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63.20
运费: ¥ 5.00-20.00
库存: 1 件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图0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图1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图2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图3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图4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缩略图0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缩略图1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缩略图2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缩略图3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png

其实,你我以及所有人正在经历的现实,可能正在其他很多宇宙中一遍又一遍地发生。每种历史都会无限次地频繁上演。但即便如此,生命和意识也终将化为乌有,一切创造都将消散于虚空。在这样的宇宙中,人类到底该怎样自处?

演化带来秩序,熵使一切复归混沌,沉思宇宙万物之理多年的作者,就在这两种彼此纠缠的原则的指引下,综合多学科见解,以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浪漫笔触,带我们从宇宙的诞生开始,一路见证宇宙中的结构体(包括恒星、星系等)、生命、意识都可能是怎样产生的,而意识特别是人类思维又为宇宙和自身带来了怎样瑰丽的产物……直到去设想、去面对那宏大又暗淡但终将到来的“时间的尽头”“万物的黄昏”时,我们依然可以从思维这种约等于不可能的活动形态中,得到怎样的收获、启示、意义和慰藉?


作者简介.png

◎作者简介

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博士,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主任,并致力科普传播。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拥有自己的词条。从幼儿期即展现出神童特质,小学毕业即掌握全部高中数学,教育背景为藤校和牛津。著有《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结构》《隐藏的现实》等众多畅销科普书。曾出演《生活大爆炸》。

◎译者简介

舍其,恩施土家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硕士,译者,户外运动分子。译有《万物起源》《从此刻到永恒》《形而上学俱乐部》等。

◎审读人简介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引力波等。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译有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数十篇科普文章。荣获诸多奖项,入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奖等,以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


精彩书评

人类一直在追寻能够跨越时间的永恒之道,科学的蕞终目的也是找到与时间无关的大一统理论,从而能描述整个宇宙运转的蕞深层次。不过人类为何要追寻永恒,意识如何产生,生命能否实现永恒,生命永恒之后又会怎样……面对这些科学还无法给出完美答案的问题,作者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非常有启发性的看法和思考。——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

本书是一部大百科,饱含雄心、学识和怦然心动;也是一封情书,写给宇宙中方生方死却又一切皆有可能的瞬息时光。——《纽约时报书评》


目录简介.png

前 言 1

1 来自永恒的诱惑 :起点、终点及终始之外 7
近乎万物的故事 / 信息、意识和永恒 / 对未来的种种思考

2 时间的语言 :过去、未来和变化 27
蒸汽机 / 统计学视角 / 由此及彼 / 熵 :第一关 / 熵 :真刀真枪 / 热力学定律 / 能量与熵 / 玻尔兹曼与大爆炸 / 热与熵 / 热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熵两步舞 / 你就是台蒸汽机

3 起源与熵 :从创世到结构 61
大爆炸简述 / 反引力 / 余辉 / 大爆炸与第二定律 / 物质的起源与恒星的诞生 / 通往无序之路上的路障 / 万有引力、秩序与第二定律 / 聚变、秩序与第二定律

4 信息与活力 :从结构到生命 91
层层嵌套的故事 / 元素的起源 / 太阳系的起源 / 年轻的地球 / 生命、量子物理和水 / 生命的一致性 / 生命信息的一致性 / 生命能量的一致性 / 生物学与电池 / 小结 / 演化前的演化 / 走向生命起源 / 信息物理学 / 热力学与生命 / 广义生命论?

5 粒子与意识 :从生命到思维 151
意识与叙事 / 阴影之下 / 困难问题 / 玛丽二三事 / 关于两个故事的故事 / 万有理论 / 心灵整合信息 / 心灵塑造心灵 / 意识与量子物理学 / 自由意志 / 石头、人类和自由 / 相关性、学习和个性

