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好无聊啊,怎么办?
2021年04月13日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无聊研究」
主笔 | 苗千
       
我们是从何时起,对于生活中似乎无所不在的无聊情绪视而不见,甚至对无聊可能在我们生命中所引发的种种不适,痛苦,甚至是困厄,不发一言地接受?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无聊,又该如何才能学会与其共存?
       

       
如今,无聊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现代人期待着能够通过科学方法认识无聊,甚至希望透过无聊来改变自己。在这一期的报道中,我们试图从各个方面回顾无聊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种罕见的情绪到成为“时代特征”的演变过程。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无聊,并且通过对学者的访谈,介绍目前学术界无聊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我们同样试着向读者展示,在无聊这种复杂情绪的驱动之下,人们又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
       
在无聊作为生活主色调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新奇的想法,让人意想不到的生活经历,乃至看似超出常理的奇思怪想,都是源于无聊的驱动——或者可以说,是源于人们想要摆脱无聊状态时所激发出的驱动力。在本期报道中我们就试着展现出源于无聊,以及人们想要摆脱无聊而激发的驱动力所产生的五光十色。
         
       

       

        图|吴聊
       
记者陈璐采访了青年艺术家葛宇路。这位以自己的名字给一条道路命名的行为艺术家在生活中有着精致、耐心的一面,但是他的作品却大都透露着“无聊”——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理念?
       
在2008年,我的同事黑麦在豆瓣网上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超自然协会”的小组。如今这个小组已经有十几万的成员。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众多成员们在这个网上社区讨论他们所经历或是见识过的超自然现象——大多数是声称自己目击了UFO。根据黑麦观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摄像头清晰度的不断提高,“超自然协会”小组的成员们并没有把摄像头对准天空,拍摄更多的UFO。相反地,小组里讨论的热度逐渐降低,原因大约就在于手机里吸引人的应用越来越多,比讨论超自然现象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无聊之中所蕴含的驱动力,可能反而会让人探寻到更大的自由。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会拓展自己生活的宽度,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可能性则更为重要,这关系到艺术的创新和艺术家的创作生命力。在肖楚舟和张宇凌所写的关于无聊的故事中,分别讲述了它对于个人生活和艺术家创作造成的影响。
       

       
《民王剧照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无聊并非总是时代的主题之一。无聊曾经只属于社会中的极少数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英阶层”的身份象征。
       
对于无聊的思辨,曾经也是只属于哲学家的工作。在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的专著《无聊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Boredom)中,作者写道,“最初,无聊只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现象,只属于僧侣和贵族。 在最初,无聊可能更多属于一个神学问题,毕竟最容易感到无聊的群体是修道院中的僧侣。修行中的僧侣如果感到无聊会被认为是一种罪过,因为这涉及到僧侣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随后无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哲学问题——毕竟无聊可以让人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让人思考自身与外界之间的关系。直到近代,无聊才成为了一个心理学,乃至医学研究的课题。
       
在1920年代,开始有研究者把“无聊”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当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工厂里的工人。纽约城市学院的约瑟夫·巴马克(Joseph Barmack)研究如何刺激工厂里的工人以应对重复无趣的工作。在那个对于各种科学实验疏于监管的时代,在进行了一系列堪称危险的尝试之后,他得出的答案是给工人服用各种兴奋剂——咖啡因、安非他命和麻黄碱之类。
       

       

        上世纪20 年代,开始有研究者把“无聊” 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当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工厂里的工人
       
       
巴马克认为无聊是一种类似于睡着的状态。到了1930年代,巴马克设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无聊的实验室。在实验中,他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先服用刺激中枢神经的药物安非他命,然后让他们从事一项简单重复的工作,同时检测他们的血压和注意力等项目。到了现代,研究者们对于无聊的研究则越来越量化。他们对无聊情绪进行精细的分类,并且开发出了用于衡量无聊程度的指数和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无聊易感性量表(Boredom Susceptibility Scale,BSS)之类的学术名词。
              
在人们对无聊进行科学研究的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哲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等对于无聊给出过各种各样的定义,也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分类。在很多问题上,都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这说明人们对于无聊的研究尚属于初步阶段
       
《关于无聊的科学》(The Science of Boredom)一书的作者,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心理学家桑迪·曼恩(Sandi Mann)总结了无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正面意义: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被传递给其他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使对方无聊,那么也就意味着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我们想要释放的信号被误解或是以不当的方式被解读。主动表现出自己正在感到无聊,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表现出自己的信念、兴趣和价值观——当然,反而言之,这也正是我们在社交场合中经常需要掩饰自己感到无聊的理由。
       

