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68.00 - 333.00
运费: ¥ 0.00-15.00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图1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图2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缩略图0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缩略图1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书名: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套装5册)

定价: 333.0

作者: [美]丹尼尔·戈尔曼,[美]马修·杰克逊,埃伦·亨德里克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唐根金,肯尼斯·库克耶,弗朗西斯·德维西库,[美]玛丽莎·金,纪一鹏 王珏欣

ISBN: 9787508683768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成名巨作

《人类网络》
1.全新研究方法,或改变社会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本书将社会关系纳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人类行为的经济利益基础、心理基础,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基础。由此经济学研究也向现实世界更迈进了一步。

2. 六度分隔的小世界,如何让你的人生更成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网络构成社会,位置关系命运,人的价值由社会网络决定。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各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

3. 挑战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认识   该书为我们理解小到择校、疾病传染,大到金融危机扩散、贸易摩擦乃至战争等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作者提出,如果2008年我们就有关于金融传染的网络图像,或许结果会完全不同。

4.人类如何应对无“网”不成,无“网”不胜的超级互联网时代   集体智慧与集体愚蠢并存,超级网络时代同时面临机遇和风险。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最好的平衡,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如何找到人类网络的关键节点,影响人类的决策,至关重要。

5.面对不平等、阶层固化等社会顽疾,人们怎么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网络中的隔离根深蒂固;“寒门再难出贵子”,子女与父母的命运纠缠所呈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等等。要抑制人类网络的这种破坏性副作用,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各种声音得到通畅表达,各种信息可以自由流动的多元化社会,以增强网络的连通性。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 1

《框架思维》
1.帮助我们深度思考、看清底层逻辑的思维工具
2.埃隆·马斯克、查理·芒格推崇的思维模式……真正的高手,都是框架思维者
3.和高手一样,实现“人生开挂”
4.说话做事有逻辑、成体系,直击事物的本质
5.版权热销12个国家和地区,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重磅新作
6.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微软中国CTO韦青、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安人心智董事长阳志平、畅销书《好好学习》作者成甲、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职业扑克赛世界冠军安妮·杜克、知名公司Box创始人亚伦·列维、《福布斯》《经济学人》等学者、企业家、投资人、重磅媒体联袂推荐


《社交算法》
☆你的社会关系的强度、质量、排列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你的人生经历、情感情绪、个人成就和职业成就
为什么男性平均寿命远低于女性?孤独会使早逝概率提高26%,中年男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不是心脏病或肥胖,而是“孤独大流行”。因此,人们的人际网与召集者的人际网越相似,越能保护他们远离孤独。

☆人际网络可预知、可复制、可改变
·可预知你未来的认知能力、工作复原力和工作敬业度。
·可复制的社交算法,在特定时间、场合帮你作出更好的社交决策。
·可改变你的自我认知和社交模式。

☆习得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的3种社交模式、5种社交技能;重塑人际网,让你的社交富有成效,团队更有战斗力
·3种社交模式:扩张者、中介者、召集者。
·5种社交技能:注意、眼神、提问、倾听、接触。
·5个因素打造优秀团队:心理安全、可靠性、目标与角色的结构与清晰度、个人工作意义的发现、对于团队工作重要性的信念。

☆给“社交焦虑”的人以章法,不再盲目拓展人脉,重获内心从容自洽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玛丽萨·金告诉我们,
“社恐人士”的焦虑与恐惧并非坏事;
“人来疯”偶尔也会感到强烈的孤独;
不是所有社交都是好的社交。
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有意义的关系网,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赢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

☆海量输出真实案例,集中展现交叉学科经典研究;解码社交模式底层逻辑,剖析成功人士的社交规则与方法
·洛克菲勒是怎样通过管理名片盒记住每一个人?
·知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是如何通过丝绸之路乐团,成为社交中介者?
·时尚女魔头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如何与国际名星打成一片,成为召集者?
·什么是喜欢偏差?中等偏上效应?鸡尾酒效应?邓巴数?依恋理论?临近法则?纯粹曝光效应?
本书系统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跨学科经典实验、真实案例及科学研究成果,同时,剖析成功人士的社交规则与社交方法,作为典型案例供读者深入理解。不同社交模式的人均能在本书中找到可复制的社交策略、益于自己的答案。

☆备受欢迎的耶鲁大学教授,15年社交网络研究精华,获得国际多家媒体高度赞誉
作者玛丽萨·金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本书凝练其15年研究精华。《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柯克斯书评》《书单》等媒体给予高度赞誉。

☆获得国内外心理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大咖重点力荐
崔   璀|个人成长探索者、优势教育发起人、Momself创始人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高   琳|《故事力》作者、有意思教练CEO
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黄启团|资深心理学导师、心理学作家
卢美妏|知名心理咨询师、美国职业生涯发展师
潘幸知|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创始人
壹心理|知名心理学平台
亚当·格兰特|沃顿商学院教授,《沃顿商学院*受欢迎的思维课》作者
大卫·爱泼斯坦|纽约时报畅销书《成长边界》作者
等知名大咖联袂力荐

