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读 微信认证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600多年的故宫,藏了多少秘密?
2022年02月17日

 近年来,

「故宫热」持续升温:

 「故宫雪」「故宫跑」

频频登顶热搜


社交网站上

「穿古装打卡故宫」系列

被各种点赞收藏

流入许多人的愿望清单



视觉中国供图

2020年,紫禁城600年

「丹宸永固」大展

直接引爆了长达2个月的

朋友圈刷屏(想必各位还记忆犹新)

广大故宫迷们进宫心切

直呼「一票难求」

…… 

故宫越来越火,粉丝越来越多,

却也触发了不少隐忧:

如果大家只是想进宫

体验一把穿越

去宫斗剧里的几个高频宫殿打卡

拍几张照,发条朋友圈

或者近距离瞧瞧龙椅、绣床

啧啧称奇

再观摩一圈三宫六院

最后对乾隆的「农家乐审美」

哂笑一番

就此满足——

那实在是

买椟还珠,亏大发了

 

其实,「内行看门道」

故宫有它自己的一套观看之道

顺着恰切的路径

方得见其中的浩瀚与玄妙

视觉中国供图
       

       

1

看故宫,关键要看什么?
       


看懂传统文化的最精妙处



           

「故宫是一座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城池。」

2020年,由明朝永乐帝建成于1420年的紫禁城(故宫)迎来了它的600岁。作为人类星球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本身就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种完美承载

 

视觉中国供图


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在此得到圆满的体现,「天人合一」的秩序关系亦暗含其中

东西南北中,五行搭配无色,中国的美学、哲学都包含在里面了



图 / 末代皇帝          


传统文化纷繁庞杂、包罗万象,需要找到一个可深入持久去挖掘的聚焦点,故宫作为传统文明精华的集大成者,是我们看懂中华文化的支点和捷径 


看懂中国人最贵重的精神家底

 故宫从来不是一个历史的「遗址」,故宫里面的古物,也从来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

比如,一进紫禁城,在开阔广大的奉天门广场,你会看见2100多米的内金水河蜿蜒流淌。昼夜不舍,从古至今,映照着故宫六个世纪以来的人和事。

 

视觉中国供图
       


       

河上五座内金水桥飞越而过,它们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着仁、义、礼、智、信「五德」。这一维系了我们民族两千多年的精神信条,正是中国人最贵重的家底。


内金水桥象征的「仁、义、礼、智、信」,犹如一条古老的箴言,横亘在紫禁城最前方,提醒着帝国的统治者与政治精英们,别忘记中国人的内心操守。

 

图 / 末代皇帝
       


       

用「仁、义、礼、智、信」来鉴照紫禁城里的六个世纪,魑魅魍魉、狐群狗党、跳梁小丑无所遁形;那些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也永载史册,继续打动一代代中国人。

 

不再让影视剧、野史戏说忽悠

 

午门斩首?

 
       

看电视剧常听到「推出午门斩首」,其实在历史上,午门并没有用来斩首。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堪称皇宫中最尊贵的一座大门。这样神圣的位置,是不会被当作屠宰场的。


视觉中国供图
       

 

乾隆皇后要削发为尼?
       

 

有些野史中言之凿凿:南巡时,乾隆皇后怒而断发,意欲出家为尼。但史料中仅能找到一句谕旨
  「皇后……自行剪发,则国俗最忌者」  ,坐实了皇后断发的事实,但并无一字提及出家。          
       


乾隆的部分妃嫔。图来自祝勇《故宫六百年》


慈禧私生活放纵?

 
       

慈禧的八卦与床榻,一直是人们目光的落点。英国人白克好司在他驴唇不对马嘴的《太后与我》中,将慈禧描述成了一个色情狂。而事实是,慈禧的私生活并无任何被坐实的绯闻。

 

养心殿前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内景,画面右侧的“龙”字为慈禧亲笔 胡锤 / 摄 图来自祝勇《故宫六百年》
       

       

很久以来,关于紫禁城的一切总是众说纷纭。细节繁复,扑朔迷离。

 

想进入这个世界,一键600年,需要找一个有料的引路人,为你逐一详解、细述。

 

2

祝勇

他讲的故宫,太让人上头了


讲故宫,他独此一家

他关注「冰山之下的部分」


关注故宫的读者,对祝勇这个名字想必倍感亲切。

作家冯骥才说,「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

作家宁肯说,祝勇将他心目中「知识层面的、常识中固化的故宫」变成了与个体相关的、可以感同身受的动态的故宫

 

国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都是他的读者。上至帝王将相、后妃佳丽,下至太监仆役、乳母宫女,祝勇的目光总落在「人性」「人情」。在浩瀚的紫禁城里,有深情入骨,有挽歌绕梁,也有无边的寂寞。这是他的讲述好看的原因。



