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文字体量很小,版面字数只有五万,而且开本较小、字号较大,如果抛却原有的阅读习惯,或许你会像我们一样体验到新的阅读观感。作为一本文字和形态都很轻巧的小书,本书可以视为一种桥梁:
如果你读过爱因斯坦传记,本书可以作为通向其思想殿堂的桥梁,带你认识一个更具体、更亲和,甚至不太一样的爱因斯坦。
如果你对爱因斯坦并不了解,本书可以让你毫无负担地靠近爱因斯坦。
推荐完毕,有意愿下单的同学,请返回购买页面。
下面是编辑“排雷”说明书——
1.本书不适合只热衷八卦的读者
书名叫“你好,爱因斯坦同学”,主角自然是“爱因斯坦同学”,也就是作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爱因斯坦。但本书并不是按照年表罗列的“少年爱因斯坦传”,而仅仅截取了四个主题,或者说四个角度来描摹爱因斯坦,于是全书分为四章:
第一章“童年”,笔墨集中在以下几点:爱因斯坦的非凡“天赋”从何而来,他说话能力真的发育很晚、小时候真的成绩很差吗?他独立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是怎样的,他经常提起的“父亲的罗盘”让他经历了何种的“惊奇”,那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究竟是哪本书,罗盘和这本书如何影响了爱因斯坦的一生。以及,他在十六岁上退学,到底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第二章“少作”,主要讲述爱因斯坦十六岁时写的一篇论文,名为“对磁场中以太状态的考察”。为考察这篇“少作”的来龙,本章介绍了在思想层面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亲戚:“雅各布叔叔”和“科赫舅舅”——后者正是爱因斯坦论文处女作的第一读者。至于更著名的“追光实验”,并非重点,但作者在讲述这个知名的实验和这篇不知名的论文之间思想关联时,也交代出“少作”的去脉——这篇文章本身没有科学价值,却是爱因斯坦后来一系列思想创见的起点。
第三章讲“初恋”,第四章讲“与韦伯”的关系。这是全书最“八卦”的两章,爱因斯坦和初恋女友如何认识、如何分手,和后来成为第一任妻子如何认识、如何引起家人的反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韦伯在爱因斯坦撰写毕业论文、寻找工作时到底有没有“为难”未来的大师,等等,这些都写到了。甚至还引用了几封他和女友的通信,甜蜜的、绝情的都有。
但是,如果你仅仅希望通过本书发现爱因斯坦在生活和为人上的或可爱或可憎、或有趣或无聊之处,这两章恐怕会让你大失所望。与前两章一样,在考察爱因斯坦与他人的关系时,作者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思想层面,比如,爱因斯坦和初恋女友为什么缺乏思想共鸣,爱因斯坦的后期研究和韦伯的研究存在何种关联。
书中甚至引用了一幅名为“爱因斯坦的理论与韦伯实验结果的拟合”的坐标曲线,并顺带纠正了中译本中常见的一个数据错误。
所以,本书不适合只是热衷于八卦的读者。或者反过来说,本书适合那些不仅想了解爱因斯坦这个人,也愿意了解其思想的读者。
2.本书不适合论纸买书的读者
以爱因斯坦的名声量级,关于他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相当充分,单单是以他本人和亲友的一手文本构成的《爱因斯坦全集》,英文版已经出到了第十五卷。如果事无巨细地把“爱因斯坦同学”做个全面考察,哪怕只关注其智力和思想的发展,想写个五十万字应该也不难。
但是,本书只是作者的科学史随笔,随笔所至,只是作者有兴趣挖掘、有兴趣阐发的话题。本书中的爱因斯坦,确实是真实、新鲜的爱因斯坦,但并非全面的爱因斯坦,或者说,只是卢昌海视角下的爱因斯坦。
卢昌海是谁?他有资格以自己的视角审视爱因斯坦吗?
其实人人都有这样的资格,关键在于这种审视对于别人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价值,价值有多大。对于科普爱好者来说,卢昌海是谁基本上不必介绍,但为提高本书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力,我还是啰嗦一下。
简单地说,卢昌海老师就是位一路开挂的物理学霸。
他是杭州人,1971年出生,高中就读于杭州二中,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但他没参加过高考,因为物理竞赛成绩优异,他在高考前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复旦毕业之后,他转往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但他没考过研,也没考过博,而是在大三那年参加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选拔——这个计划最早由李政道先生发起。卢昌海和复旦的五位研究生学长一起通过了考试,并且以最高分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在《物理评论快报》等顶级刊物发表四篇论文,并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卢昌海投身于IT行业。此后的二十年多年里,物理和数学一直是他的业余爱好,而且被他玩出了专业水平。如今,他是《物理》杂志海外编委、《数学文化》杂志特约撰稿人,发表科普文章一百多篇,出版著作十余部。对于其专业科普代表作《黎曼猜想漫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王元的评价是:“文章中关于数学的阐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是清晰的。”
卢昌海对爱因斯坦的审视,哪怕是对于“爱因斯坦同学”,也是学术、智力、思想的,这是本书区别于各种爱因斯坦传记的第一点。另外一点,他的审视是以中文和英文世界已有的大众出版物为背景的,并且在努力从新的角度,写出新意思,“都从小处入手,每篇意在将一个点写深写透,且力求避免已被写滥的素材及已被用滥的套路。文字风格上,这些文章在汇集和辨析史料的同时,像阅读札记那样穿插了点评和感想,从而更具个性。”
因此,本书只写了四个话题,版面字数只有五万字——这恰好是单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字数上限,也就是说,一篇公号文章就有可能达到本书的总字数。
有些读者选书,讲究的是图少字多、行密字小,或许是觉得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实惠。按照这种要求,字大行疏、天地开阔、开本很小、页码不足二百的本书肯定难以满足。我算了算,以本书的定价的字数,平均下来,每千字要达到五毛六分钱,确实相当贵了。这是必须要提醒大家的。
而本书四章的初稿,也的确曾经在其他公众号上发表,那些文章都是免费的。这些文字是否值得出版,不需要讨论,值得一说的是为什么要在如此轻巧的体量上出成单行本。
原因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是:为了本书的传主,为了本书的作者,为了本书的价值,为了让更多读者愿意尝试一套智力体操,值得这么做。
从屏幕上的免费文字,到纸张上的付费文字,看似增加了阅读障碍,实则提供了阅读场景、降低了阅读门槛。如果单手可执的开本、舒朗亲和的版面都不能吸引你的阅读,那你更不可能在屏幕上读完它,你将永远错过这个接近爱因斯坦思想殿堂的机会。
当然,错过也没什么大不了。唯一的问题在于,错过往往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