1

[美]丹尼尔·戈尔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其经典著作包括《情商》《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情商》(实践版)等书。
[美]马修·杰克逊,马修·杰克逊(Matthew O. Jackson),斯坦福大学经济学William Eberle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经济与社会网络的重磅人物,从事该领域研究二十余年。他的在线课程“社会与经济网络”和“博弈论”听众人数超过100万。曾出版《社会与经济网络》等著作。
埃伦·亨德里克森,艾伦·亨德里克森(Ellen Hendriksen)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医学院完成培训。她通过她的获奖播客《精明的心理学家》和波士顿大学焦虑与相关疾病中心(CARD)帮助数百万人平复焦虑,做真实的自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之父”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 ,是《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推崇的互联网研究者之一。现任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
唐根金,无
肯尼斯·库克耶,《经济学人》杂志高级编辑
弗朗西斯·德维西库,柏林欧洲管理与技术学院管理学教授和决策、模型和数据中心主任
[美]玛丽莎·金,1
纪一鹏 王珏欣,无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初版序:亚里士多德的挑战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纽约 8 月一个闷热得难以忍受的下午,蒸笼般的天气让人闷闷不乐、浑身难受。我从麦迪逊大道坐公共汽车回酒店。上车时,中年黑人司机对我露出热情的笑容,友好地打招呼:“嗨!你好吗?”我吃了一惊。公共汽车在闹市区拥堵的车流中慢慢蠕动,黑人司机像对我一样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热情地打招呼。他们都和我一样吃惊,但由于天气让人情绪低落,几乎没人搭理他。
汽车爬出拥堵的闹市区进入郊外住宅区之后,车上发生了缓慢但奇妙的变化。黑人司机自说自话般地给乘客介绍起沿途的景致,比如那家商店在大甩卖,这家艺术馆有一个很棒的展览,街头那家电影院刚上演的电影。他一路讲个不停,有趣极了,他快活地和我们分享大都会的多姿多彩,感染了所有乘客。乘客下车时卸下了上车时沉默的外壳,黑人司机大声说:“再见,祝你愉快!”每位乘客都报以微笑。这一幕留在我脑海中快 20 年了。我在麦迪逊大道坐车那天,刚刚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但是对于公共汽车上奇妙的变化,当时的心理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心理学对情绪机制几乎没有任何研究。不过我想象得到,那种欢乐情绪的传播如同病毒一样,从车上的乘客蔓延扩散到整个城市,那位黑人司机就像城市的和平缔造者,拥有巫师一般的魔力,让原本闷闷不乐的乘客愉快开朗起来。
不过,本周报纸上的内容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在当地一所学校,一位 9 岁的男童把油漆倒在学校的课桌、电脑和打印机上,并蓄意破坏学校停车场里的一辆汽车。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些三年级的同班同学称他为“小宝贝”,他希望以此改变同学对他的印象。
一群年轻人在曼哈顿一家说唱俱乐部外消磨时间时无意中发生冲撞,最后演变为打群架,其中一名肇事者手持点 38 自动手枪向人群开枪射击,导致 8 人受伤。报道称,本来是小小的疏忽,却被误认为侮辱行为,最后演变成枪击事件,这种现象近年在美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报道,在 12 岁以下的被杀害儿童当中,有 57% 是被他们的父母或者继父母杀死的。在将近一半案件中,父母声称他们“只是想教训一下孩子”。家长殴打儿童致死的原因是他们挡住了电视机、哭闹或者弄脏纸尿裤。
一名德国少年因谋杀 5 名土耳其女子受审。他趁受害人熟睡时放火烧死了她们。该少年是新纳粹组织成员,他把自己失业、酗酒和倒霉等问题归咎于外国人。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恳求道:“我一直后悔不已,我非常羞愧。”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关于这种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恶性的情绪冲动在我们周围肆意蔓延。新闻报道反映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我们及周围人群的生活中潜藏着情绪失控的危险。面对这股飘忽不定的潜流,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近 10 年来,这样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我们的家庭、社区以及公共生活当中情绪失调、绝望和肆无忌惮的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社会逐渐被越来越严重的愤怒与绝望笼罩,父母双双在外工作、放学后独自回家的“钥匙儿童”,被迫留在家中与电视为伴,境况凄凉。还有儿童被遗弃、被忽视和受虐待,遭受“恨铁不成钢”的家庭暴力。情绪危机四处蔓延,全球范围内情绪抑郁的人数不断攀升,攻击行为大大增加:青少年带枪上学、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演变为枪杀案、心怀不满的被辞退员工对前同事大开杀戒等。情绪虐待、驾车枪击事件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过去 10 年全都变成了司空见惯的词语,时下的问候语也从欢快的“祝你愉快”变成了暴躁的“让我开心”。《情商》的目的在于把情绪这种说不清的东西说清楚。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从业十多年的记者,我一直在关注非理性领域的科学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重点关注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是描述危机重重的公共情绪生活,二是提供有用的补救方法。

探索的时机
在过去 10 年,坏消息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关于情绪的科学研究也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人脑运行机制的研究,新的脑成像技术等突破性方法为科学家对人脑一探究竟提供了可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人脑之谜:个体在思考与感觉、想象与做梦的时候,人脑这团精密的细胞集合体是如何工作的。随着神经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脑较为原始的部位情绪中枢的运作机制,它使我们发怒或流泪,既能挑起战争也能激发爱情,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起到破坏作用。情绪运行与失控机制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化解人类公共情绪危机提供了新的良方。
我不得不等到有关科学研究成熟之后,才动手写作《情商》。科学见解姗姗来迟的原因主要是过去这些年的研究一直忽略了情感在人类心理生活中所占的一席之地,心理科学的情绪研究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广袤大陆,实在令人吃惊。心理自助书籍趁机填补了这种空白,这些书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们顶多是以临床的观点为基础,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现在科学的发展终于能对这些复杂的、离理性最远的精神问题提供权威的解释,为人类心灵拼出比较清晰的图像。科学家描绘的情绪地图对智力认识比较狭窄的人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智商由基因决定,后天经验难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基本上由智商潜能所决定。这种观点忽略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能改变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生活更美好?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智商一般的人却表现出色,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我认为很大原因是被称为“情绪智力”的系列能力,包括自控力、热情和坚韧的品格,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等在起作用。我们把情绪技能传授给儿童,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由先天基因决定的智力潜能。
除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还面临道德上的迫切性。当代社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瓦解,自私、暴力和卑鄙无耻似乎正在腐蚀我们公共生活的美德。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感情、性格和道德本能的联系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活中最本质的道德立场来源于基础的情绪能力。对个体来说,冲动是情绪的媒介,所有冲动都起源于最终表现为外在行动的情感爆发。容易冲动的人缺乏自制力,在道德上是不完整的。控制冲动的能力是意志和性格的基础。同样的道理,利他主义的根源是同理心 — 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如果对他人的需要或绝望缺乏感应,就谈不上关怀。如果问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两种道德立场是什么,那就是自我克制和同情心。

