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书屋店铺主页二维码
小通书屋 微信认证
一间对图书特较真的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48.00
运费: ¥ 6.00-23.00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图0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图1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图2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缩略图0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缩略图1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 “日本现代诗的长女”茨木则子诗集首次译介

  • 诗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倾情选编

  • 茨木则子诗歌生涯精华之作一册尽收录


卖点分析

1.《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是日本现代诗坛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被誉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的茨木则子首部简体诗歌精选集,囊括了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展现诗人内心的不同面貌。

2.茨木则子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尖锐的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歌颂独立人格新女性的人生,其诗作语言清澈浅白,却自有一股力量与暖流,叩响无数人的心扉。

3.本书由茨木则子诗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倾情选编。

4.精装典藏,名家名译。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女诗人茨木则子诗歌集首次译介引进。茨木则子与诗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等人一同创办诗刊《棹》,为战后日本诗坛掀起一阵新风,被誉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茨木则子诗风清澈浅白,却自有一股力量与暖流,叩响无数人的心扉。代表作为《不去倚靠》《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或创诗集日本畅销纪录,或被改编为民谣,均为一时之热议佳话。谷川俊太郎认为其诗境升华之作是其死后出版的《岁月》,其中有不少满怀深情写给自己丈夫的诗,是大我小我完美融合更为鲜活的杰作。以上作品均由谷川俊太郎亲自编选收入本书。


作者简介

茨木则子 Ibaragi Noriko,1926-2006

日本现代诗坛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被誉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本名三浦则子(原姓宫崎),生于大阪。19岁时迎来“二战”的结束,24岁起开始以茨木则子为笔名创作诗歌,后创办诗刊《棹》,与谷川俊太郎等人一同开创了日本二战后的新型现代诗。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尖锐的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歌颂独立人格新女性的人生,其诗作语言清澈浅白,却自有一股力量与暖流,叩响无数人的心扉。



目录

译者序

编选者的话/谷川俊太郎

诗歌正文

茨木则子大事年表/宫崎治

试读

译者序

再也 不想倚靠现成的思想/再也 不想倚靠现成的宗教/再也 不想倚靠现成的学问/再也 不想倚靠任何的权威/长活至此/真正领悟的只有这些/仅靠自己的耳目/自己的两条腿立足/没什么不方便的

若要倚靠/那只能是/椅背

这首名为《不去倚靠》的诗收录于茨木则子1999年出版的同名诗集里。彼时她已73岁,出版了八部诗集,被称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在当时的日本文艺界,诗的地位可谓曲高和寡,读者数量远不及其他文类,即便大书店中通常也只设有一个小角落陈列诗集。而这本《不去倚靠》发售后却引起巨大反响,经历多次加印,至2007年文库化时,发行量已达十几万本。至今,说到茨木则子便联想到《不去倚靠》的日本人也不在少数。

1989年,柏林墙倒塌,引发了众多的思潮涌动。学问世界的权威不复存在,宗教教派也无法令人信服。1995年,奥姆真理教给大量无辜市民带去灾难,城市之中人心惶惶,放眼四周,没有任何思想、宗教与学问能带来解救方法。或许正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中,横空出世的《不去倚靠》切中了人们内心的动摇与迷惘,给人以抛弃陈旧观念、寻找新事物的勇气和力量。诗集不断加印的同时,茨木则子的名字也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茨木则子,原名宫崎则子,1926年6月12日出生于大阪的一家医院,弟弟英一两年后出生。父亲宫崎洪是位留过洋的全能型医生,对病人无微不至,也因工作原因数次带全家辗转各地。母亲阿胜是山形县鹤岗人,在家时总是使用奔放流利的东北家乡话,而在外人面前则多用不太熟练的标准语(类似于中国的汉语普通话)。说着不同语言的母亲在则子眼里就像两个人,十分有趣,对语言的兴趣大概也由此埋下种子,日后生根发芽,引导她走进了诗歌的世界。

则子11岁那年,母亲去世,此时一家四口已经从大阪到京都,又从京都搬到了爱知。同年,日本与中国拉开战争的帷幕,则子正要开始的青春时代无从选择地与战争交织在一起,她也被动地成为“战中派”一员。

从1937年日中战争(中国称抗日战争)爆发到太平洋战争打响,国内气氛紧张,女学生们被要求换上难看但方便活动的束腿装,哪怕正处于爱美的青春期,也毫无打扮自己的余裕。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控制,宣扬战争的正义性,征招在校的学生们走上战场。进入高中的则子也受到了军国主义思想的洗脑,在学校被选为中队长,负责呼喊口令指挥全校四百多名学生列队训练。大抵是处于变声时期,长时间的呼号给嗓子造成了负担,声音也因此变得低沉沙哑,受到声乐老师半带轻蔑的怜悯,此事也成为她持续半生的自卑之源。

太平洋战争期间,则子在父亲的决定下进入大学的医药学专业,化学成绩却并不好,一度因绝望而想要退学,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去。然而随着战争的白热化,学校开始停课,女学生们也因动员令被调至工厂生产物资。战败的那个夏天,则子正在位于东京世田谷区上马的一家海军医疗品工厂没日没夜地工作:装药瓶、查库存、挖防空洞等。每当空中有战机袭来,防空警报拉响,学生们便戴着保护头部的防空棉头巾钻入防空洞,即便深夜也不例外。那时的她和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相信所谓的国家大义,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但另一方面,她心底某处也产生了否定与质疑:若真的因落下的炸弹而死,这种死法与虫豸无异,不能算是作为人的真正的死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天皇模糊不清的“玉音放送”通过无线电进入千家万户日本百姓的耳中,前一刻或许还准备“玉碎”以成“大义”的战士与民众就这样茫然地迎来了战争的失败。终战后,则子也随返乡的学生潮乘车回到家乡,休息数月,于同年秋季再次上京。

