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PACE-纽空间店铺主页二维码
NUSPACE-纽空间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鼓聚有缘人!凡响太鼓
2020年07月07日

以下文章来源于凡响节奏 ,作者凡响太鼓

/写在最前面

太鼓之精神:勇敢、谦逊、严谨、包容

         
            
       

         



|||||


         


 松源(凡响太鼓创始人)

太鼓发出的低频声浪,仿佛把我推向了浩瀚的宇宙,鼓声中让我感觉到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手起棒落之间,体会到身体与精神高度的合一,与众人一起击鼓时,更有如驾驶喷气式战斗机般的澎湃,最重要的是,我在每次习鼓过后,都能感受到脚踏实地的满足以及心无旁骛的宁静!



|||||


       


 辣椒(教育工作者)

每一次太鼓的练习,都是一次觀内心的历程。浮躁、急于求成、害怕被评价,自卑、自信、坚定与否,内在世界究竟怎样,每一个细节动作都展露无疑。在太鼓面前,我,就是我。它可以去除掉我对自己的幻象,也可以照见我最深处的需求。每一刻的我都活在当下,每一刻的我都关注着我,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我,抑或是我眼中的别人。这让我每一次站立鼓前,手握鼓棒之时,无比感恩。于我而言,生命中,能拥有一段时间,可以全然跟自己在一起,是奢侈的。



|||||


       


 CC(职业舞者)

我没什么特别想说的,打鼓就是让我开心,是敞开胸口的愉悦和爽快…生活中,我不能把心中的憋闷嘶吼出来,不能把体内被强制按压住的能量释放出来,不能放下察言观色安心在意自己,但是打鼓可以,放下一切周遭,回到自己,关注自己…背流大汗又如何,手掌磨破又如何,马步扎得腿抽筋又如何,哪个学习过程不是痛苦的呢?可是痛并快乐着,且万马奔腾的爽快…我是战士,我应该爽!!!



|||||


       


 曼丽(职业拳击手)

     从第一次接触太鼓到练习好几次,再到拥有一付属于自己的鼓棒,太鼓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多的是一种力量的展现。震动心灵的鼓声配以发达线条形的肌肉。真的是太帅太美了。

        每一次击打太鼓,要和着节拍,并随着音乐一起呼吸,这样才能表达出心中的喜悦或者庄重、忧伤的情感。

        和队友一起练习,专注着自己内心的感受,每一声敲击也在自己的内心泛起一阵回响,感觉是一种释放,也是和队友彼此沟通的语言,鼓声此起彼伏, 我们互相支持,我们互相链接,打完鼓,我第一时间很想拥抱和我一起练习的每一个人,内心暖暖而有力量。

如果你想和别人产生温暖的链接,就来打太鼓吧

如果你想对抗自己内心的压抑, 就来打太鼓吧

如果你想感受自己真切的活着,就来打太鼓吧



|||||


       


 Pan (平面设计师)

   起初对太鼓一无所知,朦朦胧胧凭借最初的好奇,慢慢敲上了太鼓,也不知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感觉越体验越深入。本以为就是简单的敲鼓,应该会很枯燥,可每一次的体验都会让我有一种新的认识。

       打太鼓,不是简单的打响他,而是一种沟通,对鼓的沟通,对自己的沟通,对自然的沟通。就如同在修炼,要想打好他,首先要尊重他,鼓和我是平等的,是相互的。我的呼吸,我的精气,我的姿态,我的能量,他像一面镜子一样,通过每一次打击回映给我。这一切都必须心无杂念,坚信自己。让我们一起修炼吧!!



|||||


       


 大肾(人民教师)

    印象最深的一次练鼓得追溯到8、9年前我们在鹤鸣山练鼓,那会儿刚看完赛德克巴莱,我们说进山练鼓就像出草。那一周下很大的雨,山崖营门口的河都涨水了,我们就在一个小木屋里面练鼓,外面下大雨里面我们下小雨,不是房子漏水,是热的,很热非常热,但年轻人都无所畏惧。刚回归鼓队的时候,练鼓接近尾声好多小伙伴都摊开手板心说“你看起泡了”。我对着旁边的火姐笑笑说以前我们练鼓的时候手上缠满了胶布。以前没地方练鼓,我们把鼓搬到宜家门口的凉亭下练。有的时候我们打鼓打到最后才发现打的不是鼓是“气”,精力不够集中了嗦盯死一个地方给我盯穿,手皮遭不住嗦贴上胶布继续干,人遭不住了嗦牙齿咬紧再坚持一下实在不行就喊出来……听起非常鸡汤,但偶尔我们往自己的动脉里面注射点红牛也不是不可以



|||||


       