我们的旅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生活以及周围世界中复杂的情绪现象,在本书中,我的作用就像一位导游,带领读者纵览有关情绪的科学发现。旅行的终点是理解情绪的含义,明智地处理情绪问题。这种理解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就像物理学量子水平的观测器会改变被观测物体一样,观察情感的世界同样会产生这种效果。旅行的第一站是参观人脑情绪构造的新发现,以此解释我们生活中最难以理解的感性压倒理性的时刻。人脑结构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人的愤怒与恐惧、激情与喜悦。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知道情绪的习惯可以破坏我们最良好的意愿,同样也可以克制更有破坏性或者自我打击的情绪冲动。更重要的是,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塑造下一代情绪习惯的关键时机。
旅行的第二站,即本书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天生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对所谓的“情绪智力”产生作用的。比如,能够控制情绪冲动,理解他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受,熟练地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罕见的本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对神经科学细节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本部分。)
广义的智力模式把情绪置于众多生存潜能的中心。本书第三部分分析了情绪智力的关键作用:情绪智力如何维持我们最重视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就会受到破坏;对事业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情绪智力,正在受到市场力量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害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与二手烟无异,情绪平衡是我们健康和幸福的保证。
人类基因遗传赋予每个个体一系列的情绪设定值,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格气质。不过人脑的神经回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性格不是先天决定的。本书第四部分介绍我们童年时期在家庭和学校中获得的情绪经验塑造了情绪的神经回路,从正面或负面影响了我们情绪智力的基本技能。这说明影响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的情绪习惯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关键时期确立的。
本书第五部分探讨了成年以后无法控制情绪的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情绪智力的缺失会增加一系列的风险,比如沮丧、焦虑、暴力、饮食紊乱和滥用毒品等。同时,具有先见之明的学校会向儿童传授情绪与社交技能,确保他们的生活走向正轨。
本书中最令人困扰的研究数据也许是一项由父母和教师参与的大型调查,该调查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当代儿童比上一代更容易遇到情绪困扰问题,他们更孤单和沮丧,更愤怒和任性,更紧张和容易焦虑,更冲动和具有攻击性。
至于解决之道,我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让年青一代防患于未然。现在我们对儿童的情绪教育放任自流,这会导致更加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把头脑和心灵结合起来。我们旅程的终点是参观旨在教授儿童情绪智力基本技能的创新课程。人类的情绪竞争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理心,以及聆听、解决危机和合作的艺术等,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这些重要的内容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品德、性格和幸福人生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提出的挑战是明智地处理我们的情感生活。我们的激情如果运用得当将会充满智慧,激情可以指引我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生存,但激情又很容易受到扭曲。亚里士多德认为,问题不在于情绪,而在于情绪的恰如其分以及情绪的表达。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将智慧赋予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文明,公共生活更和谐。


《人类网络》
固化,不平等,“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


于是我们逆水行舟,奋力向前,却不断被浪潮推往过去。

——斯科特·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显然,一个孩子在未来的成就与幸福取决于其父母和社群奠定的起点。衡量社会地位的代际粘性的标准做法,是在收入、财富和学历等要素上对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比较。孩子与父母的命运在多大程度上彼此相关呢?图6.1显示了子女的最终收入与父母的关联度,该指标名为“代际收入弹性”。



图6.1社会固化:代际收入弹性。这是子女收入与父母收入相关关系的标准化后的指标,0代表子女和父母的收入基本脱钩,1代表父母的相对收入地位完全反映在子女的相对收入地位中。数据来自Miles Corak(2016)。

代际收入弹性可以理解为对如下问题的回答。假设你父母家的年收入比我父母家高出10%,当我们成年后,你的收入会比我高出多少?如果答案为10%,则你家相对于我家的全部优势都跨代保留了下来。由于你的收入超出我的部分与你父母超过我父母的部分之比为1,社会完全固化:我们的相对地位跟我们的父母完全相同。如果你的收入只比我高出1%,则你家相对于我家的优势仅有十分之一保留了下来。如果我们的收入相同,社会就有完全的流动性,因为我们的相对地位跟我们的父母完全无关,此时对应的代际收入弹性为零。可见,该弹性是对固化程度的测量指标。美国的上述弹性(固化程度)略低于二分之一,而图表上最高的秘鲁约为三分之二。美国在该图中的位置或许会令某些人吃惊,固化程度几乎是加拿大的两倍。英国则与美国类似。

比起有些令人吃惊的社会固化程度,美国的不平等程度之高则不证自明。当你穿过任何一座美国大城市时,你都很难不目睹极其贫困与非常富有的不同社区并存。但“美国梦”却是如此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灵魂和身份之中,还有美利坚作为“机遇之地”的观念。人们将因为自己的勤劳、技能和才干而得到回报,而不是血统。考虑到“不可剥夺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是《独立宣言》的核心,我们理应期望,美国在社会流动性(打破固化)方面至少能和其他国家做得一样好。

我们都听说过不可思议的靠奋斗取得成功的故事。我的祖父没有上完高中,在一家运输公司工作,而我的父亲则读完了大学和研究生,成为核物理学家。历史上,机遇之地可谓名副其实。在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移民大潮中,美国向大西部拓展,经历了不断的经济繁荣(偶尔也有波折)。就业与增长的机遇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对许多逃离母国的贫困移民而言。人们搬到加州,一夜暴富。教育虽然有其价值,在当时对于过上体面生活却不是那么重要。那是增长以及实现美国梦的黄金时期。在二战过去不久的另一段时期,制造业和经济繁荣发展,中产阶级大量增加,沿着经济阶梯攀爬也同样可以企及。

可是当我在大约15年前开始研究社会固化时,情况有了惊人的变化。首次看到美国的父母与子女在教育方面的关联性,我怀疑数据肯定有什么差错。通过某些挖掘,我意识到所有的数据都在讲述同样的故事:无论是以收入、教育、财富乃至寿命衡量,在父母与子女的关联性方面,如今的美国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这些指标的高度关联性绝非好事——意味着较高程度的社会固化。

