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摆拍修图发朋友圈点赞,你被图像社交绑架了吗?
2021年01月22日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下单⬆️ 
「图像社交时代
文|张星云
       
       
不知不觉,Instagram上线已经十年,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图像社交网络,在中国,微信朋友圈、微博的图片功能,乃至小红书,都能看到Instagram留下的影子。
       

       

《黑镜》剧照

这些图像社交网络的初衷是为了大家用照片或短视频去分享自己的生活,并通过他人的视角去看看与自己不同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人们上传的照片包括食物、自拍、最爱的风景、家人或者兴趣爱好,向朋友分享,也向网络上的陌生人分享,希望通过这些照片告诉别人自己是谁,或是自己期望成为什么样子,点赞和粉丝数,成了赞扬和认可的标准。
       
然而图像社交网络更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十年里才逐渐展现,不仅摄影美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为了吸引大家来“探店”“打卡”拍照,很多餐厅、咖啡馆设计成了“网红风”,艺术展览设计成了适合拍照发朋友圈的“网红展”,甚至餐厅中的沙拉和甜点,也精妙设计成适合合影的“网红菜”,为了迎合修图软件引导的审美,有的人真的整容成“网红脸”。
       

插画|龙荻

人们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虽然装修精致的“网红店”越来越多,但持奶茶或者蛋糕拍照越来越重要,食物的味道退居其次,旅行的时候,照片的构图越来越重要,看到了什么反而退居其次,人们更在意网络世界上自己晒出来的生活,拍照发朋友圈收获点赞感到的快乐甚至大于现实生活的感受。
       
人们通过视觉消费,来获得别人的承认,哪里都成了可以拍照的“景观”,法国知识分子居伊 · 德波(Guy Debord)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说过的“景观社会”再次得到了印证。按照社会学家曼努埃尔·卡斯特里斯(Manuel Castells)的说法,在以图像为主导的“网络化社会”中,视觉文化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而视觉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观看这个世界。那么,在图像社交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观看这个世界呢? 
       

       
杭州滨江区一商场里,高颜值的网红厕所吸引着不少市民、网红前来打卡拍照。图为“网红洗手间”里拍照的小姐姐们(视觉中国供图)
       

       
本期封面专题,我们采访了大量深受图像社交影响的人,身在其中的人,还有旁观者们,有不明白自己咖啡馆怎么突然变成“网红店”的老板,有专门给小姐姐拍照修图的摄影师,有专门设计“网红店”的设计师,有为小红书博主提供实景摄影棚的老板,有专门拆套网红“打卡”照片的博主,也有制作表情包的创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吴琼在接受我的同事陈璐采访时说,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自有图像开始,把图像当作巫术的心理结构就已经存在。早期原始洞穴中的壁画,实际是用来膜拜的。人们会在丰收、狩猎之前举行一种仪式,相信这种图像会赋予巫术般的效能。此后人类文化经历了口传文化时代、印刷文化时代,以及现在所处的视觉文化时代。
       

       
2020年12月5日,上海永康路一家咖啡店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王溶江 摄/ 视觉中国供图)
       
图像的巫术力量,在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表现得更加强烈。 以前,人们通过感官、身体去接触世界,对世界的认知建立在身体跟世界本身的互动基础上,“眼见为实”就是这个意思。但到图像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是通过图像完成的,世界被图像化。
         
       
而图像又属于符号系统中的一种,隐含着自己的语义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图像不管是不是对世界真实的再现,实际上都已经脱离了原有的世界,不能完全反映出真实。当年的犀利哥,最近的丁真,人们从图像中读出了前者的潇洒、自由,后者的天真。但他们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人,没人在意,我们读到的是自己想要的能量投注,最后导致图像被偶像化、被圣像化。
       

拍照发朋友圈收获点赞是个技术活儿。同事安妮采访了B站博主G僧东,他专门总结分析小红书网红照片的“套路”,从上海“名媛”酒店拼团事件到最近火热的“比基尼滑雪”。“在上海,每天有100万个小姑娘在野餐”,他说野餐的关键不是“野”也不是“餐”,而是躺在格子餐垫上,用英文报纸遮住脸,拍照好看能发朋友圈,但你很快会发现,姑娘们举的报纸都长一个样,因为那份报纸是淘宝“英文报纸”的第一个搜索结果。“每年,在小红书里有100万人在豪华酒店拍网红照片”,姑娘们一定要穿酒店带logo的睡袍,画好精致的妆,靠着落地窗坐下,一边喝咖啡一边读英文杂志。
         
       

        摆拍食物发朋友圈,里面讲究很多(视觉中国供图)
       
       
不仅背景是假的,人的容貌也不一定真实。在Instagram正式上线的同一年,美图秀秀推出手机版软件,大大降低了修图的难度,进入了人人修图的时代。近几年的数据表明,美颜修图软件的行业市场渗透率为47.4%,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手机用户都在自己的手机里安装了修图软件,用于修改自己的照片——磨皮、瘦脸、瘦身,或者只是增加一种滤镜。
       
