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店铺主页二维码
国馆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国十大早餐之都,总有一座让你想早起
2022年10月17日
       


       

               
极物君语:                     

               
每天都能吃早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尤其是天气转凉,能早起吃上会一碗热乎的早餐,温热的气息穿肠落肚,手脚都暖和起来。一个饱嗝适时而出,人也有了烟火气,可以告诉自己:今天又可以活得热气腾腾。                
             
                 
作家焦桐在《暴食江湖》把吃早餐唤作“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吃货陈晓卿表示很认同。        

       
有一年,陈晓卿带着儿子回老家。老同学给他们安顿在酒店,还交代说早上有自助餐。但是,两父子一张都没用。因为在他看来,最好吃的早餐都在居民区的寻常巷陌中,冒着烟火气的地方。        

       
天刚蒙蒙亮,他就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儿子。两人走了十五分钟的路,穿过路旁拥挤的小摊,穿过蒸腾的水汽,穿过炸出来的的芝麻香,还有挂着晨露的水萝卜笋瓜荠菜茶豆……只为到一家“sa汤”店,吃那一口早餐。        
       
       
       
图片1|镓明-摄 ©        
图片2|木星映画-摄 ©        

       
《早餐中国》曾有这样的话:“在高速奔流的时代,寻找不变的存在”。无论时代的齿轮怎么快,生活如何变,你看见或者没看见,北京的豆汁儿还在流行,武汉人仍匆忙却郑重地“过”早,广州的大爷仍旧铺开报纸,早茶喝到午饭......        

       
每座城市的早餐档里,都藏着城市发展的节奏。        

       
今天,跟极物君一起走进全国十大早餐之都,看冒着热气的早点铺,如何叫醒一座城,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北京的早餐,是植根老北京人灵魂深处的美味,也是让外来客望而却步的存在。        

       
豆汁,是贫苦人发掘的美味,也是老舍的最爱,他自诩有一个“喝豆汁”的脑袋。豆汁的酸香全源于绿豆的下脚料,就着辣椒丝、疙瘩丝,配个香酥的焦圈,一套瓷实早点吃喝下肚,又可以去卖力气了。        
       
图|《早餐中国》 ©        

       
不喜欢豆汁的人,只受不了它的味道。而不爱炒肝的人,总能说出一大堆理由来。诸如炒肝里面都是肥肠,用勺子吃炒肝还被说不正宗……        

       
喜欢炒肝的老北京,却得为炒肝辩白一番。炒肝的一大特色就是肝香肠肥,肥肠是油脂的主要来源,肥肠多,炒肝的口感就更滑润。炒肝勾了浓芡,用勺子来回搅,芡就化水,所以喝炒肝得沿着碗边儿喝,用北京老话就叫“忒儿喽”。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爱豆汁的人还是天天赶早去喝一口热豆汁,不爱的人依然站在五米之外冷眼旁观。但他们都共同在北京生活着,有争议,也有包容,这才是北京的早餐之道。        
       
       
图1|避雷大帝 ©        
图2|吃不饱的小air  ©        

       

       
       

       
“早点吃哪样?”“吃米线去。”清晨米线是昆明人绝对正确的早点。        

       
云贵高原丰盈的水汽培养了大批优质的稻米,但因为地势高,食物沸点低,如果把稻米煮成米饭,则稍嫌生硬。云南人把大米蒸熟磨浆,反而滤出了劲道可口的米线。        

       
鲜嫩玉兰片,翠绿豌豆丝,红云似的火腿,太阳一般的鹌鹑蛋,二三十种品类佐料、五六种做法任君选择。坐在早餐档里,也像坐进了米线界的万花筒。        
       
图1|娜天有多么蓝 ©        

       
云南人爱米粉,也爱米制品。        

       
嫩白的饵块在烤炉上慢慢膨胀,外皮逐渐焦香软糯。店主眼疾手快地往其中卷入鸡柳、火腿,做法简单,口感豪华,这就是米制品给云南人的早餐大满足。        

       
在升腾的米香之中,云南人一天的活力也被补充满格了。        
       
       
图|星星掉进面包里了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冬短夏长,降水适中的广西,优质的水稻变成了可口的米饭和米粉,被端上了广西人的餐桌。        

       
广西的清晨,都是从嗦粉开始的。螺蛳粉是广西最出圈的一种粉,大有凡街头必有螺蛳粉的架势。鲜香酸辣,酸笋的独特香气不仅让本地人的味蕾念念不忘,还勾动了外地人的味觉。        
       
       
图1|螺蛳粉活地图-小萝卜 ©        
图2|就知道嗦粉 ©        

       
祛除湿热,柳州人用一碗酸辣的螺蛳粉,而桂林人则用一碗卤汁香浓的桂林米粉。十多味卤料和中草药结合出解腻补益的汤底,一把软滑的米粉,是外乡难以复制的桂林味。        
       
图|Heven  ©        

       
南宁的老友粉最是温和包容,猪肝粉肠、辣椒豆豉和米粉共冶一炉,融合的滋味让吃不得辣的人找到了快乐。一口热汤,一口米粉,就足以唤醒一个半梦半醒的灵魂。        

       
“走咯,嗦粉嗦粉。”嗦完了一碗粉,广西人的一天正式开始了,远道而来的人,胃也落地了。        
       
       
图2|民族大道老友妹  ©        

       

