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 BUSH DEFINITION 十周年 #02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Bush Definition
國人一生——十年紀錄影像回望
Living: A Decade Retrospective
Chinese Documentaries from 2011 to 2020
而立之年 Thirtysomething

2011 年,由张献民先生、左靖先生联合策划的「当代中国人的一生 TO LIVE IN CHINA」在成都展映时,给叢林 BushDefinition 的初创成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包节目涵盖了独立影像发端 30 年以来的二十四部影片,秉持着“个人史就是历史,当代史就是历史“的理念,“把人的生活史划分为通俗的几段,以每一段为题,组织一些作品,把社会架构、个人历练、公共话语展现出来” *。*摘自张献民《当代中国人的一生》策展前言
叢林 BushDefinition 在筹划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纪录片部分时,最初只想将近年没能分享给观众们的影片集中做一次拾遗展播。整理发现,2011 年至今的纪录作品中亦能够识别出一条人生编年的线索。于是我们征询了「当代中国人的一生」策划人能否化用他们的逻辑和主题,作为怀乡也作为致敬,得到了两位宽容的支持。综合考虑大陆各地与巴渝本土、乡村与城市、性别多元等面向后,我们邀请到十七部纪录影像参与本次展映,导演们都非常爽快地给予授权,并表达了与观众们交流的强烈意愿。
展程过半,经过【青春单元】的自我探寻、价值观点重塑、真实世界的窥探后,我们将在【而立】单元中,迅速步入现实。

时间
4月20日 - 6月27日
期间17天,具体请参看排期表
地点
NU SPACE 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9号
(地铁2号线 通惠门站,地铁4号线 宽窄巷子站)
嘉宾
部分场次设导演到场 / 线上交流
嘉宾信息将每周在本公众号 bushdefi 发布
入场费用
开篇/闭幕场次 60元/位
其余场次 40元/位
非盈利学术交流活动
收益将用于支付版权/场租/嘉宾差旅等
扫码即可报名

报名须知
1 - 报名请准确填写手机号,届时提前15分钟签到;
2 - 到场请自备口罩+天府健康码;
3 - 活动不设退票,可自行转票,如造成不便请谅解。
片单及排期

毕业后,我和她住在一起。我(魏晓波)的脾气越来越不好,她不断的辞职和找新的工作。就是这样,吃饭,睡觉,做爱,吵架,发呆,做梦⋯⋯我把摄像机架在了角落,它记录着这一天天的生活,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没有任何希望。
*决绝:1997年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展映(2018 香港)
生于山东,现居湖南,2005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有《渔湾市》、《生活而已》、《生活而已2》、《生活而已3》等。
人们被安利描绘的美好前景吸引,投身其中。安利以会议,销售产品,寻找新伙伴为内容,是一项催人奋进的事业。
王先生选择加入安利,尽管没有赚到钱,但乐在其间。而前辈李一路患得患失,对未来充满迷茫,不愿抽身离去。
狂欢式的生活令人心醉。与其说逃避,不如说在反抗下一些小心翼翼的权宜。
The Last Moose of Ao Lu Gu Ya
犴达罕是大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威武,敏感,拥有尊严。近年生态的破坏,偷猎者的增多,犴达罕也更稀少。
具有犴一样孤独气质的鄂温克猎人维加在禁猎后失落悲伤,经常酒后用诗和画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春天来了,维加和伙伴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犴达罕的足迹。
城市里教书的夏老师爱慕维加的才华,维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纪录片导演。有着蒙古、满、鄂温克血统的顾桃是条真真正正的草原汉子。在离开家乡很多年以后,顾桃依然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寻找值得投入一生去做的事情,那就是用影像的方式将那些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定格。
在老赵看似无序的生活中却透出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无奈。春节来了,老赵似乎要做某种选择,但个人的局限与现实制约,使老赵内心深处充满挣扎。
这个从父母年轻时就奋斗过的地方,却没有给他任何生活的希望。面对曾经的理想与现实困境,夹在社会街头生活与内心对生活最后的一丝渴望中,老赵陪母亲走完背离故乡的一生最后时光,离开了生长的地方——海石湾。
二代的三线人老赵们似乎也随着的时代变革象父辈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第十二届中国独立影像展纪录片竞赛单元 (人道主义奖)
先后拍摄制作纪录长片、短片十余部,作品分别在德国、荷兰、冰岛、丹麦、日本、香港等国内外影展展出、放映。