这个趋势已经蔓延到了中老年和男性群体中,使用群体早早超越了大都市年轻女性的刻板画像,美图秀秀的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是男性。美颜修图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普遍使用,进而形成新的修图礼仪,在网络上上传未经修饰的合影,被视为不礼貌甚至冒犯的行为。很多人每天晒自己的照片,但从来没有在网络上上传过自己未经修图过的照片,因为未经修饰的自己似乎丑陋到不可接受。
       

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到这些朋友圈,还会点赞同事孙若茜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后者表示,这个世界有很多虚虚假假的东西,其实要允许一些人不那么认真地活着,给自己一份轻松。          
而从事文化研究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则对本刊说,这一切都符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承认理论(recognition),在其理论中,人和动物的差异就在于动物不需要被别人承认,而人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别人承认是很难的事情,需要金钱、地位、成就,而在网络世界却很容易。一张风景照片、一张自拍,都有可能获得点赞,再无名的博主都能吸引来粉丝,套用黑格尔的理论,点赞就是承认。
       

       
香港网红打卡地怪兽大厦(江灵光 摄/ 视觉中国供图)
       
于是在图片社交网络的任何一次出场,都是为了寻求承认,所有人都在表演,都在使用视觉符号,鲍德里亚所谓的拟像、罗兰·巴特讲的符号、居伊·德波讲的景观,包括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其实与上海“名媛”拼团异曲同工。
         
       

       
当喜怒哀乐更多地来自于网络世界,而非现实世界时,对这些人来说,网络世界会比现实生活更真实。一些人即使同处一室,也不需要在现实世界通过身体性的语言彼此交流,只需要用朋友圈、微信交流就可以了,甚至都已经不用文字交流了,几个表情包,足以表达内容和情绪。
         
       
2006年,“兔斯基”横空出世,当时表情包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距离最圈钱的表情包LineFriends上线还有6年,“兔基斯”背后的创作者王卯卯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忆自己一夜成名的感受。到了2015年“哭笑”表情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2016年后几年间,中国逐渐出现了“阿狸”“吾皇万岁”“悠嘻猴”“长草颜团子”等表情形象。
         
       

       

插画|龙荻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提出,人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长时间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一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文字来交流,在虚拟世界使用的表情符号就像日常交谈时的手势,它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顺利、更愉快。
         
       
那么,表情符号和表情包是否真的会替代文字成为新的交流方式吗?我们的审美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数字化的自我理想形象是否与真实自我形象越来越不同?在图像社交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观看这个世界?
       

       
封面动画设计:黄罡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图像社交时代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本期精彩报道  
| 封面故事 |
       
  • 图像社交时代(张星云)

  • 图像社交改变了什么?(张星云)

  • 图像的诱惑(陈璐)

  • 你有“容貌焦虑”吗?(杨聃)

  • “拆套专家”G僧东(安妮)

  • 为什么明知道是假的,我们还点赞?(孙若茜)

  • 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薛巍)

  •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语言(陈璐)

  • 表情包演变史(张佳婧 王睿衡)

  • 在“兔斯基”一夜成名后(陈璐)

  • 不同世界的表情(孙欣)

  • 赛博朋克、无人岛与“第二人生”社交(安妮)

| 社会 |
       
  • 时事:特朗普时代的混乱终局(刘怡)

  • 热点:北方疫情:邻人之火的蔓延(张从志 张洁琼)

  • 调查:一个理想主义“做题者”的坠落(印柏同)

  • 调查:两次成“老赖”:9岁女孩的幸与不幸(吴淑斌)

  • 专访:指挥吕嘉:当我们纪念贝多芬时,我们在纪念什么?(李菁)

| 经济 |
       
  • 市场分析:中国的新能源车能够弯道超车吗?(谢九)

| 文化 |
       
  • 话题:25年过去,单身的BJ还好吗?(李孟苏)

  • 话题:微缩人生(陈赛)

  • 戏剧:舞蹈的可能性(安妮)

  • 电视:《无耻之徒》终季:失序中的有序(张月寒)

| 专栏 |
       
  • 邢海洋:冷冬中的涨价压力

  • 袁越:新冠疫苗何时见效?

  • 张斌:作为失败者的骚乱者

  • 宋晓军:美国防高官为何都拿F-35说事儿?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清华大学教授、文化研究学者汪民安指出,今天的人们都具有“两种形象”,一种是现实形象,一种是网络形象,“实际上这两种形象都是真实的,而且可以相互独立、没有关联”。而在网络上以修饰过的图像示人,其实是为了获得黑格尔意义上的承认,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满足——“这是图像社交背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动机”,汪民安说。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图像社交时代

       
▼ 点击 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发送中

    242阅读 1赞
    店铺logo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