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37.5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511 件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商品图0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人文书托邦)


  • 作者:李红涛 黄顺铭 著

  • 书号:252049

  • 定价:¥50 元

  • 字数:204 千字

  • 印次:1-2

  • 开本:大32

  • 出版时间:2017-12-15

  • ISBN:978-7-300-25204-9

  • 包装:平装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是一部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记忆地方里的记忆实践。

李红涛(1980- ),黑龙江牡丹江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0),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媒介社会学、国际传播等。出版译著两部,在THE China Quarterl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及《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黄顺铭(1973- ),重庆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 ,媒介与记忆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荣誉社会学、新闻社会学等。出版专著《加冕:新闻评奖制度与实践》,发表 80 余篇学术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一、记忆的重量/3

二、从“历史事件”到“感情记忆”/7

三、相互缠绕的记忆场/12

四、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18

五、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24

六、媒介创伤:问题意识与方法论/30

七、本书结构/35

第二章 从暴行到大屠杀19371948

一、1937 年的两个片段/41

二、海外媒体:“地狱般的四天”/45

三、中国报章:“为匹夫匹妇复仇”/53

四、战后审判:“最恐怖的暴行”/65

五、审判报道:“历史上最黑暗之一页”/74

六、南京大屠杀纪念:“永不宜忘的一日”/84

第三章 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19492012

一、引言/97

二、研究方法/99

三、“重新发现”南京大屠杀/101

四、耻化叙事与双重创伤/107

五、谁在说话? /117

六、结语/126

第四章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

一、引言/131

二、集群及其镶嵌与“场所作为集群”/134

三、研究方法/136

四、数字标识的空间化与意义生成/138

五、记忆实践及其脚本化/156

六、结语/169

第五章 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

一、引言/177

二、数字记忆的“镶嵌性”/180

三、案例背景与研究方法/184

四、构筑公祭空间/188

五、“生产”纪念公众/199

六、结语/212

第六章 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

一、引言/219

二、维基百科作为全球记忆空间/223

三、条目历史与记忆协作/226

四、记忆争夺:规则支配下的冲突与妥协/237

五、结语/251

第七章 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

一、中介化与创伤叙事/257

二、文化创伤的中介化/263

三、进一步的研究/267

四、全球记忆与东亚和解/276

注  释/282

 

参考文献/302

后  记/319


2016 年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杀惨案七十九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称“江东门纪念馆”)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举行了“死难者遗属家庭祭告活动”。国家公祭日当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办庄重的公祭仪式,鸣响防空警报,放飞和平鸽,举行世界和平法会以及烛光祭。新闻媒体对于国家公祭予以显著的报道:《人民日报》当天刊登评论《铭记南京大屠杀是道义必须》和《走进每一位受难者的世界》;《新华日报》采用黑白报头;《扬子晚报》全报采用黑白版面,刊登了三个版的纪念报道;南京广电集团第三次推出“紫金草行动”,号召人们通过线上祭奠来表达哀思。
然而,这种庄重的纪念氛围中也出现一些刺耳的“不和谐音”。譬如,12 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一座慰安所的去与留》报道了上海“海乃家”慰安所旧址的拆迁争议。面对镜头,包括当地文物遗址史料馆馆长、社区居民和高中生在内的一些受访者将“慰安所”等同于“妓院”,将“慰安妇”等同于“妓女”,认为她们是“国家的耻辱”,而“慰安所”放在学校里无法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此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备受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些人对二战性奴役和性暴力的无知与曲解显示出历史教育的失败。实际上,这不仅是“历史”或“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记忆”的问题。这个例子表明:集体记忆不仅有延续,也有断裂;不仅有传承,也有扭曲。
无论是制度化和常规性的纪念活动,还是这些扭曲历史的言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事件在当代的记忆景象,也映照出这一起八十年前的历史事件进入当代公共生活的可能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京大屠杀是受害者压抑的个体记忆,是地方记忆;而如今,它已上升为国家记忆,乃至世界记忆。这种变化不仅意味着记忆社群(mnemonic community)的扩大,纪念空间的扩展,而且也意味着代际的更替,以及时间的流转。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问题单,譬如,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记忆景象如何生成?作为历史事件的南京大屠杀如何转变为文化创伤?在历史和当下之间,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存在着几多延续,几多断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怎样的记忆之所而存在?媒体机构如何构筑国家公祭的线上公祭空间?
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本书把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放在一个宽阔的时空坐标里来审视:时间上,试图追本溯源,经验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往上回溯至1937 年末、1938 年初惨案发生之际,向下则延伸到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十余年;空间上,同时涵盖传统报业、新媒体,以及纪念馆等多种媒介场景。
本书的分析框架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我们试图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线上纪念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我们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要努力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记忆之所里的记忆实践(mnemonic practices)。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