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219.30
运费: ¥ 0.00-12.00
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商品图0
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定价:158.0
ISBN:9787122141958
作者:刘振海,张洪林 主编
版次:3
出版时间:2016-10

内容提要:

商品名称:

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营销书名:

 

作者:

刘振海、张洪林 主编 

定价:

158.00 

本店价格:

 

折扣:

 

ISBN:

978-7-122-14195-8 

关键字:

重量:

1487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版次:

页码:

711 

印次: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最终形成13册。
本分册为《热分析与量热学》,在上一版《热分析》的基础上新增补了量热学的内容。全书由两篇组成,第一篇为热分析与量热分析基础,全面阐述了热分析和量热学方法,包括发展历史、基本定义、术语以及有关物质的转变、反应和特性参数,热分析仪器及方法应用的原理、实验与数据处理,量热分析仪器、测量方式、对各类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热的测定;第二篇为热分析、量热分析曲线与数据集,汇总了聚合物、食品、药物、矿物、含能材料等物质的具有代表性的热分析曲线和数据,以及量热分析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实例。

刘振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热分析与量热学协会教育委员,国际期刊《热分析与量热学杂志》编委,辽宁大学等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编辑业务培训讲师团成员;应邀担任全国高校系统热分析培训的主讲。被中科院研究生院评为杰出贡献教师。现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给研究生讲授《热分析》和《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两门课;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讲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80学时/学年。 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性著作: 1 热分析导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3 分析化学手册 第六分册 热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Handbook of Thermal Analysis. Chichester: John Wiley﹠Sons, 1998; 分析化学手册 第八分册 热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聚合物量热测定.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第一篇热分析与量热分析基础 
第一章绪论2 
第一节热分析2 
一、热分析发展简史2 
二、热分析术语5 
三、热分析的基本特征与数据报道8 
四、热分析的温度与热量标准9 
五、有关热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12 
第二节量热分析15 
一、量热分析发展简史 15 
二、量热分析术语16 
三、量热的基本原理 17 
四、量热分析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17 
五、量热分析的特点18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热分析仪器19 
第一节概述19 
一、热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19 
二、商品热分析仪器19 
三、热分析仪器软件功能19 
第二节常用热分析仪器23 
一、热重法(TG)23 
二、差热分析(DTA)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26 
三、热机械法31 
四、热膨胀法33 
第三节光学、电学、声学热分析法33 
一、交变量热法(ACC)33 
二、热释电流测量(TSC)34 
三、热释光(TL)35 
四、热扩散的温度波分析(TWA)测量36 
第四节热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联用37 
一、热台显微镜法37 
二、X射线衍射DSC38 
三、逸出气分析(EGA)38 
四、光-热瞬变辐射测量(OTTER)49 
第五节自动进样热分析系统50 
第六节仪器的安装与使用50 
参考文献50 
第三章影响热分析测量的实验因素, 
热分析动力学与数据表达52 
第一节影响热分析测量的实验因素52 
一、升温速率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2 
二、试样用量和粒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2 
三、气氛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3 
四、浮力、对流和湍流对TG曲线的影响54 
五、试样容器及其温度梯度和试样各部位的反应程度54 
六、装样的紧密程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5 
第二节仪器分辨率的判别方法56 
第三节热分析动力学56 
一、热分析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57 
二、热分析动力学新进展70 
第四节热分析曲线及反应终点的判断72 
一、热分析曲线及其表示方法72 
二、差热分析曲线(DTA曲线)反应终点的判断73 
三、DTA热时间常数RCs及最小分离温度L的测定73 
第五节分步反应TG数据的定量处理75 
一、含水草酸钙分步失重过程的定量测定75 
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失水过程的高分辨TG测量75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热分析技术对各种转变的测量78 
第一节玻璃化转变的测量78 
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DTA或DSC测定法78 
二、PET/ABS共混物玻璃化转变的MTDSC测量79 
三、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增塑剂80 
四、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分子量的关系80 
五、热焓松弛81 
六、WLF方程中的分子参数C1和C282 
七、高聚物玻璃化转变区的松弛活化能83 
八、高聚物的转变温度T2、自由体积分数及其热胀系数84 
第二节结晶与熔融的测量85 
一、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的DTA或DSC测定法85 
二、结晶高聚物平衡熔点的测定86 
三、共聚物、共混物的结晶平衡熔点,相互作用参数和相互作用能密度87 
四、用稀释法和平衡熔点法测定结晶高聚物的熔化焓和熔化熵88 
五、用比容法测定高聚物的熔化焓和熔化熵89 
六、高聚物结晶过程中的界面自由能89 
七、高聚物的结晶区域转变90 
八、高聚物结晶过程中分子链迁移活化能的测定91 
九、聚合物的等温结晶92 
十、等温结晶速率的测定93 
十一、用偏光显微镜测量高聚物过冷熔体等温结晶的球晶径向生长速率94 
