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146.00
运费: ¥ 0.00-15.00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商品图1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商品缩略图0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书名: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定价: 225.0

作者: 菲利帕•佩里,彭凯平,吴恩瑛,萨莉·沃德(Sally Ward)

ISBN: 9787521733679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上市即空降《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冠/军,亚马逊畅销榜总榜第2名。已授权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长踞家教育儿、儿童心理分类榜榜/首。
◎本书是企鹅兰登2019年的重磅作品,国内尚未引进时,就被家教类公号和主流媒体报道介绍,如澎湃新闻(可能在2020年帮你做出一点改变的五本书),搜狐新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操控行为,是在侮辱孩子的智商),公号报道(英国心理治疗师教你打造健康亲子关系,受用终身)(一位心理治疗师的育儿经)(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双向交流)(流行建议你的挫折教育究竟错在哪)等等。
◎这本书中的育儿理论会为父母带来彻/底的转变,比如:睡眠训练是对孩子的操控行为;喝斥孩子“胡闹”阻挡了孩子向你表达真实的感受;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并不是在真正陪伴孩子;让人讨厌的孩子是你自己“训练”出来的;为孩子立界限时应该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你只是把育儿当作需要高效处理的工作,而没有真正地爱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可以交流的“人”;当孩子哭闹时,不应该去转移他的注意力,而要认同理解他说不出来的感受;不要苛求孩子时时刻刻都得快乐,要允许接纳任何情绪的释放;孩子变得黏人是因为他没有从关子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当你忙于工作推开了孩子,早晚有一天孩子也会迅速离你而去。
◎这本书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指导书,它涵盖的读者群,包括从怀孕时的准父母,到婴幼儿的父母,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到已长大成人孩子的父母,帮助各年龄层孩子的父母缕清在亲子关系中犯下的错误,存在的问题,从父母自己的童年经历中寻找心理根源,为父母的失当行为找到心理学的原因,除了能带来亲子关系的改变外,还能帮助我们改变人际沟通方式,获得更美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 1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倾情荐。

★ 韩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国民育儿导师”吴恩瑛力作。

★ 国际上公认有成效的教育方法,130则实用育儿用语范例,易学易用。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为孩子营造出安全、包容、温暖的家庭氛围,用温暖的语言培养孩子生命深处的安全感,为孩子的一生铺就爱的底色。

★ 教父母恰到好处地和孩子沟通,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培养品格优秀的孩子。
让父母和孩子更加理解彼此,改善亲子关系,轻松搞定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的典型教养问题。

★ 治愈的彩色插画,优美动人的语言,为你开启轻松愉快的育儿之旅。
温情可爱的亲子对话,治愈童年的自己,更能治愈孩子的一生,四色插画,为视觉和心灵带来温暖愉悦的享受。

《与宝宝对话》
如何与0-4岁的宝宝说话?
如何听懂宝宝的语言?
宝宝迟迟不会说话怎么办?
如何提高宝宝的智商?
如何营造对宝宝发育有利的环境?
如何在育儿阶段开发孩子的潜能?
……
这是有父母关心的事——尤其是新手爸爸妈妈,更是急需学习这样一门与宝宝“打交道”的“技术”。
“儿语潜能开发计划”是一套经多年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婴幼儿潜能开发方法,是英国皇家言语治疗师学院顾问萨莉·沃德博士20年之功潜心研究和实践所研发出的科学育儿方法。
本书告诉父母,从宝宝出生的一天起,就可以开始跟他说话了;每天花30分钟时间,就可以激发宝宝的无限潜能。
萨莉·沃德博士不仅告诉读者与宝宝对话的基本原则,更将宝宝0-4岁的成长分为11个阶段,事无巨细列举了各个阶段需采取的育儿技巧和方法,手把手教新生儿父母开发宝宝的无限潜能,是有不知道如何与宝宝“打交道”的新手父母的床头书。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对于任何想要回顾过去、避免重蹈父母覆辙、确保自己的孩子不会接受心理治疗的父母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威指南。在这本书中,英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直言不讳地给出很多要的建议。
通过与案例研究,作者自身为人父母的经历,以及从业二十多年炼就的心理治疗洞察力,佩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个小细节,而是力求从更广泛的层面,解决像什么是真正的父母等家庭问题。
这不是一本关于教你如何达成阶段性发展目标,如何训练你的孩子拥有令人羡慕的举止,或者如何拥有一个理想化的“美”家庭的书。这本书是有关与你的孩子如何建立功能性纽带,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安适,知道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的一本书——给他们,也给你一个真正快乐的机会。书里充满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智的、理智的建议,会让你对为人父母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传统的教养方法,要么是放任自流的“佛系态度”,要么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要么是对各种教养方式都来者不拒的“无头苍蝇状态”。《积极的品格:写给父母的育儿心理学》,正是冲破和摈弃了旧式家庭教育的层层迷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在孩子的情绪管理、抗逆力、自我效能、自控能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及品德培养等几个方面,为父母们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父母们以一种正向、积极的心态,为孩子营造愉悦的成长氛围,塑造孩子未来的幸福感和更高可能性。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在育儿过程中,教育理念、教养方法至关重要,但有理念和方法终都是要通过“话语”来实现,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大大影响着育儿的成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在说话,但“话语”恰恰是世界上难改变的东西。在具体的情景中,怎么做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建立互相信任的健康亲子关系呢?

