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茶山记Vol.40 | 袁宏道的一次翻车茶会
2021年10月20日
上一期,我们讲到明朝前中期的文坛有着拟古风气,到了归有光的时期,开始试图走出自己的路子,但声量还比较小。等到了明万历年间,这股批判拟古的风潮更加兴盛。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湖北公安)、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提出“性灵说”,主张打破条条框框的个性化书写。
袁宏道曾有一篇写品水的文章,叫做《识张幼于惠泉诗后》。文章记录了发生在他的朋友丘长孺身上的事情。因为无锡的惠山泉很有名,丘长孺到无锡时,就让仆人打了30坛的惠山泉,组织了一场品水会。宾客团坐斋中,“甚有喜色”,纷纷感叹泉水的清冽可口,然而没想到这些水却是仆人就近灌的水,令他们“闻之愧叹而已”。这样的类似事情也曾发生在苏轼,甚至陈重穆自己的身上,让人忍俊不禁。
袁宏道
袁宏道所处的万历年间,也是中国文人茶开始的黄金时代。现在很多讲茶的老师会把这个时期茶类繁多,归功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废团改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当时废止团茶的考虑,主要是怕督导官员滥用职权。其实朱元璋的圣旨是针对建宁府所下,并非是全国茶区。团茶被废止只是历史的必然,在朱元璋废止建宁府的团茶之前,中国的散茶早就开始发展了,关键在于社会和经济形态的转变。
袁宏道在文章《龙井》中,点评了当时的龙井、天池茶、虎丘茶、岕茶等。为什么袁宏道觉得岕茶更胜一筹?怎么理解文章中介绍的茶叶的不同特征,如草气、豆香、花香、金石气?
明朝如此多的追求个性化的茶,对市场和产品有什么影响吗?
从公安派的性灵说,结合万历年间的社会情况,来看当时的茶的发展,也侧面反映出彼时时代的变化。下一期,我们来聊聊文征明家的茶事。
相关资料:
袁宏道《识张幼于惠泉诗后》
余友麻城丘长孺东游吴会,载惠山泉三十坛之团风。长孺先归,命仆辈担回。仆辈恶其重也,随倾于江。至倒灌河,始取山泉水盈之。长孺不知,矜重甚。次日,即邀城中诸好事尝水。
诸好事如期皆来,团坐斋中,甚有喜色。出尊取瓷瓯,盛少许,递相议,然后饮之。嗅玩经时,始细嚼咽下,喉中汩汩有声。乃相视而叹曰:“美哉水也!非长孺高兴,吾辈此生,何缘得饮此水?”皆叹羡不置而去。半月后,诸仆相争,互发其私事。长孺大恚,逐其仆。诸好事之饮水者,闻之愧叹而已。
编辑/天健,剪辑/译丹
125阅读
2赞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