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国 行走拍摄中国三十年作品+昨天的青春 八十年代中学生
运费: | ¥ 0.00-20.00 |
库存: | 1516 件 |
商品详情
◆著译者简介◆
阎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摄影师。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1985年,他还曾借机进入朝鲜,成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
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30年来共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于2004年在全世界6个国家同步发行,印量达几十万册,这也使他成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题材摄影师。2005年,他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法国骑士勋章;2011年,当选《泊客中国》评选的“中国因你而美丽”11位“文化行者”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编辑推荐
一个有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孕育成长的时代,一群敏感神秘、不断变化的中学生,被任曙林用独特的凝视记录下来,瞬间成为永恒,平淡中见真实。
雨后操场上的白色长裙、考试时与同桌交换的眼神、放学时的热闹和空荡的楼道……
当青春不在了,还有照片可以印证。不管你在哪里、在何时度过你的青春,都会在这本摄影集里找到熟悉的记忆和曾经的纯真。
时隔五年,重版出来。更大开本,更多照片,更纯粹的呈现方式。
从编辑、设计、排版到印刷,追求每个细节尽善尽美,给《昨天的青春》一个摄影集应有的品质。
媒体推荐
这二十多年间,还有哪位摄影家亦如任曙林,属意于校园,窥探少年人的身影与内心吗?我很希望这批照片能使近日辗转于考试之苦的中学生们看一眼,而在我辈眼中,永逝的八十年代,可能唯余这批照片能使我们蓦然遭遇从前的自己。
——陈丹青,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他的摄影的最为着力之处,也是摄影本身的最为有力之处,可能正好就在于这么一种耐看的平淡之中。
——顾铮,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
获奖记录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像素》杂志“年度摄影家”称号。
2010年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
著者简介
任曙林:
四月影会重要成员。
195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
1976年开始摄影,师从狄源沧先生。
七十年代的作品:《先进生产者》。
八十年代的作品:《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学生》。
九十年代的作品:《矿区劳动者》《山区女孩二十年》。
2000年以后的作品:《气息》《两个女人》《云南风景》等。
内容简介
《昨天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学生》精选了任曙林在1980—1989年期间拍摄的170幅中学生照片。这十年间他进入中学校园,旁观中学生的课堂和课余生活,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情、关系,揣摩他们的心思,用温柔抒情的镜头语言记录下那一代人的青春。
书中前64页为任曙林的回忆文字,分享了他的青春故事:跟随恩师狄源沧学艺的点滴、与影友惺惺相惜的友情、拍摄中学生的动机、在校园内外与师生的交往……后224页为四色印刷的168张作品,和任曙林本人的珍贵旧照。
- 后浪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后浪出版公司官方微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