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88.50
运费: ¥ 0.00-20.00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商品图0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定价:118.0
ISBN:9787300263694
作者:肖群忠 等 著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10

内容提要:
伦理源于生活,生活需要伦理的指导。《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探索追求面向民众实践的生活伦理学,以历史回溯、文化诠释、伦理分析、哲学反思、价值建构之综合方法,对服饰、饮食、居住、行旅、工作、休闲、娱乐、生死伦理进行了分析、阐发,是伦理学的重要创新成果,对于促进民众生活伦理和道德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肖群忠,男,汉族,1960年3月生于陕西省彬县,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全国*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2002),教育部“新世界*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004),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十部,代表作为:巜孝与中国文化》(2001,人民出版社),《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生活、文化与伦理

一、生活及其本质

二、生活与伦理

三、日常生活

四、日常生活与伦理

五、日常生活伦理的特点

六、文化与伦理

七、文化—道德观的合理性

*二节日常生活伦理

一、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形成

二、日常生活伦理与教化伦理

三、日常生活伦理的几个价值追求

第三节日常生活伦理学

一、客观社会背景

二、学术文化背景

三、研究立场和视角的转换

四、日常生活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服饰伦理

第一节服饰伦理导论

一、服饰的起源与内涵

二、服饰伦理的意蕴

*二节个体服饰伦理

一、护身养生

二、角色自觉

三、德性修养

第三节人际服饰伦理

一、日常交往中的服饰伦理

二、职业生活中的服饰伦理

三、公共领域中的服饰伦理

第四节社会服饰伦理

一、政治服饰伦理

二、民族服饰伦理

三、服饰伦理的社会风尚

结语:穿出伦理与品位

*二章饮食伦理

第一节饮食伦理概述

一、饮食伦理内涵

二、饮食伦理维度

三、饮食伦理价值

*二节个体饮食伦理

一、饮食之真善美传统

二、饮食观念误区、行为劣迹与人格缺失

三、个体饮食德性的当代建构

第三节人际饮食伦理

一、中西方传统饮食礼仪

二、现代食俗的异化

三、当代人际饮食伦理建构

第四节社会饮食伦理

一、饮食文化的多重意义

二、现代饮食伦理问题批判

三、饮食伦理的当代建构

第三章居住伦理

第一节居住伦理概述

一、“居住”与“居住伦理”

二、居住伦理的起源及演变

三、居住伦理的价值

*二节居住的生命伦理

一、生命的“物质家园”

二、生命的“精神家园”

