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37.5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100 件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商品图0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 作者:[美]杰罗德·J.克雷斯曼(Jerold J. Kreisma

  • 书号:272696

  • 定价:¥75 元

  • 字数:200 千字

  • 印次:1-1

  • 开本:

  • 出版时间:2020-07-28

  • ISBN:978-7-300-27269-6

  • 包装:


     

    杰罗德·J. 克雷斯曼  博士

    毕业于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美国精神病学会终身教授。经常在全美各地及其他国家发表学术演讲,并在美国知名《奥普拉脱口秀》等电视节目中作为受邀嘉宾传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问题解决之道。他所创建的专门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服务的治疗中心,为相关专家、学者及病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哈尔·斯特劳斯

    一名职业的医学与健康作家,几十年来一直为《女性家庭杂志》 《男性健康》 《美国健康》 《红皮书》和《麦考尔》等心理学、运动和健康专栏撰稿。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出版多部相关著作。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可被诊断的精神疾病。BPD患者主要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为特征,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很容易爆发愤怒的情绪或不加思考地采取行动,甚至试图自伤、自杀。
    本书作者从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心理学根源与生物遗传根源入手,阐述了边缘人所具有的特征,如紊乱自我身份认同、难以控制的情绪、显著的分离焦虑及冲突的亲密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及其家属给出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本书不仅是一本提高公众对这种令人痛苦的精神障碍的认识的书,也是相关患者及家人的必备手册。 

     

     

    编辑推荐

    1.几十年来,本书一直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领域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南。

    2.长踞亚马逊人格及情感障碍类图书榜首。

    3.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施琪嘉教授以及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任志洪教授联袂推荐。

     

    本书赞誉

    本书是第一本向公众介绍边缘人格障碍的专业书籍,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堪称经典。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引用和阐述了大量的典型案例。无论是案例本身还是理论总结,都在推进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理解。

    徐凯文博士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

     

    我国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恰好到了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达到高峰,以及这类人群在心理治疗室中出现的概率高的一个交汇点,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及时出现的书。

    施琪嘉教授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

     

    BPD对于个人、家人以及社会都产生重大影响。该书有助于充分利用非专业资源,帮助BPD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任志洪博士

    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既爱又恨》是第一本向公众介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书。本书提高了公众对这种令人痛苦的精神障碍的认知,我们要感谢克雷斯曼博士为此所做的开创性努力。由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治疗从那时起又取得了很大进展,我们欢迎克雷斯曼对这一经典著作所做的必要更新。

    瓦莱丽·波尔(Valerie Porr

    美国人格障碍治疗和研究推进协会主席和创始人

     

    克雷斯曼和哈尔·斯特劳斯对他们20年前的这部经典著作进行了一次彻底修订,既保持了本书第1版内容丰富、易于阅读的风格,又涵盖了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和药物方面的最新进展。本书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案例的研究,还收入大量参考文献,澄清了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认知,不仅适用于一般大众阅读,也可供专业人士参考。这本书应该成为相关病人以及他们的朋友和家人的必备书,对所有能帮助他们康复的人也都有参考价值。

    兰迪·克雷格(Randi Kreger

     《不要在蛋壳上走》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家庭指南》的作者

     

    第 1 章  边缘人的世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009
    医生如何诊断精神性疾病 / 011
    情感性血友病 /014
    分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黑白世界 / 016
    狂风暴雨般的情感关系 / 018
    工作和工作场所问题 / 019
    “女性的疾病”/ 020
    在不同年龄组的表现 / 020
    社会经济因素 / 021
    地理边界 /021
    名人和虚构人物的边缘行为 / 022
    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 023
    “病理学”问题 / 024

    第 2 章  混乱和空虚
    边缘型人格:一种人格障碍 / 029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定义 / 040

    边缘人的马赛克图像 / 057

    第 3 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根源
    基因和神经生物学根源 / 068
    发展性根源 / 069
    先天还是后天 /  079

    第 4 章  边缘人与社会
    瓦解中的文化 /  086
    结构的崩溃: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 /  089
    对未来的恐惧 /  093
    人际关系丛林 /  095
    转变中的性别角色模式 /  097
    家庭和育儿模式 /  100

    第 5 章  与边缘人沟通
    SET 沟通法 /  114
    边缘人的困境 /  117
    一致性需要 /  132

    第 6 章  与边缘人相处
    在朋友和亲戚中识别边缘人 /  138
    应对和帮助 /  140
    了解自己的情绪 /  146
    特殊的父母抚养问题 /  147

    与边缘人共事 /  151
    和边缘人一起玩 /  153
    成年边缘人 /  154

    第 7 章  求医问药
    开始治疗 /  164
    治疗的目标 /  165
    治疗的时长 /  166
    心理治疗是如何起作用的 /  168
    病患 – 治疗师“契合”/  172
    治疗方式 /  177
    小组治疗 /  179
    家庭治疗 /  182
    艺术与表达疗法 /  185
    住院治疗 /  186