本书是被誉为“韩国亲子教养之神”“国民亲子教育专家”的延世大学医学博士吴恩英新力作,围绕“父母的说话之道”,在130个生动的场景中与家长们分享如何与孩子良好沟通。


《与宝宝对话》
书中系统介绍了英国著名言语—语言专家、英国皇家学院导师的莎莉.沃德博士潜心30年研究实践所得的“与宝宝对话”(Baby Talk)这一婴幼儿潜能开发方法,涵盖了0~4岁的成长阶段。该方法基本的一条原则是,家长要每天用30分钟的时间单独和宝宝在一起交流、互动、做游戏。书中对这套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详细介绍了与宝宝交流和互动时应该遵循的黄金法则,告诉家长如何正确地和宝宝交流,从而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此外,作者还讲述玩具、书籍、电视和音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告诉家长如何在“与宝宝对话”中以爱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宝宝取得更大的进步。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目录
前言 / Ⅺ
PART 1
亲子教养的传承
过往经历的影响 / 3
破裂与修复 / 10
修复过去 / 15
如何自我对话 / 19
好父母/ 坏父母: 不要轻易评判 / 24
PART 2
孩子的成长环境
重点不是家庭结构, 而是我们如何相处 / 31
父母不在一起的时候 / 33
如何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 / 35
父母在一起的时候 / 36
争论的方法 / 38
培养善意 / 47
PART 3
回应孩子的感受
学习如何包容感受 / 53
确认感受的重要 / 57
否认孩子感受的危险 / 63
修复关系, 而不是冷战 / 69
去感受, 而不是去处理 / 70
床底下的怪物 / 74
接纳每种情绪的重要性 / 76
人须快乐吗 / 79
从感受中转移注意力 / 84
PART 4
初的孕育
亲子关系从怀孕时开始 / 91
交感巫术 / 94
你是哪类家长? / 99
宝宝与你 / 103
规划分娩 / 104
讲述分娩经验 / 105
吃奶的本能 / 106
初的关系 / 108
支持: 为了呵护孩子, 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 / 112
依附理论 / 120
强迫性的哭喊 / 125
不同的荷尔蒙, 不同的你 / 128
不要害怕孤独 / 129
产后抑郁症 / 133
PART 5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亲子关系决定心理健康 / 143
互动及来回交流 / 144
如何开始交流 / 146
互看游戏 / 147
交流恐惧症 / 148
专注观察的重要性 / 153
当你沉迷于手机时会发生什么 / 155
我们天生就有交流能力 / 157
婴幼儿也是人 / 160
讨厌的孩子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 162
为什么孩子变得 “黏人” / 166
寻找育儿的意义 / 167
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 168
睡眠训练是一种控制 / 169
什么是睡眠逐步推进 / 174
帮助, 而不是拯救 / 177
游戏力 / 181
PART 6
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一个榜样 / 191
输赢游戏 / 193
先考虑当下可行的状况, 别想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 196
行为得体所需要的特质 / 197
如果有行为都是沟通, 那些不得体行为意味着什么 / 201
早点积极投入时间, 就不需要后来被迫投入 / 208
用语言来表达感受, 有助于改善行为 / 209
不要随意为孩子的不得体行为找借口 / 211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 216
当孩子发脾气时 / 220
莫名其妙的哭闹 / 225
父母的谎言 / 231
孩子的谎言 / 235
界限: 界定你自己, 而不是孩子 / 243
为年龄较大的孩子及青少年设定界限 / 254
反常的青春期 / 258
孩子长大成人后 / 267
后记/271
致谢/273
延伸阅读/282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序 言
正确理解积极教育与教育中的积极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教育是科学的教育
父母之道:爱很美好,为何要以悲伤为伴
积极教育到底教些什么
家庭游戏创设:记录三件好事

