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店铺主页二维码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

40.80 限时折扣 原价:¥68.0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100 件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 商品图0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一生经历了同盟会反清、辛亥革命、洪宪帝制、民国创立、中原大战、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几乎参与了所有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这样说,阎锡山的人生经历,就是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乃至了解中国国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本书在为读者揭示他的幕僚的同时,展示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雒春普  就职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民国山西史暨阎锡山研究。1986年发表“处女作”《绥远抗战与西安事变》,并参与或独立完成《阎锡山幕府》《山西通史》(卷七)等著。

◆内容简介

阎锡山自辛亥首义就任山西都督,历经军阀混战、北伐诸役、中原大战、省政建设、抗日战争等重大事变,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肆应自如,以山西一隅,相对独立于中央,主持山西省政38年而不堕,成为与中华民国相始终的绝无仅有的地方实力派领袖,这在民国历史上可属一个特例,其作为是无人企及的。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不仅取决于阎锡山特有的政治经济天赋和山西独特的封闭型行政地理环境,而且与阎锡山的“善用人为”,在身边积聚了一批党、政、军、经、教各方面的人才不无关系。

◆ 简要目录

一、盖棺论定“山西王”

二、知人善任与相互制衡——阎锡山的用人之道

三、亦师亦友、首席辅弼——赵戴文

四、内襄外助、生死之交——贾景德、 徐永昌

五、 辅弼良才——南桂馨、赵丕廉、樊象离、薄毓相

六、政工同李冠洋、梁化之、智力展、杨贞吉

七、嫡系将领——杨爱源、周玳、王靖国、赵承绶、孙楚

八、军事外围——张树帜、张培梅、朱绶光、商震、傅作义、郭宗汾

九、经济班底——徐一清、贾继英、王尊光、彭士弘、张书田、徐士珙

十 、名流侍从郭象升、宁超武、方闻、朱点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再版前言

2001 年 9 月,岳麓书社推出近代名人幕府丛书一套五卷,拙著《三晋有材——阎锡山幕府》忝列其中。另外四卷是《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 《执政幕影——段祺瑞幕府》《伪府群奸——汪精卫幕府》《胡帅班底——张作霖幕府》。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十年过去了!十年来,《三晋有材——阎锡山幕府》这本小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错爱,不仅广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时至今日,虽早已售罄,仍常有联系索求者。与此同时,反响热烈,好评不断。

《博览群书》2002 年第 7 期发表一组特别推荐的书评文章。

编者的话指出:军阀是中国 20 世纪前期的特殊产物,但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军阀史研究明显地存在着特定时代的局限性。《三晋有材——阎锡山幕府》一书力求新意,在对历史人物——特别是曾经被否定过的历史人物评价上,保持了较为冷静的态度,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努力的探索,对于处在复杂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政治选择,有持平之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散木《认识阎锡山》认为:说到幕府,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近年来史学界中对此多有关注(清朝权势人物的幕府和绍兴师爷等都有专著出版)。雒女士条分缕述阎锡山“用人之道”、他统治山西的基本“班底”和幕僚侍从人员以及分领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人才,取材丰富,要言不烦,显然是经过长久的写作准备的。雒女士曾与人合作出版有百万余字的《阎锡山全传》,同她的新作一样,都是力图摆脱陈旧意识形态窠臼、以史实说话、评骘人物亟求公允的力作,有这部书的“垫底”,再细致研究传主的“用人之道”,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赵诚《往日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则强调:阎锡山执政三晋近四十年,使山西成为全国的模范省,一定聚集了相当的人才。笔者作为晋人,阎锡山的传记读过几本,其中包括美国人写的。但从他周围人才群体的角度来看阎锡山的为人、处事和作为,该书是第一本。其次,近年大陆关于阎锡山的评传只涉及到政治和经济层面,未能使人洞悉其思想和文化渊源,也未能更多地涉及他与人共事的相处之道。这本书在相当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欠缺。阎锡山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个著名政治人物,这本书在对阎锡山的描述上,多少有些跳出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纷争的迷雾,本色还原的 味道。

