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政治经济学原理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23.00
运费: ¥ 0.00-20.00
政治经济学原理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商品图0
政治经济学原理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政治经济学原理


  • 作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 书号:291505

  • 定价:¥168 元

  • 字数:862 千字

  • 印次:1-1

  • 开本:

  • 出版时间:2023-02-24

  • ISBN:978-7-300-29150-5

  • 包装:



内容提要:  
本书自出版以来,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并被公认为西方经济学发展进程中三次大综合中的首次综合。英语国家长期将本书作为大学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教科书,直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才取代其垄断地位。  
本书从生产、分配、交换、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政府的影响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政治经济思想,堪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试图将经济学规律与社会进步、道德哲学结合起来阐述,这在整个经济学传统中堪称别具一格。相比较主流经济学的保守态度和激进政治经济学的颠覆立场,穆勒中间偏左的人道主义关怀、结合现实问题的机制分析和积极改革的道德倾向的努力、贯通经济学与社会政治哲学的方法论,仍然具有长远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关照现实的思想力量。  






作者简介: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是自由主义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为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做出了广泛的贡献,被誉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哲学家”。  
穆勒曾任东印度公司职员、圣安德鲁斯大学名誉校长和英国国会议员,代表作除本书外,还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逻辑体系》《妇女的屈从地位》等。  