情绪力
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积极情绪的力量
从个体情绪到社会情绪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认识心理防御机制
引导孩子与消极情绪和平相处
藏在大脑中的快乐密码
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
家庭游戏创设:你来比划我来猜

抗逆力
培养不轻易言败的孩子
大棋士的大心脏
可爱岛实验与抗逆力
成功之树与抗逆力的形成方式
家庭环境决定孩子的抗逆力
提升孩子抗逆力的“ABC模型”
家庭游戏创设:沙漠求生

自我效能
帮孩子建立“我能行”
自我效能的潜在力量
戒烟实验与“野鸡实验”
影响孩子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鼓励孩子多进行自我评价
把握好激励和赞赏孩子的分寸感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家庭游戏创设:自我的每一面

自控力
能管住孩子的人,是孩子自己
棉花糖实验与“自控力现金”
自控力资源的耗损与提升
启动孩子意志力的冷热系统
延迟满足孩子,提升自控力
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家庭游戏创设:自我管理小日历 113

天赋优势
发现孩子的天赋,发挥孩子的优势
中国式管教问题:负面信息加工优势效应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优势
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
运用“补强法则”,强化孩子的优势
利用优势效应,把孩子不喜欢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家庭游戏创设:发现优势行动

专注力
孩子能专注,未来才能更多可能
“看不见的大猩猩”与专注力
专注能让孩子沉浸于峰体验
如何帮孩子设立明确目标
孩子开小差真的不好吗
让孩子身心放松
家庭游戏创设:我的心流拼图

善良
孩子未来真正的竞争优势
善良是人类进化选择的结果
善良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受
从身边小事,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
告诉孩子:助人,也要爱己
家庭游戏创设:我的助人行动单

“王者之力”
面向未来重要的三种能力
什么是“王者之力”
审美感:让孩子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创造力: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同理心:能“共情”的孩子,未来更幸福
家庭游戏创设:提升“ACE”能力的小游戏

后记
积极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王者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1章 用听说过却很生涩的表达,代替熟悉的话语

“有你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 18
“出去等我吧。” 20
“不可以。” 22
“原来是这种心情啊!” 24
“当时针走到这,我们就出发。” 26
◎育儿小故事 孩子为什么会闯祸呢? 29

“戴好口罩就能远离病毒,这很重要哦!” 31
“就算你( )也不能( )” 33
“睡得好吗?早上好呀!” 35
“爸爸回来了,让我抱抱我的小宝贝们!” 37
“你已经尽了大的努力,你真的做得很好!” 40
◎育儿小故事 不要试图去操控别人的心情 42

“那也要洗澡!” 46
“妈妈帮你挑出来,好好吃饭吧!” 48
“等你哭完了再说。” 50
“妈妈也觉得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开心了!” 52
“爸爸想要听清楚你说的话。” 54
◎育儿小故事 不能忍受被拒绝的孩子 56

“你不需要道歉,学会了就行了。” 58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我没办法笑着跟你说。” 61
“玩不是一件坏事。” 63
“你再尝尝,嗯~多好吃啊!” 65
“这很危险,别乱摸!” 66
◎育儿小故事 孩子的“空隙”,父母的“空隙” 68


第2章 当我们像我们的孩子一般大时,想听到父母说些什么呢?

