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诺贝加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大繁荣+活力(套装2册)双11·限时特惠

73.50
运费: ¥ 0.00-15.00
【诺贝加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大繁荣+活力(套装2册)双11·限时特惠 商品图0
【诺贝加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大繁荣+活力(套装2册)双11·限时特惠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 大繁荣+活力套装2册

定价: 147.0

作者: 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埃德蒙·费尔普斯,莱彻·博吉洛夫,云天德,吉尔维·索伊加

ISBN: 9787508694023





《大繁荣》
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典作品,一版畅销十几万册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盛赞本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如果包含《大繁荣》一书的内容,可以成为一部更伟大的作品。经济学家林毅夫、钱颖一、巴曙松倾情荐!

《活力》
***看内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繁荣》作者新书,进一步阐释大众创新的意义
埃德蒙·费尔普斯8年前出版的《大繁荣》肯定了大众创新的重大意义。现在,西方世界因民粹主义、新冠疫情等而陷入迷茫、冲突、矛盾之际,费尔普斯回归大众观念,从理论、实际案例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深入阐释大众观念如何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推动经济增长,终推动国家繁荣等重大议题,值得世界各国学习、思考、借鉴。
***看意义
后疫情时代的深入思考,为中国政府、企业、个人指出创新出口
创新、“双创”都是中国从政府到民间非常重视和提倡的主题。尤其是现在面临“双循环”“内卷”“端不确定性”等新局面,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IT等新技术去应对,个人想法对大局又有什么影响?《活力》中提出社会价值观、社会观念对创新、对经济的反向推动作用,并深入讨论人工智能对劳力的取代问题,“对于我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看背书
林毅夫、陈劲、赵忠、张军、刘擎、李稻葵、陆铭等谈与中国的联系,连接理论与现实
林毅夫等人从《活力》中挖掘了该理论与中国的联系,本书深入阐述了西方世界的困境,对中国来说有着独特的角度来反思自身,破解百年未有之变局。



《大繁荣》
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费尔普斯指出,这种兴盛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样的价值观点燃了实现广泛的自主创新所需的草根经济活力。大多数创新并是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庶民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作为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费尔普斯认为,中国将开启从贸易商向创新者、从商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早的行动可能会很快展开。这一转轨可能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但他认为没有什么然理由能阻止中国完成这个旅程。

《活力》
埃德蒙费尔普斯联合多位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发展的健康依赖于某种价值观的存在,尤其是个人主义和自我表现。
作者重点讨论了以下三部分内容,前两部分基于生产数据、原创,探讨了价值和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创新和工资的影响,作者认为,劳动力会被机器人取代,但长期来看是向好的。作者认为,活力是一个健康社会备的发展因素。




《大繁荣》
荐序一 林毅夫 // V
荐序二 何志毅 // VII
荐序三 王建国 // IX
第二版序 // XIII
一版序 // XXI
前言 // XXV
概论 现代经济的诞生 // 001
一部分 活力与体验
一章 现代经济体的活力之源
创新、活力与增长 // 021
历史上出现的现代经济体的内部运动 // 025
社会制度 // 040
第二章 没有止境的经济增长
物质收益的丰饶之角 // 048
并非美的玫瑰园 // 056
第三章 精神之火: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世界
另一个世界:工作和职业的改造 // 067
从艺术和文学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体验 // 073
小结 // 089
第四章 经济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制度:自由、财产和金融 // 097
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 // 109
经济文化:差异和改变 // 113
缺失的拼图:人口和城市 // 122
一部分小结 // 126
第二部分 鲜花与荆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诱惑
现代社会中的不满 // 134
社会主义的理想 // 137
理想的社会主义有可能建成吗? // 141
社会主义奇怪的一面 // 153
对社会主义的恐惧 // 155
第六章 第三条道路
对现代经济的社团主义控诉 // 159
20 世纪早期的社团主义 // 168
社团主义在“二战”后的演化 // 183
新社团主义 // 193
社团主义的阴暗面 // 195
第七章 新社会主义与新社团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 199
社团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 208
创新的贫乏 // 217
第八章 各国的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国别差异 // 229
国别差异的制度原因 // 235
国别差异的文化原因 // 241
第三部分 衰败与重生
第九章 衰败的里程碑
经济衰退的早期数据 // 255
政策措施和其他反馈 // 261
辐射作用:包容性、不平等问题和工作满意度 // 263
第十章 经济为什么会衰落
衰落之源 // 281
第二次转型 // 307
第十一章 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和现代的定义
美好生活的人文主义概念 // 318
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 320
实用主义者的美好生活 // 322
活力主义者眼中的美好生活 // 327
对“美好经济”的启示 // 338
第十二章 美好与正义
现代经济中的正义 // 345
多重人性中的正义 // 348
看似正义的解放体制 // 353
小结 // 361
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的重建之路 // 365
大事记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 383
注释 // 395
参考文献 // 427