       
《不求上进的玉子》剧照
       
另外,无聊也可以让我们主动屏蔽某些信息或是噪音。 一个人无法感到无聊,也就意味着他会被任何信息所吸引,无法集中注意力。现代社会中的成年人必须习惯于对一些信息保持无视的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聊也可以算是现代人的一种盔甲。从心理层面来说,无聊也可以使人免于直接面对自己。把无聊作为一种标签,贴在我们无法理解或是不感兴趣的信息之上,可以使我们无需直接面对自身的一些缺陷。而从进化的积极意义上来说,无聊可以使人开始对于重复的刺激感到习惯——如果一些外界刺激既不危险也无价值,我们就该无视它。
       
在无聊对人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中,无聊与创造力的关系最为引人关注。无聊这样一种因为缺乏外界刺激所引发的负面情绪,究竟能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对此,曼恩持有相当积极的态度。她介绍到,有多个心理学实验显示,刚刚完成一项无聊工作的人在生产力和创造力方面都明显胜过刚刚完成一项有趣工作的人。在书中她描述了自己进行的一项实验:刚刚经过了一段无聊时间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被要求抄写或是朗读电话号码)在随后的创造性工作中(例如构思塑料杯子各种可能的用途,思考不同词语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也展现出了明显更高的创造力。
       

       
《行骗天下JP剧照
       
曼恩也强调,在无聊与创造力之间,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于创造力来说,无聊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在无聊中会感到无力去做任何事而只想睡觉。但也有大约同样多的人表示无聊的状态刺激了自身的创造力——要知道人类的诸多名著,例如《唐吉诃德》的一部分,正是作者在监狱中完成的。
       
曼恩认为,关于无聊是否能够诱发人的创造力,这与处于无聊之中的人是否会做“白日梦”有关。通过自我意识的游荡(所谓白日梦),无聊就有可能增强人的创造力。说白了,无聊是人的大脑寻求刺激但得不到满足的产物。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外界刺激,人脑就会向内寻找,试图自行创造出这样的刺激。
       
与曼恩不同,《无聊透顶:无聊心理学》(Out of My Skull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一书的两位作者之一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则持有更加保守的意见。在接受本刊的采访时,丹克特回答说,“有人喜欢说无聊会让你产生创造力,我完全不相信,也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只有一些证据表明,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或者说你已经培养出了自己输出创造力的出口,当你感觉无聊,这个出口可以帮助到你。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的逻辑是,已有的创造能力可以扼杀无聊,但无聊不会让你更有创造力。
       
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经与无聊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很多的行为,思想,都源于无聊,或者与无聊有关。虽然看上去无聊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正面因素——但我们必须明白,无聊是一种令人不快的,甚至可能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潜在危害的负面情绪。想要与无聊共存,我们需要直面无聊,理解无聊。而最终能够与无聊相对抗的,是丰富多彩、充盈的内心。
       

封面动画设计:
        黄罡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无聊研究」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本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与无聊共存(苗千)

  • 寻找意义,或许是人类最特殊的执念(张宇琦)

  • 当孩子说“好无聊”时(陈赛)

  • 有时,无聊是创造性的前身(孙若茜)

  • 视觉制品的历史:厌倦、漫游者与反攻(张宇凌)

  • 葛宇路:对抗无聊的艺术(陈璐)

  • 如果地球让你觉得无聊,你会怎么办?(黑麦)

  • 独自寻宝的女孩(乌里扬诺娃)

  • 有趣的无聊研究(薛巍)

  • 无聊小史(周婉京)

| 社会 |

  • 时事:“封国”:东京奥运的无奈抉择(刘怡)

  • 调查:博彩梦灭:一个小城“骨干教师”的权力(吴淑斌)

  • 调查:盲童曾雨鑫求学记(驳静)

| 经济 |
         
  • 市场分析:中国的进口粮食为什么越来越多?(谢九)

| 文化 |
         
  • 艺术:疫情期间的街头艺术(张星云)
  • 话题:翻译的身份政治(李孟苏)
  • 话题:《波斯语课》,以被害者之名(陈璐)
  • 电影:《第十一回》:当生活的真相被戏剧揭穿 (宋诗婷)
  • 生活方式:爱上“纸片人” (卡生)
  • 时尚:与身体互动的“视错觉” (杨聃)
  • 书评:现代前夜的英国 (维舟)
| 专栏 |
         
  • 邢海洋:手机厂造汽车,汽车厂造手机

  • 袁越:制造一个最简单的生命

  • 张斌:哈兰德,好贵的

  • 宋晓军:美国想要美版的“旱天惊雷”吗?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本周新刊「无聊研究」

点击图片,一键拥有它!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发送中

    202阅读 4赞
    店铺logo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