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全四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80.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163 件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全四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商品图0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全四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978-7-300-17171-5在分析我国司法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的法理学、宪法学、刑事法、民法等部门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全书共计四个子课题:一: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之法理学分析。从非常宏观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建立我国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法理学基础。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之宪法性构造。主要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之宪法性构造而展开。三: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主要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民事司法制度。从如何构建公正、高效、权威民事诉讼法律的角度出发制度的路径,围绕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刑罚执行等方、第一卷主编:张志铭,1962年生,浙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编辑、副编审,《法学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起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副院长、党委委员,《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工作。 
第二卷主编: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第三卷主编: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等。出版专著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主持二十余项国家级与国际合作项目。参加了律师法、国家赔偿法、居民身份证法等法律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全程参与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工作。代表性著作为《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等。 
第一卷主编:张志铭,1962年生,浙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编辑、副编审,《法学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起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副院长、党委委员,《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工作。 
第四卷主编:肖建国,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纠纷解决研究中心副主任,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秘书,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执行制度、审判监督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证明责任》等多部专著,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获中国法学会、教育部论文或著作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最高法院、中国法学会等多项课题。全程参与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参与民事强制执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的起草、修改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多项司法解释的论证工作。 
目 录 
第一卷 
导 论 (1) 
第一章 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的建设 (18) 
第一节 司法公正的含义 (19)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容 (37) 
第三节 司法公正的制度构建 (66) 
第四节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司法权威的关系 (91) 
第二章 司法效率与司法制度的建设 (97) 
第一节 司法效率的内涵及价值定位 (97) 
第二节 司法效率的影响因素 (109) 
第三节 中国司法效率的场景与制度构建 (124) 
第三章 司法权威与司法制度的建设 (147) 
第一节 有关权威的理论 (147) 
第二节 中国司法权威的场景与问题 (165) 
第三节 司法权威的构建 (196) 
第四章 域外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08) 
第一节 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08) 
第二节 英国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13) 
第三节 塞尔维亚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追求 (219) 
第四节 香港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追求 (222) 
第五节 台湾地区司法制度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26) 
第五章 中国司法的现代转型及其价值诉求 (232)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司法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232) 
第二节 清末变法与民国初年司法的价值取向 (240)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司法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51)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价值目标 (261) 
第五节 教训与反思:反右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司法命运 (269) 
第六节 中国当代的司法改革及其价值诉求 (272) 
参考文献 (276) 
索 引 (289) 
后 记 (293) 

第二卷 
第一编 中国审判制度与宪法 
第一章 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 (297) 
一、中国宪法文本上的人民法院 (297) 
