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孩子,你在想什么--场景化育儿心理学

103.50
运费: ¥ 5.00-20.00
库存: 1 件
孩子,你在想什么--场景化育儿心理学 商品图0
孩子,你在想什么--场景化育儿心理学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png

1. 该书由DK出版,英国著名作家塔尼思 凯里著,作者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且对各国教育有深入的了解。

2. 大J倾情翻译并作序,为父母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育儿指南。

3. 本书参考了神经科学和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帮助家长从孩子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

4. 书中提供了100多个真实的亲子互动场景和育儿时刻,既让我们看到孩子在想什么,也让我们知道家长的心理活动,从亲子双方的视角出发,让家庭教育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5. 随书附赠由央广主播倾情录制的有声书,让家长随时随地扫码即可收听。


内容简介.png

2_7岁的幼儿正处于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开始独立探索、交朋友、掌握语言与沟通技能等,在这些关键的发育阶段,孩子体现出不同的发育特点。日常育儿过程中,父母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育儿冲突时刻,父母除了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外,还要注重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孩子所思、所想背后的真正心理,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和心理的理解和认同。本书通过全景视角,为父母提供了一种育儿指南,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也让父母更加有信心去应对各种场景,从而解决亲子冲突,改善亲子关系。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育儿场景,让家长能迅速找到对应的问题及场景,并提供了当时及长远的解决建议,让家长更加知道该怎样去应对,从而增加育儿的信心。


作者简介.png

作者:塔尼思;凯里,英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执笔探讨现代家长所面临的*迫切挑战。她的8本著作已被翻译成包括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在内的15种语言。塔尼思;凯里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对大西洋两岸的教育都有深入的见解。她的文字曾在多种知名刊物上发表,包括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卫报》和美国的《纽约每日新闻》等。

译者:大J,英文名Jessica,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中美融合式家庭早教实践者,资深亲子阅读推广人,中国家教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500万粉丝公众号_ldquo;大J小D_rdquo;创始人。

因为女儿早产,大J在与医生和康复师长期的接触中,学到很多科学的育儿知识,还专门进入纽约的大学,学习儿童早期教育和脑神经科学方面的课程。她把学习到的理念和方法,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微信公众号、图书、课程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广大父母。

大J以_ldquo;前沿专业理论十亲身实践心得_rdquo;的方式撰写了_ldquo;家庭早教三部曲_rdquo;《打造儿童超级大脑》等多部作品销量近百万册,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中国台湾、越南等地区和国家出版。她倡导的_ldquo;先育己再育儿_rdquo;_ldquo;*好的早教在家庭_rdquo;_ldquo;做成长型父母、建成长型家庭_rdquo;等理念,影响了中国上百万的年轻父母及其家庭。