6 语言与故事 :从心灵到想象 207
最初的话语 / 我们为什么说话 / 讲故事与直觉 / 讲故事与他人的心灵 / 神话故事

7 大脑与信仰 :从想象到神圣 245
想象另一些世界 / 宗教的演化根源 / 为团队两肋插刀 / 个体适应与宗教 / 宗教根源概述 / 对信仰的迫切需求 / 信仰、信心和价值
8 本能与创造 :从神圣到崇高 287
创造 / 性与奶酪蛋糕 / 想象与生存 / 艺术与真 / 富有诗意的永生

9 生灭与无常 :从崇高到最后的思维 319
演化、熵与未来 / 时间帝国 / 黑太阳 / 大撕裂 / 太空悬崖 / 恒星垂暮 / 天文秩序的晚景 / 引力波与最后一次扫荡 / 复杂物质的命运 / 思维的未来 / 请慢慢想 / 对思维的最后思考

10 时间的黄昏 :量子、概率和永恒 363
黑洞解体 / 超级黑洞的解体 / 时间的尽头 / 真空的解体 / 玻尔兹曼大脑 / 末日临近? / 思维与多重宇宙

11 存在之高贵 :心灵、物质和意义 401
秩序的意义 / 终有一死的意义 / 后代 / 意义

致 谢 423
注 释 425
参考文献 491
人名表 509



……精彩书摘

1 来自永恒的诱惑:起点、终点及终始之外

所有的生命终将逝去。三十多亿年来,或简单或复杂的物种都在地球的等级秩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死神的镰刀也给生命的繁花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生命爬出海洋,在陆地上大步流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多样性也就此展开。但只要等待的时间够长,生死簿上多如繁星的条目,终将以万物不仁的冷漠和精确达到平衡。任一生命的呈现无法预测,但所有生命的蕞终命运,早已有了定论。

然而如此阴森迫近的结局,就同日落一样必然发生,却似乎只引起了我们人类的注意。早在我们出现之前,雷霆万钧的暴风雨、狂暴的火山喷发、震颤的大地,必定也曾是驱赶万物的伟力。但这种逃散只是对当前危险的本能反应。大部分生命都活在当下,恐惧只是源自即刻的感知。只有你和我,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类,能反思遥远的过去,想象未来,懂得即将到来的黑暗。

太恐怖了。不是那种会吓得我们退缩、直想找个地方藏身的恐怖,而是一种潜藏在我们内心的不祥预感,一种我们要学会压制、接受和轻视的预感。但在这些难以捉摸的层面之下,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情况,关乎着一些即将发生的事,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将这个认识描述为“待在我们一切寻常欢乐泉源中心的尸虫”。[1] 工作和娱乐,向往和奋斗,渴望和爱慕,所有的一切都将我们越来越紧密地缝合在我们共有的生命织锦上,然后一切都烟消云散 :借用单口喜剧演员史蒂文;赖特的话说,这足以把你吓个半死——两次。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理智的帮助下,并不会过分沉溺于蕞终结局。我们行走世间,靠的是专心于凡尘俗世 ;我们接受不可避免之事,把精力放去别处。但我们也认识到我们的时间有限,这个认识始终伴随着我们,参与塑造了我们所做的选择、接受的挑战和走上的道路。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坚持认为,我们处在一种持续的生存张力当中,既被一种能拔高到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爱因斯坦那种高度的意识拉向天际,同时又被终将衰败的肉身缚在尘埃之间。

“人类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他能认识到自己无上光耀的独特之处,这让他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高高在上 ;但他也会回到三尺地下,在黑暗中默默腐烂,永远消失。”[2] 按贝克尔的说法,我们正是受了这种认识的驱使,不愿承认死亡有能力抹杀我们。有人缓解对生存的向往,是通过献身家族、团队、运动、宗教和国家—这些构造的存在时间,比我们个体在世上分得的时间要长得多。也有人在身后留下创造性的表达,留下制品,象征性地延长了他们的存续时间。爱默生说:“我们飞向美,将美当成阻挡有限性带来的恐惧的避难所。”[3] 还有人仍在寻求战胜、征服死亡,使其消失,就仿佛地位、权力和财富能带来普通凡人无法得到的豁免权。

