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饮茶,钟情高山铁观音。无他,好喝、好泡而已。
十月份的北方,屋外阴晴不定,屋内暖气未至,冷与燥夹击之下,那“七泡有余香”的高山观音茶,一小杯一小杯的喝着,半晌之间,幽香满腹满腔,喉舌润甜非常。
铁观音,既是茶名,亦是茶树品种名。
关于铁观音,人人都有一套说词。诚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福建人离不开的乌龙茗品,从上世纪90年代起,铁观音就开始凭借“观音韵、兰花香”名扬四方。盛名之下,铁观音茶树品种、独特制作方式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台湾、广东等几大乌龙产区,而后数年间,各地以“观音韵”为主线,派生出花香清晰的清香铁观音、甘醇浓香铁观音、醇厚陈香铁观音等三大分类,这之间还有追求鲜爽的“消青”铁观音和“拖酸”铁观音,以及陈香铁观音中细分出的炭焙型铁观音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有种快乐,只要尝过一回,你就会希望多多尝几回。”纪德在《人间食粮》里如此写道。放诸饮茶亦如此。
还记得第一次觉得铁观音美妙非常,是在几年前的闽南。走街串巷的游赏后,被朋友拉去吃茶,落座在午后的古厝茶阁,配着红桔糕,一杯无意间入口的铁观音立马勾住味蕾,醇,厚,甘,鲜。心里直呼惊喜。
依循在闽南饮铁观音的初体验,数年里在追寻铁观音的路上摸爬滚打,终于,在今秋与完美具备“口粮茶”所有属性的高山观音相遇。
所谓“口粮茶”,亦即日常喝的茶。既然常喝,那么“好喝”便是第一要义。拆解开“好喝”这样一个笼统的定义,大抵可以具象到口感、刺激性、品质稳定性几大方面。
以高山观音来说,产地、品种即是好喝的第一重保障。高山铁观音,顾名思义,指高海拔原料制作成的铁观音茶。今次的高山观音,即以闽南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原料制作而成。
常言“高山出好茶。”常喝茶的人,对“高山”这个词一般都会非常敏感。《“高山出好茶”的原因何在》一文中写到,高海拔茶园往往有更有利的光照、温度、土壤条件,对茶树生长有益的漫射光充足,茶叶中的氨基酸和各种芳香物质因此得到充分积聚,茶叶由此内含香气更为丰富、口感更为醇厚。落在高山观音上,便是优雅兰香外那一抹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栀子花香,与入口时难得的鲜爽体验。
再加上今年闽南的高山茶园迎来了罕见的“极端天气”:春雪纷飞,持续低温,以至雾凇四起,一片冰封。经历了一番“速冻”,高山观音茶汤韵味愈发殊然,滋味亦更加甜醇。
2022年2月份时的茶园霜雪
好喝的第二道关卡——刺激性与品质的稳定性——则极大仰仗于制作方式。高山观音在春日嫩采后,以传统做青工艺充分激发茶叶内含物质,并且充足发酵。而后以传统的荔枝木炭焙让高山观音与市面上常见的“浮香飘扬、茶汤寡淡”的铁观音划清界限,炭火炖出香入水中、入口鲜活的茶汤。
结束了吗?当然没有,经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做青、杀青、揉捻、焙火后,高山观音还需经历费时费事的包揉。
在反复进行的包揉、解块、烘热、再包揉的过程中,铁观音“形沉似铁、落水即沉”的独特品质得以体现。这之外,由于这一过程里茶汤的进一步氧化,其中的刺激性物质得到了充分消解,茶汤适口柔顺,娇弱的胃亦由此大受裨益。
摇青,激发茶中的内含物质,让茶叶充分释放香气;
炭焙,炭火炖出香入水中、入口鲜活的茶汤。
图 | 包揉定型
此番高山观音由陈重穆现场把关制作。
而经历了焙火、包揉的高山铁观音,茶性稳定,且已然以单泡为单位一一真空封装,素日里完全无需费心保存,只避光放置即可。
一杯日常喝的“口粮茶”,第二要考量的便是“好泡”与否,亦即茶叶是否容易受到冲泡方式的影响。出身闽南的高山铁观音,干茶圆结重实、乌褐油润,本就在成茶前经历千番历练,由此亦十分耐得住沸水高冲的历练,更经得起长时间坐杯或多轮冲泡。这样的特性尤其适配功夫泡的方式——数轮沸水洗礼,茶汤反而愈加焕发魅力,香入茶汤。
得益于今年高山茶园罕见春雪,此番高山观音堪称“口粮的价格,限量的风味”。深秋日子,且囤且饮且安然。
/ 高山乌龙茶 铁观音 /
海拔1100米高山茶 甜醇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