目录简介.png


【目录】

前??言 8

导??语 10

第1章

你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望

你个人的童年经历 14

你的价值观 16

将孩子放在中心位置 18

_ldquo;差不多_rdquo;家长 20

第2章

孩子的发育过程

孩子如何学习 24

孩子的大脑 26

里程碑节点:2~3岁 28

里程碑节点:4~5岁 30

里程碑节点:6~7岁 32

第3章

2~3岁的孩子

_ldquo;这是我的!_rdquo; 36

_ldquo;我要自己做!_rdquo; 38

_ldquo;不!不!不!_rdquo; 40

_ldquo;不要西蓝花!_rdquo; 42

外出吃饭 44

_ldquo;蓝色的杯子。不,黄色的杯子。不,还是

??蓝色的。_rdquo; 46

_ldquo;爸爸,坐那里!_rdquo; 48

_ldquo;不要穿外套!_rdquo; 50

_ldquo;妈妈,不要走!_rdquo; 52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54

_ldquo;我要你的手机!_rdquo; 56

_ldquo;再吃一个,好不好?_rdquo; 58

_ldquo;我不喜欢她。_rdquo; 60

害 羞 62

过家家游戏 64

_ldquo;我现在就要!_rdquo; 66

_ldquo;我还没玩好。_rdquo; 68

_ldquo;求求,求求你了。_rdquo; 70

_ldquo;不要妈妈,要爸爸。_rdquo; 72

睡觉难题 74

_ldquo;我要听这个故事。_rdquo; 76

_ldquo;我喜欢这根树枝。_rdquo; 78

_ldquo;这个是用来干什么的?_rdquo; 80

_ldquo;一个给你,一个给我。_rdquo; 82

留出高质量陪伴时间 84

_ldquo;明天是什么时候?_rdquo; 86

第4章

4~5岁的孩子

_ldquo;我想要抱抱。_rdquo; 90

_ldquo;看看我做了什么!_rdquo; 92

_ldquo;我想要我的奶嘴。_rdquo; 94

_ldquo;你是伤心了吗,妈妈?_rdquo; 96

_ldquo;我要气爆炸了。_rdquo; 98

_ldquo;我马上要动手了。_rdquo; 100

_ldquo;这太好笑了!_rdquo; 102

_ldquo;长颈鹿先生也可以坐下来吗?_rdquo; 104

搬 家 106

_ldquo;我喜欢和你在一起。_rdquo; 108

_ldquo;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_rdquo; 110

_ldquo;但我没有听见啊。_rdquo; 112

_ldquo;在我还小的时候_hellip;_hellip;_rdquo; 114

_ldquo;我放弃了。_rdquo; 116

_ldquo;我怕黑。_rdquo; 118

_ldquo;我要告状。_rdquo; 120

乘车出行 122

_ldquo;你更爱她。_rdquo; 124

_ldquo;我把泰迪丢了。_rdquo; 126

_ldquo;你总是那么忙。_rdquo; 128

_ldquo;我讨厌她。_rdquo; 130

_ldquo;我感到很伤心。_rdquo; 132

_ldquo;我从没想要个弟弟。_rdquo; 134

怎么照顾生病的孩子 136

_ldquo;他们说我是一个_lsquo;哭包_rsquo;。_rdquo; 138

_ldquo;我做了一个不好的梦。_rdquo; 140

_ldquo;我没做过。_rdquo; 142

_ldquo;我尿裤子了。_rdquo; 144

_ldquo;她太讨厌了。_rdquo; 146

_ldquo;我不想收拾。_rdquo; 148

_ldquo;你必须得这样。_rdquo; 150

_ldquo;你不能来我的派对。_rdquo; 152

生日派对 154

_ldquo;我不要!_rdquo; 156

_ldquo;我尿床了。_rdquo;158

_ldquo;坏人会伤害我们吗?_rdquo; 160

_ldquo;这感觉很好。_rdquo; 162

_ldquo;刚才做得还好吗?_rdquo; 164

_ldquo;你也会死吗?_rdquo; 166

_ldquo;你答应过的。_rdquo; 168

分居和离婚 170

_ldquo;我希望这是完美无缺的。_rdquo; 172

_ldquo;不要在墙上画画。_rdquo; 174

第5章

6~7岁的孩子

_ldquo;我必须得告诉你一些事情!_rdquo; 178

_ldquo;这不公平!_rdquo; 180

_ldquo;我做不来。_rdquo; 182

_ldquo;我恨你!_rdquo; 184

_ldquo;但妈妈说我可以的。_rdquo; 186

良好的举止 188

_ldquo;没人喜欢我。_rdquo; 190

_ldquo;他们对我很不好。_rdquo; 192