目录:  
绪 论 1  



第一编 生产 15  



第一章 论生产要素 17  

第一节 何为生产要素 17  

第二节 定义劳动的作用 18  

第三节 在不同行业中,自然力的效率如何 19  

第四节 有些自然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另一些实际上是无限的 20  

第二章 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 22  

第一节 用于直接生产产品,或是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劳动 22  

第二节 用于生产随后的劳动生存资料的劳动 23  

第三节 用于生产原材料的劳动 25  

第四节 用于制造工具的劳动 26  

第五节 用于保护劳动的劳动 27  

第六节 用于产品运输和分发的劳动 28  

第七节 与人类有关的劳动 29  

第八节 发明和发现的劳动 30  

第九节 农业、工业和商业劳动 31  

第三章 论非生产性劳动 32  

第一节 劳动生产的不是物品,而是效用 32  

第二节 效用的三种分类 33  

第三节 生产性劳动,是指产生固定并体现在物体中的效用的劳动 34  

第四节 所有的其他劳动,不论多么有用,都归类为非生产性劳动 35  

第五节 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 37  

第六节 为生产性消费供给物品的劳动和为非生产性消费供给物品的劳动 38  

第四章 论资本 40  

第一节 资本是用于再生产的财富 40  

第二节 指定用于生产的资本要多于生产中实际使用的资本 42  

第三节 审查某些情况下阐释资本概念的事例 43  

第五章 关于资本的基本命题 46  

第一节 产业受资本的限制 46  

第二节 产业受资本的限制,但并不总是达到其限度 47  

第三节 资本的增加能增加劳动就业机会,且没有明确的限度 48  

第四节 资本是节省的结果 50  

第五节 全部资本都会被消费掉 51  

第六节 资本不是靠保存,而是靠不断的再生产积累起来的 53  

第七节 为什么国家可以从灾难状态中迅速恢复 54  

第八节 用公债支付政府开支的后果 55  

第九节 对商品的需求而不是对劳动的需求 57  

第十节 关于征税的谬误 63  

第六章 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65  

第一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 65  

第二节 通过牺牲流动资本来增加固定资本,对劳动者可能是有害的 67  

第三节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69  

第七章 论决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水平因素 72  

第一节 土地、劳动及资本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同生产力 72  

第二节 较高生产力的原因———有利的自然条件 72  

第三节 较高生产力的原因———较足的劳动干劲 74  

第四节 较高生产力的原因———较高的技能和知识 75  

第五节 较高生产力的原因———整个社会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信任度 76  

第六节 较高生产力的原因———较高的安全感 79  

第八章 论合作或劳动联合 81  

第一节 劳动联合是较高生产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81  

第二节 分工的作用 83  

第三节 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劳动联合 84  

第四节 较高程度的分工 85  

第五节 试析分工带来的好处 87  

第六节 分工诸限度 91  

第九章 论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生产 92  

第一节 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方法带来的好处 92  

第二节 合股原则的优点和缺点 95  

第三节 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条件 98  

第四节 大面积耕作和小面积耕作之间的比较 99  

第十章 论劳动增长规律 107  

第一节 生产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要素的增长规律 107  

第二节 人口规律 108  

第三节 哪些因素实际上抑制了人口增长 109  

第十一章 论资本增长的规律 112  

第一节 节省的手段和动机取决于什么 112  

第二节 造成积累欲望的实际强度存在差别的原因 113  

第三节 积累欲望强度不足的事例 115  

第四节 积累欲望强度过高的事例 119  

第十二章 论土地生产力增长的规律 121  

第一节 有限的土地数量和有限的土地生产力是对生产的真正限制 121  

第二节 土地生产规律就是随着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呈现的收益递减规律 121  

第三节 生产技术的改进可以抵抗收益递减规律 124  

第十三章 前面所述规律的后果 130  

第一节 积累欲望不足而导致生产受限的补救措施 130  

第二节 并非只在财产不平等的国家才有必要限制人口数量 131  

第三节 即使在粮食进出口方面实行自由贸易,也要限制人口数量 133  

第四节 即使向外国移民,一般也要限制人口数量 135  



第二编 分配 137  



第一章 论所有制 139  

第一节 绪言 139  

第二节 所有制问题的提出 140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的考察 142  

第四节 对圣西门主义和傅立叶主义的考察 146  

第二章 续论所有制 150  

第一节 私有制认可按契约自由地获得财产 150  

第二节 私有制意味着财产的取得时效 151  

第三节 私有制包括馈赠权,但不包括继承权;考察继承问题 152  

第四节 馈赠权是否应受限制,如何限制 155  

第五节 土地所有权异于动产所有权的依据 157  

第六节 土地所有权只在特定条件下有效,而这些条件并不总能实现; 对限制条件的考察 158  

第七节 所有权的滥用 161  

第三章 论参与产品分配的各阶级 163  

第一节 产品有时在三个阶级里分配 163  

第二节 产品有时全部归属一个阶级 163  

第三节 产品有时分别归属两个阶级 164  

第四章 论竞争和习俗 166  

第一节 竞争不是产品分配的唯一调节者 166  

第二节 习俗对地租和土地租佃方式的影响 167  

第三节 习俗对价格的影响 169  

第五章 论奴隶制度 171  

第一节 从奴隶状况来看奴隶制度 171  