       
       

       
“每天喝上一碗汤,给个神仙也不当”。当清晨第一缕光洒落城市,洛阳人已经在排队喝汤了。        

       
洛阳位处盆地,自宋代以来水土流失严重,常受旱灾影响,粮食产量不高。人们吃不饱饭,只好弄些汤汤水水来抵御饥饿,久而久之,洛阳人就养成了喝汤的习惯。        

       
喝第一口牛肉汤最好不放盐,这样尝到的都是牛肉清醇的甘甜。汤轻盈,肉醇厚,两者似乎矛盾,但又在舌尖上和谐地交融。        
       
图1|小凡爱旅游 ©        

       
不放盐,是对汤品质的自信,相信这一碗汤就是肉香满溢、鲜甜惊人。        

       
洛神踏水,力士震山,千年的文化沉积在洛阳人的胸中激荡;早荤晚素,晨起饮汤,古城的早餐习惯也在洛阳人的骨血里流传。        

       
洛阳人相信,一碗牛肉汤里,有着洛阳的历史和智慧。        
       
       
图1|图虫创意 ©        
图2丨夏夏是吃货 ©        

       

       
       

       
“这粢饭热烫,侬拿好。”        

       
在上海的早餐档,你总能听到这样温柔的声音。一个地方的早餐和一个地方的城市性格总是密不可分的。上海人温柔娇嗲,上海的早餐也大多是软糯可口。        

       
尽管上海早餐品种众多,但粢饭、豆浆、油条、大饼这四位,仍是早餐界不可撼动的“四大金刚”。        
       
图|Sophia Zheng ©        

       
粢饭,上海早餐界“四大金刚”之一。        

       
江南的糯米粘性高,蒸熟后摊在凉纱布上,裹上油条、榨菜、酸菜等配料,团紧。一个粢饭团便做好了。米饭软糯,油条香脆,还有一点配菜提味,碳水双王合璧,让每个吃完粢饭的上海宁都能扛饿到中午。        
       
       
图1|白勺啊白勺的 ©
       
图2|王月亮 ©        

       
“吃甜的菜肴,喝咸的豆浆。”        

       
咸豆浆,在上海早餐界的地位和粢饭持平。连张爱玲和她的姑姑都对一口豆浆念念不忘,在爱丁堡公寓住着的时候买,搬去了卡尔登公寓还买,大的牛奶瓶打碎了,换了一只小号的牛奶瓶,却始终断不了一口豆浆。可见,喝一口咸豆浆,确是人间乐事。        
       
       
图|aflycanfly ©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井烟火气逐渐让步,但在清晨的上海弄堂里,总还是很容易就听见早餐档的档主娇娇嗲嗲地叮嘱来客:“明天早点来,慢点吃早餐才对身体好。”        
       

       

       
       

       
扬州的早茶像一出盛宴,不仅以美食慰口腹,还以评话悦身心。        

       
扬州的茶点重在精致。        

       
灌汤包的薄皮近乎透明,能看到里面的一汪高汤;        

       
翡翠烧卖更是要选当季最新鲜的青菜,蒸熟后也要保证青菜色泽如旧,莹绿似玉,才不负“翡翠”之名;        

       
甜润的千层油糕,状如宝塔的烫干丝,它们都是扬州早茶上出彩的角儿。        
       
       
图1|陈同学 ©        
图2|疯峰峰 ©        

       
清代的《扬州画舫录》就有记载,“吾乡茶肆,甲于天下”,江南水土出好茶,扬州早茶也是离不开茶的。        

       
秀美新安江养出了魁针,壮观钱塘江养出了龙井,奔涌扬子江养出了珠兰,魁针色绿,龙井味清,珠兰香远,三种茶叶混成的魁龙珠,是扬州早茶桌上“一壶煮三江”之妙品。        
       

       
在吃点心的过程中,乍听惊堂木一拍——是台上的评话开始了。台上人妙语迭出,台下人必定要停下筷子,侧耳倾听,听到最后一句,不觉拍手大呼过瘾,这才发觉桌上的点心已经微凉。没关系,点心可以叫服务员热一热再返场。        

       
尝细点,品香茶,听评话,这是风雅扬州人打开生活的方式。        
       
       
图1|HiJoan ©        
图2|故事的小黄花 ©        

       

       
       

       
天津人捧哏能力一流,幽默技能点满,似乎碰着谁都能乐呵呵的——碰上那些往煎饼果子里加火腿肠、生菜、榨菜的人除外。        

       
提起煎饼果子,天津人仿佛个个都是处女座。        

       
天津人的眼里,煎饼是煎饼,果子是果子,煎饼果子原本是指用煎饼夹果子的早点。        

       
煎饼的原料得是绿豆糊,煎出来的饼皮有绿豆的温软清香,不粘不腻。如果用的是白面,那味道发酸,可差远了。        
       

       
而两条并立的果子,焦香飘得十米开外都能闻到,一口下去,酥脆在舌尖跳起了舞。        

       
煎饼果子里夹个果蓖,卧两鸡蛋都是可以的。要加上其他用料,天津人的白眼恨不得与天齐平:“加个嘛火腿肠,介咋还成了手抓饼?两鸡蛋两果子,顶天了。”        
       