_ldquo;我真想有个不同的家。_rdquo; 194

_ldquo;我不想去上学。_rdquo; 196

_ldquo;他是我*好的朋友。_rdquo; 198

学校的压力 200

_ldquo;家庭作业真烦人。_rdquo; 202

_ldquo;我是*棒的。_rdquo; 204

_ldquo;你会让我丢脸的。_rdquo; 206

_ldquo;但我所有的朋友都有一个。_rdquo; 208

_ldquo;我真没用。_rdquo; 210

钱的问题 212

_ldquo;不要争了!_rdquo; 214

_ldquo;但我不累。_rdquo; 216

_ldquo;我无聊了。_rdquo; 218

_ldquo;我不如他们好。_rdquo; 220

_ldquo;我有男朋友了。_rdquo; 222

_ldquo;我再也不玩了!_rdquo; 224

数字世界 226

_ldquo;小孩是从哪里来的?_rdquo; 228

_ldquo;我必须得学习音乐吗?_rdquo; 230

_ldquo;什么是陌生人?_rdquo; 232

_ldquo;我的日记_mdash;_mdash;不准看!_rdquo; 234

_ldquo;你为什么必须去工作?_rdquo; 236

_ldquo;你从不让我做任何事情。_rdquo; 238

_ldquo;我想要一部手机。_rdquo; 240

_ldquo;我不够漂亮。_rdquo; 242

课外活动 244

参考书目 246

致????谢 252


_hellip;_hellip;前言/序言

译者的话

去年我收到中国妇女出版社的邀请,来翻译DK这本What_rsquo;s My Child Thinking。当时我看完原版内容,立马就欣然答应了。

很多朋友肯定会好奇,我自己已经写了6本育儿书,为什么还要翻译别人的育儿书呢?因为这本书有一些_ldquo;不一样_rdquo;。

成为母亲的这6年,我一直在学习育儿,回顾这几年自己成长的历程,我把无数育儿方法和理念总结成这四个字:互相_ldquo;看到_rdquo;。我们需要去_ldquo;看到_rdquo;孩子,看到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_ldquo;看到_rdquo;自己,看到我们作为父母的需求,以及我们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这也是这几年来我不断学习、不断分享,不遗余力在做的一件事。

拿到DK的这本原版书时,我的确耳目一新,因为这是第一次,我看到一本育儿书里同时呈现了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想法。

长久以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怎么理解孩子,却经常忘记去理解我们自己。我曾经就有过因为学习太多育儿知识,而假装成为一位_ldquo;好妈妈_rdquo;的经历。而这本书告诉我,原来我这么想是可以的,只不过我可能忽略了孩子某些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被理解、被看到,其实是我们做好父母很关键的一课。

了解DK这个品牌的朋友应该知道DK的专业度和严谨性,但这本写给父母的育儿书的阅读体验却出奇地友好。这是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但书里没有干涩的理论,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段还原了一个个育儿的场景,即使我的女儿已经6岁了,我在读到两三岁这个年龄段的章节时,仍然有会心一笑的感觉,_ldquo;原来大家都一样_rdquo;。

书里针对每个场景都给出了方法,既有针对眼下的_ldquo;救火_rdquo;,更有着眼于_ldquo;长期_rdquo;的努力方向,让每位父母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明白背后的道理。这是非常赋能的_mdash;_mdash;育儿不能只学_ldquo;术_rdquo;,否则我们会永远疲于_ldquo;救火_rdquo;;但育儿也不能只学_ldquo;道_rdquo;,否则我们总会有_ldquo;学了那么多,仍然带不好娃_rdquo;的挫败感。

我很荣幸自己可以翻译DK的这本《孩子,你在想什么》,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2~7岁孩子的父母,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_ldquo;应该_rdquo;怎么做,更是在提醒我们育儿的本质,即互相_ldquo;看到_rdquo;。父母是容器,只有我们内心稳定并且充盈,孩子的问题才不是_ldquo;问题_rdquo;,而是成长的机会;孩子的_ldquo;找麻烦_rdquo;都不是麻烦,而是孩子深陷麻烦,渴望得到大人的帮助。