《活力》
引言
导论 一个关于创新、繁荣和增长的理论(埃德蒙·费尔普斯)
章节概览(莱彻·博吉洛夫、吉尔维·索伊加、云天德)

一部分 估计创新——跨时比较与跨国比较(莱彻·博吉洛夫)
一章 高速增长的来源
第二章 自主创新来源及其跨国传播渠道
第三章 IT 革命时期的自主创新——我们从未有过这么好的时代?

第二部分 创新的根源及益处
第四章 案例研究:冰岛的成功创新者(吉尔维·索伊加)
第五章 价值观的力量(吉尔维·索伊加)
第六章 个人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莱彻·博吉洛夫)
第七章 创新、工作满意度与西欧国家的经济绩效(吉尔维·索伊加)

第三部分 机器人的两种应用(云天德)
第八章 增加型及增倍型机器人与传统机器的增长效应
第九章 与厂房和实体建筑一起使用的增加型及增倍型机器人的工资效应
第十章 增加型机器人、相对价格与自主创新

后记(埃德蒙·费尔普斯)
注释
致谢




《大繁荣》


《活力》




《大繁荣》


《活力》
《活力》和《大繁荣》两本书对照来读,对于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活力》一书的独特之处,是更科学地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我十分赞同费尔普斯和他的合作者赋予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创造性地把自身的优势与技术进步结合,是“活力”的重要来源,是决定创新方向的关键力量。
赵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费尔普斯教授是一位总能影响我们视野的经济学家。持久的增长活力不仅来自科技创新,而且是个人创业价值观普及的结果。今天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放慢,实乃创业价值观消退的后果,这一点被《活力》论证清楚了。
张军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这部著作重返文化价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典学术论题,并以新颖的理论框架与跨时空的经验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作者发现,对工作意义的积极肯认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健康的增长依赖于某些现代价值的普及。在创新经济成为广泛关注焦点的今天,《活力》将刷新人们对创新驱动力的理解。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以这本书书名“活力”来形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是再合适不过了。年近九旬的他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现出孩童一般的好奇,更赞不绝口。他多次对我说,中国的发展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百姓的热爱生活、勤劳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活力》认为一个经济体能否繁荣,不完全取决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而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普罗大众是否具备愿意接受工作挑战、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价值取向。这本书用经济学的方法验证了这一推断,同时也试图解释当前西方社会的相对衰退。这本书对中国意义重大,它特别提醒国人,不要只关注一般意义上的体制改革,更要注重普罗大众的价值观的塑造,这对于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费尔普斯在《活力》中阐释了观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这一组关系,的确可以开启对未来世界新的探索路径。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大繁荣》


