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店铺主页二维码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认证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白露茶会回顾 | 一场解密山场土壤的茶会
2021年09月10日

 

               

 白露茶会现场

白露节气前,春夏起承转合之间,我们在上海办了场主题为“黄土,砾壤,烂石”的茶会。当饮者相聚,话题由茶汤入微,一场解密山场土壤的茶会就这样开场。

作者 | 王敏华

亦是参与本次茶会的读者

摄影供图 | 多少MORELESS

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这样描述茶的品质与生长环境,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爱茶者对此熟黏于心,若再深究,会琢磨,环境,土壤之于茶汤,会有怎样微妙的关联?这或许是爱茶人心中的疑问,而未被解答。

           


九月的上海,炎炎夏日渐渐退去,秋风送爽,秋色渐浓,三联生活周刊的茶产品研发总监陈重穆博士为三联读者和多少家俱的客户带来了一场以“黄土.砾壤.烂石 - 茶风味的山场密码”为主题的白露茶会,30位茶友报名欣然前往。茶会假座多少家俱展示空间的大客厅,客厅庄重,雅致中不失质朴,自然,黑桃木材质的家具风格内敛,散发着人文古韵。其间布置的6张茶席风格各异,移步换景,高低错落,立体空间呈现了极佳的视觉美感,如此大气,沉静的空间与茶的幽香致远天然契合。

茶会在如同家中的客厅里,以一款透着幽幽珠兰香气的冷翠珠兰花茶迎宾开场,茶事,多少空间主理人天珂女士做了简短的介绍后,茶会进入主题。

陈博士主持茶会,以分享和品茶相结合。

           


第一部分介绍黄土篇,他首先以大量实拍图片向茶友展示黄土壤地貌,介绍其结构和特征,解析土壤对茶风味的影响,他还分享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不同朝代的茶人/文人对于土壤,地貌的多角度评述。风趣而生动的讲解,使嘉宾对黄土壤知识有了基本了解和掌握。紧接着进入品茶环节,6位茶艺师为嘉宾冲泡在黄土壤种植的茶树,制成的茶,请嘉宾品鉴,感受其鲜明黄土壤特征的山场气息,嘉宾饶有兴致,边品鉴,边与同桌茶友交流感受,相谈甚欢。

品鉴告一段落,接下来分别进入第二部分砾壤篇,和第三部分烂石篇,陈博士以同样的方式引领大家鉴别,捕捉和分辨茶汤中由土壤带出的茶汤的结构感和特质。

           
           
           


当茶会进行到第三部分品茶环节,茶艺师冲泡由三联生活周刊出品,品质上乘的历史名茶罗芥茶和大洋山荒野白毫银针时,将茶会推向高潮,罗芥茶蕴含的特殊的山场气息,白毫银针浓郁的豆乳香,跳跃,流淌于舌苔上的青青泉石气或直立向上的茶汤结构,都印证了烂石这一山场赋予茶汤的信息和密码。茶会最后的彩蛋是天目山红茶和弯弓生普茶。此时的嘉宾从热烈而欢快的讨论中沉静下来,专注品茗,在茶香滋味感受灵秀山水,日月变换,在寻味中亲近大自然。

           


 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是茶审评三项重要的内质审评因子,茶汤的口感或结构感(mouthfeel/texture of the tea liquor)也是英国审评体系的重要一环。一场茶会,使参与者在了解了土壤,山场的基本信息后,从茶汤的结构角度来辨析茶产地极其山场,是莫大的收获和满足,3小时的茶会共品鉴了9款茶,彷佛参加了一场茶的盛宴。

           


茶会结束时已近黄昏,离开会场,走进了都市的街道,眺望远处,高楼染上了秋日的金黄。一场茶会,解密了土壤和茶的微妙关联,解答了萦绕许久的疑问;一场茶会,品鉴了土壤之于茶风味鲜明特征的系列茶样,加深了认知,心中的满足就如同眼前所见的秋色,温暖美好。

(文章中关于茶的讨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特别感谢王敏华、潘虹、单莲

对本次活动的帮助


特别鸣谢

生活空间 多少MoreLess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发送中

18阅读 1赞
店铺logo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