同性恋孩子,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是否一定是无法接受的事实?这部影片拍摄了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六位妈妈,她们用亲身感受讲述与同性恋孩子们的故事,用爱化作一道彩虹,重新注解了中国式亲情。
Beijing Queer Film Festival
OUTFEST Los Angeles LGBT Film Festival
Frameline San Francisco LGBTQ+ Film Festival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Kashish Mumbai Queer Film Festival
范坡坡是一位酷儿导演、作者和活动家。作品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彩虹家庭三部曲”,包括《柜族》、《彩虹伴我心》、《彩虹伴我行》三部作品关注于同志出柜议题,引起巨大社会反响。除此之外他也是北京酷儿影展、酷儿大学视频训练营的主要组织者。2012年,香港同志影展授予他“玲珑大奖”以表彰其在同志影像、平权的不懈努力。2017年,他获选参与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2019,他更担任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评委。
影片讲述了在滇缅边境,一个平凡女人的异乡生活。她讲述起自己半生的经历,成长的苦痛和爱情的幻灭,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 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是一群当地少女。中年妇女的生活渐趋平淡,而少女们的春春才刚刚开始。
男,1991年出生,湖南常德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从事电影导演和编剧创作。
作品《再见,乐园》获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WIP单元最佳导演奖
作品《母亲的乐园》入围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提名最佳短片。获台湾南方影展最佳短片奖,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影像展最佳短片奖
编剧作品《老七》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
《广场上的舞蹈》剧照 由导演康世伟提供
影片讲述中国社会从文革时期到今天广场上舞蹈的变化,追溯当下中国所流行的广场舞实际来源于文革时期的忠字舞。三个角色,分别是在文革时期敢于反抗并且到74岁还能倒立的周先生,到老了依然情怀不减,找到50年前文革时期他的初恋女友,并将当年分手时给她画的画像交给她;婚姻濒临破裂,并且每日照顾105岁的老父亲的熊先生,70岁的他,不仅每日去广场跳“牵手舞”,而且需要不断更换女舞伴来寻求表面的性刺激以纾解照顾父亲的心里压力,最后安静送走父亲;红卫兵团团长63岁的尹女士,从她一开始对文革极左的倾向,到最后潸然泪下,反思悔恨当年的幼稚,并在她不断地努力下,实现了人生的理想,最后到美国洛杉矶进行舞蹈演出,从而圆了她终身的梦想。他们在文革时期都跳过忠字舞,同时也是广场舞的亲身参与者。而今天他们又在为了实现自己最后的梦想而努力。本片通过广场舞将他们串联,将广场上舞蹈的变化作为中国近50年历史变革的美丽缩影。
台湾“世界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6提案提名(台北)
生于成都,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于西南交通大学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博士。2005年至今为职业纪录片导演,美中教育文化基金会艺术总监,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获奖导演,孟加拉国际公开电影节评委,上海证大艺术馆签约推荐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其导演的纪录片获得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银奖,获得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最佳纪录电影奖”提名,被包括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广州纪录片节,杭州西湖纪录片大会,美国戴维斯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电影周,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俄罗斯真实电影节,意大利卢米埃电影节在内的等十多个国内外电影节提名。其创作的作品被加拿大国家广播(CBC)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收购并播出。
