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对鲁迅及其作品一定会经历三个阶段:少年时在课堂上熟读鲁迅,但根本不懂鲁迅;中年历经人世艰辛沧桑,开始重读鲁迅,方知鲁迅之深邃与高远;老来豁达通透后,学着品读鲁迅、神交鲁迅、收藏鲁迅,让鲁迅作品传家。三个阶段,越往后,人就越少。
鲁迅作品之重要,毫无争议;但鲁迅作品版本之多、选择之难,也有目共睹:
不少“全集版”,因事实上常有段落、篇章被删减而名不符实;
很多“精选版”,不是被打上时代烙印,就是受选编者偏好影响;
无数“民间版”,因编校错误饱受诟病,对鲁迅作品断章取义。
克服以上三点,重读鲁迅自然无碍,但却无法满足品读鲁迅、收藏鲁迅的需求——因为汉字改革(繁体改为简体),以及图书编排改革(竖排改为横排),现有版本,距离“原汁原味”的鲁迅全集,少了太多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迄今为止,能同时满足重读鲁迅、品读鲁迅、致敬鲁迅、收藏鲁迅的版本,唯有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
▌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唤醒国魂的“出版奇迹”
1938年,鲁迅逝世近两年。彼时,正值淞沪战败、南京沦陷后的危急存亡之秋。深处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既需要刮骨疗毒般的反思与国民性批判,更要凝聚人心,重塑民族自信,开始自我拯救。蔡元培、宋庆龄筹备发起“鲁迅纪念委员会”,旨在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出版《鲁迅全集》,自然首当其冲。
◎最懂鲁迅的人,组成空前绝后的“出版阵容”:
38年版的《鲁迅全集》拥有中国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出版阵容”,——蔡元培、宋庆龄亲自挂帅,担任正、副主席,胡适、茅盾、周作人任编辑委员,柳亚子、唐弢收集摘录,郑振铎标点,王任叔编辑,朱础成校对等等,近百名顶级学者、作家、出版人不计报酬的参与贡献,他们不但是最懂鲁迅思想,也是毫无偏好,最忠于鲁迅文字的人。
◎“一字未删改版的《鲁迅全集》”
民国的书报审查不可谓不严,鲁迅生前作品,多次被国民党当局毁禁。但《鲁迅全集》出版时,他生前的那些“政敌”们却尽释前嫌,携手突破审查制度:
除了蔡元培、宋庆龄等人的支持,国民党“文胆”陈布雷不顾反对声,当众支持,宣传部长官邵力子更是批示:“对此一代文豪,决不能有丝毫摧残”……这才有了“一字未删减版的《鲁迅全集》”的问世。
这套“鲁迅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四个月中短期完成”,且质量出奇的高。被鲁迅遗孀许广平感叹为:“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
▌一套不可超越的“非常版本”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率使团访华,在“中美破冰”的历史时刻,尼克松将美国的国宝级学者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选为“国礼”,而中方则计划以鲁迅作品回赠。
当时除了38版,仍有民间版本与官方重新编辑出版58版全集、选集,但几经比对,尽管38版《鲁迅全集》已出版了近四十年,但最终还是从鲁迅博物馆的馆藏展品中抽调选出了一套赠予尼克松。究其原因,除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韵味,更因为该版本是最接近鲁迅作品原始状态,也是鲁迅被“推向神坛”前唯一仅存的最全版本。
但令人惋惜的是,尽管38年版的《鲁迅全集》具备后世版本不可超越的特殊价值,但因时间久远,目前除了少数馆藏及个人收藏之外,已几乎绝迹。为了让更多人品读鲁迅、神交鲁迅、收藏鲁迅,让鲁迅作品传家。在鲁迅逝世八十周年之际,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怀着敬畏之心,携手上海图书馆以馆藏1938年版《鲁迅全集》珍本为底本,精心一比一复刻了此书。堪称一套专门为弥补“收藏空缺”而生的“珍本影印复刻版”:
◎对1938版《鲁迅全集》的完美复刻
这版38年“珍本影印复刻版”《鲁迅全集》,从全书工艺设计、内容收录、到编排体例,均是对1938年原版100%还原,完整复刻初版《鲁迅全集》的原貌,繁体竖排,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与历史底蕴,八十克双胶纸印刷,并对原版进行了高清修图,使观感和手感都更加舒适,放在书架上尽显审美与品味。
本套“珍本影印复刻版”《鲁迅全集》,限量发行1000套,一经售罄,绝难再印,稀缺程度可见一斑。经与出版方多方争取,先知书店取得最后的全国独家授权。感兴趣的书友建议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