉地表达了美国对这种失败的承认和接受,这也意味着美国希望与中国搞好经济建设、遏制苏联独霸的诚意。


而中方以“批判中国人之国民性”著称的鲁迅作品回赠,则同样是对美国这一诚意的回应。此后,中美关系便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礼”是“国家人格”的延伸,它不仅是这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通过内在的意涵,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眼光”与“格局”。


个人送礼亦是如此,一份礼物不仅能反映出送礼者的“眼光”与“格局”,同时也映射了收礼者在他心中的“眼光”与“格局”:


——送吃穿用度,说明送礼者认为对方大概是个实用主义者送烟、酒,代表送礼者认为“享乐”大于健康,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对方并没那么自律;送“声色犬马”,就更不必明说了。


其实,一份真正好的礼物,不仅要能表达诚意和尊重,更要对双方的人格有所延伸——它应该在精神层面上,展现出送礼者和收礼者的人格和品味之契合,如此才能为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机会。


而一本好书,恰恰就是一份这样的礼物:


它既是对送礼者的人格化表达,又能向对方的人格表达欣赏、尊敬之意,如此便为双方创造了深层次对话的契机。


因此,在人类最珍视的三种关系:亲情、友情、爱情中,书籍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往往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精神价值与情感纽带。


▌书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也是升华关系的最好抓手


世间但凡牢不可破的关系,往往都建立在相同的价值观之上,这样的关系,往往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甚至至死不渝。


◎锻造友谊的最好礼物:

矢志不渝的价值观


人生一大幸事,便是寻得三观一致、志趣相投的同类。即便遇到艰难险阻,彼此互相激励,也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比如,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就有这样一对“精神眷侣”:


他们既非恋人,也不属于某个政治共同体,却因相同的价值观而锻造了一段坚不可摧的友谊。两人之间的种种往事被人称为“政治姻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



撒切尔与里根的初次相遇是在1975年。   


当时,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保守党的党魁,但伦敦的政客并不买她的账,而里根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他演员的过往经历,被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看不起,被戏称为“好莱坞的戏子”。


都是“局外人”的身份让两人一见如故,根据在场的人回忆,“他们像多年的朋友一样聊得十分投合和亲热”。


多年以后,当二人分别执掌英美两国,在西方世界刮起一股强大的“自由风暴”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二人能“一见钟情”——是哈耶克、弗里德曼、柯克等思想家,塑造了两人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灵魂深处相同的价值观,让两人的关系超越了政治,往更加亲密的方向发展。在私下,双方甚至以“里”和“玛格丽特”称呼对方。


1981年7月,七国峰会在渥太华召开。闲暇之余,里根用钢笔在纸片上涂鸦。里根离席后,撒切尔夫人将纸片悄悄收藏。撒切尔夫人回忆道:“我把纸夹在自己的文件里,带回唐宁街10号,一直收藏在家里。我十分着迷于他的这幅涂鸦作品。”


而里根对撒切尔更是“含情脉脉”。一次,撒切尔夫人生日时,里根在贺词中说,“能与您分享生命中这么多特殊的时刻不胜荣幸!”很多人就此惊呼“那口吻就像丈夫对妻子”。


而当撒切尔夫人在国内受到罢工之类的压力时,里根也会及时送上支持:“想你,我和以前一样相信,你一定会克服困难的。”


作为国家领导人,撒切尔和里根从《自由宪章》、《通往奴役之路》、《美国秩序的根基》等保守主义著作中坚定了自由市场的理念,并实现了各自的政治理想;


作为朋友,他们一生互相尊重、互相勉励、在对方遭遇非议时无条件地给予支持;


作为“精神伴侣”,他们将对方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撒切尔甚至在里根的葬礼上第一个为他致辞,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破格待遇。



里根与撒切尔夫人,因为价值观的相通,带来感情上的相惜,灵魂上的共鸣,并超越利益之争,成就了一段美好的政治佳话。

 