如果你原本认为美国在经济流动性方面做得不错,那并不奇怪。许多人对社会流动性的感知都不符合现实。例如在图6.1中,德国的固化程度评分为0.32,美国则为0.47,几乎是前者的1.5倍。然而如果你去询问别人是否赞同如下陈述,“如果努力工作,我的生活将得到改善”,结果会发现,约有84%的美国人表示赞同,而德国仅有62%。

不平等与社会固化的关系由艾伦·克鲁格(Alan Krueger)在2012年1月的一次著名演讲中做了透彻的阐述,当时他正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鲁格展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Great Gatsby Curve):迈尔斯·克拉克(Miles Corak)在2011年发现的不平等与社会固化之间的惊人关联性。为了给这条曲线找个好名称,克鲁格表示要给提出最佳名称的年轻职员奖励一瓶葡萄酒。结果奖品被贾德·克莱默(Judd Cramer)拿走,他的建议源自小说中盖茨比在跨越社会阶层时的困难。不平等与社会固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如图6.2所示。



图6.2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展示世界各国的不平等程度(由每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代表,图中的纵轴,0代表没有不平等,1代表极端不平等)与社会固化程度(由每个国家的代际收入弹性代表,图中的横轴)。有关社会固化的数据来自Corak(2016);基尼系数的数据来自CIA World Factbook。

值得提示的是,社会固化与不平等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机制性的联系。如果我们拿一个较为单一的小国同一个较为混杂的大国进行比较,在其他所有条件相同时,小国的不平等与社会固化程度应该更低。例如,我们只分析工程师的子女,由于这些孩子大部分最终都会完成高等教育,获得较高收入,不平等程度自然会比较小。这批父母与子女的代际收入弹性也会较低,因为父母的收入差距本来就小,对于子女的境况好坏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如果我们只分析矿工的子女,结果同样如此:由于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劳工阶级,他们中间的不平等也较小;由于父母的特征相似,也几乎不存在代际收入关联性。社会固化与不平等有很大部分是来自经济体中不同成分间的比较,因此当某个国家的组成变得更为多样化时,我们理应看到社会固化与不平等程度的上升。

尽管如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所反映的内涵还是远远超过机制性的规模效应。例如,丹麦的国家规模很小只是它的社会固化与不平等程度较低的部分原因,却并非全部解释。丹麦低技能工人的收入比美国类似岗位的工人高出约50%,而且享受的福利还好很多。所以,丹麦的不平等程度低于美国,部分原因在于丹麦低技能工人的处境要远远好于美国类似水平的人。在大多数人可以选择从事较低技能工作岗位还是较高技能工作岗位的社会,有种力量推高了低技能岗位的工资水平,因为你必须用较高工资来吸引人们干这些工作,而没有大量闲置的缺乏其他机遇的低技能劳动者。在社会固化方面,我们看到丹麦的父母与子女在教育程度上的关联性不足10%,美国则接近50%,但两个国家的总人口中上大学的总比例是相近的——所以,它们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上处于不同位置,不仅是由于丹麦国民的单一性。⑧

加拿大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各种少数族裔,移民人数众多,从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类型看经济构成也非常多样化。不过,加拿大却是全世界社会流动性最高的国家之一,不平等程度也同北欧国家相差不大。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的有趣之处是,为什么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在两个测量指标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美国和中国要高得多。

为强调不平等受到社会固化的影响,我把克鲁格最早发表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做了旋转。在图6.2中,固化程度反映在横轴,不平等程度是在纵轴,由此可以将不平等视为固化程度的函数。这里的逻辑是,有很大部分的不平等是源自社会固化。如果所有孩子降生的社会网络有着相同的发展机遇——有类似的父母、伙伴与社区——那么不平等只会来自他们的固有天赋和性格、选择以及运气方面微小的随机差异。反之,如果孩子降生在不同社会网络——有不同的父母、习俗、信息和机遇——导致的不平等结果就会更悬殊。也就是说,结果的不平等部分缘于机遇和社会流动性方面的差异。

最后,不平等和社会固化还存在深刻的相互纠缠:不平等也会引起固化,存在相互反馈。父母、伙伴与社区的差异造成发展机遇不同,有部分缘于不平等的现状。但最终是由同质性塑造的信息和习俗的牢固网络限制了不同人的机遇和行为,因此社会固化背后的因素是主要作用力,不平等应该被视为结果,而非根本原因。这不同于常说的富有的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更多资源的解释。