此外,智效民《寓史德于史实之中》(《往事知多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一文进一步指出:阎锡山能够在山西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是依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说法有失皮相。因为在那战乱不已、政争不止的年代,要想在一个地区有所作为,没有自己的“主义”即政治主张不行,没有一批各有所长且堪当重任的人才更不行。纵观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它们的准确把握和巧妙运用。特别是书中那些逸闻趣事,为展现人物形象、烘托人物性格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安慰之余,不免诚惶诚恐。读者的推崇不代表自身的完美无缺,评论者的肯定掩盖不了存在的瑕疵。水平与历史所限,原版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修订。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饱受关注的人物。个人的影响力使然,从民国初年开始,学界对于阎锡山的研究差不多延续了近一个世纪。其间,出版面世的相关论著与资料洋洋洒洒,汗牛充栋。仅民国年间印行的阎锡山言论汇编性质的文集,诸如《村政汇编》《六政三事汇编》《言论类编》《治晋政务全书》等,累计即达千万字之多。1978 年以来,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学界对民国历史的认识更加趋于客观,从而带来了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热潮。鉴于阎锡山这个历史人物的典型性,阎锡山研究也就成了热潮中的热点,出版发行的研究性著作相当可观,粗略统计,当有数十种之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阎锡山评传》《山西王阎锡山》《阎锡山研究》《大三角中的阎锡山》《蒋介石与阎锡山》《阎锡山全传》《阎锡山与晋系》《阎锡山与西北实业公司》《阎锡山与山西抗战》《阎锡山与同蒲铁路》等著述相继出版。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一如既往地围绕阎锡山本人展开。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的着眼点还只局限于阎锡山自己的作为与定位。对于在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起过重要作用的幕僚群体的研究仍然少有涉猎。与此同时,海峡两岸关系的交往日益密切,一批尘封的相关资料得以交流;由于有了互联网的便利,信息的传递日益变得容易与快捷。研究进一步深化具备了客观基础。

适逢其时,团结出版社拟将旧著《三晋有材——阎锡山幕府》改版为《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重新印行。不胜荣幸之至!于是,以此为契机,在翻阅新见旧有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先进与便利、广泛吸收阎锡山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旧作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其一,关于阎锡山的 “用人之道”,过去主要强调的是它的地域性,客观地讲应该分阶段考察,不能忽视其在特定时期的“五湖四海”。是故,在这方面增加了一些笔墨。其二,对旧作中概念化、脸谱化的用语进行了必要的打磨。其三,对一些所谓的反面人物历史地认识,不全盘否定。其四,对旧作中囿于资料所限,造成的信息不完全,作了尽可能的补充。其五,第十章中增加了“文坛重镇郭象升”一节。其六,加配了一部分相关图片,以收图文并茂之效。

对历史负责与对读者负责,是著史者的出发点。学识所限,错讹与不当之处仍然不可避免,还望识者不吝赐教。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得以出版,团结出版社的领导与责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了许多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雒春普

2011年初冬

◆上架建议

民国史

 

◆书摘

盖棺论定“山西王”

(一)阎锡山的一生这样走过

山西省境之北,忻定盆地边沿,五台山侧,滹沱河畔,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落——河边村(原属五台县,今属定襄县)。弯弯曲曲的滹沱河水,宛如一条玉带从村东流过,滋润着一方水土,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河边人,创造了“(五台)县不如(东冶)镇,镇不如(河边)村”的传奇历史。然而,河边村在中国近代史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却不是得之于她的美丽和富饶,而是因为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从这里走出。

1883 年农历九月初八,阎锡山(字伯川)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一个亦农亦商的小康之家。父亲阎书堂(字子明),承继祖上经商致富的传统,既在河边有几亩薄地,又在五台县城经营着一片小店——吉庆长,兼作杂货生意和出“钱帖子”。

阎锡山系家中独子,从小娇宠有加。5 岁丧母,6 岁入村中私塾开蒙。先后接受了近十年的旧学教育,《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纲鉴易知录》宋明理学等无不涉猎,并习作八股文。15 岁到 16 岁期间大约有一年多时间,曾辍学习商,在吉庆长学徒,从待人接物到打理生意,样样上心。17岁以前的经历,不仅为阎锡山初步奠定了旧学基础,而且使他对社会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1899 年末,吉庆长经营金融投机买卖失利,累亏合银六七千两,难以

为继。阎锡山的人生道路因此发生变化。初涉世事即受挫折,青年阎锡山饱尝了世态的炎凉,“有为于时”,出人头地的思想油然萌发。于是,经过一年多的复读私塾和认真反思后,1901 年春节,阎锡山随父离乡,到了山西省城太原。先落脚“裕盛”商号,边当伙计边学习。随即,应山西武备学堂试,考中入学,研习军事。就读三年,成绩优秀。