第二节 从生产状况来看奴隶制度 172  

第三节 从奴隶主利益来看奴隶解放 174  

第六章 论自耕农 176  

第一节 英国和欧洲大陆对自耕农制度的不同看法 176  

第二节 关于瑞士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77  

第三节 关于挪威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81  

第四节 关于德国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83  

第五节 关于比利时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87  

第六节 关于英法海峡群岛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90  

第七节 关于法国自耕农制度的证词 192  

第七章 续论自耕农 196  

第一节 自耕农制度对劳动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196  

第二节 自耕农制度对智力开发的影响 197  

第三节 自耕农制度对促进人们事先规划和自我控制的影响 198  

第四节 自耕农制度对人口的影响 199  

第五节 自耕农制度对土地细分的影响 206  

第八章 论分益佃农 209  

第一节 分益佃农的性质及其种类 209  

第二节 分益佃农制的优势与不足 210  

第三节 关于分益佃农制在各国发挥作用的例证 212  

第四节 废除分益佃农制是否可取 218  

第九章 论投标佃农 221  

第一节 投标佃农制的性质和作用 221  

第二节 在人口过多的国家实行投标佃农制的必然结果是产生名义地租 223  

第三节 名义地租与勤劳、节俭或抑制人口相矛盾 225  

第四节 印度的佃农租赁制 226  

第十章 废除投标佃农制的方法 229  

第一节 爱尔兰投标佃农应该转变为自耕农 229  

第二节 这个问题的现状 234  

第十一章 论工资 238  

第一节 工资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关系,即取决于人口和资本 238  

第二节 对有关工资的一些流行观点的检讨 239  

第三节 除了极少数情况以外,高工资通常意味着限制人口 243  

第四节 在某些情况下,对人口数量的限制是合法的 245  

第五节 在其他情况下,对人口数量的限制受特定习俗的影响 247  

第六节 适度的人口限制是劳动阶级唯一的防护措施 248  

第十二章 论补偿低工资的一般方法 251  

第一节 由法律或习惯决定的最低工资,并保证就业 251  

第二节 这种最低工资限额和就业保障的必要条件是通过法律限制人口 252  

第三节 用以补足工资的津贴 255  

第四节 租地分配制度 256  

第十三章 再论补偿低工资的方法 260  

第一节 舆论对人口问题的有害导向 260  

第二节 期待改善的理由 262  

第三节 改善劳动人民习惯的双重手段之一:教育 265  

第四节 改善劳动人民习惯的双重手段之二:通过国外殖民和国内移民,予以大规模直接救济 266  

第十四章 论不同职业的工资差别 269  

第一节 由工资差别造成的不同职业的吸引力程度不同 269  

第二节 由自然垄断造成的工资差别 273  

第三节 接受补贴的人参与竞争对工资的影响 275  

第四节 有独立生活来源的人参加竞争对工资的影响 277  

第五节 妇女的工资低于男子的工资的原因 280  

第六节 由限制性法律和协会造成的工资差别 281  

第七节 工资由习俗决定的情形 282  

第十五章 论利润 283  

第一节 利润可分成三部分:利息、保险费和监督工资 283  

第二节 利润的最低限度以及这一限度的变动 285  

第三节 利润因事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286  

第四节 利润均等化的一般倾向 287  

第五节 利润既不取决于价格,也不取决于购买和销售 291  

第六节 资本家的垫付最终由劳动工资构成 292  

第七节 利润率决定劳动费用 293  

第十六章 地租 296  

第一节 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 296  

第二节 特定质量或位置的土地,只有在其数量少于需求的时候 才能产生地租 297  

第三节 土地地租由其收获已超过最劣等土地回报的那一部分决定 298  

第四节 或者土地地租由在最不利条件下使用资本所获得回报的那一部分构成 300  

第五节 投入土地的资本的回报是地租还是利润 302  

第六节 地租不纳入农产品的生产费用之内 305  



第三编 交换 307  



第一章 论价值 309  

第一节 绪言 309  

第二节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定义 310  

第三节 一般购买力的含义 311  

第四节 价值是一个相对用语,各种价值的普遍上升或下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312  

第五节 价值法则在应用于零售交易时应如何修正自身 313  

第二章 论需求和供给,侧重它们与价值的关系 315  

第一节 价值的两个条件:效用和获得的困难 315  

第二节 获得物品的三种困难 317  

第三节 数量上绝对有限的商品 317  

第四节 需求和供给的方程式就是商品的价值法则 319  

第五节 受上述法则制约的各种情况 320  

第三章 论生产成本,侧重它与价值的关系 322  

第一节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就能无限增长的商品,论其价值法则与生产成本 322  

第二节 它们的价值法则———生产成本通过供给的可能变动(而不是实际变动)发挥作用 324  

第四章 对生产成本的最终分析 327  

第一节 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要素——劳动数量 327  

第二节 工资不是生产成本的组成要素 328  

第三节 当工资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变动时,则另当别论 329  

第四节 就利润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变动而言,利润是生产成本的组成要素 330  

第五节 就利润延续的时间长短不一而言,它是生产成本的组成要素 331  

第六节 生产成本中的偶然组成要素:赋税和原材料的稀缺价值 334  

第五章 论地租,侧重它与价值的关系 336  

第一节 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数量可以无限增加的商品,它们的价值是在现存的最不利情况下的生产成本 336  

第二节 在更有利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产生一个与生产成本差额相等的地租 338  