以上视角尤其能帮助我们寻找打破恶性循环、改善不平等与固化现象的有效办法。它不是把焦点放在资本税率这类问题上,而是思考如何改变导致不平等与社会固化的基础性的社会结构。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前 言
测测你的社交焦虑程度
在对抗不公时,莫伊要是不开口说话,那看上去就像只被围困的猛虎。
莫伊是位律师,聪明绝顶,待人谦逊真诚。他身材矮小瘦削,有点儿秃顶,戴着一副圆框金丝边眼镜,留着一撮八字胡。莫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在维护老年人权益、保护弱势女性等社会事业方面很有原则。到现在,他已经在分处全球三大洲的三个国家工作过了。
为了实现理想中的正义,他不得不经常置身于最不理想的环境——会议之中。莫伊的故事就是在这些会议中,在社区中心和教堂的地下室里,在咖啡的余味中,坐在折叠椅上发生的。他这样说自己的故事:“那天在会场上,一位会议组织者转身对我说,‘你知道吗,莫伊,我们两个聊天的时候,你都谈话自如,但在会议上,你总是很安静,我好像没听你在会上开口说过话’。”
莫伊非常尴尬,但他清楚那个人说得没错。开会时他总是认真倾听、彬彬有礼,但的确是从来不发一言。这番话让他猛然意识到,他的沉默如此明显,根本躲不过别人的眼睛。
莫伊说:“不是我什么都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别人说话时似乎都很坦然、很自信,等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张开嘴时,却发现话题已经变了。一直都是这样。”
不只是莫伊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这种情况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尤其在今天这个难以捉摸的世界,我们时常会纠结于“该怎么回这条信息”“这段文字发到朋友圈里是否合适”等问题。如果你天生内向,或者和莫伊的情况类似(稍后会讨论这二者的区别),那么技术和互联网能让你有无数理由去质疑自己。当然, 你还要与和他人面对面互动时的焦虑做斗争。
和莫伊一样,你可能也体会过张口说话前的那种折磨。就像站在10 米高的跳台上,一想到要跳进水里,你的心就怦怦直跳。保持沉默会带来挫败感。你可能在想“其实我知道答案”“那是我的点子”,但一想到要说出来,你就仿佛跳进了谈话的深渊, 全身无力。那个会议组织者的话开始让莫伊觉得,保持沉默有时会更糟。一直保持沉默就像放在膝部的砖块越堆越多,最终会让你不堪重负。片刻沉默很容易被打破,但要打破数小时的沉默, 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是真的打破了,一定会有人转过头来惊呼: “呀,我忘了你也在!”
所以,莫伊决定不再等了。他说:“后来有一次开会前,我提前在手机里记了些笔记,我想先写出来再说会容易些,但还是没能做到。最糟的是,我旁边的家伙拿起我的手机,给大家念了一遍我的笔记。他肯定觉得是在帮我,但我真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谁会连自己的笔记都念不出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莫伊花了很长时间才再次鼓起勇气去尝试。之后一次会议前,他提前准备了更多的笔记,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我尽力了,当时我的视线突然模糊,身体也开始发抖。太可怕了。为什么我总是这样?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别人能轻松做到的,我就是做不到?”
和政界打交道的工作经历让莫伊习惯了一次次的尝试,他决定鼓励自己再试一次。他说,那一次,“我要参加个朋友聚餐, 于是准备试着说个祝酒词。我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排练过,之前我还编了个笑话,但起身后,说第一句话时就卡住了,大脑一片空白,根本说不出话来了。我说了句‘谢谢’,就坐了下来。我当时想,天哪,我真是个白痴!”
莫伊的经历很普遍,这就是所谓的“社交焦虑”,一种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社交焦虑的人先是会感觉自己很突兀、很惹眼,之后会有想要躲藏的冲动。他们有时会彻底躲开,有时虽然在场但始终保持沉默,或是专注地盯着地板。他们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因为肯定会被严厉地批评。很多人无论是在课堂、聚会、团体、工作中,还是和陌生人在一起,抑或在社交媒体上,都备感压力。他们深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有问题,比如太古怪、太笨拙、太烦人,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够好,比如不自信、不擅社交、能力不足。而且,他们的身体也会出卖他们。他们确信别人都会注意到他们令人尴尬的脸红、手掌出汗或双手颤抖这些生理现象。
这些你可能听着都很熟悉。你是否对莫伊的故事有同感?你是否边读这段文字边点头?我敢打赌,你和莫伊还有个共同点, 那就是在这段尴尬、焦虑旅程中的某个时刻,也许是在约会、面试或开学前,你身边的某个支持者曾给过你那句经典的建议: “就做你自己! ”
这句话出发点虽好,但可能会让你格外恼火。它听着简单, 但你根本做不到。和莫伊有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在焦虑的嗡嗡声中思考有多难,焦虑能“劫持”我们思考、说话和回应的能力。而且,“就做你自己”这条建议似乎在说你从没想过要这么去做。“只要这样做就可以?我可真傻!”
即使这样,“就做你自己!”也是个好建议。幸福地独处或者和亲密的朋友、信任的家人在一起时,你真实的自我就会浮现出来。面对所有焦虑情绪时,你具备自己需要的一切——你不需要假装或营造任何形象,做你自己就已足够。想象一下,如果那个真实的自我出现在你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会怎样呢?你可以分享你的想法和观点。你终于能放轻松了,你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个世界。你觉得做真实的自己很舒服。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受到那种只有温暖的家才能带给你的温馨、联结感和亲密感。
因此,在本书中,你将学会如何将建议付诸行动。你会了解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你能学会如何应对。读完这本书,你会拥有一整箱新工具,等着你去试用。我们将揭开你未曾意识到的一些观念上的迷思,打破你从未察觉到的一些习惯。
很多人都有社交焦虑,因而早已有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焦虑的程度。如果你自认为多多少少有点社交焦虑,也可以用摘自两个社交焦虑常用量表中的这25 个场景自测(如下文所示)。你认同的场景越多,说明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焦虑就越多。
1. 必须和有权威的人(老师、老板等)对话时,我就会紧张。
2. 和别人进行眼神接触对我来说有困难。
3. 必须谈论自己或者自己的感受时,我会紧张。
4. 我发现很难和同事融洽相处。
5. 和别人单独相处时,我会紧张。
6. 我担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
7. 到店里退货让我感到焦虑。
8. 我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的观点提出异议。
9. 我总是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不知道该说什么。
10. 我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很紧张。
11. 我觉得自己在和他人沟通时会说一些令人尴尬的话。
12. 在一群人中,我会担心被忽视。
13. 我不确定是否要和一个仅仅算得上认识的人打招呼。
14. 如果别人能听到我打电话,我就会不自在。
15. 在公共场所吃饭或喝酒,我会感到尴尬或焦虑。
16. 在公众面前表演、演奏或演讲让我感到焦虑。
17. 当别人看着我做事时,我会感到不自在。
18. 打电话、发邮件或发短信给不太熟悉的人时,我会焦虑。
