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人类生活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精油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药物。从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僧侣和医生使用来自芳香植物精油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之久。
精油是利用蒸馏、化学溶剂萃取、冷压等方式,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朵及果实中得到的一种不溶于水、挥发性、蕴含多种植物因子且带有芳香气味的芳香物质。
任何人只要有机会嗅嗅玫瑰花,走过一片薰衣草田或闻闻新鲜的薄荷叶,就已经体验到芳香的奇妙特质了。
植物的精油有很多种用处,调节情绪、处理情感、触发回忆,但精油的好处绝不仅是气味芳香而已……
1
不是抗生素,胜过抗生素
精油的特点是在于其抗菌、抗微生物及抗病毒的特性。它们会攻击病菌而不会伤害到组织,使身体各部位组织恢复原有的健康活力。
它们的气味会影响身、心、灵的状态。其经由嗅觉管道来作用,不只是辨别出气味,微小的芳香分子更会在神经中枢上创造出心理及生理各个层次不同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精油有助于加强身体的免疫系统,帮助抵抗各种病菌病毒的攻击。
2
不是油脂,却类似油脂
精油,多是利用蒸馏法从植物的花朵、叶片、根茎或果实中得到的物质。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产出精油,只有那些含有香脂腺的植物才可能产出精油。
植物的香脂腺,其实是植物平时存储“气味”的位置,植物无法像动物一样靠声音或肢体动作来传递消息,那么气味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当有外界刺激产生时,那么这个腺体就会分泌出特定的物质(通常就是气味)用来向周围植物传递信息或者是直接作为御敌防护的手段。
不过植物的香脂腺有时候并不是局限于一种器官中,还有很多是并存于多种器官,且多易游离状态存在。
再说植物油油脂,一般是以富含油脂的植物种仁为原料,经清理除杂、脱壳、破碎、软化、轧坯、挤压膨化等预处理后,再采用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法提取获得粗油,再经精炼后获得液态或者凝固状态的油脂。
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这两种物质接触时都会产生润滑和油腻感,用在肌肤上虽然能保证肌肤的润泽,但是并不容易被吸收,而且食用植物油因获取方式的不同也会分为不同的等级其品质也不同。
3
大多无色,少数有色
大多数精油呈透明无色(如薄荷),有些是淡黄色(如薰衣草)、淡绿色(如佛手柑)、琥珀色(如广藿香)或深咖啡色(岩兰草),还有少数精油会有特殊的颜色,德国蓝甘菊则有如蓝色墨水一般。
4
天然最佳,拒绝合成
纯净天然的精油有活性,具有疗愈的功效,使用得当不会引起不良的反应。
合成精油多由大量的异丙醇混合过,不仅疗效令人质疑,且因为异丙醇具有容易气爆、晕眩、中毒等特性,使用合成精油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轻度会刺激眼睛及上呼吸道,高浓度可能造成头痛、恶心症状,大量暴露时则会造成意识丧失及死亡。
另外,异丙醇在密闭空间的蒸气浓度达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二时,即会引起爆炸,因此,切忌使用经过异丙醇混合的芳香物品。
5
多途径吸收,作用迅速
精油进入人体参与体内循环起到应有的效果,有三种途径:吸嗅、透皮吸收以及口服。
精油经皮肤吸收的速度绝对会让人惊讶。
实验表明,精油涂抹皮肤20分钟后即可在血液中发现芳香分子的踪跡,50分钟到2小时后呼出的气体中已有芳香分子的存在。
当精油接触到皮肤表面时,首先透过皮肤的毛孔的达表皮的微血管,接着再被深入送进皮肤组织内到达身体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最后运送到目标器官,在体内工作6~8个小时被吸收利用完毕后,就会被当做的废料排出体内。
当我们吸嗅精油时,植物精油的芳香分子透过神经细胞及血液循环,传递到大脑的嗅觉区最后直达边缘系统。
如果从生物角度解释,精油中的分子在通过嗅觉到达边缘系统后,会促发神经系统中化学物质的释出,然后产生我们名为镇定、松弛、刺激、或振奋等等情绪。
相比于其它的吸收方式,吸嗅精油的方式效率可能要低的多,但是更安全、方便,也更有益于空间气氛营造调节情绪。
如果说精油能最快进入体内并起到效果,显然是口服的方式。然而,口服精油一直备受争议,在多个芳疗体系中,也只有法国的芳香疗法体系中允许使用。
6
品质不可控,地质环境最重要
因为精油的特殊性,它存在于植物体内时,是在不断改变的,季节、时间、土壤、气候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提取精油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撷取植物体的特定部位,通常需考虑特定的季节时分、天候状况、甚至需在一天当中的特定时间内来摘取植物。
土壤状况、气候变化及栽培方式皆会影响精油的化学成份及香味。
7
量少珍稀,来之不易
植物中所含的精油量从0.01%到10%以上都有。比如一瓶10ml的柠檬精油,可能需要50多颗柠檬,一瓶10ml的玫瑰精油则可能需要200斤的玫瑰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