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聊到紫砂壶,时大彬是第一个在紫砂壶落款的作者。落款简单来说就是品牌,用现在的话来说,“时大彬”就像个人IP。这一期,我们来聊聊晚明的文学家张岱。
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但起点颇高的他,并未步入官场,这和当时晚明朝政昏暗有很大的关系。到了清朝时期,他选择修史书,名为《石匮书》,“第见皇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明末清初史学家、文学家
“闵汶水”是张岱极为感兴趣的一位晚明茶人。有一次张岱专门去拜访,还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先是闵汶水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回,“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甚至又睡了一觉,没想到张岱一直在家中等待;开始煮茶后,“茶旋煮,速如风雨”,闵汶水说第一支为阆苑茶,张岱则尝后说是罗岕茶,汶水吐舌曰:“奇!奇!”……
那么,阆苑茶到底是什么茶?为何陈重穆说松萝茶的原产地并非松萝山?张岱到底猜对了吗?罗岕茶又是什么天价茶呢?
再说回茶艺大师闵汶水,在文人圈有非常大的影响力,除了张岱的《闵老子茶》,康熙皇帝的近臣高士奇还写过《闵茶》诗来宣传他。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人,比如周亮工,在《闽茶曲》中:
歙客秦淮盛自夸,罗囊珍重过仙霞。
不知薛老全苏意,造作兰香诮闵家。
闵汶水的茶非常香,他认为这种茶是“造作兰香”“究使茶之本色尽失”。里面究竟还有哪些“套路”?大家可以在音频中收听。
下一期,我们准备从明朝过渡到清朝,试着从《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来聊聊明清之际民间茶的变化。
提到的相关资料:
罗岕茶,罗岕茶采摘的是比较成熟的叶子,属于蒸青绿茶,基本上是明朝末年数一数二的好茶。岕是指的是两山之间、有点类似山谷的地形,像熊明遇所说岕茶有“婴儿肉香”。按现在的观念来说,岕茶里面以罗岕洞山的茶最好。
《闵老子茶》张岱
周墨浓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岂可空去?”迟之又久,汶水返,更定矣。睨余曰:“客尚在耶!客在奚为者?”余曰:“慕汶老久,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去。”汶水喜,自起当罏。茶旋煮,速如风雨。……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呌(叫)絶。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曰:“客知是何产?”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罗岕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
编辑/天健,剪辑/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