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读 微信认证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准备复工:学会与疫情相处
2020年03月06日


新冠特刊系列3「准备复工」

点击↑↑可购电子刊


“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今年的GDP目标能不能实现,最终到底是6%还是5%,可能并不太关注,相比之下,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会因为这场疫情受到多大伤害


经济减速并不只是意味着GDP数据下降,而且和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经济减速之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企业,然后通过企业将压力传递到个人。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大部分个体都将感受到切肤之痛


本刊主笔谢九在《复工复产,我们的另一个战场》一文中写道。


2月23日,一名商场服务员在等顾客时整理妆容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大规模复工肯定会有潜在风险,只有等疫情完全得到控制才是最安全稳妥的办法,但是对中国经济而言,不可能承受如此长时间等待的代价。学会和疫情共处,在疫情下生存,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选择


——随着疫情的至暗时刻逐渐渡过,“复工”成了眼下公众最关切的议题。无论是各行各业各自面临的复工困局,还是这场全民备战中,企业与个体正在经受或将要经受的考验,都与我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我们的新冠特刊系列第3本,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本,叫做「准备复工」。希望能带各位读者探索一种,与疫情的相处之道


一键购入↑↑


本期封面故事,将为你着重解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经济、民生方面,如果经济活动迟迟无法恢复正常,对于中国经济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冲击物价会上涨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遭遇了降薪甚至裁员,还要面临物价大幅上涨,这将是怎样的生存压力而复工,又为什么这么难?


2月14日,一名商场工作人员在商场门口检查顾客体温


具体到中小企业,它应如何应对人员回归牵涉的防疫、运输、供应链等问题?这次困境,是否可视作开启企业转型之路的一个契机?


此外,我们还将为你解析赢得广泛称赞的上海防疫之道——2400万人的超级城市上海,如何防控新冠肺炎?同样作为超级城市、且有过防控SARS经验的北京,怎样借鉴17年前的经验,迅速启动防疫机制

2月21日,乐元素临时分隔出用餐区域,员工如同高考一样就坐


当然,我们也无比关注个体的故事和心路:志愿者的侠义精神和求助者的尊严;武汉一位社区主任工作中的有心无力;一张湖北身份证,给个人返沪之路带来的重重困境……



准备复工:学会与疫情相处


复工复产,我们的另一个战场

 

主笔|谢九

 

当前复工之所以困难重重,首要原因在于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部分人甚至存在过度恐惧心理,将复工视为要钱不要命。在这种心态下,即使很多企业开出了高薪吸引员工返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当前疫情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很多人的谨慎心态可以理解。而且,大规模复工之后如果控制不当,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人流密集的一线城市,不排除疫情会出现反弹的可能。

 

仅从北京来看,就已经出现了几起复工后感染的案例。当当网有一位员工被确诊,导致82人被隔离,企业负责人被约谈;北京西城区某政府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被确诊,69人被隔离。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会给其他打算复工的企业和员工带来较大的心理阴影。

2月22日,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职工乘坐“返岗直通车”,从家乡直达厂区,准备复工复产


中小企业的复工之路

 

记者|黄子懿

 

只要人在,一切都好说。人的因素更加迫切。”李伯钦说,当前企业的重点是不顾一切做好防护措施。温州是湖北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政府负责厂外,企业家控制厂内。李伯钦的厂区如今每天消杀,员工尽量不让外出,在厂内自我隔离。他每天监测在外员工健康状态,敦促他们多看看书和陪陪家人,给有房贷车贷压力的员工提前预支一部分工资。

 

李伯钦说,自己承担不起企业因发生疫情而造成的损失,“哪怕倾家荡产都有可能”。“如果是我这里出现了疫情,那客户会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公司,员工也不会回来。纵然我有千百万的资金储备,也是一样没用的。”李伯钦说,机器不在没关系,厂子倒闭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新开一家公司,“只要人在就好”

2月22日,浙江台州机场,防疫人员准备上飞机测量返工人员体温


“新冠”,上海防控之道

 

主笔|杨璐 记者|薛芃

 

拎得清的上海人在“把病毒闷死”这件事上达成了高度统一,比如合租室友自己协调隔离时间,就把返沪时间不同步等可能对防控不利的细枝末节问题解决了。上海疫情防控的难度不在于居民不重视,恰恰相反,工作量来自于居民希望滴水不漏。“我们时常接到居民的电话,说听到邻居一直空置的房子门响了,他们不敢出门看,要居委会上来敲门,一定跟对方见面,问清楚人从哪里来。”汤晓梅说。

 

真如街道给重点地区返沪隔离的住户装了报警磁条,只要开门,总控中心和居委会书记的手机上就弹出消息。这样做除了确保隔离期人员不外出,也是向居民们证明小区是安全的。街道工作人员说,没装磁条前,一听说楼里有人被医学隔离,邻居就很紧张,不停地打12345热线,担心隔离的人不待在家里,甚至要求社区派人24小时守在人家门口。

2月21日,虹桥火车站是进入上海的关卡,要测体温和登记行迹


返沪“囧途”

 

记者|薛芃

 

市中心几家开门的宾馆有些远,俩人想想算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害怕被检查。拿着一张湖北的身份证,总有种百口莫辩的感觉,“万一再隔离14天,可怎么办?”。担心被隔离,成了陈浅这段时间的心魔。

 

