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店铺主页二维码
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天塔狮舞(民俗非遗、临汾)
2024年04月12日

        天塔狮舞又称狮子板凳,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传统舞蹈。相传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和特点而被誉为华夏一绝。

  作为一种古老的出传统民俗文化,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和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当前,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天塔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1、表演人员列队步入场地,助手在几分钟内快速、准确、稳固地搭起29条板凳,竖起9米高的塔台;

2、在“紧急风”鼓乐声中,身着黄色英雄服,腰扎彩带,头裹黄巾的领狮人(亦称驯狮师),引导两头大狮子和四只小狮子上场亮相,直立、翻滚,表演抢夺绣球技巧;

3、领狮人挥动单人绳鞭,鞭驯狮子,群狮围塔跃跃欲上。领狮人在塔中用七秒钟的时间快速旋转上至塔顶;

4、领狮人在塔顶表演“金鸡独立”、“三角倒立”、“辫腿”等高难动作,并头顶在8寸宽的板凳中心,双足朝天,一手执毛笔,一手捧纸板书写,表演“空中倒福”绝活;

5、领狮人逗引众狮上塔表演,两头大狮,一前一后,顺着天塔的底部左窜右跳,钻空而上,一层层向极顶登去,当两头大雄狮登上天塔,整个表演进入高潮。两头雄狮在9米高的一条长1·3米、宽25公分的板凳上,左右腾空,进行着各种高难动作表演。在“打一锤”、“打二锤”、“勾锤子”、“三通鼓”等乐曲声的变换中,两头雄狮头对头,相互“接吻”、“搔痒”,接着直立,两头向外,上下左右跳跃,昂首望去,似“九天揽月”、“瑶池摘星”。这里高潮刚刚落下,那里另一高潮又起,四只小狮子,从天塔底部的四角飞速攀登,当登到接近顶端时,两头大狮俯身摇头晃脑,急切地向两只小狮探去,“亲吻”、“舐舔”、“抓搔”,四只小狮登上顶端时,表演“莲子开花”、“倒挂金钟”、“凤凰单展翅”、“珍珠倒卷帘”等绝活。两头大狮在塔顶翻腾跳跃,直立座顶,表演惊险的“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等绝技。

表演结束时,两头雄狮在塔顶左右各转90度,面向正前方,神速地把口中含的两条写着“陶寺人民祝贺……圆满成功!…‘陶寺人民向……致敬!向……父老乡亲问好!”的条幅吐出,从顶端垂落下来,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此刻,大小狮子在“紧急风”的乐声中迅速下到地上,亮相收场,向观众鞠躬谢幕。

        陶寺文化的发现把中国旧石器时代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天塔狮舞》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绝技,是陶寺文化的延续和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0阅读 0赞
店铺logo
山西省乡村振兴助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