“你今天干什么了呀?” 72
“哦?是吗?我突然也记不清了。” 74
“等你稍微冷静点再说吧。” 76
“你的朋友这一点很好哦!” 78
“说话的语气平和一点儿吧。” 80
◎育儿小故事 切勿以偏概全 82

“这个只能看、不能摸哦!” 84
“这个是拿在手里玩的。” 86
“现在该回家了。” 88
“这个万!万!万要记住!” 91
“是你的没错。” 93
◎育儿小故事 权属明确才可能分享 95

“在这里乱跑会撞到别人的!” 98
“你再大喊大叫,我们只能出去了。” 101
“今天得走了,下次再来玩吧!” 102
“我会一直看着你的。” 106
“不好意思,我们该走了。” 108

育儿小故事 美好的行为VS讨厌的行为
好人VS坏人 110

“你安静下来,妈妈讲话就不费力了。” 113
“当然爱你呀,超爱你!” 115
“突然想给你读一本有趣的书。” 117
“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119
“拜拜,下次见哦!” 121

育儿小故事 育儿过程中的“结局”,
即“ending”是非常重要的 124


第3章 温暖人心的“理解”

“现在别看电视了,我们出去散步吧?” 128
“原来你觉得弟弟很烦啊。” 130
“好的方法是……” 132
“妈妈想和你一起吃。” 134
“等你下次准备好了,再弹给爸爸妈妈听吧。” 137
◎育儿小故事 比起“这样说是不对的”,
  父母应告诉孩子“这样说是对的” 139

“来改正一下这个问题吧!” 142
“努力是重要的。” 145
“对不起,以后不会这样了。” 147
“你为什么不这样认为呢?” 149
“是吗?没听到吗?” 151
◎育儿小故事 就算孩子做错了事,
 也请认可其中合理的部分 153

“剩下的要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哦。” 156
“哪里出问题啦?” 158
“你当时心情应该很糟糕吧。” 159
“听见了,知道了,但请等一下。” 161
“这次比上次更快止住哭声呢!” 163
◎育儿小故事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是什么意思? 165

“是啊,吃得很快呢,真棒!” 167
“努力就能做好!” 169
“哇,听起来很有趣,妈妈要做什么呢?” 171
“对不起,原来你不喜欢啊,以后不会这样了。” 173
“你真的很棒!” 175
◎育儿小故事 请听孩子把话说完 177

“怎么回事啊?” 179
“只要用心学,你能做到的。” 181
“颜色混在一起更好看了。” 183
“对呀,没要问我哦。” 185
“没事,下次再试试吧。” 187
◎育儿小故事 别让其他因素控制自己的心情 189

第4章 用耳倾诉,用口倾听

“你也会有不高兴的时候吧?” 194
“弟弟(妹妹)有的时候也挺烦人的吧?” 196
“那也不能推他,你可以告诉他你不愿意。” 198
“无论是谁都不行。” 200
“你试试对他说:‘那是我的,请还给我!’” 202
◎育儿小故事 你有多爱说:“咱们不是说好了吗?” 204

“说清楚你是因为什么不高兴。” 207
“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 209
“我们是为了好玩才玩的,没要这样闹脾气呀!” 211
“从今天起你自己来准备明天要穿的衣服吧。” 213
“我知道你不舒服,但是不穿会很冷,不能不穿。” 215
◎育儿小故事 孩子为何总让父母给贴创可贴? 218

“能告诉妈妈什么时候让你讨厌了吗?” 220
“是因为妈妈没答应你,才讨厌的啊。” 222
“湿漉漉的很不舒服吧?我来帮你吹干。” 224
“弟弟惹得你很不开心吧?” 227
“原来你累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啊。” 229
◎育儿小故事 这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很令人心疼。 231

“我要给他讲讲。” 234
“你得问他:‘我可以玩你的这个玩具吗?’” 236
“只能假装扎,不能真扎哦!” 238
“那你为什么一直扎别人啊?” 240
“不论输赢,玩得开心就好了。” 242
◎育儿小故事 “妈妈,我做得很好呢。” 244


第5章 不要变得幼稚,不要忘记初衷

“今天很辛苦吧” 248
“知道了就行了。” 251
“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啦,妈妈需要你来帮忙。” 253
“只不过,这刚好不是妈妈擅长的事情而已。” 256
“亲近的人才是你人生中重要的存在。” 257
◎育儿小故事 清者自清 259

“肚子饿了吗?还是只是想叫妈妈?” 262
“不开心,呜呜,好难过。” 265
“哎哟,该睡觉了,却睡不着呀。” 267
“全画完了啊,真棒!” 270
“今天画画的时候开心吗?” 272
◎育儿小故事 “我不是你妈妈。” “你给我滚出去。” 274

“看来那时朋友是那样的心情啊。” 276
“诶?别这么说嘛。” 277
“不可以说‘咱们不跟他玩’。” 279
“很多人都说的话,并不总是对的。” 281
“今天你们都受苦啦。” 283