第三节 矿山和渔场的租金以及建筑物的地租 339  

第四节 类似于租金的超额利润的例子 341  

第六章 价值理论概要 343  

第一节 价值理论要点概述 343  

第二节 价值理论在劳动者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应做何修正 345  

第三节 价值理论在奴隶劳动的情况下应做何修正 346  

第七章 论货币 347  

第一节 流通媒介的目的 347  

第二节 为什么金银适于流通媒介的各种目的 348  

第三节 货币是一种便于交换的工具,并不影响价值法则 350  

第八章 论货币的价值,当它取决于需求和供给时 352  

第一节 货币的价值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表达 352  

第二节 货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其数量 353  

第三节 货币的价值也取决于流通速度 355  

第四节 这一原理的解释和所受的限制 357  

第九章 论货币的价值,当它取决于生产成本时 360  

第一节 在自由状态下,货币的价值与它所包含的金银块的价值一致 360  

第二节 金银块的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 362  

第三节 该法则与上一章提出的原则有何关系 363  

第十章 论复本位制及辅币 366  

第一节 复本位制的缺点 366  

第二节 以这两种金属作为货币而不使两者都成为法定货币,情况又会怎样 367  

第十一章 论作为货币替代物的信用 369  

第一节 信用不是生产手段的创造,而是它的转移 369  

第二节 信用如何协助生产 370  

第三节 信用具有减少使用货币的作用 371  

第四节 汇票 372  

第五节 本票 375  

第六节 存款和支票 376  

第十二章 信用对价格的影响 378  

第一节 钞票、汇票和支票对价格的影响,是信用影响的一部分 378  

第二节 信用同货币一样是一种购买力 379  

第三节 信用急剧扩大或收缩的结果;对商业危机现象的分析 380  

第四节 票据在影响价格方面比账面信用更具效力,钞票比票据更具效力 383  

第五节 账面信用、票据和钞票之间的差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385  

第六节 支票同钞票一样,也是影响价格的有力手段 388  

第七节 钞票是货币吗 389  

第八节 钞票与其他形式的信用之间没有种类的差别 390  

第十三章 论不可兑换纸币 392  

第一节 不可兑换纸币的价值取决于其数量,可以随意调节 392  

第二节 不可兑换纸币如果由金银锭的价格来调节,也许安全,但不方便 394  

第三节 考察不可兑换纸币如果代表现实财产就是安全的这一学说 395  

第四节 考察增加通货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这一学说 397  

第五节 通货贬值是对社会的课税,是对债权人的欺骗 398  

第六节 考察进行这种欺骗的某些口实 399  

第十四章 论供给过剩 402  

第一节 商品会出现普遍的供给过剩吗 402  

第二节 商品供给通常不能超过购买力 403  

第三节 商品的供给一般不会超过消费倾向 404  

第四节 普遍供给过剩概念的起源和解释 405  

第十五章 论价值尺度 408  

第一节 交换价值的尺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可能的 408  

第二节 生产成本的尺度 409  

第十六章 论价值的某些特殊情形 412  

第一节 具有联合生产成本的商品的价值 412  

第二节 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价值 414  

第十七章 论国际贸易 416  

第一节 生产成本不是国际价值的决定因素 416  

第二节 远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并不是取决于商品绝对生产成本的不同,而是取决于商品比较生产成本的不同 417  

第三节 通商的直接利益在于提高世界上各种生产力的效率 419  

第四节 通商的直接利益不是因为输出品有销路或商人有利得 420  

第五节 通商在经济上和道德上的间接利益比直接利益更大 421  

第十八章 论国际价值 423  

第一节 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 423  

第二节 国际交换的条件取决于国际需求方程式 424  

第三节 运输成本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427  

第四节 适用于两国之间和两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多个国家之间和多种商品之间 428  

第五节 生产改进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430  

第六节 上述理论并不完整 433  

第七节 国际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需求量,也取决于各国为供应国外市场而可以利用的生产能力 434  