 七锅(大番茄营地教育主理人)

太鼓

来自东方,

音色洪亮,声声入心,令人振奋。

我喜欢它,

是因为它

既有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也有打破尘封桎梏的勇气;

既有扎根本土的力量,也有走向世界的生命力。

习太鼓,是运动,锤炼身体;是演奏,撩拨灵魂;

习太鼓,把释放与克制调整到高度的平衡,让人专注,让人气定神闲;

每当手握鼓棒之时,我便与鼓有了连接,当鼓棒与鼓接触的瞬间,我已不再只是我,鼓,也不再只是鼓。



|||||


       


 邱枫(玩太鼓的大叔)

“太鼓”…在我不算短也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中、也许不止一次两次地不经意的出现过,所以缘份这个东西太不可思议~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开启了我人生新的篇章!

      记得2020年4月的某一天第一次听见松源兄弟的第一声击鼓声音的感觉:内心寒颤、头皮发麻感觉一股电流直击内心深处,唤醒了那仿佛掩埋、压抑多年的灵魂…“小老头太鼓将会是你下半生的灵魂伴侣”我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在我第一次握住鼓棒,第一次的打击感觉到周围不断有各种力量凝聚过来…自己与鼓棒与鼓的链接,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平衡,人鼓合体后的舒畅快乐。

      到此为止吧,有太多的感觉和思考一时语塞没有办法写下去了…我想冷静冷静平复一下内心的激动!



|||||


         


 豆子(人民教师)

机缘巧合看到了鼓圈,被各种不一样的节奏能融合到一起所吸引,接着认识了太鼓,第一次一个人来感受的那天,就发现:打太鼓其实是和自己的对话。打鼓的节奏是怎样的,自己要清楚,队友的节奏乱了,自己也要继续自己的节奏不受影响,同时也不能太不受影响,因为鼓在手,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不被影响的同时又能相互交融,这一点很迷人。

       打鼓映射的自己是怎样的?你了解自己的躯体形状吗?你确定能感受到手是直的吗?你能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吗?没有镜子也能自我感受,感受身体的每一寸肌肤,真正的去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肢体。

      最后,和队友打太鼓,感受到的是快乐,是凝聚,是通畅。我很喜欢打太鼓的那句话,外观:正直柔;内练:精气神。也很喜欢队长说的那句话:鼓棒就是你的爱人,如何和它适度的相处,是打鼓过程中要去摸索的,我很好奇也很期待。



|||||


         


 十三(职业舞者)

一直有着打鼓的想法,从之前在大番茄工作跟着 松源七锅辣椒,接触非洲鼓,就觉得很简单的节奏却可以打出那么多的花样来,当时鼓室里面除了大大小小的非洲鼓之外就还躺着那几个“大家伙”,后来听松源哥说那个就是太鼓,其实也说不上为什么被吸引,但总感觉它们躺在那里有一股稳稳的力量。然后后来每一天都幻想着自己拿着鼓棒,光着膀子,稳而有力的击打这个大家伙。我觉得一切都好像是注定的,安排好了的,宇宙吸引力法则,我们的想法不断地在给宇宙发送订单,它收到之后就会在某时间点带给我们。兴许是我执念太重,这份订单便这么快实现。

      第一次和太鼓的链接是自己体验课第一次敲响鼓的那一刻,那个声音从鼓皮到鼓棒再到我的身体,真的有震撼到我,先是被吓到,然后再是起鸡皮疙瘩,像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你集中精力的那一下敲击,通过鼓棒的击打的那一点给到它,它便把你自己的状态你的心境通过它的语言告诉你,像一面镜子,让我关注自己,再调整自己,最后和它的对话变成和我自己的对话,每一个人从太鼓里面得到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之前还特喜欢这一张照片,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练鼓结束后往前走,都拥有共同的方向,但每一个人都那么独特,而自由。


       