十二、等温结晶热的测定95 
十三、聚合物熔融热和结晶热的测定96 
十四、聚合物结晶度的测定97 
十五、结晶高聚物原始试样结晶度的MTDSC测定98 
十六、不同成型条件PET的结晶性99 
十七、聚乙烯的密度、熔融及其结晶度99 
十八、聚乙烯的多重熔融峰100 
十九、类脂化合物的转变热100 
二十、三十二碳烷的多晶型101 
二十一、热致性液晶101 
二十二、热致性高分子液晶103 
二十三、润滑油的蜡含量104 
二十四、油脂固体脂指数的测定104 
二十五、二元系相图的测绘105 
第三节聚合物共混物组成与相容性测量105 
一、聚合物共混物组成的测量105 
二、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共聚组成106 
三、部分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107 
四、相容性聚合物共混体系108 
五、含有结晶性聚合物的相容性共混体系108 
六、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液液相行为109 
七、上、下临界相容温度111 
八、聚联苯酰亚胺/聚硫醚酰亚胺共混体系相容性的DMA测量111 
第四节热机械分析(TMA)与动态热机械分析(DMA)113 
一、用TMA测量高分子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质113 
二、补强剂对聚乙烯膜的抑制形变113 
三、聚合物膜TMA的针入与拉伸测量113 
四、由动态黏弹测量求解聚合物转变的表观活化能114 
五、动态黏弹测量组合曲线的绘制115 
第五节水分测量116 
一、水-乙醇混合液的DSC测量116 
二、自由水、结合水的热分析117 
三、二氧化锰的水分测量117 
四、水合氧化铝的加压脱水过程118 
第六节金属与合金的热分析118 
一、金属与合金相变热力学参数的测定118 
二、金属与合金相变动力学参数的测定123 
三、金属与合金的比热容测定125 
四、金属和合金的抗氧化性能127 
五、非晶态合金热胀系数测定与DMA测量128 
第七节与转变有关的其他测量128 
一、悬浮态冷冻细胞的DSC测量128 
二、聚合物转变与其热历史128 
三、硅橡胶的热分析130 
四、混合油脂的热分析131 
五、食用肉的DSC测量131 
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介电分析131 
参考文献132 
第五章热分析技术对各种反应的测定135 
第一节热稳定性的测定135 
一、高分子材料的相对热稳定性135 
二、评定绝缘材料温度指数的Toop法137 
三、评定电绝缘材料温度指数的热重割线法137 
四、有机材料氧化诱导期的测定138 
第二节交联、聚合反应139 
一、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玻璃化转变139 
二、等温固化“3T”图的内容、制作和含义139 
三、光聚合反应的热测量141 
四、感光树脂单体后聚合反应的测量142 
第三节固体催化剂评价142 
一、金属催化剂的评价142 
二、催化剂物相分析(DTAEGD法)143 
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氧化活性的评选143 
四、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144 
五、固体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测定146 
六、催化剂中毒效应及其再生性考察147 
七、催化剂的积炭与烧炭147 
第四节木材热分析148 
一、纤维素热分解的TGDTAFTIR联用测量148 
二、纤维素酸水解的测量法149 
三、松香氧化稳定性的测量149 
四、阻燃木材燃烧特性的测量150 
第五节含能材料、煤的热分析150 
一、含能材料瞬变反应的跟踪150 
二、自身反应性物质的DSC测量151 
三、煤和焦炭的工业分析152 
四、 煤的含热量的测定153 
第六节矿物定量与类质同象的热重测量153 
一、矿物定量的热重测量法153 
二、物质类质同象成分含量的测定154 
第七节与反应有关的其他测量155 
一、导热油热分解的测量155 
二、油脂氧化反应的测量155 
三、橡胶中炭黑含量的测定156 
四、石膏变为熟石膏程度的DSC测量156 
五、金属与气体反应的测量157 
六、CaO与SO2反应的TG测量157 
参考文献158 
第六章物质特性参数的热分析测定法160 
第一节热力学参数的测定160 
一、比热容的DSC测定法160 
二、线胀系数的TMA测定法161 
三、热扩散率的测定161 
四、热导率的测定163 
第二节纯度的测定164 
第三节孔度的量热测定165 
参考文献165 
第七章量热分析仪器166 
第一节量热分析仪的原理166 
一、绝热式量热体系的基本原理166 
二、热导式量热体系的基本原理167 
三、流动型热导式量热体系的基本原理167 
四、热传导传热原理167 
五、对流传热原理168 
六、辐射传热原理168 
第二节量热分析仪的分类168 
一、按量热对象的不同分类168 
二、按热传递的特点分类168 
三、按量热仪的操作类型分类168 
四、按测量原理分类168 
第三节常用量热分析仪169 
一、弹式量热仪169 
二、等温量热仪169 
三、绝热量热仪171 
四、热导式量热仪171 
五、跌落式量热仪172 
六、脉冲式量热仪172 
七、火焰量热仪173 
第四节几种常见的微量量热仪173 
一、TA公司生产的微量量热仪173 
二、法国Setaram公司生产的MicroDSC Ⅲ微量量热仪177 
三、美国Calorimery Science Corporation生产的CSC4400微量量热仪178 
四、中国产RD496型微量量热仪179 
第五节影响量热测量的实验因素181 
一、温度对量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181 
二、气氛对量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181 
三、样品对量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181 
四、空间环境对量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181 
参考文献181 
第八章量热分析的各种测量方式183 
第一节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样品池方式测量183 
一、标准池183 
二、液体(气体)循环池183 
三、液体比热池183 
四、混合池184 
五、焦耳热效应检验池184 
六、安瓿样品池184 
第二节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流动方式测量184 
一、停流测量法184 
二、单流动测量法184 
三、混合流动测量法184 
第三节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滴定方式测量185 
参考文献185 
第九章各种物理性质的量热分析测量186 
第一节固体可燃物燃烧热的测定186 
第二节可燃液体的燃烧热和苯分子的共振能测定187 
第三节溶解热、稀释热的测定188 
第四节中和热、解离热的测定190 
第五节汽化热的测定190 
第六节冰的熔化热的测定192 
第七节吸附热的测定192 
参考文献193 
第十章各种化学反应反应热的量热分析测量194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热的测定194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94 
二、反应热的测定194 
第二节液相反应的反应热及平衡常数的测定195 
一、液相反应的反应热及平衡常数195 
二、反应热及平衡常数的测定196 
第三节固相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197 
第四节固体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198 
第五节碳酸钙的分解压与分解热的测定199 
参考文献201 
第二篇热分析、量热分析曲线与数据集 
第十一章高分子材料的热分析曲线204 