孟星海和陈浅在候车大厅里凑合了一夜。在两人的记忆中,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发生过了,像是又回到了上学那会儿,可心情不再那么轻松

2月18日 ,东方医院发热门诊正在给病人进行咽拭子测试


北京防控,体系与细节

 

主笔|丘濂、陈晓 记者|刘畅

 

但病毒还在不断地试图侵入这个城市。比起SARS,新冠病毒还有好几个让人防不胜防的武器:潜伏期长,有个别案例可能超过14天,可以在长时间没有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具备传染性……它随时等着从城市防控体系的漏洞里,从人们稍微松懈的意识缝隙发起攻击

 

2月14日,西城区政府内一名公务人员春节回老家,正月初六驾车回京,没有自我隔离十四天,初七正常上班后,正月十五后得知老家亲戚确诊,自己因先前的“感冒”症状也到医院排查,最终确诊,同时导致数十名同事被隔离,已有同事在食堂排队时被感染。2月19日凌晨,人民医院公布的院内感染又让大众神经紧绷。

 2月22日,北京的餐厅即使开业,客人也寥寥无几


志愿者郑冲纪事

 

记者|驳静(发自武汉)

 

我分别问过陆海月和郑冲,疫情结束后,想做什么。郑冲的答案是两个字,“赚钱”。他今年38岁,尚未结婚,有一个谈了6年的女朋友,人生还有很多计划可做。不过眼下,郑冲还在参与武汉的救助,单兵作战了几天后,2月23日,他开始在一家养老院担任起安保工作,当天还问我“能不能搞到N95口罩”。

 

陆海月才24岁,在城市里颠沛流离几日后,总算在方舱医院找到一点安稳的感觉。还是思念奶奶,还是在担心狗。不过这里有非常温柔的护士姐姐,每天伙食不错,有牛奶也有水果,有时晚上还有夜宵。她说,她想要改掉以往懒散的毛病,等疫情结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跟爸爸两个人好好生活。

 2月7日,陆海月说,“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眼泪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个社区主任的抗疫经历

 

记者|王海燕(发自武汉)

 

但做这些琐碎事情的时候,王楚玉倒多少是开心的,这才是他的日常工作。王楚玉说,他大学毕业时,本来想做厨师,还找了家餐馆去做学徒工,家里人却希望他继承家业做生意,但他性格内向,不喜欢生意场上的圆滑,拒绝了父母的要求。后来,因为非常偶然的机会,才进入到社区,没想到一做做了10多年。

 

南湾小区是个老小区,街坊邻居关系很融洽,王楚玉现在倒是挺喜欢这里的工作。做公事文章那一套,他不太擅长,也不太热心,“反正在社区也没什么升职加薪的空间”。他喜欢社区的工作,一是同事关系单纯,二是可以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疫情,这段时间应该是王楚玉一年中最轻松的好时光,大年刚过,没什么大型活动和检查,只要做做巡视,制定一下年度目标就可以了,但现在,他只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好好睡一觉

2月22日,武汉硚口区一个居民从共享单车封堵的楼道翻出来,2月16日,武汉各区开始实行大排查,居民需要使用通行证才能出门


篇幅所限,上面仅摘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片段和图片(下拉可浏览本期目录),以便读者朋友先睹为快。


为了能让读者第一时间读到专刊的全部内容,也考虑到特殊时期收快递不便,我们特推出了《准备复工:学会与疫情相处》电子刊(附音频,可听)购买后可永久畅读、畅听


特殊时期,“宅”也是种责任。欢迎广大读者购入电子刊,安全地获取真相与知识。


即日起,您可在购买后登录三联官方线上平台——中读APP,阅读、收听此电子刊。支付后即刻生效,一秒开启沉浸式听读。


一键购入



提示:凡通过天猫“三联生活周刊旗舰店”、微信“三联生活周刊书店”及《三联生活周刊》官方线上其他店铺购买本期纸刊的用户及全年订户,均可在收到赠送短信后,通过三联官方APP“中读”或官方链接免费领取电子刊。



本期目录

| 封面故事 |  


  • 复工复产,我们的另一个战场(谢九)

  • 中小企业的复工之路(黄子懿)

  • “新冠”,上海防控之道(杨璐 薛芃)

  • 返沪“囧途”(薛芃)

  • 北京防控,体系与细节(丘濂 陈晓 刘畅)

  • 志愿者郑冲纪事(驳静)

  • 一个社区主任的抗疫经历(王海燕)


| 社会 |


  • 时事:弹劾已毕,特朗普备战连任(刘怡)

  • 调查:线上买菜,生鲜电商的特殊红利期(王梓辉)

  • 调查:“车都”危与机(刘周岩)

  • 调查:疫情期间,雾霾因何而起?(严岩)


| 文化 |


  • 文化:我们如何重读唐诗?(艾江涛)

  • 电影:谁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顾草草)

  • 电视:如果教宗也时尚(张星云)

  • 城景:走近帕米欧疗养病院(唐克扬)

  • 时尚:“时尚顽童”的告别派对(杨聃)

  • 食事:野味的特权(李飞力)

  • 思想:无所事事才是正事(薛巍)


| 专栏 |


  • 邢海洋:快递何时快起来?

  • 袁越:TGN1412的启示

  • 张斌:6700万美元:平权的代价?

  • 宋晓军:埃尔多安的“软肋”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91阅读 0赞
店铺logo
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