育儿小故事 好朋友(friend)和
同班同学(classmate) 285

“我了解了。” 287
“并不是说你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290
“谢谢你告诉我,但是……” 292
“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你们两个都很珍贵。” 293
“妈妈喜欢你了。” 296
◎育儿小故事 不要逼孩子说“对不起” 298


第6章 今天是与孩子对话的一天

“要抱抱,抱紧一点!” 304
“抓好扶手,没错!” 306
“哇,这真有意思!” 308
“等结束了再来好好聊吧。” 310
“我们先走吧,之后你再自己穿。” 313
◎育儿小故事 不敢当众发言的孩子 315

“放轻松去试试吧。” 318
“不是因为讨厌你,是因为很丢脸。” 320
“我也要继续努力了。” 322
“无论如何,你都是个很棒的孩子。” 324
“你做什么的时候会感到幸福呀?” 327
◎育儿小故事 自主性和固执鬼 329

“没办法了,有什么就玩什么吧。” 332
“很着急吗?” 334
“据说不去理会她好。” 336
“明天开始你要自己带哦。” 338
“妈妈现在还没准备好和你说话。” 340
◎育儿小故事 我那喜欢臭美和显摆的孩子 341

“你应该也不想那样的。” 344
“你打算怎么做?” 346
“没有别人的允许,不能碰别人的东西。” 348
“它会活在你心里。” 350
“妈妈真的错了,对不起。” 352
◎育儿小故事 有效的指令 354

“那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呀。” 359
“这个都能做好,那个也能做好的。” 361
“圣诞老人其实并不存在/圣诞老人一定会来的!” 363
“你过去一年表现得很好。” 365
“你是花朵,是星星,是春风。” 367
◎育儿小故事 父母是永远不会抛弃孩子的 369

《与宝宝对话》
《与宝宝对话》目录
序言
阶段1(0~3个月)
发现宝宝沟通与互动的惊人能力

从宝宝出生的一天起,你就可以开始跟他说话。对孩子讲话的多寡与他们的语言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建立亲子感情强有力的因素,而这种感情也是维系宝宝一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阶段2 (3~6个月)
宝宝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尽情回应宝宝

让宝宝有时间“回答”是很重要的。你应该留意他讲完话暂停的时候,此时是你讲话的时机,而且你们现在应该不会经常抢着“说话”了。给自己这段全身心与宝宝共处的时间,对锻炼他沟通与互动的敏感度非常有帮助。

阶段3 (6~9个月)
你要和宝宝相互对话,而不是你主导宝宝说话

你和宝宝现在正大量用声音“对话”,你须把这个游戏视为你们两人的对话,而不是你主导他说话。轮到他说话时请给他充足的时间,他会以眼神或动作清楚告诉你,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阶段4 (9~12个月)
调整你与宝宝对话的方式,让宝宝理解更多词语

现在你跟宝宝说话的方式,对宝宝理解词语非常重要,比如要说短而简单的句子、句子间需有停顿、大量使用手势等。这一时期,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阶段5 (12~16个月)
跟随宝宝的注意力焦点,关注宝宝感兴趣的东西

你只要针对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发言即可,完全不需问问题或指示宝宝。问题会让宝宝陷入试
图想出答案的困境,而指示宝宝意味着他须决定是否要遵从大人的指示,这两种情形都会干扰宝宝倾听。

阶段6 (16~20个月)
关注宝宝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你须对宝宝注意力发展程度保持敏锐。不要试图引导宝宝的注意力,尤其是当他全神贯注于某事物上时,这只会让你们都感到挫折,因为他就是无法听你的话,你须等待。

阶段7 (20~24个月)
宝宝开始成为能和你真正对话的人

宝宝现在会用语言的方式,让你清楚地知道他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让你不再需要像早期一样完全依靠猜测。或许这个时期重要的变化,是他现在心中所想的事,不一定总是“此时此刻的事”了。

阶段8 (2~2岁半)
永远先肯定孩子说的话,再复述给他听

孩子现在有很多话要说,但仍没有足够的语言来表达。如果孩子的句子很混乱或不完整,你可以帮他说出他想说的话。这对孩子的对话技能发展很有帮助。

阶段9 (2岁半~3岁)
要用丰富的语言和宝宝交流

你们现在的对话范围很广,不只是讨论他和其他人做过的事,还有做这些事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感受,你想使用多少新词语都可以,只要把这些词语用在孩子感兴趣且关注的情境中,他很快就能理解。