第一节通用高分子的热分析曲线204 
一、聚烯烃及其共聚物的热分析曲线204 
二、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以及丁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等弹性体的热分析曲线209 
三、环氧树脂、聚缩醛、聚丙烯腈、聚酰胺、聚酯及棉纱的热分析曲线222 
第二节特种高分子(聚四氟乙烯、聚芳酯、聚苯硫醚、聚砜、聚酰亚胺、聚醚醚酮以及导电聚合物)的热分析曲线232 
第三节其他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纤维素、聚合物含水体系以及几种共聚物、共混物、互穿网络聚合物等)的热分析曲线241 
第四节聚合物转变温度与频率的关系图250 
参考文献255 
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的热分析曲线257 
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的热分析曲线257 
第二节酒、巧克力、食用固体脂、奶油、加氢大豆油的热分析曲线267 
第三节棕榈油、椰子油的热分析曲线269 
第四节米、淀粉、明胶、蛋白、动物脏器以及茱萸烷的热分析曲线270 
参考文献275 
第十三章药物、生物体、木材及其成分的热分析曲线276 
第一节药物的热分析曲线276 
第二节药物综合热分析曲线295 
一、热分析药物应用一览表296 
二、药物曲线集296 
第三节生物体的热分析曲线311 
第四节木材及其成分的热分析曲线314 
参考文献320 
第十四章矿物的热分析曲线321 
第一节天然元素的热特性321 
第二节卤化物、硫化物和氧化物矿物的热特性324 
一、卤化物的热特性324 
二、硫化物矿物的热特性326 
三、氧化物矿物的热特性336 
第三节无机盐矿物的热特性343 
一、硫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43 
二、碳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53 
三、硼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57 
四、磷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62 
五、砷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64 
六、硅酸盐矿物的热特性366 
参考文献380 
第十五章含能材料的热分析曲线382 
第一节单组分炸药的热分析曲线382 
第二节混合炸药的热分析曲线409 
一、两种混合炸药的热分析曲线409 
二、二元单质炸药混合系统的热分析曲线410 
第三节一硝基甲苯、硝基氯苯和间硝基苯胺的热分析曲线417 
第四节起爆药及钼铬酸钡高氯酸钾延期药的热分析曲线419 
第五节枪炮火药和黑火药的热分析曲线425 
第六节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热分析曲线432 
第七节火药相关物的热分析曲线434 
参考文献437 
第十六章无机化合物的热分析曲线442 
第一节稀土溴化物与甘氨酸(Gly)/丙氨酸(Ala)配合物的热分析曲线442 
第二节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热分析曲线451 
第三节其他稀土配合物的热分析曲线456 
参考文献466 
第十七章DTA-EGD-GC联用曲线及数据467 
第一节固体催化剂评价467 
第二节石油抗氧添加剂的热(氧化)稳定性477 
第三节煤质热特性评定479 
第四节矿物鉴定491 
第五节各类化合物鉴定503 
参考文献521 
第十八章微生物生长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22 
第一节微生物概述522 
一、微生物的性质522 
二、微生物的生长过程522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量方法523 
第二节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动力学方程523 
一、非限制条件下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动力学方程 523 
二、限制条件下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动力学方程 523 
三、微生物生长的Monod模型524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的热谱功率时间曲线524 
一、大肠杆菌等标准菌培养实验525 
二、大肠杆菌的14个不同菌株培养实验525 
三、癌细胞培养实验527 
第四节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529 
第五节微生物生长的最低生长温度530 
第六节微生物生长的最适酸度532 
第七节微生物生长的热动力学函数的确定533 
参考文献535 
第十九章药物作用下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36 
第一节药物作用下的微生物的生长模型536 
一、药物抑菌的生长模型536 
二、药物促菌的生长模型536 
第二节合成药物对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影响537 
一、合成药物对弗氏志贺菌代谢抑制实验537 
二、癌细胞培养抑制实验539 
第三节中草药的抑菌作用541 
一、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作用541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542 
第四节补益中草药的促菌作用547 
一、补益药人参液促菌实验547 
二、补益药黄芪液促菌实验549 
第五节细菌耐药性研究550 
第六节中草药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抑菌作用552 
第七节中西药物研究展望554 
参考文献555 
第二十章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56 
第一节概述556 
一、化学振荡反应556 
二、化学振荡体系的研究方法556 
三、化学振荡反应的特征和条件557 
四、BZ反应振荡体系的类型557 
第二节化学振荡机理557 
一、化学振荡反应558 
二、BZ反应559 
第三节BZ化学振荡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59 
第四节微生物振荡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61 
第五节萃取振荡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64 
一、伯胺 N1923氯仿萃取盐酸和磷酸振荡体系实验564 
二、伯胺N1923氯仿萃取乙酸振荡体系实验566 
第六节中药振荡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68 
第七节振荡体系的研究展望572 
参考文献573 
第二十一章萃取剂的性质及萃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74 
第一节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574 
一、溶剂萃取热力学的基本原理574 
二、萃取剂性质研究的基本原理575 
第二节萃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76 
一、HEH[EHP]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钴的反应热测定实验576 
二、Cyanex 272煤油液萃取Co2+、Ni2+的实验578 
第三节萃取剂性质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79 
一、P204Li在有机相形成反向胶束过程的实验579 
