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茶山记Vol.39 | 富阳江的茶美鱼肥,却造成了一场灾难?
2021年10月09日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宋徽宗时候的茶法,这一期,我们将要去往明朝。
宋朝之后,中国的茶产业在什么时候才又恢复元气呢?那就是在明朝中叶。明朝是中国文人茶发展的黄金时期,相比宋朝,茶行业及茶产品发展十分精彩。
从文学发展来看,当时文坛兴起了一股“恢复唐宋”的拟古风潮,简单来说就是学古代人,这也和当时的八股文制有关。但像归有光、唐顺之等则主张文学应该要有时代性,盲目拟古是不对的。文学思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读书人的共识,及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两者之间的挣扎。
在明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以文讽刺的故事也并不少见。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因为浙江富阳县的两项特产——茶与鲥鱼都在贡品名单当中,所以产季一到就要准备好上贡。督办这些贡品的镇守太监王堂,借着修贡的名目在富阳搜刮财物,使地方上鸡犬不宁,时任浙江提刑按察司佥事的韩邦奇写了一首《富阳民谣》。
《富阳民谣》韩邦奇
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
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
昊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
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
富阳山,何日摧。
富阳江,何日枯。
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
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韩邦奇画像
“茶香破我家”“ 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韩邦奇在民谣中借着富阳江的特产鱼和茶,指出它们的肥美和香醇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灾难,来表达自己对于“昊天”的不满情绪。民谣被不断传唱,甚至到明嘉靖年间,还“杭人至今传颂之”。
这种假公济私的腐败并非明朝才有,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录一件“浙茶进贡”的事情:一句“进奉茶纲”就能让贪污的官员畅通无阻?修贡原来竟能如此的腐败?更多有关明朝文学、茶业的相关故事,请大家在音频中收听。
下一期,我们将来聊聊明朝的文学领袖袁宏道,以及那个他所在的文人茶即将起飞的高光时刻。
编辑/天健,剪辑/译丹
152阅读
2赞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