三、“有居”“安居”:生命伦理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居住的人际伦理

一、居住的家庭伦理

二、居住的邻里伦理

三、居住的社区伦理

第四节居住环境伦理

一、居住的自然环境伦理

二、居住的人文环境伦理

第四章行旅伦理

第一节行旅及其伦理内涵

一、行旅与行旅伦理

二、行旅伦理的历史考察

三、行旅伦理的当代意蕴

*二节个体行旅伦理

一、个体自然生命的存养

二、个体精神生命的提升

三、个体价值生命的构建

第三节人际行旅伦理

一、传统人际行旅伦理

二、现代人际行旅伦理

三、行旅人际伦理的当代建构

第四节行旅社会伦理

一、行旅活动的中西价值差异

二、行旅活动中的道德冲突

三、现代行旅的社会伦理批判

结语:倡导一种德“行”方式

第五章工作伦理

第一节工作伦理导论

一、“工作”的内涵

二、“工作”的历史演变

三、工作伦理的内涵

*二节个体工作伦理

一、工作的内在动力:责任

二、对待工作的总体态度:敬业

三、工作的首要美德:勤劳

第三节工作交往伦理

一、上下级交往伦理

二、同事交往伦理

三、主客交往伦理

第四节工作伦理的社会维度

一、工作风尚的历史演变

二、工作方式的伦理批判

三、工作伦理的未来展望

第六章休闲伦理

第一节休闲:生活伦理的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休闲伦理的历史探索

三、“有德休闲”的生活伦理范式

*二节生命休闲伦理

一、休闲:生命意义的追寻

二、生命的消解与休闲的异化

三、回归生命的休闲生活

第三节人际休闲伦理

一、休闲:人际性的回归

二、休闲交往的遮蔽与畸变

三、建立休闲交往的良性秩序

第四节社会休闲伦理

一、休闲:一种理想的社会建制

二、休闲社会的困境与风险

三、实现休闲社会的伦理治理

第五节休闲生态伦理

一、休闲: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

二、休闲异化:自然价值的消解

三、生态休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娱乐伦理

第一节娱乐与娱乐伦理

一、何为娱乐

二、娱乐的分类

三、娱乐伦理的内涵

*二节娱乐有德、成就人格

一、强健体魄

二、忘忧怡情

三、培育德性

第三节娱乐有伦、和群有礼

一、家庭交往中的娱乐伦理

二、朋友交往中的娱乐伦理

三、公共交往中的娱乐伦理

第四节娱乐有善、化民成俗

一、公众人物的娱乐素养

二、民众娱乐公德

三、社会娱乐风气

第五节现代娱乐伦理批判

一、现代娱乐伦理问题

二、现代娱乐伦理原则

三、现代娱乐伦理建构

第八章生死伦理

第一节生死伦理研究述论

一、生死问题研究的多维视角

二、生死伦理问题的突显

三、生死伦理及其研究意义

*二节生命伦理研究

一、生命与生命伦理

二、出生方式的伦理问题:试管婴儿与代孕母亲

三、生命维护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与抢救生命

第三节死亡伦理研究

一、死亡与死亡伦理

二、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三、死刑存废的伦理争议

四、自杀的伦理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什么是生活? 它虽然被人习而不察但却包含着人生之道、行为之方、心灵之素、处世之道与社会风气。生活是人谋生的活动以及人对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合理活动方式的追求。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必然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也必然以一定的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就是生活伦理。因此,伦理源于生活,是生活观念与价值规范的凝结。什么是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指那些日复一日所发生的平常的生活。它显然不同于人的政治生活、制度生活,这种日常生活按马克思的说法是人类的 “第一个历史活动”②。生活与伦理的关系如何? 显然,生活对于
伦理来说具有存在的优先性,而伦理则赋予生活价值与意义。生活是事实存在,伦理是价值意义。生活是伦理的来源,伦理提升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与伦理有着非常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风俗直接交集在一起,伦理在*初产生时,就是一种习俗。日常生活伦理就是指直接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与习俗、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保持高度一致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伦理的特点有:(1)具有基础性与先在性;(2)其实然性与应然性高度统一;(3)具有习而不察的自发性与世俗性;(4)具有经验性与具体性。所谓日常生活伦理就是从民众合理生活方式中凝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社会风尚。生活伦理的形成经由了两种途径:(1)生活伦理化 (集俗成礼);(2)伦理生活化 (化礼入俗)。
所谓生活伦理,就是存在于民众实际生活中的,人们主要根据生存方式和实际需要,从生活实际经验中得来并实际应用于生活的伦理。所谓教化伦理,就是由统治*层倡导,居于社会正统地位,用于教化民众而以此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观念,是来自上方的、由上向下灌输的、希望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教化伦理与生活伦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二者的主体不同。教化伦理的主体是国家,其实际代表者主要是官员、意识形态的教化工作者。生活伦理的主体则只能是民众。(2)二者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立场不同。“为了社会”还是 “为了人的生活”,这是教化伦理与生活伦理在根本目标上的不同。教化伦理是由社会利益和统治阶*的利益决定的,它是社会、国家及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对民众提出的价值观念导向和行为义务要求。教化伦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秩序与和谐。它的基本立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教化伦理总是站在社会、国家及其统治者的立场,为其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辩护。生活伦理的基本立场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物质、精神利益。这种生活伦理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安宁和幸福。 (3)二者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不同。教化伦理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是 “礼义为上”,具有鲜明的道义论特点;生活伦理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则是幸福主义的,具有鲜明的功利论色彩。(4)二者调节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同。教化伦理具有某种公共性、群际性、族际性、国际性,也就是说教化伦理调节的是人与团体、国家、社会、世界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伦理则具有私人性、人际性,有的学者把它称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也就是说生活伦理主要调节的是民众在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过程中人与人或者说是个人与个人的直接人际关系。(5)二者在表达形式和传承方式上不同。由于教化伦理是社会利益与统治者利益的自觉表达,而且它往往是以系统的、理论的形式予以表达的所以它是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生活伦理则是在民众的生活中直接产生的,是民众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又由于它是以非系统的、常识的形式予以表达的,所以它是以民众社会心理的形式存在的。从文化积累和传承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承载方式和传播方式都是不同的。以中国文化为例,在古代,教化伦理主要体现在士大夫的宏篇巨著中,得到了国家权力的肯定并被国家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加以推行。如儒家伦理的 “三纲五常”在汉代以后就具有了这样一种教化伦理的正统地位。民间生活伦理则主要存在于民间流传的谚语、传说、家训、童蒙读物、戏曲鼓词、民间信仰,以及民间文人的一些切近生活的言论等民间文化形式中。
社会日益世俗化、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的研究,不要站在以往圣人为民众立法的高高在上的立场上,也不要自以为掌握着道德真理而摆出一副要教化民众的架势,现代道德中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现代伦理意识是一种在平等主体对话协商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一种伦理体系,如果严重脱离民众的实际生活,就将成为伪善。因此,当代中国伦理学要想进步,真正发挥指导民众生活的作用,就必须实现立场和视角的转换。生活是伦理和道德产生与发展的源泉,若离开生活本身而从某一既定的伦理体系与道德原则出发来解读现实生活,就会本末倒置。加强对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的研究,将是中国伦理学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