愿我们在成为好父母的路上,也能时刻不忘记_ldquo;自己_rdquo;。看到自己,看到孩子,亲子关系就是可以这么简单。

大J

2020年10月



前??言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经常觉得,好像自己就得神奇地知道该怎么_ldquo;做_rdquo;一样。不管是孩子不肯穿外套,还是拖拖拉拉不肯上床睡觉,你都会发觉自己在寻找_ldquo;正确的_rdquo;措辞和反应,希望能够碰巧找到一种有效的策略。

我们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提供帮助,让你洞悉孩子小脑瓜中的种种想法,从而知道遇到这些时刻该怎么做。这本书参考儿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佳研究成果,将帮助你从孩子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同时,本书也在提醒你,角度不同,看法会有多大的差别。

本书还在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独树一帜:很多育儿书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视为单向的,由更强势的成人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但育儿一直都是一个_ldquo;你来我往的过程_rdquo;_mdash;_mdash;父母的内省同样重要。我们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剧本,告诉我们_ldquo;应该_rdquo;如何为人父母。但除非我们留神倾听它的指示,否则我们很可能不会认识到,自己抱有不少无益的想法和偏见,而这些会阻碍我们与孩子的真实沟通。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做到*好,却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为_ldquo;立规矩_rdquo;所说的话会让已经失去控制的孩子更加难过。这是首本同时呈现父母以及孩子想法的育儿书,你可以在本书中看到100多个真实的亲子互动场景和冲突时刻。

2~7岁正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耶稣会士们有一句名言:_ldquo;让我把孩子带到7岁,我会给你一个虔诚的信徒。_rdquo;这句话背后有科学的依据。孩子到了7岁,90%的大脑发育已经完成。孩子从出生到7岁的经历和所得到的关爱照顾,已让他的大脑初步成形。

作为父母,我们这一代人无比幸运,因为由于神经科学的进步、大脑扫描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年来的儿童发育研究,我们知道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和受人尊敬的安哈蕾德;拉德金博士(以及我和她的5个孩子)一起合作,组建成育儿作家与儿童临床心理学家的团队,已挑选出这些成果中*优秀的部分,其中很多都是大家至今无法轻易接触到的知识。

据我们了解,还没有任何图书能够给父母们带来360deg;的全景视角,将重要的研究应用到如此多的真实场景中。当然,没有一本书能够包罗一切可能。但我们相信,本书中的指南必然可以改善你与孩子的沟通之道。

作为父母,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候,自己刚发完火、争论完或发完脾气,却又陷入新一轮的发火、争论和发脾气中。那就把这本书当作改变的指南,让它帮助你理解孩子在这些时候真正想要告诉你什么,让自己更加自信地做出应对。将本书当作你的资源,我们相信你会获得更深的认识,而这会改变你与孩子的关系,*终帮助你和你的孩子做到冷静从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后记】(致谢)

作者塔妮思;凯里:非常感谢我的两个孩子莉莉和珂莱欧,谢谢她们俩促成了本书的面世。本书正是在你们还小的时候我就想找到的书,希望在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它能为你们提供一些洞见,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向我的丈夫安东尼表达我的爱意,他的支持让我得以从容不迫地慢慢写书。还必须特别感谢我*好的经纪人卡罗琳;蒙哥马利;同样理所当然地要感谢冷静、博学且始终保持理性的顾问安哈蕾德;拉德金博士,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始终是她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后,创作一本真正原创又能浅显易懂且友好的育儿书,并非易事,支持本项目运作的DK伦敦部的编辑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团队!

顾问安哈蕾德;拉德金:非常感谢格温达和亚瑟,感谢你们让我的童年如此幸福,如此充满爱和信念;也感谢大卫、诺拉、布丽姬特和亚瑟,感谢你们教给我的一切,这远超任何教科书能给予我的。

出版社:我们想感谢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以下人员:负责校对的凯西;斯蒂尔和编写索引的凡妮莎;贝尔卡。



_hellip;_hellip;

商品目录加载中......
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孩子,你在想什么--场景化育儿心理学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xhbookmall
新华一城书集微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