第八节 实际结果几乎不受该附加因素的影响 437  

第九节 一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取决于哪些因素 439  

第十九章 论作为进口商品的货币 441  

第一节 货币以两种方式输入:一种是作为商品,另一种是作为交换媒介 441  

第二节 作为商品,货币输入遵循其他进口商品的价值法则 442  

第三节 货币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金银矿山的生产成本 443  

第二十章 论国际汇兑 445  

第一节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国际流通目的 445  

第二节 汇兑如何调整国际收支 445  

第三节 有的汇兑可以自行调节,有的汇兑只能通过价格调节,论二者之间的区别 448  

第二十一章 论贵金属在商业世界中的分配 451  

第一节 用货币代替物物交换不会影响进出口,也不会影响国际价值  

第二节 法则 451  

第三节 进一步说明上述定理 454  

第四节 货币贵金属与商品贵金属具有相同的价值,而且根据同一法则在各国间分配 456  

第五节 非商业性质的国际收支 457  

第二十二章 通货对汇兑及外贸的影响 458  

第一节 由通货造成的汇兑变化 458  

第二节 金属通货突然增加或大量发行纸币或其他货币替代物所产生的影响 459  

第三节 增加不可兑换纸币的影响———实际汇兑与名义汇兑 461  

第二十三章 论利率 464  

第一节 利率取决于贷款的需求与供给 464  

第二节 决定贷款的经常性需求与供给的因素 465  

第三节 决定利率波动的因素 467  

第四节 利率在何种程度上和在何种意义上与货币价值有关 469  

第五节 利率决定土地和证券的价格 472  

第二十四章 论可兑换纸币的管理 474  

第一节 关于银行发行纸币的影响的两种相反理论 474  

第二节 考察上述两种理论 475  

第三节 为什么说1844年《通货法案》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预期的有益结果 478  

