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啡和可可,只有茶征服了世界。”
18世纪中叶,罗伯特·福琼从安徽和武夷山带走大量茶苗和种子,茶树从此开始在世界的土壤发芽。行至2019年,以赞誉茶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5月21日被联合国正式定为“国际茶日”。
图 | 18世纪中叶,运送茶叶的东印度公司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2030的重要举措之一,“国际茶日”的目标是引起人们对那些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以茶为生家庭的生活现状。这一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交的提案,期盼通过关注供应链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缓解茶叶原产区贫困地区因食品安全和气候变化产生的压力。
“国际茶日”,人们可以分享好茶、了解茶叶产地、晒出自己的爱茶故事。今天,在“分享与传播”主题之下,我们想从一杯走向世界的祁门红茶讲起。
一杯红茶走进世界史
18世纪中叶,喝茶成为英国和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必须,红茶以其巨大的市场需求量,一跃成为国际茶业贸易的主流。此后,国际茶叶市场被大规模、低成本的印度红茶、锡兰红茶把持。如此境况中,祁门红茶依靠独一无二的“祁门香”走出国门,一举拿下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与印度大吉岭、锡兰乌瓦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赢得世界味蕾的“祁门香”是何种迷人香气?
“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对祁门红茶做出了如此形容。再具象一些,人们或许会以地域性的香来称呼这一味高扬“祁门香”,那是一种馥郁的、甚或带有药用玫瑰甜香的气息,似花、似蜜、又似果。
与众不同的茶,原料产地是起点。制作高品质的“祁门香”,原料产地非得细究至祁红的核心产区历口镇不可。
祁门红茶的茶园
祁门的土壤以红褐色砾质黏壤为主,也由此造就了祁门红茶中铁、钾等微量元素高于其他红茶的优异体质。
以地处历山和沥水之口而得名的历口镇,位于北纬三十度线这一“茶树黄金生长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低矮山区地带常年受云雾雨露滋润,无霜期长达240天之久,再加上此地山体坚硬、岩石外露,谷中茶树就生长的岩石地上,优越的气候环境叠加独特的土壤环境,尤其适合祁门红茶当家品种——祁门槠叶种——的生长。
如果说祁门红茶的原料是“祁门香”的基础,那么让这种独特的香气升华成更加馥郁有层次的点睛之笔,就是适配祁门本地槠叶种茶树鲜叶的揉捻、精准发酵工艺。
以国际茶日为契机,我们将五月新茶祁门红茶放在今日首发。以符合国人味蕾的、以“清”为贵的标准所制作的单一原料、非拼配祁门红茶,希望可以带来一些味蕾上的惊喜。
↑ 国际茶日首发 单一原料非拼配祁门红茶 ↑
原产地x北纬三十度
与祁门红茶一样,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蒙顶黄茶同样来自于北纬三十度这一“茶树黄金生长带”。
西湖龙井出了名的香、清、绝,来自不可替代小气候。细啜明前西湖龙井,那一口“三咽不忍漱”的甜豆嫩花香——一种标志性的天然嫩豆花香——清雅,愉悦,颇似春日里细嗅豆科植物时的清花香、嫩豆香。这种香气在狮峰胡公庙前所产制的龙井中最是明显。
流经西湖龙井茶山的虎跑泉
“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暂不论云雾茶如何指代,但大体可见黄山环境之佳,所产茶叶之冷韵,之袭人。如此茗茶产地,除却黄山毛峰这一名品,以“两”计价的珠兰花茶窨制出的茶更别具清韵——暑日伏天里,珠兰香释放着深谷凉意,不浓不烈,全然然说不尽的缥缈滋味。
而蒙顶山茶则在唐宋时期,就已然名噪一时,并以贡茶身份多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正是所谓“蜀土,茶称圣,防山(蒙顶山)味独珍。”蒙顶山的山坳山涧之间,岩石地上的老川茶品种内质丰厚、独特的竹沥香与深层的花香典型且清晰,几乎无可替代。
茗茶当然不止北纬三十度。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从福建安溪到四川雅安、再到江苏宜兴,大江南北的丰饶土地,组合以红、绿、青、黄、黑、白六大茶类的制作方式,造就一杯又一杯独一无二的中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