《活力》
当前主要形成于 20 世纪的经济理论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然而现在很多人已经感觉到,这一体系尚不能完整地解释现代世界很多重要发展背后的作用力和作用渠道。经济学界也开始意识到,要想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就有要对这一体系的一些错误进行修正。
一些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已经(有些甚至在很早之前)指出,人类的欲望和满足感在标准经济理论中被忽略或有意排除掉了,比如尼采的跨越障碍、柏格森的生命力和个人成长、凡勃伦的工艺的本能、森的能力的发展、与奈特不确定性相一致的弗里德曼的预测、罗布的“就事论事的行动” ,以及我本人在创造的愉悦方面的研究。 然而直到今天,用于处理公共事务或解决理论问题的经济学模型仍然对这些欲望和满足感视而不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标准经济学理 论的两个前提对这些欲望和满足感的漠视,而这两个前提都与工作方面的事务有关。
前提之一是工作的一回报是工资,然而对此存在大量相反的证 据。在美国,工作对于有意义的人生来说显然处于核心地位,这一点在电影《原野奇侠》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一生中有所成就”的希望可以好地诠释很多人心中的“美国梦”。在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中,这种希望实现了;而在电影《码头风云》中,这种希望 破灭了。
在这样一个经济背景下,构思新的事物或方法,想象未被发现的可能,探索未知的领域,很可能就是有意义的工作体验。当很多这样的体验在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作中消失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工作的一部分意义也随之消失了。
几个跨越了较长时间的态度调查证明了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 是有意义的。当被益普索—雷德问到是否享受他们的工作以至“很难把工作放在一边”时,51%的受访者在早于1955年进行的调查中回答“是的”。当被罗珀问到“工作重要……还是休闲重要”时,86%的受访者在早于1975年进行的调查中回答“工作”。当被盖 勒普问到对他们的工作或所从事的事业感到“满意还是不满意”时,86%的受访者在早于1966年进行的调查中回答“满意”。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美国人在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人。
令人遗憾的是,接下来的调查显示了工作满意度从 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000年前后出现了急剧的下降。(综合社会调查发现,生活满意度自1990年就呈下降趋势,尽管家庭收入在上升。)这一点须得到解释。可以想象的是,这种下降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年度创新总量大幅缩减。但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这就为我们指出了标准理论的另一个存有疑问的遗漏。
标准理论的另一个前提是创新的一来源是科学家。从这一观点出发,经济进步就是有远见且幸运地将科学发现应用于商业,这被归功于博识多闻的企业家。这也就意味着于19世纪早期迅速兴起,至末期传播到几乎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西方世界蔓延至今的经济增长的减速,都只是科学进步速度快 慢的结果。
的确,经济中某些行业的企业可能设有研发部门去搜寻和筛选具有设计和营销潜力的商业应用,从而帮助企业决定推出什么样的产品和工艺。但是这些部门不再是经济持续进步的来源,正如投资也不再 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来源一样。
也的确,硅谷曾经创造出了一批依赖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步的成功的创业企业。但是除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小段时间外,这些企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都是微乎其微的,尽管它们拥有强大的宣传机器。
随着《大繁荣》一书在8年前出版,一种关于创新的竞争性假说诞生了。在一些国家,拥有不同企业背景、对各自企业有深入了解的 普通民众开始有能力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去构思更好的方法和 新的事物。进一步地,如果这样的国家拥有要的现代价值观,这些人就会有将那些方法和事物实践出来的愿望,从而只要市场力量允许,就能产生自主创新。这就是创新活力——产生自主创新的愿望和能力。而从事这种创新性活动是现代生活的核心。对工作的高满意度、对新 的可能性的兴奋,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进步,都是由此产生的结果。
本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检验这一现代主义的理论,它是与由外生 科学发现驱动的标准理论相对的,继而考虑检验的结果对当前人们关 注的一些问题具有怎样的启示。
《大繁荣》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了 19 世纪生产率在少数几个西方国家的快速和持续的增长,以及随之为这些国家带来的“兴盛”——有意义的工作、自我表现和个人成长。它还解释了过去半个世纪国家繁荣和人民兴盛在这些国家接二连三的消亡。这些解释暗含了现代价值观的兴起和衰落。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旧有的观点是否在某些方面仍有其优势?经济学不会为我们指出我们需要选择的道路,而且假如我们误解了创新的根源,它还可能把我们带上歧途。
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对价值观进行了直接的测量,并通过统计学方法估计它们的影响。通过这些检验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长期衰退、增长和繁荣的消失。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着手解决西方社会普遍感受到的空虚感问题了。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诺贝加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大繁荣+活力(套装2册)双11·限时特惠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