阶段10 (3~4岁)
开始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他开始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了,如果有玩伴的话,就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直来打扰你,而且他现在能比较长时间地玩一个活动,通常不会玩几分钟就不想玩了。

阶段11 (4岁后)
从无助的小婴儿到成熟的对话者

你不担心要限制所使用的词汇量或句子的复杂度,如果孩子不清楚你说的话,他会立刻让你知道。如果你发现孩子语法错误,跟以前一样在对话中示范正确的语法,对孩子仍然很有帮助。


附录1 儿语潜能开发问答 附录2 关于幼儿语言障碍的误解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这本《温柔的教养》感动了我,作者站在孩子的立场,为我们描述孩子那些让我们受不了的行为和情绪,不但教父母如何带着深厚的怜悯心来看待孩子,更透着温柔的怜悯在爱护着读者,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东方跃儿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李跃儿

幸福的人生蓝本,需要用爱铺就底色。《温柔的教养》将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实践,不仅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关注到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内在发展,对家庭教育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

我个人很推崇“善意养育”,而善意的方法就是温柔地对待孩子。温柔是一种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不是骄纵,而是温和且坚定。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你好,小孩》作者,亲子教育专家 李小萌

《与宝宝对话》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与宝宝对话》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前言
近, 我看了喜剧演员迈克尔·麦金太尔的脱口秀节目。他在节目中说,我们需要帮孩子做四件事: 帮他们穿衣,喂他们吃饭,给他们洗澡,哄他们睡觉。他说,他当爸爸之前有个幻想, 他以为家长就是陪着孩子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 然后坐下来悠闲地吃着野餐, 但实际上, 每天面对孩子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你得一直帮他们做那四件基本的事情。 麦金太尔描述他如何好说歹说地哄孩子洗头、穿外套、出门或吃蔬菜时, 全场哄堂大笑。那是父母的笑声, 也许都是像我们这样的父母, 大家都是过来人。
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 可能很无聊、令人沮丧、让人失望、伤透脑筋,但同时也是你经历过的有趣、快乐、有爱、美好的事情。
当你忙着换尿布,为孩子生病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地看着孩子发脾气(幼儿和青少年),或上了一天班回到家,开始你的下一段工作时(这些工作包括: 从儿童座椅的缝隙刮出残留 的香蕉, 或是又收到一封校长来信, 请你去学校一趟),你很难冷静客观地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带你从大处着眼,帮你退一步了解全局,看清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以及怎么帮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 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制成长)。少了可以依靠的关系,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损。你一定希望亲子关系变成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将来也成为他们的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
身为心理治疗师, 我曾听过很多在亲子关系问题上产生困惑的人倾诉他们的经历。通过这个工作,我有机会观察到亲子关系是如何变质的,以及如何让它恢复正常。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跟大家分享亲子教育中真正重要 的东西,包括如何看待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倾听孩子,以便更了解他们;如何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惫的冲突或退让的模式。我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亲子教养的问题,绝非靠一些小技巧或诀窍来驯养孩子。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与孩子相处,而不是如何操纵他们。
在这本书中,我会鼓励你回顾自己婴幼儿时期及童年的经历, 以便把自己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有益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也避免把以前吃过的苦复制到孩子身上。我会把重点放在如何使有的关系变得更好,让孩子可以在和谐的关系中成长。我也会谈到女人怀孕时期的心态,可能对未来的亲子关系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与婴儿、儿童、青少年和长大成人的孩子相处,让亲子关系变成孩子的力量之源以及你获得成就感的源泉。这样一来,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因为让他们穿衣、吃饭、洗澡、睡觉而引发的争吵就会越来越少。
这本书送给有爱孩子同时也真心喜欢孩子的父母,希望你们都能拥有美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父母之道: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是天下有父母的心愿。从咿呀学语开始,父母就牵引着孩子踏上了寻找幸福人生的旅程。可是很多父母都不清楚,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能真正让孩子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为什么自己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富足的生活,却仍然挡不住孩子的叛逆、冲动、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甚至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哭着喊着闹自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会有22 万中国同胞因心理问题、生活压力、自我伤害等遭受痛苦。这或许是我们所面临的大伤害。而更令我们痛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各种方式伤害自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大约占2%。更糟糕的是,这一数据在全世界都不乐观,每年甚至有将近100 万人死于心理疾病。这比任何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都大。
以上这些现象都在提醒父母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环境下长大,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幸福中的孩子更出色
事实上,仅是从人类或者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所谓的成绩远远比不上幸福对人生的意义。更为关键的是,那些活在真实、自由、幸福中的孩子,他们的成绩往往更加出色。
近几年,我的一位学术助理每年都会对新入校的清华学子进行随机采访,并且和之前采访过的清华毕业生进行比对,调查结果十分有意思。