 “打鼓是和自己相处,每一棒都要很确定,即使错了也要很确定,因为那就是当下,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不必动摇也不必纠结,眼神中一定是满满的坚定,看穿击透”

       最后再引用松源大哥的那句话,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被最重要的的人看见,那个人就是自己。



|||||


       


 叶子(生命探索者)

     于我,与太鼓,就像一段关系,像两个灵魂,在最好的时间,以坚定的状态走在了一起,是最美好的遇见。

     从第一次打太鼓到现在,每一次练习,都可以看到当下最真实的自己,每一次敲击,每一次回响,都打破无数的幻想,赤裸裸又娓娓道来的说出真相。

     专注,在其中不断练习专注,是放松的专注,像彼此的倾听,鼓听我,我听鼓。

在这场奇幻又复杂的生命之旅中,我愿意与鼓为伴,在简单的日常中,共同修行。



|||||


       


 莫璇(大单位HR)

复工26天,作为人力的工作非常繁杂,家里还有一个小学生需要照顾。3月最后一个周五的晚上,完成晚餐后的厕所小憩里,快速浏览当天订阅号,有个活动吸引住我,在锦城湖边、高架路下打鼓,他们状态平静,透露出力量,这应该是一款高效、高能的运动,在早春的周末,可吸天地之灵气。立刻群接龙,报了太鼓体验课。

      加了创始人松源的微信后,自报为什么被太鼓一下子吸引,先是去年年会原创了中国鼓节目十分喜欢,二是前几天看了纪录片《传承》,优人神鼓即是心中向往。疫情肆虐,人们都处于彷徨与思变的世界,本以为误入桃花源,很快意识到,太鼓像命中注定的缘分忽而现身。来自不同行业的学员能基本同频,带领老师松源能教练我们的身与心,句句口吐莲花。

       第一次左手握不稳,于是抓很紧、很疼,他说:“人生总是很难平衡,慢慢‘看见自己’就好”。第二次个人表现不紧张,但紧。他说:“紧张是情绪上的,紧是身体上的,这是身体有许多自我对抗与内耗,可能对身体的觉察少了”。第三次开始从舒坦变舒展,逐渐可以直、正、美,老师告诉我当下是合一的。

       那,是“看见自己”吗?不,是老师看见,要自己看见。

      不,不敢去看见,什么是看见,先暂时接受看不见吧。我是个被层层枷锁套住的人,什么高考、婚姻、蓉漂、育儿、工作……习惯了用卑躬、忍耐的方式生存。因为不够自信去面对内心深处的自己,不够勇气去争取想而未做的事情,在看见与看不见之间挣扎、矛盾。

       鼓面击落的每一下有声浪,有回弹,在向深处传递:不要忽略自己,去尊重自己;不要生自己的气,和自己好好合作;“打”通能量,找到自己,承认价值。太鼓是精神音乐,ta充满正气,而击鼓者专注、谦逊、勇敢、包容。我找到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能量的训练项目,鼓声打破一些过往的束缚,正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很快,我加入到Pro team开始高阶训练和表演。

      有人问我:“你这么喜欢太鼓吗?”“从1到10 ,你有多爱太鼓?”“我从没想过该有多爱,爱就不知觉来了,当我发觉的时候,只知道时刻在想念,包括梦里。”

       因为太鼓,我真正触摸到热爱,想和一群真热爱的朋友一起打下去。



         
          



       

 1.班开在哪里?

奎星楼街9号NU SPACE纽空间


         

 2.课程什么内容?

日本太鼓文化

太鼓基本姿势

身体协调练习

基础节奏练习

太鼓乐曲节录

 3.开班时间是多久?

成年人班(14岁以上)

人数上限15人

时间:19:30-20:30

开课日期:8月10、17、24、31日

(逢周一,共4堂)

 4.好多钱?

成人:RMB 1000

(包含自用专属太鼓鼓棒,费用280/付)

 5.课前沟通!

买课成功后联系客服获得松源老师微信二维码,进行课前沟通          


 注意事项 

1.课程内容涉及剧烈运动,请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参加此课程

2.课程内容或因参与人数而微调

3.完成基础课程后,参加者可选择继续参加其他课程

4.凡响太鼓保留更改时间及一切之权利



 合作伙伴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发送中

    168阅读 0赞
    店铺logo
    NUSPACE-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