二、HPMBP皂化盐在有机相形成反向胶束过程的实验581 
参考文献585 
第二十二章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86 
第一节表面活性剂概述586 
第二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587 
第三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88 
一、十二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在DMA/长链醇体系中CMC和热力学函数实验588 
二、AOT表面活性剂在DMF/长链醇体系中CMC和热力学函数的实验592 
第四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597 
第五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00 
参考文献604 
第二十三章酶催化及胶束酶催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05 
第一节单底物(纤维素、淀粉)酶催化研究概况605 
一、纤维素酶降解的研究概况605 
二、淀粉酶研究概况605 
三、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因素606 
第二节酶催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基本原理606 
一、无抑制时单底物酶催化反应的热动力学606 
二、竞争性抑制时单底物酶催化反应热动力学608 
三、非竞争性抑制时单底物酶催化反应热动力学609 
四、反竞争性抑制时单底物酶催化反应热动力学610 
五、有抑制剂、无抑制剂存在时酶催化反应的rm与Km值610 
第三节水溶液中淀粉酶催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10 
一、不同酸度时淀粉酶催化反应的实验611 
二、Ca2+ 、Li+、Co2+、Ni2+ 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7]611 
第四节水溶液中纤维素酶催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14 
一、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最佳酸度和最佳温度的实验614 
二、小麦秸秆酶降解反应的实验616 
第五节反胶束酶催化反应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19 
参考文献623 
第二十四章蛋白质模型分子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24 
第一节概况624 
一、蛋白质模型分子624 
二、蛋白质模型分子的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624 
三、溶液中焓相互作用的研究625 
第二节基本原理625 
第三节实验仪器和方法627 
第四节蛋白质模型分子体系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28 
一、水溶液中氨基酸与单糖化合物间的异系焓相互作用的实验628 
二、水溶液中氨基酸与吡啶及甲基吡啶异构体的混合焓变及稀释焓的实验631 
参考文献634 
第二十五章复杂物质反应的热力学数据的测定及部分应用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36 
第一节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作用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36 
第二节复杂化合物标准生成焓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37 
第三节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低温热容、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溶解焓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39 
第四节环糊精键合体的键合能力和热力学参数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45 
第五节催化剂表面吸附热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处理647 
第六节种子萌发过程的量热分析曲线及数据648 
参考文献650 
附录651 
一、标定物质的比热容651 
(一)标定物质α氧化铝的比热容651 
(二)标定物质安息香酸的比热容651 
(三)标定物质铜的比热容652 
(四)标定物质水的比热容652 
(五)标定物质氯化钾的比热容652 
二、固体元素的热导率(λ/[W/cm·K)]653 
三、标定物质的熔点Tm和熔化热ΔHm654 
四、ICTA检定的温度校正标定物质654 
五、基本物理常数值654 
六、常见矿物及其他无机物的熔点655 
七、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熔点670 
参考文献677 
符号与缩略语678 
主题词索引681 
热分析与量热曲线图索引694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结构及相关信息的科学,即测量与表征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测定、确定物质的结构形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化学是一门社会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综合性科学。现代分析化学必须回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对现存的方法和技术的挑战,因此实际上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 
《分析化学手册》是一套全面反映现代分析技术,供化学工作者使用的专业工具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有6个分册;第二版扩充为10个分册,于1996年至2000年陆续出版。手册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国内很多分析化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必备图书,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KH*2〗〖JP+2〗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的种种要求,各种新的分析手段、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内涵、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为更好总结这些进展,为广大读者服务,化学工业出版社自2010年起开始启动《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成立了由分析化学界30余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这些专家包括了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在编委会的领导下,作者、编辑、编委通力合作,历时六年完成了这1800余万字的大型工具书。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二版10分册的基本架构,将其中的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最终形成10分册13册的格局: 