19. 我在课堂上或会议上发言时有困难。
20. 上公共厕所让我感到焦虑和害羞。
21. 我很难与吸引我的人自如地交谈。
22. 考试让我焦虑。
23. 我在主持聚会或活动时,会感到有压力,会焦虑。
24. 我发现自己很难拒绝推销员或律师。
25. 我不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以上仅仅是25 个场景,还有很多其他场景。例如,有社交焦虑的人宁愿选择同时做热蜡除毛和牙科手术,也不愿去参加拓展人际关系的社交活动。我们可能会问隔壁桌的同事:“我发邮件前,你能帮我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怪话吗?”在健身房或在超市里排队时,抑或在任何可能有人会打量我们的地方,我们都有可能感到不安。我们会在点餐前先想好要点什么,在接客服电话前先想好提什么要求,或是反复琢磨在聚会上要讲的段子。当然,我们还会想办法偷偷溜出那个聚会。
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果说社交焦虑以前是“慢燃”模式,那么科技发展对它而言就是“火上浇油”。为什么呢?因为焦虑源于不确定,还有什么比现代交流更不确定的呢?比如,“为什么他只回了一个省略号?”“为什么老板回我邮件只用了一个字?”“她为什么发短信说‘我可以打电话给你吗?’”“他为什么发短信说自己是蝙蝠侠?”
社交媒体让这一切变得更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近2 000 名年龄在19~32 岁的年轻人,发现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越多,焦虑感就越强。这和在社交媒体上花了多少时间无关,而是和社交媒体本身的独特性有关。具体是什么独特性呢? 社交媒体是公开的社会评论,具体评论数量也是公开的。对青少年来说,形成身份认同和巩固自尊已经很难,而社交媒体上的朋友可以全天候地观察和评论他们,这无疑会让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得更为艰难。
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现实世界中,面对社会评论时,我们都会选择逃避或忍受。与大多数心理学专业术语不同的是,逃避和忍受这两个术语的含义与你的直觉理解完全相同。逃避就像是边用手指堵住耳朵,边唱“我听听听不见你!”但逃避可能比较费事,你装咳嗽,就得记得隔天还要咳嗽,选择走人少但距离更远的路费时长,准时到会场就可以不用跟别人聊天——把控到场时间的精确度也很累人。逃避可以是公开的,比如你没出现在派对上、把来电转到语音信箱;也可以是隐蔽的,你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在逃避,避开眼神交流就是典型的逃避。或者,我们可能会去参加派对,但大多数时间都在抚摸主人家的猫或躲在阳台上看短信,然后悄悄溜回家,捧着麦片粥追剧。虽然逃避能让我们马上解脱,但随之而来的几乎总是内疚、羞愧、失望或沮丧的苦涩滋味。
忍受带给我们的则是无比紧张地挨过公司的团建活动、报告会或婚宴。希望老天能帮下那位竭力把你拉进舞池的好心的伴娘,你宁愿用餐叉戳她,也不想跟着跳集体舞。忍受完整个活动的你回到家时,常常会烦躁不安,莫名胃痛,面部肌肉因一直假笑而酸痛。有时你会直接把自己灌醉。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感觉由来已久。对于3/4 有社交焦虑的人而言,这种漫长而尴尬的经历始于8~15 岁的某个阶段, 并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宁愿选择翻看手机,也不愿与人交谈。对我们中很多人而言,社交焦虑就像褐色的眼睛或卷曲的头发, 是身体的一部分,从第一天起,我们记忆中就是这样。
现在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说的是“我们”。学术界有句话: 研究就是我的找寻。许多科学家之所以选择某一领域,是因为研究主题对他们或他们的生活来说是真实的。研究“坚毅”的专家在遭遇任何挫折之后都会重新振作起来。创伤研究专家经历了危及生命的事件后能幸存下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研究者无视身边一碰即倒的纸堆,专心伏案工作。我在波士顿大学著名的焦虑与焦虑相关障碍研究中心(CARD)工作,这一点也很能说明问题。
我最早的记忆可以揭示我的焦虑从何而来。20 世纪80 年代初,我3 岁那年,在上学前班,和其他15 个孩子一起坐在地板垫上。我的老师菲什太太披着一头中分的棕色长发,边弹吉他边唱《你是我的阳光》《安静,小宝贝》等轻柔的歌曲,哄我们暂时安静下来。我记得自己睁开眼时,看到菲什太太身子伏在吉他上,正专注地看着我,脸上带着微笑。显然她盯着我有一会儿了。她说:“你醒了! 早上好,甜心! ”我坐起来揉眼睛时,突然意识到其他人都在看着我。我顿时僵住了,就像一只在车灯前呆住不动的小鹿。有些孩子在笑,这笑声并不是嘲笑,但对一个敏感的3 岁孩子来说,就像被玩具木棒一下刺穿了小心脏。刚睡醒的我还有点儿晕,这让被人取笑的感觉变得更加强烈。我紧闭双眼,在黑暗中备感窘迫。
这是我很不平常的最早的记忆。我没记住拿哥哥的爆米花去喂湖里的鸭子,没记住第一次玩“不给糖就捣乱”的游戏,我焦虑的大脑只决定记住那次无意的小睡后,友好的老师和被逗笑的同学带给我的那种丢脸的感觉。
焦虑从那时就开始了。小学一年级时,我记得自己总带着胃疼和“ 我没忘了什么作业吧”这些揪心的担忧去睡觉,没有什么 词能形容那种被繁忙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三年级时,我记熟了乘法口诀表,但一直拖到班上最后一个背给老师听。初中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拼命争取同伴认可完美冲撞,简直是我社交焦虑地狱里的至暗深渊,但这也不足为奇。高中时期,我开始展现自我,有一圈关系很好的朋友,还当上了班干部。之后的大学四年深深地冲击了我。其他学生参加派对,在研讨会上与学术名人讨论,而我在身着正装的派对上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整个大学四年里,我主动举手发言只有零星那么几次。
时隔多年,在拿到了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后,我慢慢发生了变化。我不仅可以在会议上发言,还能主持会议;我举办过非常棒的晚宴,能自信地对着一屋子学生讲课;我还期待能在婚宴上跳舞。我曾经和我的来访者一起,以社交焦虑的名义做各种窘事——在五金店问店员买柠檬草,在拥挤的星巴克故意把咖啡弄洒,问完路然后往相反方向走,等等。当我向别人说起自己的焦虑史时,他们的脸上大都写满了不相信:“真是想不到!”“但是你很自在啊!”今天,我可以真心实意地说,我对自己很满意,即使过去并不是这样。我知道你也做得到。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你怎样才能做到呢?我将在本书里与你分享所有的答案。
当然,现在的我有时仍会焦虑。我时常要做公共演讲,面对一大群人时,我会忍不住流泪,有时大家看不出来,有时则很明显。我已经学会把流泪看作焦虑的流露。比如,我哭着念完了给已故祖母的悼词。你可能会说在这种场合可以哭,肯定很难过。但我最害怕的,其实是所有人都注视着我。硕士论文答辩时,我也流泪了。这合适吗?不太合适吧。
我的致命弱点是上镜。孩子们用手机录视频时,我总会巧妙地将自己的身体移出镜头。我讨厌视频通话。在弟弟的婚礼上,摄像师跑到我面前问:“你有什么话要对新郎新娘说吗?”我看上去大概像只走鹃,摄像师只看到了我长裙下飞奔离去的双脚和一溜尘土。我可能惊着摄像师了,但对我而言,摄像机上那个小红点就像上了膛的子弹。我只能说,这方面我还在努力。
但关键是,你可以努力做出改变。这是你能做到的。你可以很自在轻松地与他人交谈,不介意被别人注视,和别人在一起时也很自在。很多焦虑是习得的,这意味着它也可以被重新习得。你不用努力几十年,通过艰苦的研究学习来克服社交焦虑。我的确费了很大劲儿,也正因为这样才写了这本书。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这本书是写给所有时常或一直陷入社交焦虑的人的,我知道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框架思维》
框架的建构通常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但是,那些经常能做出明智决策或需要做出高风险决策的人,会意识到框架建构的必要性以及自身应具备的框架重构能力。这会影响到他们眼中看到的选项以及随后采取的行动。

