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建安溪寻访正宗乌龙茶
我们深入乌龙茶的重要发源地——福建安溪,重访安溪的“隐者们”。梅占、黄金桂、大叶乌龙、毛蟹、本山,它们都是“国家级乌龙茶品种”,滋味却渐渐被遗落;如身怀绝技却居于山林的“隐者”般存在。别让丰富的味道消逝,爱茶的我们为这些低调的原生品种取名「清溪隐」。一起开启它们的故事。
遥想:骑虎岩传出佛手柑香
“茶还太嫩,厂长还舍不得采。”看我在产地干等了两天,坐拥高海拔佛手茶庄园的少庄主李鹏春抓一抓头,腼腆地说。
太嫩的茶不压秤,从采摘的成本上来看是一样的,但产量却因为叶子还没有长大而缩减不少,对从事茶叶加工行业的人来说,简直亏大了!佛手属于乌龙茶品种中的“大叶种”,成熟叶可以长到一个成人的巴掌大,就算中开面的采摘标准,叶片也有婴儿的手掌大小了。当然,这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如果从质量上来说,嫩采的茶更容易做出品种香。
佛手茶的品种香,产区说是“香橼香”,香橼的香气近似佛手柑,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奶香和柑橘类的复合香,也有人说是热带水果的气息。据说,佛手茶之所以带有柑橘类的香气,就来自安溪寺庙里的一次偶然。
◬ 安溪原名“清溪”,取溪水清流之意
作为乌龙茶的重要发源地,安溪的原生品种众多
约莫三百年前,安溪金榜山上的骑虎岩有位嗜茶的老和尚,常以佛手柑清供菩萨,佛手柑的香气清雅,能让人浮躁情绪快速沉静下来,有助于修行,便开始思索着怎么把佛手柑的香气做到茶里。一日,他向当地茶农要了几株大叶乌龙的茶穗试着嫁接到佛手柑树上,不料这种嫁接过的大叶乌龙,居然做出了佛手柑的香气来,很是特殊,故以佛手为名,当地人竞相引种,在永春发扬光大。
佛手茶离开安溪后,因为其特殊的风味,被东南亚的华侨看上了。1917年旅马华侨集资创办永春华兴种植实业有限公司,在永春虎岗一带广植佛手运销南洋,为佛手茶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正在发生:捕获被遗落的滋味
墙内开花墙外香,和佛手茶有着相同机遇的是黄金桂。
黄金桂原名黄棪。上世纪20年代,安溪罗岩的金泰茶庄将本地所产的黄棪茶,经漳州、厦门转运香港、新加坡等地,以“黄金贵”为商标,深得华侨认可。可能是黄棪茶的品种香近似桂花,逐渐就把“黄金贵”变成“黄金桂”了。新中国成立后,黄金桂的高产值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拨了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一度与安溪铁观音并列安溪茶的两大台柱。当然,能够受到华侨青睐,传统黄金桂的桂花香、蜜桃味是相当迷人的。
然而,现在的安溪罗岩一带,似乎很难联想当年黄金桂出口的盛况。或者说在安溪铁观音快速起飞的年代,安溪的茶产业资源挹注于发展铁观音,不管是品种汰换、或者生产管理方面,都离不开“增产报国”的指导原则。然而,自然资源有限,过份追求产量,甚至以看似“科学”的方法来创造产量,实无异于杀鸡取卵。当然,铁观音的市场崩盘后,产自安溪的众多乌龙茶也是一损俱损了。现在深入虎邱的老茶园,尽管地方政府再如何力挽狂澜,也能看得见当年增产至上所造成的后遗症。
骑虎岩佛手的传说里,嫁接于佛手柑树上的大叶乌龙就没那么幸运了。
就安溪的几个品种当中,除了当家的铁观音之外,我个人比较偏好的是大叶乌龙的“乌龙韵”。做得好的大叶乌龙茶汤滋味醇厚,香气近似远处飘来的玉兰花,淡淡悠悠的。相较于黄金桂的直接,大叶乌龙更像一个慢热的长者,稳稳的、不抢着表现,茶香几乎沉在茶汤里头,外香不扬而内香显著、回味悠长。
也可能是大叶乌龙太过慢热,或者现在通行的这套茶叶审评标准不怎么适用,往往让人难以第一时间感受到它的魅力,尤其是讲究效率、追求快速成交的现代社会,优势反而变成劣势了。这是恶性循环的开始,失去了市场上的经济驱动,原本种植大叶乌龙的茶地开始更换门庭,改种铁观音。就算还持续维持大叶乌龙生产状态的,也自动缩减工序、用最省力的方式制作。
并不是只有大叶乌龙面临这样的问题,与铁观音、黄金桂并称安溪四大当家品种的本山与毛蟹,在铁观音为主流的产业环境下,同样不容乐观。只不过本山、毛蟹的风味与铁观音类似,放到不甚纠结品种的市场上,只要穿上铁观音的包装,大差不差地都能按照铁观音的价格走。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特征太相似了,北京有些茶艺培训班,还专门开课教授学生如何识别铁观音、本山与毛蟹。但这也是喝茶的乐趣之一,在不同的风味中同中求异、异中谋同。
展望:虽隐而不减其声名
其实,好的制茶师就跟好的厨师一样,依照食材的特性进行加工,把食材最佳的状态展现出来便是。可能是安溪发展铁观音的力道大、时间久了,其他原生于此的品种反而显得式微,不得不隐姓埋名,荒于草野之中。或者为人作嫁,以铁观音之名粉墨登场。事实上,不同的品种未必都适用铁观音的制作方法或审评标准,就像高考“偏科”的孩子一样,可能录取的标准或权重一改变,立刻就有不一样的评价了。
好的风味还是需要给予足够的平台展现。今年我上安溪三洋村找梅占的制作人杨福丁,三洋村隶属于安溪芦田,地处偏远,从安溪县城开车进山得走接近三个小时的路程,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上次与老杨同志见面已经是两年前了,实在是进趟三洋太不容易。刚下车,老杨同志殷切地握住我的手表示感谢。在我们连续三年的推广下,高品质的三洋梅占逐渐打开知名度、走出安溪,也越来越多人认可。三洋村的地质与其他地方不同,种植梅占茶的银瓶山便是火山岩浆沉积下来的,火山岩积淀出来的茶,风味自然与其他地方不同。
我想,这也是「清溪隐」的价值,让安溪的隐者们能大隐隐于市,虽隐而不减其声名。
撰文:周牧 摄影:孙川
「三联生活市集·鲁迅爱茶打折季」
送礼不彷徨,早买早省钱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