1904 年,阎锡山被山西省选派赴日公费留学。先入东京振武学校,继入弘前步兵第三十一联队,再进陆军士官学校。在此期间,1905 年,加入同盟会,成为早期的同盟会会员之一;1907 年,参加“铁血丈夫团”,成为革命党的军事中坚。

1909 年,阎锡山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结束留学生活返回山西,任职山西新军。初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官,继升陆军小学监督。同年11 月参加清廷举办的归国士官学生会试,名列上等,得赏步兵科举人;12月,山西新军编为暂编陆军第四十三协,下辖第一标、第二标两标,随即改称第八十五标、第八十六标。1910 年,阎锡山升任第八十六标标统。

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同年 10 月29 日(农历九月初八),经过长期的准备发动,阎锡山率领所部参与起义,光复太原,并被推举为山西都督,组织军政府,开始了他执掌山西大权近四十年的历史。

太原地处京师肘腋,光复后的山西革命力量处于清廷的严重威胁之中。为了变不利为有利,阎锡山与奉清廷之命进军山西、镇压革命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密组“燕晋联军”,筹划以山西民军开赴石家庄,截断京汉路,直接威胁北京。在燕晋联军因吴禄贞的被刺宣告失败,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又被曹锟第三镇攻陷之后,阎锡山作出分兵决定,与副都督温寿泉各带一路人马,分赴北南。北路民军由阎锡山亲自率领,一路北上,过黄河,攻陷包头、萨拉齐、托克托等重镇(清时这一带属山西的四道之一——归绥道管辖)。

1912 年 4 月,在南北议和达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迁

北京的政治形势下,阎锡山率北路民军返回太原,继续行使山西都督的职权。此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在袁世凯的控制下,阎锡山从维护既得利益、维护山西安定出发,韬光养晦,多方肆应,甚至不惜拥戴袁世凯称帝,从而使山西成为在袁世凯执政时期唯一没有被撤换都督的省份。

1916 年 6 月,袁世凯帝制败亡,北洋政府对山西的控制逐步减弱。 1917 年 6 月,阎锡山以督军(1914 年都督改称同武将军,1916 年 7 月再改称督军)兼省长(先护理,后特任),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

兼掌山西军民两政后,阎锡山一面倡导“保境安民”,置身于军阀纷争的漩涡之外;一面推行“六政三事”(“六政”系指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剪发、天足;“三事”包括种棉、造林、畜牧),实施“村制”和“村本政治”。在改良农林水利以及畜牧等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实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充军事实力(扩充军队和发展军事工业齐头并进)。为山西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行政管理、文化教育诸方面的成就,山西被誉为“模范省”。

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挟数年蓄积之锐气,站在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三角联盟的立场,阎锡山出兵石家庄对直军作战,牛刀小试。1926 年春,奉、直、直鲁联军展开“讨赤”(即对冯玉祥国民军作战)之役。鉴于冯玉祥的国民军扩充迅速,图谋向山西发展,已对山西形成包围之势的事实,阎锡山默许吴佩孚、张作霖,参与“讨赤”。是年 5 月,国民军分数路进攻晋北地区。晋军(其时,阎锡山属下的军队已扩充到十余万,成为颇具实力的地方武装,晋军由此得名)依事先部署投入,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你争我夺,胶着于大同及其附近地区。8 月,国民军不支,开始撤退,晋军乘胜追击,一举占领归绥(今呼和浩特),把阎锡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绥远地区(此前归绥系国民军亦即西北军所有)。1927 年 4 月 1 日,阎锡山宣布废除北洋政府所任命之山西“督军”,改称“晋绥军总司令”,将所部改编为晋绥军。

1924 年 1 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大革命”爆发。1926 年7 月,广东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此后,北伐军势如破竹向北挺进。1927 年6 月,阎锡山接受蒋介石“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委任,悬挂青天白日旗,改晋绥军为北方国民革命军,加入讨奉序列。声称,“本总司令因所处之环境,至为恶劣,所挟之势力,至为微弱。且民众亦缺乏组织与训练。吾苟显明其主义与政纲,无异自树一的,以待此等敌人之共同进攻。而环绕吾人之左右者,日夜思颠之覆之,欲置吾人于死地。为保留大河以北微弱之革命势力,与三民主义设障碍者虚与委蛇,十四载于兹矣。设使孤军转战,其失败必无疑也。”9 月 29 日,阎锡山以“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以达救国救民之目的”为题发表讨奉通电。随即,指挥所部北方国民革命军从指定位置向奉军发起进攻。是为阎锡山的第一次北伐讨奉。

