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通宗教用品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弘通宗教用品旗舰店 微信认证
公司生产的#乾辰#弘通#牌寺庙庄严绣品,道观庄严品绣品,香包,僧服,居士服,禅修服,道服,太极服、僧鞋,道鞋,僧袜,佛珠、禅茶等系列产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弘通禅茶丨清代:运售国外 价与金埒
2022年01月28日

       一直到了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鼎茶人看到白茶的潜在商机,特意向太姥山人学习古白茶制作工艺,采用本地“菜茶”制成“土针”。茶叶专家张堂恒在《中国制茶工艺》中明确提出:清嘉庆元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创制白毫银针,茶业界公认此为现代白茶诞生的标志。茶界泰斗张天福也在《福建茶史考》和在1963年撰写的《关于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确认白茶首先由福鼎创制,福鼎为白茶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

       清初时,太姥山茶叶的声名更盛。清代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等文献中都有关于“绿雪芽茶”的记载。太姥山平岗,有十余家人种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就已考证出:“绿雪芽,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

      清代茶叶贸易进入一个新时期。1906年《福鼎县乡土志·商务表》记述着每年往外运输红茶、绿茶、白茶近600吨。《福建省统计年鉴》载:1937年福鼎港口货物输出表统计,白茶、红茶、绿茶、莲心茶、白毛猴、黄茶合计总输出量约有1400吨。

      《福鼎县交通志·货运》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英国义和商行150吨轮船通航沙埕港,这是外国籍轮船首次渗入本县港口营运,主要运载烟、茶、什货,往返于沙榕之间。”《福鼎县乡土志·商务表》有载:“白、红、绿三宗,白茶两千箱,红茶两万箱,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三千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

       据记载,白琳茶叶最早出口销售可追溯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沙埕港设立民用进口贸易口岸,开始出口茶叶、明矾等农副土特产品。康熙二十三年海禁开放后,茶叶运输逐渐增多,茶叶生产得到了发展。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茶叶出口靠人力肩挑,经官道至温州转运至上海,或至福州的洋行出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后,福州、厦门成为茶叶重要出口口岸,白琳茶叶多由南广帮在白琳开茶馆收购,转运至福州。也有上海、福州茶行(洋行)直接向本地茶商发放货款,预定茶类和数量,按指定地点交货验收,由沙埕港或三都澳转运福州、上海后出口。1906年春季开始,沙埕向内地通航,每年15000担之多的福鼎茶叶就全部由沙埕港运往福州等地外销了。

       清乾隆《福宁府志·物产》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一带就以产茶而著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据香港来白琳采茶商人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最爱饮这味醇而清香、嫩如雀舌、纤如缝针、白如纯银的大白毫,通常会在品饮红茶时加入几根白毫银针,以示尊贵身份。清代更是有“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的说法。这些叙述,都体现了白茶在贸易中的受欢迎程度,更是其品质和口碑提升的例证。

19阅读 0赞
店铺logo
弘通宗教用品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