二、实践中人民法院的角色与功能 (308)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特殊地位与功能 (314) 
四、强化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 (317) 
第二章 中国陪审制度的宪法基础 (324)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新中国宪法上的演变 (324) 
二、现行宪法文本上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地位 (327) 
三、人民陪审制度在宪法实施中的意义 (333) 
四、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制度的宪政基础 (335) 
第二编 法院对宪法和法律的适用 
第三章 《宪法》第126条与宪法的适用 (339) 
一、《宪法》第126条是如何形成的? (340) 
二、如何解释“依照法律”的规范内涵? (341) 
三、《宪法》第126条中的“依照法律”是否一律排斥宪法? (344) 
第四章 法院:国家的还是地方的? (351) 
一、引言:洛阳种子违法审查案 (351) 
二、法院的宪法地位之一:国家的审判机关 (353) 
三、法院的宪法地位之二:依据法律行使审判权的机关 (357) 
四、法院的宪法地位之三:人大制度下的相对独立的审判机关 (361) 
五、余论:面对法律冲突的法院抉择 (365) 
第五章 法院对法律冲突问题的应对 (369) 
一、引言:一个问题,两种命运 (369) 
二、法院解决法律冲突的基本路径 (371) 
三、法院解决法律冲突的基本规则 (377) 
四、法院解决法律冲突的权限范围 (382) 
五、结语:让司法守护法制的统一 (387) 
第三编 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法院 
第六章 中国司法制度的宪法构造 (391) 
一、司法机关的宪法地位 (392) 
二、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宪法基础 (393) 
三、司法机关的人权保障功能 (395) 
四、司法机关内部的权力制约 (396) 
五、司法机关功能的界限 (398) 
第七章 法院和人大关系的法理基础 (401) 
一、司法独立:民主的悖论 (401) 
二、司法克制主义:逃避与民主对立的选择 (406) 
三、代议制永远的创痛:民主与自由可否得兼 (408) 
四、完美的宪政理念与缺憾的实践 (410) 
五、结语 (415) 
第八章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416) 
一、法院、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关系:1949—1978 (417)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条款的形成过程与入宪 (429)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规范结构 (435) 
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实际运作模式 (440) 
五、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关系的合宪性调整 (445) 
六、结语:以宪法为基础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456) 
第四编 域外宪法下的司法改革 
第九章 法国宪法改革与司法制度 (461) 
一、宪法司法制度改革 (461) 
二、独立人权机构改革 (474) 
三、刑事诉讼法的合宪性调适 (486) 
第十章 英国宪政改革与最高法院 (500) 
一、英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进程 (501) 
二、建立新的最高法院 (504) 
三、新的最高法院运作之评估 (510) 
四、结语 (513) 
第十一章 韩国司法改革的宪政基础 (514) 
一、东亚社会与法治模式 (514) 
二、韩国司法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517) 
三、韩国司法改革的背景与起因 (518) 
四、韩国司法改革的具体内容 (520) 
五、韩国司法改革的基本途径 (522) 
六、韩国司法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525) 
第十二章 日本的国民参与司法 (528) 
一、引言:立足于国民的司法 (528) 
二、明治宪法下国民参与司法的宪法论争 (530) 
三、日本国宪法下国民参与司法的宪法基础 (534) 
四、国民参与司法的制度设计及其评价 (538) 
五、结语———对中国的启示 (547) 
索引 (550) 

第三卷 
第一章 公正与效率平衡视角中的侦查制度 (553) 
一、引言 (553) 
二、侦查制度的法治原则 (555) 
三、侦查讯问与刑讯等酷刑的遏制 (565) 
四、秘密侦查的法治化与侦查效能的提升 (569) 
五、余论 (581) 
第二章 公诉权的运行及其规制 (583) 
一、不起诉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583)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608) 
三、起诉权的制约机制 (623) 
第三章 对抗式诉讼模式研究 (648) 
一、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648) 
二、对抗式诉讼模式在当代的新发展 (651) 
三、对抗式诉讼模式的比较优势 (653) 
四、对抗式诉讼模式的理论基础 (656) 
五、中国应坚持对抗式诉讼模式改革 (660) 
六、中国对抗式诉讼模式的改革路径 (662) 
七、余论 (671) 
第四章 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基本课题 (673) 
一、引言 (673) 
二、1996年以来中国对对抗制审判模式的借鉴和吸收 (676) 
三、1996年修正后的审判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81) 
四、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未来 (692) 
五、结语 (701) 
第五章 我国陪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 (703) 
一、我国陪审制度的政治意蕴与司法功能 (703) 
二、我国陪审制度的技术功能 (706) 
三、我国陪审制度的实质化改造 (713) 
第六章 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719) 
一、庭前准备程序的概念和功能 (719) 
二、域外庭前准备程序之考察 (721) 
三、对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庭前准备程序的讨论 (738) 
四、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庭前准备程序的修改及其检视 (741) 
第七章 刑事一审程序的完善 (745) 
一、一审程序的实际运行情况 (746) 
二、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747) 
三、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的修改 (772) 
第八章 刑事二审程序的问题及对策 (782) 
一、二审程序的总体评析 (782) 
二、二审程序的审理范围 (787) 
三、二审程序的裁判主体 (801) 
四、二审程序的检察机关 (815) 
五、二审程序的发回重审 (827) 
第九章 死刑复核审理程序的完善 (841) 
一、引论 (841) 
二、报送程序的改革 (843) 
三、立案程序的改革 (845) 
四、审理程序的改革 (846) 
五、裁判方式的改革 (848) 
六、讨论决定程序的改革 (850) 
七、关于死刑复核的期限 (852) 
第十章 刑事再审程序改革反思 (8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全四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