第一次北伐因准备不足,蒋介石的宣布下野,以及奉军的集中优势兵力等主客观原因而遭遇严重挫折,不得不暂时撤回山西省境,拒险固守。 1928 年 1 月,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3 月,下令各集团军进行北伐。晋军再次改编,称为第三集团军,加入北伐军序列,阎锡山就任总司令。同年 4 月 4 日,阎锡山指挥调整后的第三集团军从正太路发起进攻,矛头直指北洋军阀的最后堡垒北京。一路攻平山,占石家庄,下保定。在奉军向关外撤退的形势下,6 月 6 日,进占北京(后改称北平)。随即,和平接收天津,克复察、绥。北伐一役,阎锡山是最大的赢家,势力范围由晋绥一举扩大到平、津、冀、察。

北伐胜利是四个集团军协同作战的结果。战后,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各据一方,与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蒋介石从“统一”出发,力主编遣,并由此引发了与各实力派之间的矛盾,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与冯玉祥联合反蒋,演成了国民党史上参战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内战。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被迫下野,避走大连。

1931 年 8 月,阎锡山从隐居的大连秘密回到五台河边村。同年 9 月18 日,日军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 年 2 月,阎锡山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负晋绥绥靖之责。

复出后的阎锡山以“自强救国”、“造产救国”相号召,一方面“以政治为中心,注重扫除建设障碍”,一方面“以经济作中心,以完成‘自足为目标’”,发起“山西十年省政建设”。创办西北实业公司,修筑同蒲铁路,创设四银行号——山西省银行、绥西垦业银号、晋绥地方铁路银号、晋北盐业银号,实行统制经济,开展土货运动。同时提倡“公道主义”,主张“土地村公有”,极力抵制共产主义。随着民族矛盾的进一步加深,阎锡山再以“守土抗战”相号召,成立抗日救亡团体,组训民众,发动绥远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阎锡山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组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部署晋绥抗日军政,负责指挥晋绥军编成的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以及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第十八集团军(亦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抗战初期,阎锡山出兵南口,督战岭口;部署大同会战,组织太原保卫战;同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扶持“牺牲救国同盟会”,批准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建“青年抗敌决死纵队”,开办“民族革命大学”,颁布抗日法令。第二战区因此而被誉为“模范战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阎锡山一度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生摩擦,并以反共的十二月事变把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推向峰巅。20世纪 40 年代,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阎锡山属下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偏居晋西一隅,其军队所能控制的地区只有晋西六七个完整县。外部日军封锁,内部财政极度拮据,供给严重不足,困难重重。阎锡山提出“克难求存”的口号,开展“克难运动”,发动“大生产”,实施“新经济政策”和“兵农合一”。同时,组织“三三铁血团”,加强内部控制;秘密与日本军方接触,缓解外部压力。

抗战胜利,举国同庆。阎锡山率部径返太原,接收政权。与此同时,指挥所部迅速占据临汾、运城、大同、上党等主要城市。在八年敌后抗战一朝得胜之后,阎锡山继续坚持他的反共立场,决计与昔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一争高下。岂料事与愿违,上党战役,损兵折将,长治及其周边地区得而复失;晋南、晋北、汾孝、正太诸战役,留下的仍是一页页失败的记录。不到两年时间,阎锡山的辖区即只剩下太原、大同、临汾等几座孤城,以及一些零星县份。江河日下,彻底失败已成定局,整肃内部,实行白色恐怖,也无济于事。1948 年 5 月,兵败临汾;1948 年 7 月,晋中平原尽失,不得不退据太原孤城,进行最后的挣扎。太原城破之前,阎锡山据代总统李宗仁“关于和谈大计,深欲事先与兄奉商”的电文,乘专机飞抵南京。1949 年 4 月 24日,以太原城的被攻破为标志,阎锡山失去了在山西的最后堡垒,“山西王” 的历史划上了一个黯淡的句号。

此后,败军之将阎锡山在蒋(介石)李(宗仁)矛盾的夹缝中“因祸得福”,于 1949 年 6 月 13 日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入主中枢,为国民党苦撑残局。国民党退守台湾后,阎锡山激流求退,于 1950年 3 月 15 日卸行政院长任,归隐山林。居于台北阳明山之菁山草庐,十年如一日,从事著述,写成《大同之路》《三百年的中国》等书,计三百余万字。

1960 年 5 月 23 日,阎锡山因急性肺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医治无效,病逝于台北台大医院,终年 77 岁。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店铺主页二维码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tjpress
团结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