当一位风险投资者审慎考虑某项投资时,当军官在军事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时,或者当一名工程师试图解决某个技术难题时,他们都必须建构框架。再比如,我们需要决定是在这个地点或那个地点建一个风电场,还是干脆建一个太阳能发电厂?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只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盘考虑,也就是如何来建构框架。

当然,框架的建构不仅针对高风险领域,它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面临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的头脑具备框架意识。如何才能与我的伴侣相处得更好?如何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调节得更健康?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富有?要找到此类问题的答案,建构框架同样重要。框架会强化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方式。通过增强框架意识,通过学会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框架,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好。换言之,我们可以将框架建构从人类认知特征转化为一种实用的工具,从而促成更好的决策。

我们的大脑运用框架来抓住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过滤掉其他次要的方面。否则,面对杂乱无章的世界,我们将无所适从。通过对各类事物建构框架,世界变得井然有序,在行动上也更加有的放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框架使原本云山雾罩的现实世界变得简洁明了。不过,框架不是世界的简化版,它们只是帮助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在主要的部分。

框架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单一的经验中成长,学会归纳总结出可应用于其他情形(包括尚未发生的情况)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们使我们能够对那些未曾观察到甚或不可观察的事物有所了解,能够对数据一片空白的事物展开想象。也就是说,框架能够让我们看见未有之事物。我们可以设问“如果……,那又怎样?”,并预测不同的决策会带来 怎样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展望和预想虚拟空间的能力,成 就了个体的荣耀和社会进步。

多少年以来,人类一直仰望天空,期待飞翔。现在我们做到了,但不是像鸟那样。如果没有 1903 年时莱特兄弟的创举,就算现在我们拥有再多的数据、再强大的处理能力,那又怎样?我们需要一种思 维模式:一个框架。同样,人类也一直梦想能在不打开胸腔的前提下, 对人体内部一窥究竟。今天我们也做到了,只不过是借助 X 射线等技术,而非使用肉眼。为了达成所愿,在 1895 年,我们同样需要一种新的理念——一个框架,即懂得如何使用电磁辐射(即伦琴射线)。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某些东西,恰恰是人在改变了对它们的最初构想后获得的——这似乎有点可笑。电话最初是被用于远程听音乐的:人们会拨入电话来听一场音乐会。留声机刚开始的作用是传递信 息:公司总裁可能会把录入唱片的语音备忘录发送给总部以外的经理。只有当这些设备的作用发生翻转之后,技术才开始走俏。20 世纪初,托马斯·爱迪生就认为,电影终将取代上课的教室。如今,百年之后, 在 Zoom 一跃成为新型课堂之际,这一构想才得以实现。

建构框架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为接受。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曾清楚地表明结果的不同表征会如何影响决策,他们将此称为“框架效应”,并把它描述为人类推理的缺陷。尽管我们使用的是同一个词,但此处的含义有所不同:建构框架不是如何定位事物,而是在做出决定之前有意识地利用思维模式来导出选择的一种行为。尽管错误的框架必然导致决策失误,但是建构框架是有意义的,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框架使我们得以了解并重新改造世界。缺少了框架,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一个物种。

把框架重构看作一种范式转换,看作对某一领域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这也许很吸引人。1962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曾指出,范式转换能推动科学进步。但是,这么说并不确切。每一次的范式转换都相当于一次框架重构。比如,当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托勒密的地心说的时候,这就是一次框架的重构。反过来说,并非每一次框架重构都是范式转换——此时,框架重构的发生非常频繁。有时候,框架重构可以改变社会对世界的认识,但更多的时候,它只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凡是成功的框架重构都会促成明智的决策。

和框架打交道似乎既复杂又不易,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不过,人类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生活和工作,只不过有时候并未意识到而已。