彼时映入眼中的东京满是断壁残垣,大片城镇因空袭而化作焦土,街角四处可见复员兵与流浪者。由于物资紧缺,很多人为了吃上一口饭、穿上一件衣而会集在黑市,有乐町与新桥站的铁路桥下则站满打扮花哨的娼家。社会面貌转变的同时,曾经叫嚣“鬼畜英美”的日本摇身一变,成为讴歌民主主义的国家,许多人也在战后的困惑中浑浑噩噩地接受了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向。

1946年大学复课,则子提前毕业并拿到了学校颁发的药剂师资格证,但她自认差生,并以战时一味逃亡的生涯为耻,在后来的人生中从未使用这个资格证。其间,她出于兴趣开始创作戏剧与童话,但也渐渐不再满足于缺乏诗性的戏剧表现形式。

1949年,23岁的宫崎则子与通过母亲、外祖母方面介绍而相识的医生三浦安信步入婚姻,更名为三浦则子,离开娘家与丈夫迁至埼玉县所泽市居住,次年开始向《诗学》杂志的“诗歌研究会”栏目投稿,并首次使用了茨木则子的笔名。“茨木”来源于歌舞伎《茨木》这一曲目,只因在她考虑笔名的时候收音机里正好放到这首曲子,于是被她信手拈来作了笔名姓氏。通过“诗歌研究会”,则子认识了同为投稿者的川崎洋,并在他的邀请下共同创立了诗歌同人志《棹》。后来,谷川俊太郎、吉野弘、大冈信、水尾比吕志、岸田衿子、中江俊夫等人也先后加入该团体。

20世纪50年代正是日本现代诗的黄金时代,社会处于混乱的转变期,诗人们挣脱了皇国观念与军国主义思想的束缚,怀抱战争中经历的或大或小的创伤开始开拓崭新的时代。当时诞生的诗歌同人志有很多,例如战后复活、新旧诗人掺杂的《历程》,鲇川信夫、吉本隆明等人主导的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荒地》,关根弘、长谷川龙生等人聚集的社会派《列岛》等。与其他诗歌同人志偏向思想性、政治性的特点相比,川崎洋与茨木则子创立的《棹》是一个相对轻快、重视成员们各自性格与感性的团体;聚在一起时并不太常讨论与诗有关的事,而是作为普通的生活者直抒胸臆。

1955年,茨木则子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对话》,首印四百本,销量低迷,出版该诗集的新社“不知火社”也很快倒闭。本书中收录的第一首诗《灵魂》也是《对话》这部诗集中的第一首。如果说处女作能反应出一个创作者日后写作的方向与主题,这首《灵魂》多多少少也展现出茨木则子诗歌的“对话性”——与自己对话的同时,将结果强烈作用于读者。她的作品大都语言质朴,较少使用艰涩的修辞,常用对话体或口语体,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但也有虚实相生、不易理解和把握的部分;内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文化历史以及战争时期的各种体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诗风。

《对话》中收录的诗歌已能窥见茨木则子对战争经历的反思与批判,其中《根府川的海》与1958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看不见的邮递员》中的《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都是她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反战诗歌;后者被选入日本高中教材,流传度很广,也曾被谱曲演唱,甚至有了英文版民谣When I was most beautiful。

1965年出版的第三部诗集《镇魂歌》中的《花之名》《刘连仁的故事》,1971年出版的第四部诗集《人名诗集》中的《反复之歌》,1977年出版的第五部诗集《自己的感受力至少要》中的《树木的果实》《四海波静》,1982年出版的第六部诗集《寸志》中的《苦味》,1992年出版的第七部诗集《餐桌上流淌着咖啡香》中的《我要去趟总督府》,1999年出版的第八部诗集《不去倚靠》中的《乡村风的歌谣》等,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参杂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批判,对国民的警醒,乃至对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关心。

其间,战后的日本社会从物资紧缩的时代进入高速成长时期,人们的生活也由紧入松,欲望蓬勃、物资泛滥的消费时代来临。社会世相与国民精神状态的变化理所当然地进入了茨木则子的视线,《更加强烈地》《大国屋洋装店》《冻啤酒》《自己的感受力至少要》等作品便是其体现。

当然,茨木则子的诗歌并非皆是着眼于公众和社会,也有描写某种幽微情绪、讲述某个奇妙事件、怀念某个故去之人的轻灵柔软之作。例如《水之星》以宏大的地球也有寂寞的时候衬托人类寂寞的渺小与理所当然;《行踪不明的时间》里抛出能让人穿梭异世界的神奇之门;《访问》用拟人方式描写小精灵般涌入脑中的灵感;《夜晚的庭院》以桂花馥郁的香气唤回逝去丈夫的身影——这也是笔者很喜欢的一首,失去挚爱伴侣的沉痛化作妖冶的幻觉抚慰诗人,几乎将作者与读者一同吸入另一个世界中。

…………

小通书屋店铺主页二维码
小通书屋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一间对图书特较真的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ribentongSP
日本通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