 图 / 末代皇帝
       


       

祝勇讲人,讲情感,讲命运,讲个性,讲历史走向的各种必然与偶然。因此有人说,祝勇的写作是「温暖的写作」,让人看到隐忍、宽容、牺牲、仁爱等中华文明中的光辉是如何永恒照耀着这座古老宫殿的。

 

祝勇很重视对历史「细节」的挖掘,他说更多的历史研究者似乎并不在意那些细节。他们的思维过于理性,更接近科学家,而历史本身是有文学性的。那些散落的细节是维持它庞大肌体运作和代谢的细胞。」



 
        图 / 末代皇帝
       

 

祝勇尤其善于呈现人物与事件「冰山之下的部分」,这也解释了他的讲述为什么迷人。比如谈起慈禧晚年反常的强烈物质欲望,他说我们只知道历史书上这么写,可为什么会这样?从历史的海平面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岛屿露出水面的部分, 但你还要看看海平面之下的部分。」


30载沉浮,500万字

他的故宫系列成了爆款


《血朝廷》《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的风花雪月》……祝勇的故宫系列在读者圈不胫而走,酝酿成一阵阵「故宫热」。


一天早上,北京重型机器厂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工人,顾不上腿脚不便,步行到故宫博物院,想找祝勇当面说几句话。


见到祝勇,他拿出一摞祝勇发在《十月》杂志上一系列文章的「大字版」复印件(因为眼睛不好)。


「他说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只会说好,他觉得这些作品非常不一样。他说自己对故宫太熟悉了,读完这些文章,他才发现故宫对自己来说竟是那么陌生。」


从宫殿、文物,到园林、藏书、绘画、书法……祝勇以前所未有的、饱含人情冷暖的鲜活细节,塑造了一整套充满人情味、独一无二的故宫观看方式。

 

现在,祝勇担任了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致力于传播故宫文化,让更多人得以领略故宫无边的魅力。这一次,三联开年巨制,力邀祝勇开讲《故宫观看之道》,在600年历史、24朝皇帝、9000多间建筑、186万件/套宝物的纵横网络里,用50讲,超过500分钟的音频课,帮你彻底看懂故宫


 

这门开年大课,之所以邀请祝勇来讲,我们考虑了很多:

 

首先,他并非书斋里的历史学者,他是作家、纪录片导演,他的风格不染学究气,而是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洋溢着鲜活的文学性,通俗有趣

 

此外,祝勇笔耕30载,500余万字沉淀,《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里的中国》等数十部作品,以独此一家的讲述风格,让天南海北的读者直呼「上头」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祝勇故宫系列」,全部收齐要花费上千元,而这次课程,只用不到书十分之一的价格,3杯咖啡的钱,就能跟随祝勇看透这座中国人最着迷的巍峨宫殿,打捞起那些激动人心的隐秘旧事,一键600年!

 

▼祝勇30载笔耕精华,一网打尽
       
带你真正系统地看懂故宫
       

 


3

你将听到哪些精彩?



以空间出发

讲透故宫600年历史


人们常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但二十四史有头有尾,紫禁城却没有,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说什么似乎都是挂一漏万。好在,紫禁城有墙——紫禁城虽不可测,但它的空间是可测的。以可测的空间容纳了许多不可测的事物,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我们对故宫的认识是从空间开始的。当我们驻足于某个宫殿前,那浩瀚宫殿携带的所有往事,便在我们面前一层层地展开。在这门课中,祝勇将带你从午门进入,穿过一道道门,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再从神武门走出以空间布局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领略紫禁城的奥妙。



视觉中国供图
       

 

这门课决定用「以空间带时间」的结构讲述,有个更重要的原因:中国人的时间意识,最早是通过空间获得的。(周代,人们通过立表测影得知东南西北,进而划分出四季。中国人还通过观察北斗星来确认季节)可以说,时间产生于空间,空间就是时间。

 

紫禁城是空间之城,也是时间之城。故宫的空间系统里暗含着一整套完整的时间系统。紫禁城的历史、人物活动,都围绕着它特有的空间和时间秩序展开。



视觉中国供图
       

 

没有了空间,所有的时间(历史)都没有了附着物,都会坍塌下来;而没有了时间(历史),所有的空间都会变得空洞。讲建筑,讲空间,最终还是为了讲历史,讲时间。建筑是历史的容器

 



讲宫殿、文物、园林、藏书、绘画

也讲隐秘的人和事


简单说,紫禁城就是皇帝一个人的家——

 

70多座宫殿,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有皇帝的办公场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养心殿等),有皇帝的家属宿舍(东西十二宫等),有宗教设施(梵华楼等),有图书馆(昭仁殿等),有学校(上书房等),有医院(太医院等),有花园(御花园等),有工厂(造办处等),有水利工程(内金水河等)。宫殿楼台、亭阁轩馆、庭院街道,一应俱全;