第四节 但《通货法案》仍然弊大于利 481  

第五节 是否只应该由一个机构发行钞票 489  

第六节 是否应特别保护钞票持有者免遭银行无力兑付的损害 490  

第二十五章 论各国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 492  

第一节 一国能够低价驱逐另一国的原因 492  

第二节 低工资是否为一国能够低价驱逐另一国的原因 494  

第三节 只有当特定产业部门的工资较低时,低工资才是一国能够低价驱逐另一国的原因 495  

第四节 若所有产业部门的工资都较低,则低工资便不是一国能够低价驱逐另一国的原因 496  

第五节 一些反常事例 497  

第二十六章 论交换对分配的影响 499  

第一节 交换和货币不影响工资法则 499  

第二节 交换和货币不影响地租法则 500  

第三节 交换和货币不影响利润法则 501  



第四编 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505  



第一章 财富增长状态的一般特征 507  

第一节 绪言 507  

第二节 社会进步朝提高支配自然力、安全以及合作能力的方向发展 508  

第二章 产业进步和人口增长对价值与价格的影响 511  

第一节 所有商品的价值和生产成本都趋于下降 511  

第二节 只有农产品及矿产品的价值和生产费用趋于上升 512  

第三节 生产改进往往会抵消农产品和矿产品在价值与生产费用上的上升趋势 513  

第四节 社会进步有助于缓和价值波动 514  

第五节 投机商人(尤其是谷物商人)的影响 515  

第三章 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地租、利润以及工资的影响 518  

第一节 第一种情形:人口增长,但资本保持不变 518  

第二节 第二种情形:资本增加,但人口保持不变 520  

第三节 第三种情形:人口和资本以相同的速度增加,但生产技术保持不变 521  

第四节 第四种情形:生产技术进步,但人口和资本保持不变 522  

第五节 第五种情形:三个要素都向前发展 526  

第四章 论利润最小化的趋势 529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资本竞争学说 529  

第二节 威克菲尔德先生的使用范围学说 530  

第三节 决定最低利润率的因素 531  

第四节 富国的利润往往接近最低点 533  

第五节 商业危机往往会阻止利润降至最低点 535  

第六节 生产改进也会阻止利润降至最低点 536  

第七节 进口廉价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也会阻止利润降至最低点 537  

第八节 资本输出也会阻止利润降至最低点 538  

第五章 利润趋于最小化的各种后果 540  

第一节 抽走资本并不一定会使国家遭受损失 540  

第二节 在富裕国家,机器的广泛使用不仅对劳工无害,反而有益 541  

第六章 论停滞状态 544  

第一节 著述家们所惧怕和嫌恶的财富与人口的停滞状态 544  

第二节 停滞状态本身并非不可取 545  

第七章 论劳动阶级的可能命运 548  

第一节 依附与保护理论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状态 548  

第二节 劳动阶级未来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智程度 551  

第三节 智力水平的提高可能有助于控制人口———主要是通过女性社会地位的独立 552  

第四节 废除雇佣关系的社会趋势 552  

第五节 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的例子 554  

第六节 劳动者自己合伙经营的例子 558  

第七节 竞争无害、有用且不可或缺 571  



第五编 政府的影响 573  



第一章 论政府的一般职能 575  

第一节 政府的必要职能与任选职能 575  

第二节 政府必要职能的多样性特征 576  

第三节 该主题的类别 578  

第二章 论税收的一般原则 580  

第一节 税收的四条根本原则 580  

第二节 赋税平等原则的依据 581  

第三节 是否应对不同数额的所得按相同比例征税 583  

第四节 是否应对永久性收入和限期性收入按相同比例征税 585  

第五节 应对自然增加的地租课以特别税 590  

第六节 土地税有时并非赋税,而是为公众利益收取的一种租费 591  

第七节 对资本征税并不必然有错 592  

第三章 论直接税 594  

第一节 对所得或支出课征的直接税 594  

第二节 地租税 594  

第三节 利润税 595  

第四节 工资税 597  

第五节 所得税 598  

第六节 房屋税 600  

第四章 论商品税 604  

第一节 对所有商品课税的负担落在利润上 604  

第二节 对部分商品课税的负担落在消费者身上 605  

第三节 对生活必需品课税的特殊影响 606  

第四节 利润趋于最低点的趋势将如何减轻对生活必需品课税所带来的特殊影响 608  

第五节 差别税的影响 611  

第六节 进出口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614  

第五章 论其他一些税 619  

第一节 契税 619  

第二节 通信税 621  

第三节 法律税 622  

第四节 课征地方税的各种方式 622  

第六章 比较直接税与间接税 624  

第一节 赞成与反对直接税的论点 624  

第二节 哪种间接税最合适 626  

第三节 课征间接税的实际原则 628  

第七章 论国债 630  

第一节 通过借款应付特殊的公共支出是否可取 630  

第二节 用普遍课税的方式偿还国债是不适当的 632  

第三节 在哪些情况下适宜用财政盈余偿还国债 633  

第八章 从经济影响的角度论政府的一般职能 636  

第一节 不能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影响 636  

第二节 过度课税的影响 637  

第三节 法律不完善与司法不完善的影响 638  

第九章 继续讨论同一主题 642  

第一节 财产继承法 642  

第二节 长子继承的法律与习惯 643  

第三节 限定继承权 646  

第四节 强迫均分遗产的法律 647  

第五节 合伙企业法 648  

第六节 有限责任公司和特许公司 649  

第七节 两合公司 652  

第八节 破产法 655  

第十章 论基于错误理论的政府干预 660  

第一节 保护本国工业的学说 660  

第二节 高利贷法 666  

第三节 控制商品价格 669  

第四节 垄断 670  

第五节 禁止工人联合的法律 671  

第六节 对思想和出版的限制 675  

第十一章 论自由放任或不干预原则的依据和限度 676  

第一节 政府干预可分为命令式干预和非命令式干预两种 676  

第二节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干预本身是强制性的,或者课征干预所需的税款也是强制性的 677  

第三节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干预会扩大政府的权力和影响 678  

第四节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干预会增加政府的职位和责任 679  

第五节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私人经营由于利害关系大因而效率更高 680  

第六节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培养人民集体行动习惯的重要性 681  

第七节 自由放任是一般原则 682  

第八节 自由放任有许多例外:消费者不能鉴别商品的情形和教育 684  

第九节 人们对他人行使权力的情形:保护儿童和青少年、保护 低等动物;妇女的情形则与此不同 687  

第十节 永久性契约 689  

第十一节 委托经营 689  

第十二节 政府干预对于实现当事人的愿望是必不可少的,如规定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出售殖民地的土地 691  

第十三节 利他行为的理由———济贫法 693  

第十四节 利他行为的理由———开拓殖民地 696  

第十五节 利他行为的理由———其他事例 699  

第十六节 政府有必要干预适宜由私人去做但没有人做的事情 701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政治经济学原理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