       
图1|好运谭来 ©
       
图2|七面体 ©        

       
煎饼果子里不加杂七杂八的东西,油酥烧饼里不放巧克力、草莓等异类,果头儿上面浇的是红糖酱而不是牛肉酱……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早餐只能这样吃,但天津人对待早餐认真严谨的态度,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图|柊 ©        
       

       

       
       

       
提到一两烧卖,南方人可能会想到两只小小的肉点心,上面点缀着亮红的蟹子。但呼和浩特却会给你端上一个大竹笼,里面足有八只烧卖,羊肉馅的,鲜香四溢。        
       

       
呼和浩特人会说,他们那边的一两捎卖,称的是捎卖皮,所以一两烧卖,能有八个。而且,在呼和浩特,烧卖本来叫“捎卖”。《绥远通志稿》里写得分明,“惟室内所售捎卖一中,则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带卖之。俗语谓‘附带’为捎,故称捎卖。”        
       
图2|露啦啦露啦啦露啦 ©        

       
旧时的呼市是蒙汉的贸易点,皮毛、牲畜尽在早市往来。这座四面环山的城市,冬季极冷,商人们习惯了在散市后走入捎卖馆,点一壶热茶,一笼由羊肉、大葱、生姜等高热量食品为馅的捎卖,和各式各样的人聊聊今日的收获,既及时补充体力,也把握商货动向。        

       
聊得开怀,胃口也好,两个小姑娘叫上八两捎卖,吃得自得其乐,在呼市也是不需扭捏的。        
       
       
图1|脸红 ©
       
图2|《早餐中国》 ©        

       

       
       

       
在广州,吃一顿盛大的早餐,叫“饮茶”。        

       
晚清时期,广州地区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商人们总愿意找个茶居品茶,既可以交流信息,也可以增进感情。借简单的“一盅两件”,尽管只是一盅茶,两件点心,但茶客总会把五湖四海的话题堆在桌上,一顿早茶也能消磨半日光阴。        
       
       
图|L家的小酸酸 ©        

       
随着经济的发展,坊间茶楼逐渐增多,为了争抢客源,茶楼的点心越来越多。        

       
从前以虾饺、蛋挞、凤爪、烧卖为“四大天王”,现在一张早茶的菜单,少则百种选择,多则近千点心,东方咸鲜腊味饭,西洋蓬松梳乎里都榜上有名。光是吃点心,一两个小时都是吃不完的。在广州吃早茶,要拿出吃自助餐的架势。        
       

       
“起身饮茶咯。”阿公阿嫲们在清晨八点左右就到茶楼落座,新鲜点心和家长里短一起被摆上桌面,从八点一直叹到中午十二点。        

       
广州早茶,饮的是茶,叹的是生活人情。        
       
图|JonCheng ©        

       

       
       

       
晨光初现,走上街头的武汉人碰见熟人之后总要问候一句,“过早么?”        

       
旧时,武汉码头林立,人们脚步匆匆,赶着点要去到码头上工。为了节省时间,早餐也只好边走边吃了。        

       
长此以往,武汉人已经熟练地掌握边走边吃地技能,他们一边健步如飞,一边把手里的早餐护得滴水不漏,吃得津津有味。        
       
图|《早餐中国》 ©        

       
一碗黄澄澄的热干面还是站着拌最好,热烫微粘的面条上浇上芝麻酱、香油、辣椒油,撒上一点儿葱花,起劲搅拌,趁酱汁还未完全凝固,吸溜一口——        

       
浓郁酱香,劲道面条,是这座城市对人们说的第一声早安。        
       
       
图|《早餐中国》 ©        

       
值得武汉人在早餐档排长队的,除了热干面,还有豆皮。        

       
软糯的豆皮里裹满咸香的三鲜馅儿,香而不焦,油而不腻,走路时一口咬下去,漏下一两粒虾米冬菇——都是馅料塞太多了。        

       
“加点葱,豆皮做好了,慢走——”        
       
       
图|水桶腰大元宝 ©        

       
做豆皮的小贩利落地翻着手里的锅铲,在晨曦里目送人们快步远去。        

       
边走边吃,在外地人看来或许有些粗莽彪悍,但武汉人都知道,这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拥抱生活。        
       
图|叉烧湫羽酱 ©        

       
早餐的烟火气,是城市乐曲里不可或缺的和弦。        

       
朋友,你现在又身在何方?        

       

所在的城市,是闲雅还是纷繁?          


       
不必急着回答,先去吃一份早餐吧,去收获面对新一天的勇气和动力。        
       


           
END            
         



210阅读 3赞
店铺logo
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