如此千百年,后果之一就是我们对能触及永恒的任何事物,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出于想象,都痴迷不已。从对来世的预言,到轮回转世的学说,再到风过无形的坛城沙画中的祈求——在认识到我们自身的无常之后,我们已经制定了这些应对策略,并向永恒挥手致意——常是带着希望,但有时也是怀着听天由命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是科学的非凡力量,它不仅能清晰地讲述过去的故事,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也能清楚地展望未来。我们的方程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永恒本身,但分析已经表明,已为我们所知的宇宙也只会短暂存留。从行星到恒星,从太阳系到星系,从黑洞到旋涡星云,全都不会存续永远。实际上就我们所知,不只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限,就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将地球这颗行星描述为“一束阳光中悬停着的一粒微尘”,是终将变成不毛之地的优雅宇宙中的昙花一现。这些微尘,或远或近,都只能在阳光中舞动瞬间。

尽管如此,地球上的我们仍然在用饱含洞察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的丰功伟绩点缀着我们的“瞬间”,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成就之上再有建树,并试图弄清楚这一切从何而来,力求让这一切的走向都能融贯一致,也渴望知道为什么这一切都很重要。

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

10 存在之高贵:心灵、物质和意义

……

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时间跨度是长是短,这样的概念并无绝对意义。长短不过是个视角问题。按照日常标准,帝国大厦86楼观景台所代表的时间长得不得了,但若和100楼代表的时间跨度相比,就好似拿转瞬之机去比百万春秋。我们熟悉的人类视角让我们得出的判断虽然重要,但也狭隘。因此我认为,行将灭亡的情景只不过是利用人为的紧迫感催生出真实反应的工具。我们得到的直接反应仍然与在遥远的未来等待着我们的后代的末日有关,但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看,那个未来实在是瞬息即至。
虽然将远超出我们一切经验的时间尺度内化确实很有挑战,但我们在本书中走过的旅程已经在宇宙的时间轴上插满了地标,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了起来。我不会说我生来就有一种对时间尺度的感觉, 面对的无论是我们在“帝国大厦喻”中标出的各个段落,还是我们这代人甚至此后几代人的日常生活,都会以同一种方式感受时间,但我们探讨过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还是为我们理解未来提供了抓手。不必唱诵,打坐也可有可无,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心灵慢慢地、自由自在地沿宇宙的时间轴浮动,来到进而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遥远的星系退行时代,经过恒星系统法相庄严的时代,经过星系优雅旋转的时代,经过恒星烧尽、行星游走的时代,经过黑洞发光和解体的时代,一直走向一个寒冷、黑暗、近乎空无但也许无边无际的范围——在那里,我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不过是某个单独的粒子位于此处而非彼处,或另一个单独的粒子在以这种而非那种方式运动——如果你真的像我一样完全接受了这种现实,那么,虽然我们已经向未来走了那么远,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战栗和敬畏的感觉也不会减弱分毫。

实际上,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只会以一种根本性的方式加剧生存的几近不可承受之轻。跟我们这里触及的时间尺度相比,生命和心灵的纪元只是无穷短的一瞬 ;用现在的时间尺度来衡量,从蕞早的微生物到蕞后的思维这整个跨度,会比光穿过一个原子核需要的时间还短。而人类活动持续的全部时段——无论我们是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毁灭了自身,还是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被一场天灾扫荡净尽,甚或竟然找到办法一直维持到了太阳死亡,维持到了银河系末日,乃至到了复杂物质消亡之时——更是白驹过隙。
我们如露如电,我们转瞬成空。
虽然我们的片刻例外且罕见,但这种认识能让我们将生命的昙花一现和自我反思意识的稀有,作为价值和感恩的基础。虽然我们还是会渴望拥有一份能够持久的遗赠,但对宇宙时间轴的探索清楚地表明,我们无法实现这种渴望。然而我们也同样清楚地看到,宇宙中的一小撮粒子能够脱颖而出,审视自身及其所在的现实,明白了自己多么短暂,然后又凭借短短一瞬间迸发出的活动创造了美,建立了联结,展示了神秘—这一切,多么奇妙啊。


……
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xhbookmall
新华一城书集微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