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读 微信认证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为啥庄子听到了自然的箫声,我却只听到蚊子的嗡嗡
2020年04月02日


还记得那个曾刷爆朋友圈的H5——《听声音,猜城市》吗?在一众博眼球、刷流量的妖艳爆款面前,这个配色素雅、画面低调的手绘风小游戏,却轻而易举地击中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据我观察,上至热衷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下至痴迷王者农药的少年,都在晒得分——不少还接近满分。看来,人们还是乐于为情怀埋单,而耳朵对于乡情的记忆,那都是深入骨髓。即便听到的不是自己家乡的代表声音,譬如内蒙的呼麦、陕西的秦腔、上海的便利店,也仍是让人恍惚。

我也是被这波城市的声音“洗礼”的一员——坐在像要载人奔赴末日的地铁里,耳机里听到老北京鸽哨的那一瞬,我眼前出现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片头曲的画面,瓦房上一群盘旋的灰鸽,然后便是儿时的记忆自溪流次第汹涌成海洋。

一段10秒的声音,能将人带回10年之前,这一点不夸张,而声音的魔力还远不止如此,只是声音的魔力,在这个时代里似乎被尘封起来了。

生在今日,我们从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甚至它丰裕到了有点让人犯选择困难症——我们有一辈子看不完的电影、两辈子听不尽的音乐、三生三世都追不到头的直播。影音洪流中,我们甚至说话都只能靠尖叫,因为呢喃和细语,还不及街那边美甲店的促销广播洪亮。原来,不是鸽哨息了,不是早茶店关张了,而是,我们的耳朵似乎不再对它们敞开——我们还有更多的钱要赚,更大的生意要谈。可是,选择性屏蔽掉小贩的吆喝、积雪的坠落声、鸟儿的鸣啾后,我们又觉得很是失落。

是呀,曾经最微不足道的声音都能带给人的幸福感,哪儿去了呢?曾经,万户捣衣声能入诗、入画;凭栏听雨、静夜听风就是最奢侈的消遣,片刻就让人诗兴大发;钱塘听潮、琵琶一曲,更是令孟浩然、白居易留下了传世之作。如今难道人们就不洗衣、天就不刮风下雨、琵琶弹奏起来就不再“大珠小珠落玉盘”了吗?声音只多不少,不同的是老祖宗们很珍惜自己的一双耳朵,把点滴之声、寻常响动都当做天赐之物,耐心把玩;而我们,似乎丧失掉了某种能力——聆听的能力,这便有些暴殄天物了。

更远地,古人能从寂静中听到天籁,而许多现代人,似乎只能从寂静中听到无聊和焦灼。儿时看过的漫画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蔡志忠的《庄子说:自然的箫声》,里面一段关于自然与声音的描述,简直刷新了当时我这个小学生的世界观:

▲ 节选自蔡志忠漫画《庄子说》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89年5月

直到今日,每每走过树林,哪怕是只植着两排树的道路,我都会一边听着树叶的沙沙声,一边流着哈喇子幻想:今天自然给我奏的是哪一曲呢?宇宙今天的心情好吗?生活的诗意霎时间盎然流淌。或许这就是“听”见幸福的小小瞬间吧。

你也想“听”见幸福吗?你想在这纷繁的世界中,在短暂的寂静里感受到一丝伟大和永恒吗?那就来订阅音频专栏《姜宇辉•“听”见幸福》吧,一年时光,声音哲学界的知识明星带你敞开双耳,回归赤子,重新聆听这宇宙中最微弱的振动——

▲点击订购《姜宇辉•“听”见幸福》专栏

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中,或许,每座城也都像一个巨大的乐器,只不过有了人为制造的痕迹——北京比拟为箫或许有些不妥,但换做吉他、键盘、萨克斯呢?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它的音色,甚至每块石头、每棵树都有它独特的旋律。

这世界,除了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的,用味蕾去品尝、用相机去记载,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且仅能用耳朵才能聆听到。无论是自然的箫声、城市的浅吟低唱,还是一本书、一部电影深处的韵律,只要你有心,跟随姜老师的引领,都能聆听得真切、完整。

  听过专栏的伙伴这样说 

“姜老师讲声音如海洋、空气一样浸没、渗透我们的肉身……所以,对声音我们更应该放开身体感官去聆听,听带来的体验,也应该是每个人具有的不同体验!” 

