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记者 | 卡生
片场的“人味儿”
《人世间》的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在拍摄现场。拍摄6个月期间,李路每天睡三四个小时,瘦了20斤
回归传统叙事
小说《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该书115万字,荣获2018年茅盾文学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一次引起全民热议的家庭戏还是30年前的《渴望》。那时候彩色电视机刚刚开始在中国家庭普及,一家人吃完晚饭,围坐观看《渴望》,被剧中刘慧芳的命运牵动,“好人一生平安”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朴素愿景。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好人价值观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全球化的进程和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的价值思考变得多元,离“中国传统叙事”越来越远。李路说:“从过去邻里之间到别家吃饭都不用打招呼的时代,到如今大家住一个楼里都互不相识,这才时隔多少年?”《人世间》的出现,好像把我们又拉回到对看起来顺理成章的生活的思考之中,“我们太容易忘记了,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们需要什么?”
《人世间》的故事从1969年开始讲起。生活在东北吉春“光字片”的周家五口面临离别,周家父亲作为八级技术工人即将前往“大三线”支援边疆建设,大儿子周秉义要去兵团报到,二女儿周蓉偷偷远走西南贵州,说是上山下乡,却是为爱出走,留下小儿子周秉昆和母亲留守在家。一家人各自跌宕的人生悲喜,就此在时代的大开大合中铺叙展开。类似的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化的书写比比皆是,但为什么这个剧让人感受到格外深刻的共情?
切入普通家庭的情感命运
王海鸰曾经是 《牵手》《中国式婚姻》的编剧,她擅长描写中国家庭关 中的细腻情感。周梅森和陈道明不约而 同地向导演李路推荐她作为《人世间》的编剧
这部电视剧展示了中国近50年的发展变迁,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寻回熟人社会的温度感(安妮)
王海鸰:时代洪流下,个体的“难”(卡生)
雷佳音:普通好人的复杂底色(卡生)
周父周母,温暖的“场”(杨聃)
殷桃:唤起付出温暖的能力(杨聃)
我们喜欢郑娟,但想成为周蓉(孙若茜)
辛柏青:“我特别心疼他,因为他的孤独”(安妮)
王阳:蔡晓光与圆融的理想主义(薛芃)
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陈璐)
成泰燊: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安妮)
孙之鸿:水自流,是谁?(孙若茜)
| 社会 |
调查:刘学州的想象与死亡(李晓洁)
人物:张琳艳:女足“未来之星”的突围(魏倩)
| 经济 |
市场分析:美联储悄悄加息(谢九)
| 文化 |
专访:在匮乏之地,造朴素而不失尊严的建筑(唐克扬)
文史:书气·浩然之气(卜键)
邢海洋:“土坑酸菜”的罪与罚
袁越:如何假装节食
张斌:嘘声,愤怒与疯狂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本周新刊
「冷暖《人世间》」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