1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 
2化学分析 
3A原子光谱分析 
3B分子光谱分析 
4电分析化学 
5气相色谱分析 
6液相色谱分析 
7A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B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8热分析与量热学 
9A有机质谱分析 
9B无机质谱分析 
10化学计量学 

其中,光谱分析拆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和《分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拆分为《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质谱分析新增加了无机质谱分析,分为《有机质谱分析》和《无机质谱分析》,并对仪器结构及方法原理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另外,原《热分析》分册增加了量热学方面的内容,分册名变更为《热分析与量热学》。 
本版修订秉承的宗旨:一、保持手册一贯的权威性和典型性,体现预见性和前瞻性,突出新颖性和实用性;二、继承手册的数据查阅功能,同时注重对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介绍;三、着重收录了基础性理论和发展较成熟的方法与技术,删除已废弃的或过时的内容,更新有关数据,增补各领域近十年来的新方法、新成果,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多种分析技术联用、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四、在编排方式上,突出手册的可查阅性,各分册均编排主题词索引,与目录相互补充,对于数据表格、图谱比较多的分册,增加表索引和谱图索引,部分分册增设了符号与缩略语对照。 
手册第三版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支持,编写与修订工作得到了我国分析化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全套书的修订出版凝聚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和期望,在此谨向他们,以及在编写过程中曾给予我们热情支持与帮助的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及厂矿企业的专家和同行,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真诚期待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和批评指正。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编委会 
2016年4月



