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来风急,且饮菌汤 ↑
板扎的菌-云南九种菌子煲汤合集
记得前些年菌季游云南,兴冲冲的一下车就催促着朋友一起山野寻菌。行至半山,被突如其来的雨先来了个下马威,本来高涨的找菌热情顿时浇灭大半。带着瑟瑟冷意下山,屋里朋友预先准备的菌汤沸腾的正欢。
掀起锅盖,热气揽着菌香腾的一下就扑了出来,心先被撩拨地意动。盛碗,下勺,还没反应过来,汤就已经到了嘴巴里,那清亮却浓香的菌汤立马打破了心里“浓汤才好喝”的认知。之后的事情,几乎毫无意外,脆嫩的、绵软的、柔韧的、奇香的......一个个吸足了汤汁的菌子入了口,落了肚,心也就这么被菌汤俘获。
菌汤煮蔬菜、面条,亦口口都鲜。
野生菌矜贵,集齐一大锅本就不容易,再加上一锅菌汤远不是随意一煮那么简单——菌与菌的搭配,味与香的协调,有着层出不穷的门道。随便买来的干菌下锅煮,自然怎么倒腾都不对味。
好在还有“板扎的菌”,深谙菌子脾气的云南大厨们精心调配:浓香虎掌菌配着鲜香姬茸菌,Q爽弹牙的鹿茸菇组合鲜嫩爽滑的油鸡菌,当然还有不可少的清脆竹荪、有嚼头的北风菌、红亮亮的虫草花,9种菌子,分毫相协,轻松慢炖出一锅色彩分明、菌汤清亮的鲜菌汤。
眼看着又是一年秋,冷意侵身,味蕾亦犯起了“相思”。左顾右盼、左等右等,今年的“板扎的菌”终于上线——从香格里拉、玉溪、到石林,再到西双版纳,跟着菌季,循着山头,筹备足足一整年,九种菌子终于收集完成。
会吃菌的人都懂,单就羊肚菌、虎掌菌要寻到核心产区的就不容易。
要想汤鲜,菌子的品质是关键。“板扎的菌”只选择云南当年核心产区高品质鲜菌锁鲜干制,炖煮时提前10分钟浸泡冲洗即可焕活干菌。此间,鲜菌50%的选取率进行加工,干菌70%的选取率进行封装,优中选优,方得浓鲜。
众所周知,云南是菌菇的天堂。据统计,云南全省境内有126左右的县城出产菌子,可食用的菌类占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多达约250种。但这些菌子中,却也有天生不适合炖煮的,比如干巴菌,炒起来相当鲜香,但是久煮就会出现木屑一样的口感,美味尽失。更有甚者,会越煮越稠,黏糊糊的,让蒸锅汤都失去清透感。
而适合煮汤的,比如在国外与松露齐名的羊肚菌,又叫“草笠竹”,拥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尤其喜欢在发生过山火的土壤上冒头,长出满是褶皱颇似牛羊网胃的菌帽。看起来不起眼,却颇为珍贵,也因此跻身满汉全席的“草八珍”之列。不论是小火慢炖,还是作为增鲜配料,总能激发出一抹浓鲜。
云南是菌菇的天堂,据统计,云南全省境内有126左右的县城出产菌子,可食用的菌类占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多达约250种。
以“异状、奇香”出名的虎掌菌,肉质肥厚,长相霸道,香气更是霸道。新鲜的虎掌菌带有着淡淡木香,干菌则香气更甚,不管烹煮什么,只要加一点,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再如竹荪,公认的“菌中皇后”。自带洁白纱裙的竹荪味道脆爽鲜嫩,煮进汤锅里会迅速饱满起来,带来清脆脆的口感。姬松茸则出了名的鲜味十足,炖煮时还能释放出亮澄澄的色泽,让整锅汤都变得透亮。
竹荪,公认的菌汤灵魂
除却菌子的选择,各种菌子还得遵从一定的调配比例,主角与配角搭配,才能让鲜香一层层释放出来。这也只有在熟悉云南菌子烹饪的大厨师傅多年的煲汤功底之下,几经调试,才能平衡出一锅香气浓郁的“板扎的菌”。
好菌汤有秘籍,但煮一锅浓鲜菌汤却不难——只需要一份“板扎的菌”。拆料,清洗,下锅,加盐或者不加盐都可。烧开慢炖个半小时,就可以沸腾出锅。无需费心料理,没有让人心生负担的油脂,喝的就是那一口菌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落叶纷飞,草木休眠,深秋清冷,无妨用一碗鲜美的、沸腾的菌菇汤来慰藉肠胃,感知温暖。
/ 食欲之秋 丰腴膏蟹 /
九种云南菌子 星级主厨精选配比 山珍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