       


       

186万件/套国家宝藏,浩瀚无边:商周青铜、秦兵马俑、汉代简牍、唐三彩马、北宋青瓷、明式家具、清代服饰、乾隆玉玺……每一件都收敛着历朝的烟尘雾霭。它们庞大到什么程度?一个人一天看五件,全部看完,需要一千年。


 


但这门课绝不只为你讲述这些静态的建筑与古物,我们更愿意与你谈论这座物质之城中的各色人等。毕竟,在历史中,只有人才是真正的主语


皇帝、后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他们在各种建筑空间中生存和相遇,在巍峨浩荡的宫廷中辗转浮沉。置身于各自的历史时空,或闪展腾挪,或纠结挣扎,带着各自的命数与遭遇,先后湮灭在历史的宏大布景里:

 

明宪宗朱见深的保姆——年长他的17岁的宫女万贞儿,如何在人情如纸的皇宫里,给了他最初的爱与安全感?

 

宦官乱政的明朝,为何会出现被称作「明史上最男人的太监」的怀恩,甘愿用生命护佑幼小无助的皇子,让小小的朱佑樘感到父爱的力量?

 

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的明孝宗,像俗世里的百姓一样,与张皇后过着一夫一妻的日子。早年怎样的经历,令本可妻妾成群的他做此选择?



 
        图 / 末代皇帝
       

 

说人,就离不开说事。500多年,24朝皇帝,紫禁城里发生过的奇事、憾事、怪事、情事数不胜数,那些显赫人物最普通的一面,也由此展露无遗:

乾隆帝一生挚爱的富察皇后之死,成为他一生性格的拐点。宽厚仁慈的乾隆从此消失,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喜怒无常、风流放纵的乾隆。


他执意将发妻富察氏居住过的地方打造成「记忆宫殿」,一切摆设都要原状陈列,不得改动半分,就连富察氏随他东巡坐的船都要保藏。


那艘船体积庞大,只好沿途设木轨,木轨上铺满菜叶作为润滑剂,几千人连拉带拽,连推带踹,才把这庞然大物运入了京城。


关于乾隆的隐秘还有很多,比如他晚年常待的倦勤斋(倦勤,取「耆期致倦勤」之意,宣告此处是太上皇静心休憩之地)


倦勤斋被分隔成很多小空间,祝勇认为这体现了乾隆的偏好,也很符合人性。因为只有小的空间才会给人安全感,像一个温暖的子宫,或者一床紧裹着的锦被,给人以温暖安全。在倦勤斋,乾隆花园低调的最末端,乾隆可以临风站立在自己的晚年时光里,安详地回望自己的一生。


倦勤斋中的小戏台 任超 / 摄 图来自祝勇《故宫六百年》
       

 

对了,乾隆还是个不怎样的诗人。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但没有一首诗能流芳百世。他还写得一手状如蚯蚓、柔弱无骨的「面条字」。但这并没妨碍他的自信,屡屡题字名画,在前代大师面前「瞎嘚瑟」

 

紫禁城的奇事、怪事太多了:

 

乾清宫里有27张床,皇帝每晚睡在哪张床上,连最贴身的太监也不知道。这莫非是一种行为艺术?

 

公元1782年,一部全套三万六千册的书被放入文渊阁。哈佛大学教授Mark C. Elliott说:「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手写本丛书」。乾隆为这套丛书加抄了六个「备份」,心里才踏实。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旷世奇书?在未来又将蒙受何等灾厄?

 

15世纪,紫禁城内外有一群硬骨头的读书人,他们冒死直谏,心甘情愿被打成肉饼。为什么说,明朝的君臣之间成了施虐狂与受虐狂的绝配?

 

紫禁城是死物,人却是活的。想看懂紫禁城,必须先看懂里面的各色人等、桩桩奇事。


孩子也能一起听

全家人得传统文化滋养


这不仅是一门讲给大人听的传统文化大课,也同样适合给孩子听。毕竟,让孩子尽早看懂自己的文化、精神来处,十分必要。课程讲到的海量文史知识,也将助力孩子在历史、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表现得更好。

 

对于没时间看课外书的孩子来说,更无异于拥有了一座可随时进入的声音博物馆。

 

此外,听了这门课,大人孩子去故宫游玩,等于拥有了一本360°全方位导览册+放大镜。即使是看一幅画,你也能比别人看得深入。

600年历史

70多座宫殿

9000多间建筑

186万件/套古物

50讲,超500分钟


你将收获一个

充满血肉、活生生的

浸透着浓浓人情味的故宫


看懂五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中的 

民族文明史与心灵史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发送中

260阅读 0赞
店铺logo
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