他发现,大部分清华的优秀学生与优秀的毕业生在被问到他们当年高考的状态时,都不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学得天昏地暗、悲从中来。相反,这些优秀的学子在高考前相当放松与自信,并兼顾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他们的心态很放松,学习态度很积极,对知识的系统性与规律性有着清晰的把握,“乐此不疲,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就是我提到的一种积极投入状态下的心花怒放与物我两忘,其结果是驾轻就熟、挥洒自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真正拥有大智慧与大幸福的人,才是拥有大气运的人,才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实现伟大梦想。相反,那些处于压抑、郁闷、封闭、无力状态下缘木求鱼的人,更容易遭遇人生的冰河而无法自拔。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有了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恰恰是一门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学科。它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和欲望,让我们时刻感知生活的愉悦与幸福。积极教育恰恰是运用幸福的科学拥抱幸福的教育,实现超越理想的教育科学。积极教育从来与好的成绩不冲突、不矛盾,虽然很多人会担心甚至误解积极教育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但科学实证已经表明,积极教育会大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成绩、创造力、同理心等。其核心是,积极教育点燃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活力,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动力与朝气。积极教育会带给孩子巨大的幸福感与意义感,这个过程将从内到外地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而拥有优秀的品格、优秀的成绩、多元的爱好与亲近社会的能力,将会使孩子更有能力把握住机会,取得超出预期的成就。
父母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对于父母来说,学习积极心理学,对孩子进行积极教育,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完善还是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父母要成为好的自己
孩子周围的重要人物,是他成长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对他影响深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都会被孩子看在眼中,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孩子。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怎样为人处世,都会影响孩子的选择倾向。比如,在文学、艺术及各种体育活动中,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看到什么叫投入、专注和热爱,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地向这些活动靠近,并且愿意投入足够的专注力去挑战,发现乐趣。所以,父母的行为状态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关键的因素。
父母心态阳光、积极、乐观,做事专注、认真、负责,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感到满意、幸福,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看到和感知到这些状态,继而自己也向着父母的状态发展。
2.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关注
如今,社会压力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社会上的各个阶层,而孩子正处于心理敏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人格要求独立的阶段,心中有很多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须时刻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一次,一位高三的学生家长找到我,说孩子患了抑郁症,突然不愿意上学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不也见。家长用了各种办法,都说服不了孩子。
通过家长我了解到,这个学生原本十分出色,不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是班长。他不愿意去学校,只是因为一位老师在谈论毕加索的画作时有些调侃地说:“毕加索的画没什么了不起,连小孩子都能画出来。”当时班里很多学生也附和这位老师。而这个学生觉得老师不尊重画家,不尊重历史,更是不尊重自己的教学工作,这让他十分愤怒。同时,他也为那些跟着起哄的同学感到深深的悲伤。可是,当他和老师、同学们说这个事情时,大家都觉得他很无聊、很奇怪,认为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回到家后,他又把自己的想法跟妈妈说了,没想到妈妈也不理解他。
后来,我看过这个学生的作文。他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非常优秀。同时我还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平时都是妈妈带他。一直以来,母亲都有一种危机感与压力感,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对他十分严厉,母亲几乎从未跟孩子深入地谈过心,孩子做什么都要遵照母亲的安排与要求。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一个原本很出色且有同理心的孩子,却逐渐走向了消极与负面。
这些本来不该出现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关键原因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不了解、不关注。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引路者,而不应该是孩子的生活监工。如果父母完全不懂得积极心理学,不研究健全的人格如何养成,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一味地用惩罚和高压政策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心理残疾。
3. 家庭教育须与时俱进
作为孩子人生的一任导师,父母须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无论是观念还是行动,都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从而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与当今时代不同的声音:“我们小时候,父母都不怎么管我们,我们也顺利长大了。”“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事儿?犯了错,父母揍一顿,转眼就忘了。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有心理问题,真矫情!”经常说这些话的父母往往忽视了时代的变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踏上了信息的高速公路。在这条“公路”上,每天都有潮水般的信息涌来。这些信息有好有坏。好的信息可能会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一些不好的信息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赌博、吸毒、校园暴力等。所以,时代不同了,孩子面临的环境不同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须与时俱进。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为家庭教育指引了科学的方向,同时也向父母们传授了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学习积极心理学,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方向地引导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伟大的恩典,同时也是我们好的“原材料”。作为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父母该怎样做,才能让这件“产品”更优秀、更出色呢?好的方法就是技术人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素质—提升教育能力,然后用有的方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孩子能够学会以积极、阳光、正面、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这样的孩子不仅会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还会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未来也会拥有更加精彩且幸福的人生。