框架不仅仅意味着某个人的独特视角,它们还代表我们所使用的认知模板。不过,这个视角的概念倒是个不错的比喻。在意大利建筑师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于 1420 年前后用几何透视法绘制建筑工程图纸之前,艺术家们笔下的世界是平的,他们根据物体的重要性,在 画布上相应的位置画下不同的物体。受到布鲁内莱斯基的启发,艺术 家们学会了画出纵深感,把他们的所见如实反映在画面之上。对照前 后不同的画风,这样的改变使我们明白转换新的框架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是架构者。我们预测未来,从平凡之事到宏大景象,无所不包。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断开启头脑里面的时空旅行。有些人穿梭自如,另一些人则相对笨拙,但我们都可以努力做得更好。事实上,我们也必须如此。

《社交算法》
看清隐形的丝线

乔丹引用梅尔维尔的格言不仅富有启发性,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人际网的概念中。一个人的人际网就是一张地图,描绘了他迄今为止的生活轨迹,以及他未来的路。作为人际网分析人员、社会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我在过去的15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们的人际网如何发展,呈现什么分布,在事业成功、健康快乐、个人成就等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弗农·乔丹的人际网既罕见又特殊,要掌握其特性,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些更为常见的基础组成部分。

社会联系的最底层共同点是二方组,即我们与单个人形成的一对一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关系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人际网。我们都听过这个词,但“人际网”到底是什么?人际网是由相互联系的人组成的群体,一个人际网和其他人际网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交集。通过人际网,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加倍发挥出比很多二方组加在一起更强大的作用,即让1+1=3,该结果十分确切。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曾解释,社会资本使得“实现某些既定目标成为可能,这些目标若没有它就无法实现”。

在不同情况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高有低。大多数人的人际网可表示为三种简单的拓扑结构。

在扩张者、中介者和召集者的人际网图里,每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该人际网属于中间的黑色圆点所表示的人,线表示的是他与朋友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朋友之间的联系。也许你没有发现其实3张图里的人数相同,但你能发现的是,为了形成并维持这些关系所付出的努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中介者与7个人直接联系,但总共可以接触到12个人,他们拥有互不相同的观点、经历和信息源;而相比中介者,召集者的朋友们彼此之间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召集者维持9个关系所获得的信息是相同的。

我的同事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经常用一个比喻阐述不同的人际网结构是如何具备不同性质的。石墨和钻石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碳。石墨质软、深灰色、随处可见,6岁小孩的书包里就有;而钻石坚硬、清澈、稀有,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昂贵的身份象征之一。

石墨与钻石的区别在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石墨中,碳原子呈层状结构;钻石中,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不同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性质。

与碳的情况非常相似,由同样的人组成的同一张社会关系网,因结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假设两个团队由相同的人组成。其中一个团队中,所有人在一起工作,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协作;另一个团队中,人员保持不变,但团队划分成多个专业的子团队,一个人负责居中联络。尽管人员相同,但两个团队各自拥有截然不同的优势,个人的人际网也是如此。

在人际网语境中,扩张者、中介者和召集者在社会和职业方面,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扩张者的人际网非常广泛,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四处结交他人,这众所周知。然而,当他们需要维持社会关系时,当他们利用社会关系为自己或他人创造价值时,经常会遇到困难。

中介者将来自不同社会圈子、平常互不联系的各方撮合在一起,以此创造价值。这样的重新整合产生了大多数的新思路,因此他们的人际网具有巨大的信息优势和高度的创新性。

召集者建立了紧密的人际网,他的朋友们彼此之间也是朋友。这种人际网的信任优势和声誉优势特别突出。

弗农·乔丹是哪一种?事实上,他在三者之间做到了教科书式的平衡:一是召集式的高度信任,二是用中介式的方法为其人际网中的每个人创造信息价值,三是和他人维持着数量惊人的联系。

然而,在代表英国国家肖像馆采访乔丹时,前馆长马克·帕赫特着重提到一处显而易见的矛盾:“你有时形容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还会把这种说法诉诸笔端……而你又是这个世界上的活跃分子,有很多朋友,有很多社会关系,理解友谊,理解这一切。这些是你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你却说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

乔丹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你都得自己搞定。你可以和一小群朋友分享,但这也是建立在信任、信心和友谊的基础上的,而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敞开心扉的人。所以我觉得‘孤独的人’这个说法可能太过了,我只是尊重你的隐私,我也会藏好自己的隐私。”

召集者的信任价值给乔丹带来了诸多好处,他在商界和政界之间、不同种族的人之间所扮演的关键的中介者角色同样促成了他的成功。乔丹在阐述他的中介者角色时是这么说的:“当你身处圈子之外,并且像我一样与各个不同圈子都有所联系时,你就懂了。”

同弗农·乔丹一样,我们自己的人际网的特征和结构有时由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比如拥有什么样的工作、办公室是否挨着电梯、房子是否在一条路的尽头、是否去教堂、是否加入俱乐部、是否成为家长教师协会的志愿者,等等。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否要孩子、是否转换就业行业、是否参加周五的会议—都会对我们的人际网产生强烈的影响。

我们还确立或重新确立了我们的人际网,实验方法精确到了秒级。英格丽德·内姆哈德和我使用可穿戴传感器对个体的社交活动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一次谈话中,你聆听的时长、你打断的频率、你的音调高低都与你的人际网类型密切相关。召集者是很好的聆听者;扩张者往往比其他人说话更大声、更频繁,很少被打断。

从他们的行为来看,扩张者似乎更具备外向型人格。但令人惊讶的是,覆盖上千人的人格和人际网的共计138项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外向性对一个人的人际网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人格特征方面,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监控,这是一种类似变色龙的行为。多项研究发现,自我监控最能有效地预知你会形成什么样的人际网。中介者往往是变色龙,很容易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他们凭直觉就知道,何时应该配合会议的正式气氛而保持安静,何时应该放声大笑。

在过去40年里,社会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人际网结构的前因后果。你的人际网的形成(有意识或无意识)方式,对于你达成不同的个人成就和职业成就具有重大意义。你的社会关系的强度、质量、排列方式,都深刻地影响着你的人生经历、情感情绪、个人成就和职业成就。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人际网: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伴随它们的心理倾向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社交算法+框架思维+情商+人类网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