可见,无论是寻觅相濡以沫的人生伴侣,还是建立君子之交的终身友谊,价值观都是最关键的纽带。因此有人说,三观一致将超越血缘关系,成为新的人际纽带。


而赠书的本质,便是赠送价值观。一本精挑细选的好书,既是送礼者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在表达对收礼者价值观的认同。


将一本好书,送给价值观契合之人,好似一颗灵魂对另一颗灵魂的击节赞赏。它超越了实用,在最关乎信仰的精神层面建立情感连接,因此这种纽带一旦建立便牢不可破。


◎让亲情更紧密的不是血缘,

而是健全的人格和一致的三观


有句英国谚语在中国广为流传:血比水稠,血浓于水。这句话的本意,是强调亲情之重要,号召大家爱自己的家人。


血缘固然重要,但好的亲子关系,更在于父母送给孩子的两份礼物——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


比如著名翻译家傅雷与傅聪的父子关系,他们一生保持着平等且高质量的沟通,人们将这种关系归纳为“多年父子成兄弟”。


傅雷是典型的民国知识分子,有的是骨气与气节,在60年代风声鹤唳的时代氛围中,面对不公的世道,他宁可玉碎也不愿瓦全,与妻子双双自杀,以决绝的方式维护了人格与尊严。


傅雷夫妇


谁能想到,这么浑身傲骨的一个大学者,在面对自己的儿子傅聪时,却是满腔的柔情。


1956年,傅聪准备去波兰深造钢琴。傅雷既高兴又担心,反复叮咛、嘱咐,唯恐有所遗漏


“好孩子,安安静静的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


然而,儿子才刚走一天,大学者傅雷就“缴械投降”,轻言细语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没一天不想着你……“


盼望着盼望着,儿子终于归国,傅雷痛快极了,与儿子彻夜神聊,从哲学到音乐,从人生到感情,无所不谈,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古韵。


图片傅雷一家三口


在傅聪很小时,傅雷便亲自传授先秦诸子学说、孔孟之道,培养傅聪的传统文化底蕴。傅聪在国外念书的十余载,他又寄去了大量的书籍、诗歌、画作、翻译书稿等,极大地开拓了傅聪的心胸和视野。


晚年的傅雷,内忧外困。一方面,长期的伏案工作使他的健康屡亮红灯,医生警告:若不立即停止费眼、用脑的工作,有可能会失明。另一方面,傅雷50万字的译作因种种限制不能出版,没有稿费,收入骤减。一家人的生活费用从何而来,更令日渐衰弱的傅雷忧虑难安。


但身处危局中的傅雷最重视的,始终还是儿子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为了让儿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傅雷可谓是苦心孤诣。


1958年4月19日,傅聪夫人朱梅馥在给傅聪的信中说:“爸爸的身体很糟”……眼睛“发花、发酸、淌泪水”。但傅雷就是用这双酸痛流泪的眼睛,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手抄了一本艺术学巨著,寄给儿子。


在家书中,他这样对傅聪说:


“因你对一切艺术很感兴趣......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张关怀、殷切的脸,耐心和絮叨都刻进了每一条皱纹。


正是因为傅雷的用心培育,傅聪日后不仅成就斐然,而且和父亲建立了持续终身的友谊。傅聪多次提到,这才是他最为珍视的财富。


图片

晚年的傅聪


过去的父母,在物质层面为孩子劳心劳力,从孩子年幼时的吃穿用度,到成年后的车房嫁娶,无微不至。他们大多亲身经历过匮乏年代,时代的烙印刻在身上,让他们认为最好的礼物,就是毫无保留的物质付出。


这样的爱虽然很了不起,却对双方都太沉重。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使得我们的亲子关系有机会从单纯的物质索取、供养,转变为双向度的精神交流,而这必然也包含了“健全人格的培养,正确三观的塑造”。


最稀缺的父爱最“简单”,最深刻的教育最平凡。我们也许不像傅雷这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教育方法,能够信手拈来直接把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正如一位平凡但优秀的中国爸爸与小孩一起成长的真实记录——《爸爸与小孩》的作者赵洪云所写:


“和小孩探索世界,每一次关于思想和精神的交流,就是一次成长,这是小孩的童年,也是爸爸的童年,孩子的成长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人“。因此,在孩子的年幼时,父母要开启他认识世界的路途,壮大他的见识、健全他的人格、扶正他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层面的来往,是比血缘关系更为牢靠稳固的关系纽带。


赵洪云的孩子今年刚好读大学,因此他写《爸爸与小孩》是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一份成年礼。这本书出版也是给所有想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健全孩子的心智、建立一段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的一份陪伴礼、成长礼。


因为,让亲情更紧密的不是血缘,而是健全的人格和一致的三观。从单纯的物质供养转向价值观的赠予,不仅标志着一个社会的进步,也是父母最应该给予,而孩子又最期望得到的珍贵礼物


最好的礼物

不仅是送情意、送祝福


之所以能成为承载友情、亲情乃至大国外交的礼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更贴近精神、情感需求的本质:既彰显了送礼者的诚意和品味,又让收礼者感到自身的内在价值被读懂、被“看见”。


惟其如此,送礼者和收礼者的关系,才不会堕入“马斯洛需求”的,才能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得以升华。它至少破除了中国人送礼的三个误区:


◎“越贵重的礼物,越能体现心意之诚”。殊不知,过于贵重的礼物,不仅对自己是一种经济负担,也会让收礼的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本好书的价格不过区区几百,但它对人的精神所产生的塑造作用,却是多少钱都难以衡量的。


◎“越实用的礼物,越能满足对方所需”。其实,这是物质匮乏年代的思想遗留,在吃穿用度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而一本经过时间沉淀的好书,绝不仅仅只是娱乐至死时代的“精神快消品”,而是经得起反复回味,乃至于收藏而传于后世的。


◎“最好的礼物,是给对方最想要的”。这看起来理所应当,但却是最大的谬误:很多人嗜烟、酒、槟榔如命,如此送礼,无异于推人入火坑。一本思想透彻、内涵深刻的好书,不会顺从并放大人性的懒惰和贪婪,而是激发人性向上的力量,将阅读者推向一个更清醒、更自律的精神境界。


从这个角度看,世间最好的礼物,便是一本可以反复回味的好书,为此,先知书店特别为书友准备了四套书礼:


送领导的“思想智慧礼”——从“单向度”的送礼变为“双向度”的精神层面“社交”一套开启阅读之美与智慧之旅的书礼,收礼者不但想要读完,还会找送礼者交流,完成一场精神层面的“高层次社交”。作为国礼,“塔奇曼作品集”不只是一套书,更是一个关于智慧、审美、品质、品位的符号。


送长辈的“历史文化礼”——让价值观不再成为代沟代沟的本质,并非来自年龄或知识层次,而是其背后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为此,先知书店分别从近代史、现代史、世界政治三个角度,精选了一份“重新理解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书单,既关怀长辈的精神世界,又为双方今后的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前提


送孩子、送亲朋的“亲子成长礼”——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价值观《爸爸与小孩》这套书为纠结的父母们提供了一整套培养孩子的神品格、健全孩子的心智、改善亲子关系、弥补学校教育短板的“参考答案”,为孩子塑造受益一生的价值观。


送自己、送朋友的“艺术典藏礼”——审美是最深刻的教养:个完整的家庭艺术馆,不能只有艺术的骨架,更需要填充艺术的灵魂。“文艺复兴大师系列”凝聚了四百年以来有关“美”的定义,浓缩了人类最天才的创造,是一套回归美之本质,彰显审美与艺术品味,足以收藏、传世的艺术经典


一本好书,不仅能传情达意,更是升华关系的礼物。先知书店还专门定制了精美礼品包装袋,随书附赠,书礼中的许多书都具有签名或稀缺等附加值,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热爱艺术信仰的书友,还可一并收藏“艺术与信仰

文、编:先知书店

385阅读 10赞
店铺logo
先知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