我已经感觉到养育我长大的奶奶即将离世,将近13年,她一直惦记着先离她而去的大儿子,即我的父亲,如同对父亲一样,我一样感觉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是在她驾鹤之前,给她做一部关于她,关于我爷爷,关于我自己——一部家族生命史。我女儿在她祖母离世4个月后出生了,未能生活在同一时空下,生前我奶奶一直惦念她的曾孙,却遗憾未能见面。
所以我拍了这部电影,生命的交替,时代变迁一如既往,传承破立一直存在,比如风俗仪式等。当女儿长大时,我要让她好好看看这部电影,一个人要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
这是关于我家族的史与诗,由纪录和剧情两部分构成且融为一体,纪录片部分历时6年拍摄,剧情部分在12-13年新旧年交际时拍摄。生命的格局是相当广阔的,当人问我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我往往语塞,不是故作深沉,而是概括不了。我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厚重且有趣的电影,当我们要概括自己的一生时,很多时候都是一声叹息、一个笑容、一个木然的表情,那么简单却意味深长,这是人生给予个人的亦繁亦简的纠结和韵味,所以这部电影的力量不是我给予的,是人生本身。
2015年 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 亚洲单元 K26最佳纪录片奖
2016年“Cinema on the Edge”主题展映,在欧洲、北美多个国家巡回展映。
毕业后拍摄过广告、担任过院线商业片的执行导演;作为独立电影导演,电影作品屡获电影节奖项,并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世界著名大学收藏。
影片取材自右派张先痴的自传《格拉古轶事》,并运用摄影棚手工搬演和口述纪录相杂揉互动的形式,通过展现主人公的个人经历而反刍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一段历史。
出身于一个国民党家庭的张先痴在四十年代成长为一个进步的年轻的“左派”和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直到一九五七年他被划入反革命“右派”阵营而锒铛入狱……
第六⼗八届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第⼆十四届 汉堡国际电影节
第三⼗五届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邱炯炯是一位跨越独立电影和绘画两条线索展开创作的艺术家。从2006年开始,他相继 完成了《大酒楼》、《彩排记》、《黄老老拍案》、《姑奶奶》、《萱堂闲话录》、 《痴》等6部影像作品。通过《痴》和《椒麻堂会》,他完成了从早期以口述为主的纪录 片到非虚构的剧情片的过渡。他的影片中家乡四川乐山和川剧世家的家族史是曾多次出现 的主题,四川方言对白也是构成其影片独特文学趣味及叙事结构的重要因素。邱炯炯影片的独特性与他的画家身份密切相关,他的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绘画性,从基于大量文本写作的剧本到高度依赖手工的制作手法都提供了值得凝视与反复观看的体感温度。
邱炯炯的作品曾韩国光州美术馆、OCAT⻄安馆、银川当代美术馆、尤伦斯艺术影院、中 央美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作品由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台南大学、皮 埃尔·于⻉尔等机构所收藏。他的影片多次入选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十佳影片。2015年完成的《痴》入围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第15届MoMA国际纪录片双周及 第4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正在后期制作中的《椒麻堂会》于项目阶段获得金马创投会议 CNC现金奖、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WHITE LIGHT后期制作大奖。
策划:Lady Midnight | 平面支持:大康
凹凸镜DOC
诞生于 2016 年,是纪录片领域的垂直媒体,旨在“从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目前由多位纪录片爱好者共同运营,致力于非虚构内容生产和传播,纪录片作品策展和放映,纪录片创作和制片等。
是一个创建于2011年4月的非盈利独立文化推广组织,由一群爱电影、爱艺术的年轻志愿者协同运作,旨在通过展映、演出、沙龙、出版和销售等多种途径,发现、整合和推广有鲜明个性的独立文化。
BUSH DEFINITION is a Chengdu-based organization aimed to popularize the indie culture, established in April, 2011. The organization aims to find, integrate and spread the distinctive indie culture through various ways, including exhibitions, screenings, salons, publications and s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