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宝贝优选店铺主页二维码
美国宝贝优选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半夏泻心汤清热散寒补虚祛湿!
2024年05月22日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针对脾胃调理的“祖传秘方”—半夏泻心汤,针对中焦寒热虚实错杂之症。

先说“祖传“两个字,半夏泻心汤是我们的祖师爷张仲景的方子,传了1800多年了,而且都是中医专业人士相传,可见它的效果有多么确切。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一共七味药,分别是半夏、黄芩、人参、甘草、黄连、干姜、大枣。

干姜可以用来去寒,黄连、黄芩可以用来清热,人参、甘草、大枣可以用来补虚,半夏用来降气化痰,祛除脾胃的痰湿,痰湿是有形之邪,就是“实”

这个方子既可以清热,又可以散寒;既可以补虚,还可以祛湿。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中焦寒热虚实错杂之症。


中医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中焦在膈肌以下,肚脐以上。半夏泻心汤针对的这个中焦包括了现代医学解剖的胃、十二指肠、小肠等器官。

如果这些部位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就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汤。

上热的症状包括口腔的口舌生疮、口苦口干,以及胃脘部及食管的烧心泛酸。

烧心泛酸”也是上火吗?是啊!《黄帝内经》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所以说干呕吐酸水,就是胃有热的表现。


下寒表现在虽然上火,但是吃冷的东西胃就会感到不适,胃肠动力不足,吃东西后胃胀,还常常打嗝嗳气。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就可以考虑使用半夏泻心汤。

现代人吃东西容易上火,口腔溃疡,心口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有些人自行服用了一些清热药后,症状有所缓解。

可还没消停两天,上火的症状又卷土重来。

于是接着服用清热药,时间一长,不仅上火的症状反反复复,而且身体越来越寒,手脚冰凉。此时如果反之用上一些温热的药材,上火的问题就会愈演愈烈。


那么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找到病因,从中医角度来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上热下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焦堵住了!

中焦也就是我们身体上的脾胃,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肾水的上升和心火的下降都要经过它。

如果它堵住不通了,心火不能下降,就会上升,从而引起口腔溃疡,面红耳赤,脸上爱长痘,口臭胃胀等症状。

而肾水想要上升也上不去反而下降,就会出现腿脚冰凉,拉肚子,小便多等症状。

要想解决这种情况,就需要疏通中焦,调和脾胃。这里就不得不提“半夏泻心汤”,它被誉为“胃肠道第一方”,针对脾胃所引起的寒热错杂证。

因为脾胃比其他脏器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每天都要接受冷热交替的食物,转化为浊,所以脾胃的问题,不能只考虑寒,也不能只考虑热。

而半夏泻心汤的高明之处在于,解毒的过程中,会注意保护和补充正气,把脾胃的寒热错杂,一升一降,一方面用人参、干姜、甘草升虚冷的脾气,再用半夏、黄连、黄芩降下胃热逆气。

这样一来,中焦就会被打通,不再出现“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的失衡状态,相关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时,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要点

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

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经常是胃口不好,吃一点就容易饱;

三为寒:胃阳不足而常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

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等。当然也不一定以上各种症状都有。

半夏泻心汤对于脾胃疾病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因为是调谐寒热,所以是偏热一点还是偏寒一点都可以应用。

半夏泻心汤为什么叫泻心,因为吃饭吃一点就饱了,心下痞满,寒热不调。

心下主要就是胃的部位;泻心其实是针对脾胃病为主。泻心要泻的是心下痞,而不一定让人腹泻。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是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的贡献是于1982年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

从此以后人们采用杀菌疗法即可以大大提高胃炎和溃疡的治愈率,一个并不起眼的病理发现在短短地一二十年内为千百万胃病患者解除了痛苦,甚至挽救了生命。

世界人民感谢他们,他们得到这个国际大奖是无愧的。在祝贺这两位科学家得奖的同时,我更深深地钦佩张仲景!

他那个时候虽然没法发现许多胃病是有细菌引起的,但他却知道这些胃病应该用黄连、黄芩这些带有广谱抗菌作用的要务,而且知道黄连、黄芩再配伍半夏、干姜、人参、甘草、红枣效果更持久,更稳定。

因为他记录了一张千古奇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一张针对脾胃消化道问题的古方!遥想仲景当年,军阀混战,饥荒连年,百姓生活极端困苦。饮食不调,颠沛流离,惊恐不安,患有胃病的人必定很多。

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等。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

张仲景的经验,凡呕吐而肠鸣,心下痞者,都可用半夏泻心汤。

因为本方能较快地消除心下痞的症状,所以名半夏泻心汤。

心下痞是中医临床的一种病症的表现。心下痞描述比较具体的最早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心下”是部位,具体指的就是脾胃的位置;

“痞”是临床症状,就是痞塞不通的意思,总觉得胃部堵塞、食欲不振、呃逆或者恶心,或者腹胀,或者大便不畅、矢气减少等。

心下痞多见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中医认为脾升胃降,调节人体上下气机的运转;

这种功能失调后就会出现气机阻塞,犹如交通拥堵一样而出现痞症,治疗就需要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当用半夏泻心汤。


16阅读 0赞
店铺logo
美国宝贝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