    第 8 章  特定的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  197
    心理动力疗法 /  202
    比较治疗 /  205
    其他疗法 /  206
    哪种疗法最好 /  207

    第 9 章  药物:科学与希望
    基因学 /  213
    药物治疗 /  217

    仿制药 /  221
    组合治疗 /  222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治愈吗 /  222

    第 10 章  理解和治疗
    成长和变化 /  233
    设置边界:建立起自己的身份 /  241
    建立关系 /  242

    附录 1  DSM-V-TR 分类   
    轴Ⅰ  诊断 /  247
    轴Ⅱ  人格障碍诊断 /  251
    未来的诊断定义 /  251

    附录 2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演变
    弗洛伊德 /  253
    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作者 /  254
    克恩伯格的“边缘人格组织”/  258

    参考文献 / 263

     

     

    推荐序一

     

    打破内心的阻碍,疗愈边缘人格从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开始最近在案例讨论时,我的一名学生用一系列术语讨论了她对个案的理解。老实说,对于有些术语,我也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我想大概大多数学生也不太懂。因此,我评论说,尽量不要用术语来描述自然发生的现象,并补充道,术语与标签都是阻隔和失真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概是最近十几年心理咨询界最流行的术语之一,其流行度大概仅次于“抑郁症”“原生家庭”和“界限”。当你初次遭遇这些术语时,可能会感受到浓浓的“洋气”,没错,这些带着浓重异域风情的术语都是翻译而来的。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比较高知的群体,因此,心理咨询师骂起人来(是的,尽管我们似乎在咨询中很“节制”,但一样还是会有吵架的冲动)时,也会比较有专业性。例如,轻微一点(即微微辣水平)地骂人,可以称对方“你没有界限”。如果对方实在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能抓到要点的话,可以追加一点到微辣水平,说“你这个边缘人格”。可以想象,对方肯定会忙不迭地去百度搜索,然后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鄙视”了。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第一次来咨询时给我带来一本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书籍,我正在揣测来访者是否认为自己是边缘人格而自学了此书时,她告诉我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她的前任咨询师对她父亲的诊断,她父亲得知后非常气愤(看来是上百度搜索过了),要求她女儿换咨询师。从动力的角度来看,像是两个父亲在为了争夺女儿而相互攻击。

    无独有偶,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同行闲聊的时候,她突然向我请教,说她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她丈夫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理有据地分析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九个症状标准,认为她先生符合六个以上的标准——看起来是确证无疑的。而我是认识她先生的,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精英男士,当然或许他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会对妻子有失望的表露,或者在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禁不住建议我的那位同行:“咱们能不把变态心理学知识用在自己家人身上吗?”

    “边缘人格”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复杂的过程。1938年,阿道夫·斯特恩( Adolph Stern)首次提出“边缘型人格”( borderline)一词,用以描述一群似乎不符合“神经症”和“精神病”基本诊断类别的患者。此后,精神动力取向的治疗师们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经过齐尔博尔格(Zilboorg)、霍克(Hoch)、泼拉丁(Polatin)、比奇科夫斯基( Bychowski)、海伦·多伊奇(Helene Deutsch)、罗伯特·奈特(Robert Knight)、约翰· G.葛根逊(John G.Gunderson)和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等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1980年,将边缘型人格障碍列入美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DSM-III)并延续至今的第五版(DSM-V)。其中奥托·克恩伯格提出的边缘人格组织是比DSM-V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更广泛的概念。克恩伯格的概念将边缘人格组织置于神经质和精神病人的人格组织之间。边缘人格组织患者比精神病患者受损要小,但比神经质人格组织失能状况要严重,他们由于情感冲突而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它位于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病(神经症)之间,这也是称之为边缘的重要原因。

    大约在 2000 年,我当时在一家精神病院的心身科工作,接诊了一名有点特别的病人A小姐。当时,医院的精神科的病人多是由家属陪同来住院的,有些还是非自愿住院的,而A小姐是主动要求住院,没有家属陪伴,孤身一人,并坚称自己患有抑郁症。我对A小姐进行了详细的精神检查,却发现她并不符合重症抑郁的诊断——她的情绪没有那么低落,也能正常工作,并没有晨重暮轻的生理特点,思维和行为也没有迟缓,更没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看起来并没有住院的必要。不过在她的再三要求下(这个在当时的精神病院也不常见),最后我诊断她为抑郁性神经症住进了心身科的病房。第二天便是全病房大查房,查到她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些很少见的情况——这位病人极其热情、真诚地把我们所有的医生、护士死命且富有逻辑地夸了一通,每一句都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并表示要向院方提出对我们进行表彰。我们每一名医生、护士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也觉得有点不太对——入院不到24小时,对我们的工作就这么肯定?