 ——island-岛屿 

“姜老师讲的内容引发了我对声音更大的兴趣和好奇。声音不是平时听音乐、环境声音等经验这么浅白,而是和我们内在的生命有着关联,只是不知道也不懂得聆听。”

——island-岛屿

“原来对声音的认识到也有到这个层面的,重新高考考虑哲学系。感觉是一个新入口,却可以面对无限。”

——菜猪油

“哈哈,这两天每天走路听音频,感觉不错。在朋友圈看到几次上海做出版和媒体的朋友提到过姜宇辉老师,评价很高。”

——芮淑君

“觉得姜老师是智库搜索和解读引擎,江湖百晓生哈。” 

——合光

“老师抽象出一个结构特点和形态归类——充满古典理想的声音风景艺术,这个思维方式很有趣……关于ASMR,有点像声波的头腔内按摩,比起血液冲击心脏的感觉,更加丰富,细腻,充满未知和自由。以后群里会不会出几个艺术评论家或者导演或者音效师啥的,今天去看现代艺术展、发现会文艺理论会哲学比会画会摆还重要。”

——合光

“姜先生的声音很好听啊,还看个啥。”

 ——刘美娟

“姜老师讲的和我意识到的一样,人的听觉很早就启动了,甚至超过视觉。听了专栏有一种归属感,以前周围没有这样专业能引导我的人,通过这次订阅我很开心。”

——留白

“不怕被吓跑,但凡是艺术一般都没有简单的答案,复杂性本身也很有趣。姜老师方便的话可以搞一个further reading那种,由浅入深,兼顾到不同的听众~”

 ——Eiji Miyake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 | 姜宇辉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与《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与《普鲁斯特与符号》。

   专栏介绍   

《姜宇辉•“听”见幸福》为“音频+图文”专栏,每周三、日两次更新,全年52周无间断。104期的节目将围绕声之“思”,声之“悦”,声之“动”,声之“境”四条线索展开。

| “听”对于我们的生命有多重要?|

子宫里的胎儿在四个半月之后,耳朵就开始被唤醒,能同时听见母亲和自己的心跳。自然中的风声、水声、树叶的沙沙作响放松着都市人紧绷的神经,心灵深处的那个熟悉的声音每每带我们从焦虑、恐惧与孤独的泥潭抽身。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声音的疗愈功能从古至今都曾被记载。

声音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构织着生命的背景,但却常常为你我所忽略。在喧嚣的日常中,我们有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耳朵的感受?试着放慢脚步,仔细聆听,你会发现一种与世界相连、与自我共处的新途径,真正“听”见幸福。

在这一年的陪伴中,声音的探讨与当下的文化热点相连,学科之间的狭隘边界不再成为障碍,关于文化、艺术理解的惰性将被一一克服。或许你对声音的大千世界依旧茫然,来这里,每一讲犹如一场约会,姜宇辉将用富有磁性的嗓音为赴约的你打开一片新天地。

| 专栏部分内容预告 |

本专栏将涉及到的部分书籍、电影、乐曲、声音类型等包括(内容以实际讲授为准):

  • 导言/开篇:米歇尔•希翁《声音》

  • 电影中的声音:米歇尔•希翁《视听》,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

参考影片:《假面》,《喧哗与低语》,《银翼杀手》,《言叶之庭》,《鸟人》,《狐狸猎手》,《消失的爱人》,《英国病人》,《乡愁》,《东京物语》

  • 文学中的声音:声音意象,声音叙事与聆听之境,保罗•策兰,兰波,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唐•德里罗《白噪音》

  • 其它艺术类型中的声音:如绘画,雕塑……

  • 环境声景:戈登•汉普顿《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乔治•普罗尼克《追寻宁静:于喧嚣的凡尘中倾听真意》

  • 声音与精神体验:乔纳森•高曼《声音也能治病》,奥利弗•萨克斯《幻觉:谁在捉弄我们的大脑》

  • 噪音系列:加列特•基泽尔《噪音书》,迈克•戈德史密斯《噪声的历史》

  • 寂静系列:约翰•凯奇《沉默》,道家聆听哲学

  • 声音与空间:隈研吾《建筑的声音》,贝克曼•格雷《音爆:声音的场景影响力》

  • 虚拟空间的声音:“神经漫游者”三部曲,《黑客帝国》,《第五元素》,游戏《辐射》,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 历史与社会中的声音:《单声道:城市的声音与记忆》,《声的资本主义》

  • 流行音乐中的聆听体验:灵魂乐,说唱,实验爵士,后摇,电子……  

  福利  

订阅专栏后,你还可以加入“姜宇辉读书会”线上微信群,获得姜老师关于声音、哲学、艺术等方面更多的阅读推荐和交流。专栏中涉及到的音乐、影视等作品,入群即可获取准备好的欣赏链接,无需再费时费力搜索。(入群方法:私信中读微信服务号,晒出订阅专栏截图后,邀请加入

一键订阅↑↑

18阅读 0赞
店铺logo
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