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曾经“抱怨”,今天在百度输入“许子东”几个字,自动跳出的关键词仍然离不开各种电视或者视、音频节目,自己几十年的教书生涯没什么痕迹,学术研究成果也鲜有人问津。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了解许子东的专业背景,在文学学术领域,他很早就占有一席之地。作为“69届”初中生,几乎没上过中学的许子东很早就成了“上山下乡”里的一份子,还曾在工农兵大学读电气自动化专业,但业余时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文学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许子东抓住了机会——1977年,许子东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
研究生毕业后,他的《郁达夫新论》一鸣惊人,让他不仅成为“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中的重要一员,更在29岁就被破格提拔为华东师大副教授,一度是“全国中文系最年轻的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后来回忆许子东时说:“子东先生是八十年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最早从浪漫主义切入写郁达夫,率先从文学体验,从一种个人气质、作家精神气韵中捕捉到一种新的主题,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那时候研究的一个新路径。”很快,许子东又开启了新的学术路径,他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学。这个过程中,他又毅然选择重回学生身份,在美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后,就一直在香港岭南大学任教至今。相较于常居象牙塔的教授讲者们,许子东显然和学生、和读者、以及普罗大众的交流更加自如。他甚至把自己“中国现代文学课”的课堂放到网上直播,居然轻松收获了100万的点击人数。尽管这个数字无法和各种流量节目比较,但在同类课堂直播里,已经算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而且,他不吝把传统课堂里的内容,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出去,他说:
为什么我们在大量的直播里,在那些女孩子撸头发的空隙里,不能留出一点做文化保存的事情呢?
我们必须跟那些传媒争夺阅读的时间,争夺的方法之一是我们做得好看。我们要争夺,但是我们千万不能降低自己的学术水准。前不久,许子东将自己的直播课堂集结成书,出版了《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但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讲授中国文学的老师,完整“交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档全新的音频节目——《20世纪中国小说100讲》。
他将在接下来的一年,用100集的时间,讲述100部小说,回顾整整100年的中国文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