    第二天上午,又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事情,护士长的车胎不知被谁扎破了,同时病房的空调外机被人砸坏了。正在调查是谁搞的破坏时,我们院长来到病房,不过不是因为收到对我们的表彰或者锦旗,而是接到投诉,投诉病房医生不关心病人、护士服务态度极差云云。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同一个人——A小姐所为。这时,我想起A小姐入院时给我的一份关于她的成长经历的自述,因为从精神科诊断的角度,更多关注病人目前的症状而并不关心病人的成长经历,此前没有细看。当我仔细阅读这份自述后发现,这位病人在童年期被其母亲抛弃,由父亲抚养,但其父亲脾气暴躁,经常虐待责骂她。其中一个我记忆深刻的细节是,有一天,她父亲因为六岁的她贪嘴提前偷食了家里的年夜饭菜,就罚她光脚在刺骨寒冷的雪地里站了两个多小时。

    A小姐对医护态度24小时内的180度大转变,仅仅是因为护士长在处理她和其他病友的小纠纷时,没有完全支持她。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病房医生一起讨论会诊此案例时,只是认为她是人格障碍,具体哪一种实在分辨不清,似乎表演、自恋、反社会都有。这大概就是我最早经历的边缘人格障碍病人。从此之后,前来找我治疗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来访者逐渐多了起来,最长的一位来访者断断续续已经治疗十几年了。对于那些典型的人际关系问题、问题关系模式、强烈的移情和咨询师的反移情、在咨询关系中的折腾和反复、空虚感等,可以说我也经历了很多,从中也向我的病人们学习了很多。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爆发,在亲密关系中矛盾、冲突、纠结,他们的伴侣、朋友们往往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痛苦不堪。这种两难也往往直接体现在咨询关系中,也会让咨询师容易出现对来访者的阻抗(心中暗自期盼这样的来访者迟到才好、脱落了更好),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对来访者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排斥,这确实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所面临的挑战。

    有一次在一个伦理案例讨论中,谈到一个投诉咨询师的来访者,一些资深的咨询师提出,被投诉的咨询师也是受害者,因为这位来访者是一位年轻的女孩,为何在咨询中会对年长几十岁的咨询师产生情感,自愿与其发生亲密关系而数年后又去投诉咨询师,那不正是因为这位来访者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吗?听闻此言,我也深深感受到,本应最能理解我们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似乎对他们的顾客有着本不应该的歧视、畏惧和排斥,这显然和我们的专业助人初心是矛盾的。

    没有谁生而情绪失调、自杀自残,更没有谁注定在亲密关系中矛盾纠结,会如此强烈地爱恨交加。如果没有早期的亲密关系创伤,谁会既恨一个人,又不能接受对方的离开?如果不是因为被至亲的人爱又伤害着,又怎么会对亲密关系既恐惧又渴求。那手臂上自残的累累伤痕,只是为了平息内心的痛苦。

    症状是对问题环境的应对和适应,或者说是被问题的环境塑造的结果。没有对人无条件的尊重、接纳、理解和共情,便没有疗愈。

    我有一个来访者,是我从业经历中遇到自伤程度最严重的,他的双臂、双腿都布满了新旧伤痕。第一次来咨询时,他带着一把美工刀,在沙发上坐下以后,他打开刀刃,并把它贴在自己面颊上。我说,你可以把刀给我看一下吗?他把刀递给了我。我看了一下,就是一把普通的美工刀,我把刀放在了一边。来访者看了我一下,又从书包里拿出了第二把。我说:“这一把我也想看看,可以吗?”来访者说:“徐老师,我书包里有 20 多把,五块钱一把,你拿不完的。”我说:“请给我好吗?因为你伤害自己,我会心疼,我也不同意你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你的痛苦,我们做咨询就是为了帮助你渐渐地找到更好地解决心理痛苦的方式。”来访者同意了,他把小刀交给了我,也再没有拿出新的刀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带了美工刀来。在我还没有来得及担心的时候,他很快打开美工刀的塑料片夹子,把不锈钢的刀片取了出来扔进了废纸篓,只拿着没有刀片的美工刀贴在面颊,一边向我解释,因为这样做才能让自己安心,因为在他家里,只有自残和大声吼叫才能让父母能听他说话。

    痊愈的过程并不容易,来访者的改善和进步是日积月累的。最近的一次咨询,到了他的咨询时间时,我此前突发的危机干预还没有结束,只能告诉他稍等,结果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等危机干预结束后,我抱歉地把他请进咨询室,也有点理论上的担心——他是否会因此有被抛弃感而大发脾气,他却很真诚地对我说:“徐老师,你今天辛苦了,要不我们今天的咨询早点结束,你早点回家休息吧。”

