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店铺主页二维码
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大宋名相,毕士安(地方故事、大同)
2024年04月12日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王朝兵分三路,大举伐辽,企图夺取幽州,结果,被辽军各个击破,西路名将杨业以身殉国,从此,辽军大举南下,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在这次事件中,主战派代表之一,就是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人,名叫毕士安(台湾版的《华夏英杰百人传》载毕士安为大同左云人笔者注)。

毕士安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从小酷爱读书,他虚心好学,交结了很多学友之后,中了进士,先后在济州(今山东巨野)、兖州(今山东兖州西)、汝州(今河南临汝)等地做过一些小官。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赵光义要给几个儿子找老师,看中了毕士安,便提拔他为左拾遗兼冀王府记事参军,不久,赵光义对各王府的老师进行一次考试,毕士安以“品学兼优”被升为翰林学士,主开封府事,在任期间,不阿权贵,公正执法,廉洁奉公,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后来宋真宗赵恒即位后,诏命毕士安校勘《三国志》《晋书》当时,有人主张把《晋书》的有关两晋一些丑恶不堪的东西删去,毕士安不同意。他说。“丑恶的可以戒来世人,美善的利于劝后人”,他主张用“春秋笔法”,把这些东西详详细细地记载下来,不要回避,毕士安的这种求实史观,得到了赵恒以及同僚的大力支持。

由于毕士安办事严谨认真,不久被提拨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和毕士安同时在朝做官的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就是名赫一时的寇准,因为寇准做官比较清廉,又且刚正不阿,同僚们很嫉妒他,背地里尽说寇准的坏话,只有毕士安觉得寇准是个人才,极力向皇帝推荐,一天,赵恒把毕士安召进宫内,表示要他当宰相。毕士安却说:一国之相,非同一般,需有气度、能力的人才能担当,臣迟钝愚笨,不能胜任,臣觉得寇准此人遇大事能当机立断,并且处理得很好,正是当宰相之大才。

赵恒说:满朝文武都说他刚愎自用,主观武断,不堪大用。毕士安说:寇准为人忠君爱国且大公无私,只是嫉恶如仇,口无遮拦,故而得罪了不少朝臣,才招致他们的诽谤。而今,北有辽国虎视眈眈,内有朝臣毫无作为,正是需要寇准这样人才的时候。赵恒听罢毕士安这番话,便打消了对寇准的成见,让寇准和毕士安同为辅相,毕士安同时监修国史。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农历九月,辽国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克保州(今河北保定),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宋满朝文武顿时紧张起来,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激烈,参政知事王钦若(南方人)认为凭长江天险据守,真宗应该移驾金陵”,而枢密院事陈尧叟(四川人)则认为倚三峡绝壁退敌,真宗应该移驾成都。寇准和毕士安坚持反对这种逃跑主张,表示对提这种主张的人该杀,该剐。

毕士安、寇准再三向赵恒分析宋、辽两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具体防御反击措施,主张赵恒亲自渡河抵澶州和辽军作战。在毕士安、寇准的坚决主张鼓动下,赵恒勉强渡过黄河到了澶州,当时,毕士安正卧病不起,他写信对寇准说:我几次请求带病从行,皇上不准。现在,大局已定,你好好努力吧。过了几天,毕士安病情稍有好转,立即奔澶州前线。

赵恒御驾亲征,大大地振奋了军心,双方对峙了十几天,一次,宋军威虎军头张瑰以三弓床弩射杀了辽军统帅萧挞凛,狠狠地打击了辽军的气焰。当时,辽军深入内地,腹背受敌,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可是赵恒对战争一直缺乏信心,一到澶州就悄悄开始了议和活动,终于达成了每年向辽输送白根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第二年,毕士安忧愤病逝,时年六十八。赵恒对毕士安的的去世感到十分痛惜,亲自上门吊唁,并宣布“废朝五日”,表示对毕士安的悼念。

毕士安廉明清正,他生前没有置下田园宅第,死后也没留下多少钱财,以致他死后不久,家里生活已经感到紧张,毕士安死后,留下文集三十卷,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先后在宋朝做官,特别是他的两个曾孙毕仲衍,毕仲游都很出色。

《宋史》中对毕士安评价颇高:“土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醒籍,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年耆,目毛读书不辍,手自雠校或亲善写,又精意词翰,有文集三十卷。”真宗赵恒评价道:士安善人也,事朕于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畏谨,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没,深可悼惜。

文章来源:龙山大先生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阅读 0赞
店铺logo
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