目录:

 

第一篇热分析与量热分析基础 
第一章绪论2 
第一节热分析2 
一、热分析发展简史2 
二、热分析术语5 
三、热分析的基本特征与数据报道8 
四、热分析的温度与热量标准9 
五、有关热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12 
第二节量热分析15 
一、量热分析发展简史 15 
二、量热分析术语16 
三、量热的基本原理 17 
四、量热分析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17 
五、量热分析的特点18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热分析仪器19 
第一节概述19 
一、热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19 
二、商品热分析仪器19 
三、热分析仪器软件功能19 
第二节常用热分析仪器23 
一、热重法(TG)23 
二、差热分析(DTA)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26 
三、热机械法31 
四、热膨胀法33 
第三节光学、电学、声学热分析法33 
一、交变量热法(ACC)33 
二、热释电流测量(TSC)34 
三、热释光(TL)35 
四、热扩散的温度波分析(TWA)测量36 
第四节热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联用37 
一、热台显微镜法37 
二、X射线衍射DSC38 
三、逸出气分析(EGA)38 
四、光-热瞬变辐射测量(OTTER)49 
第五节自动进样热分析系统50 
第六节仪器的安装与使用50 
参考文献50 
第三章影响热分析测量的实验因素, 
热分析动力学与数据表达52 
第一节影响热分析测量的实验因素52 
一、升温速率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2 
二、试样用量和粒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2 
三、气氛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3 
四、浮力、对流和湍流对TG曲线的影响54 
五、试样容器及其温度梯度和试样各部位的反应程度54 
六、装样的紧密程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55 
第二节仪器分辨率的判别方法56 
第三节热分析动力学56 
一、热分析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57 
二、热分析动力学新进展70 
第四节热分析曲线及反应终点的判断72 
一、热分析曲线及其表示方法72 
二、差热分析曲线(DTA曲线)反应终点的判断73 
三、DTA热时间常数RCs及最小分离温度L的测定73 
第五节分步反应TG数据的定量处理75 
一、含水草酸钙分步失重过程的定量测定75 
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失水过程的高分辨TG测量75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热分析技术对各种转变的测量78 
第一节玻璃化转变的测量78 
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DTA或DSC测定法78 
二、PET/ABS共混物玻璃化转变的MTDSC测量79 
三、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增塑剂80 
四、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分子量的关系80 
五、热焓松弛81 
六、WLF方程中的分子参数C1和C282 
七、高聚物玻璃化转变区的松弛活化能83 
八、高聚物的转变温度T2、自由体积分数及其热胀系数84 
第二节结晶与熔融的测量85 
一、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的DTA或DSC测定法85 
二、结晶高聚物平衡熔点的测定86 
三、共聚物、共混物的结晶平衡熔点,相互作用参数和相互作用能密度87 
四、用稀释法和平衡熔点法测定结晶高聚物的熔化焓和熔化熵88 
五、用比容法测定高聚物的熔化焓和熔化熵89 
六、高聚物结晶过程中的界面自由能89 
七、高聚物的结晶区域转变90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分析化学手册. 8. 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ip1953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