    所有理论的建构、理论和术语的提出,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我们看到现象,发现它的广泛存在,进而去归纳总结,找到帮助或医治的方法。诊断标准的优势在于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有一个同行公认的标准,而劣势在于用一个框框去套一个复杂、鲜活多样而美好的人,只是简单地用术语来给人贴标签,会只看到诊断标准中描述的部分,而失去对人整体的理解,更可能无法触碰到其内心。

    也许我们确实被来访者强烈的情绪所扰动,被来访者缺乏“界限”的行为所困扰,但如果这就能使咨询师放弃对来访者的关爱,用标签和术语阻隔我们对个体的理解,成为我们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亲密关系的工具,甚至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简单粗暴的道德判断和精神歧视,那就真的和心理咨询的助人善行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了。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犯上面的错误呢?

    不妨从学习开始。本书是第一本向公众介绍边缘人格障碍的专业书籍,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堪称经典。杰罗德·J.克雷斯曼博士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教授。他创办了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中心,对专业人士和病人极有帮助。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引用和阐述了大量的典型案例。无论是案例本身还是理论总结,都在推进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理解。也许有一天,这个诊断名词和概念会不被替代甚至不复存在,但这些对人性的理解和记录将永远有莫大的价值。

    正如本书英文版的副书名《理解边缘人格》一样,打破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恐惧和愤怒,处理好我们自己的脆弱和自恋,无论是对你有“边缘”倾向的朋友,还是作为咨询师,真正做到心与心的理解,是疗愈的开始。

    徐凯文

    临床心理学博士

    北京大学副教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

     

    推荐序二

     

    边缘型人格障碍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因为很多电影、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情节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突兀的行为、拧巴的人际关系,以及多变的人格面具和奇特的打扮,可以说最无尿点的电影或引人入胜的小说无不被打上了边缘型人格的特点。以前还把边缘人格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进行区分,现在,这本书明确地提出边缘型人格就是一种障碍!

    当你欣赏文学作品、享受类似电影的时候,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你,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相似的地方:那种反复无常的性格、动辄翻脸的行为、无边的空洞空虚感,以及无处不在的公主王子病,像极了恋爱的感觉,却又是夫妻背叛时的反目成仇。

    在我的临床中曾经感受过高水平的人格障碍:他们往往绝顶聪明,家境不差,翻脸比翻书还快,但在关键时刻可以自己转弯,可以自我调整,比如将自杀改为自残,将自残改为文身,不让文身,就改当文身师,给别人文身等。而低水平的人格障碍则不那么灵活:他们往往家庭条件不好,资源差,往死里作,经常闹事,并闹得无法收拾。

    虽然有资料说明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创伤有关系,但我的临床显示,早年创伤的发生率几乎是100%的。美国也有数据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人群的患病率达15%~25%。即使是在精神疾病中,边缘型人格障碍也达到了20%。作为一种常见而不常被诊断的疾病,边缘性人格障碍对家庭、工作和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人无法建立稳定而安全的关系,所谓闹事就是她们的安全——不安全的安全,所谓指责和背叛就是她们对关系的理解,即不稳定的稳定,她们的性乱和多变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他人眼中的风景线,但她们的的确确是在用生命诉说她们活着的努力和认真,之所以用“她”,是因为这类男性因其反社会行为,大多都被关到监狱里去了,由此看来,留在社会上的更多的是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者。

    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及时出现的书。我国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恰好到了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达到高峰,以及这类人群在心理治疗室中出现的概率高的一个交汇点,原因如下。

    1.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信息化和虚拟化导致边缘型人格的展示空间具有了时代的特点,比如网上用化名或虚假性别身份去与他人沟通,实现关系互动。而边缘型人格障碍其中的一个症状就是性别认同障碍,我们生活的当今社会里已经有点“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味道了吧。

    2.早期障碍是指三岁以前父母给予孩子照料的不周导致的障碍,而今留守儿童一代已成长起来,孩子需要父母实在的陪伴,而那些缺乏接地气的亲自陪伴的孩子容易产生空洞空虚的感觉,最大的一点就是不懂社会规则和基本的为人常识,而在人际关系中呈现出边缘的特征,即戏剧化多变性格、面具化无生命表情,以及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全面遗忘的友情……

    3.父亲缺失、母亲强悍以及过密的亲子关系都会导致妈宝男以及女汉子的出现,其人际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激烈、敏感而戾气十足的进攻状态。例如,一名从 20 岁就在我这里接受治疗的女性到30岁时,在社会上闹事的频率明显减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说,闹不动了。激素水平到中年后下降可能会导致其攻击性行为的减少,但反过来也说明在青春期和青春后期(即15~25岁),边缘型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之大,容易引发较大影响的社会群体事件,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然,这是我临床经验引发的思考,具体还请大家去看这本书。

    施琪嘉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