积极教育是顺应天性的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认为孩子只要多学知识、掌握技能即可,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种知识、技能,还要具备爱心、担当、创造力、想象力、感染力、懂得利他、擅长沟通等积极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光靠书本是很难学到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积极教育就是试图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培养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孩子,让孩子有终身学习的原动力,能不断地发挥出自己内在的优势、美德、品质,从而积极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积极教育的内涵。
不只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幸福
经常有人问我:“彭老师,你这么重视积极教育,积极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一名长期在大学任教的教育工作者,我切身的感受就是,孩子的生活不能只为了学习,还应该过得开心、愉悦。我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后来又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如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我见过无数优秀的考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世界尖学府。这些孩子学习认真,也很勤奋,但我却非常痛心地发现,一些原本很优秀的孩子在考入大学后就迷失了自我,甚至开始放纵、堕落,后可能连毕业证都拿不到,非常可惜。
我曾多次与这些孩子沟通,发现存在于这些孩子身上的一个共性:他们都被父母严格管教,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考上一所好大学。如父母所愿考上名牌大学后,他们就觉得:我的使命完成了,接下来,我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他们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不再听父母的话,彻底放纵自己,做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基本就是享乐和放纵自己,端情况甚至是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自己满足了父母的期待,自己也要满足自己—远离眼下这个令自己厌倦的世界。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听到这些,非常痛心。这警示我们:在期望孩子学习好、考上好大学的同时,更有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而积极的人格教育,会在提升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激发积极的内在动机,让孩子保持积极、阳光、美好、善良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
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的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群小朋友随机地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其中一组孩子现在看来成绩不好,但只要你用心关照、支持他们,他们未来的成绩会很好。”而对于另一组孩子,他告诉老师:“这些孩子不会有大的成就,现在就已是他们的好水平了。”
对那些受到积极暗示的孩子,老师的态度非常积极,孩子的行为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希望。而另一组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一学期后,一组被认为会变得优秀的孩子,成绩果然都提升了。而那些没有得到积极暗示和特殊关照的孩子,成绩都下降了。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罗森塔尔效应”。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积极的支持和关怀可以产生正面的效果,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积极教育不仅能让孩子产生正面的学习效应,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既提高了他们的成绩,又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水平。特别是在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其实比单纯地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更有价值和意义。

《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序言 孩子和我之间的1°,细微变化的开始


近,我在节目、演讲和 YouTube 视频中 , 经常强调 1°的重要性。起跑线上站着很多人,很多人在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前行。其中,有的人偏离了1°,和其他人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刚出发的时候,1°的差别微乎其微,几乎很难发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会如何呢?走偏了的人与其他人会有何不同呢?
育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虽然父母都无比地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并不会因为爱就不觉得辛苦。父母都想好好教育孩子,这是我们内心深处怀有的赤诚真心。但是有时事情却不那么顺利。育儿并不会仅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就能一蹴而就。当我遇到很久不见的家长们,经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读您的书感觉都明白了,看也看明白了,听也听明白了,但到了真正要实践的时候,还是会按照自 己以往的方式来。”父母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了,为何还总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对待孩子呢?我们为何总是想要走前人走过的路呢?
我思考了很多在育儿过程中能够引发 1°变化的方法,希望能给艰难的育儿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用 1°的变化,收获大成果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最温柔的教养+与宝宝对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品格(套装4册)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