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本教材包含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中医经典课程及其相互联系,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介绍教材的基本内容、发展过程、临床价值以及学习方法,阐述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同时,简要论述辨证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对现今临床疾病诊治的价值。第二部分是各论,上篇为外感热病辨治,论述伤寒、温病等外感热病的辨治方法,主要包含六经辨治、卫气营血与三焦辨治;下篇是内伤杂病辨治,主要包含《金匮要略》中的脏腑经络辨治总纲以及具体杂病辨治。采用精选伤寒、温病、金匮的重点条文,分列释义、辨治要领、临床应用等条目进行阐发。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经典的原汁原味,又能重点体现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临床实用性。第三部分是临床应用,主要论述不同辨治方法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运用。具体内容包含辨治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经典辨治法与八纲的关系,以及临床上如何选择不同的辨治方法。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首届全国名中医,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文史馆员。
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中医临床经典的背景、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 1一、 《伤寒论》 / 1二、 《金匮要略》 / 3三、 《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 / 3第二节 中医临床经典的发展历程 / 5一、 战国至晋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 5二、 宋金元伤寒学的发展与温病学的萌芽 / 6三、 明清温病理论体系的形成及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的完善 / 8四、 近现代中医临床经典的现代研究与发展 / 11第三节 中医临床经典的学术成就及贡献 / 12一、 创建了以六经为纲的外感病辨证论治体系,为外感病诊治提供新模式 / 12二、 创建了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杂病辨证论治体系,为杂病诊治提供新方法 / 13三、 创建了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为温热病诊治开辟新途径 / 14第四节 中医临床经典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 15一、 学习目的 / 15二、 学习方法 / 16第二章 《伤寒论》精选 / 19伤寒卒病论序 / 19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19一、 太阳病纲要 / 20二、 太阳病本证 / 23三、 太阳病变证 / 43第二节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72一、 阳明病纲要 / 73二、 阳明病本证 / 74三、 阳明病变证 / 84第三节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89一、 少阳病纲要 / 90二、 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 / 91三、 少阳病兼变证 / 94第四节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100一、 太阴病纲要 / 100二、 太阴病本证 / 101三、 太阴病兼变证 / 101四、 太阴病预后 / 103第五节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104一、 少阴病提纲 / 105二、 少阴病本证 / 105三、 少阴病兼变证 / 113四、 咽痛 / 114第六节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117一、 厥阴病提纲 / 117二、 厥阴病本证 / 118三、 辨厥证 / 123第三章 《金匮要略》精选 / 125金匮要略方论序 / 125第一节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 125一、 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 / 126二、 论治 / 128第二节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 130一、 痉病 / 130二、 湿病 / 133三、 暍病 / 138第三节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 139一、 百合病 / 139二、 狐惑病 / 141三、 阴阳毒病 / 142第四节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 144一、 脉象与基本治法 / 144二、 证治 / 145第五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147一、 中风病辨证 / 147二、 历节病证治 / 148第六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151一、 血痹病 / 151二、 虚劳病 / 152第七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 157一、 肺痿 / 158二、 肺痈 / 160三、 咳嗽上气 / 161第八节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164一、 成因与主症 / 164二、 证治 / 164第九节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 165一、 胸痹病 / 165二、 心痛病 / 168第十节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 170一、 腹满 / 170二、 寒疝 / 175第十一节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178一、 五脏病证治举例 / 178二、 积、聚、?气 / 181第十二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182一、 四饮与主症 / 182二、 治疗原则 / 183三、 四饮证治 / 184第十三节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 189一、 病机与脉证 / 190二、 证治 / 191第十四节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193一、 分类与辨证 / 193二、 发病机制 / 195三、 治法利小便、发汗 / 195四、 证治 / 196第十五节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202一、 病因病机、分类与辨证 / 202二、 证治 / 203第十六节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205一、 虚寒吐血 / 206二、 热盛吐衄 / 206三、 虚寒便血 / 207四、 湿热便血 / 208第十七节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209一、 呕吐 / 209二、 哕 / 213第十八节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 214一、 脓成证治 / 214二、 脓未成证治 / 215第十九节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 217一、 蛔虫病 / 217二、 蛔厥 / 218第二十节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219一、 胎与癥的鉴别及癥病的治疗 / 219二、 恶阻证治 / 220三、 腹痛证治 / 221四、 胞阻证治 / 222五、 胎动不安证治 / 223第二十一节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 225一、 产后三病 / 225二、 产后腹痛 / 225三、 产后中风 / 227四、 虚热烦呕 / 228五、 热利伤阴 / 229第二十二节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230一、 成因、证候与治则 / 230二、 证治 / 230第四章 温病学精选/ 234温病条辨自序 / 234第一节 《温热论》精选 / 235一、 温病大纲 / 235二、 邪在肺卫 / 238三、 流连气分 / 240四、 邪留三焦 / 241五、 里结阳明 / 243六、 邪入营血 / 246七、 湿邪致病 / 248八、 辨斑疹白? / 250第二节 《湿热病篇》精选 / 255一、 湿热病提纲 / 255二、 邪在卫表 / 257三、 邪在气分 / 259四、 邪入营血 / 265五、 善后调理 / 267第三节 《温病条辨》精选 / 270一、 温病大纲及三焦治则 / 270二、 上焦篇 / 273三、 中焦篇 / 293四、 下焦篇 / 311第四节 温病学辨治体系概要 / 320一、 卫气营血辨治体系 / 320二、 三焦辨治体系 / 325第五章 临床经典辨治法的特点、关系及应用 / 332第一节 临床经典辨治法的特点 / 332一、 基于临床,源于《内经》 / 332二、 病证结合,辨证论治 / 333三、 体现八纲辨证内容 / 334四、 着眼于传变阶段的外感热病辨治法 / 335五、 着眼于病变部位的内伤杂病辨治法 / 335第二节 临床经典辨治法相互关系 / 336一、 外感热病辨治法之间的关系 / 336二、 外感热病辨治法中寒温一统 / 337三、 外感热病辨治法与内伤杂病辨治法的关系 / 338第三节 临床经典辨治法的应用 / 340一、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治法主要用于外感热病 / 340二、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治法也可用于内伤杂病 / 342三、 脏腑经络辨治法主要用于内伤杂病,也可用于外感病 / 344四、 临床经典辨治法的综合应用 / 345附录 《伤寒杂病论》度量衡换算表 / 347方剂索引/ 349《伤寒论》条文索引 / 352《温热论》条文索引 / 354《湿热病篇》条文索引 / 355《温病条辨》条文索引 / 356
【前言】中医临床经典由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成,是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是中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为更完整地反映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更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受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我们组织有关院校专家联合编写了《中医临床经典》教材,供中西医结合类、中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专业使用。本教材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该章主要论述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性质、基本内容、发展历程、学术成就以及学习方法等。第二章为《伤寒论》精选,该章以1991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教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共选取六经病脉证治重要原文148 条。第三章为《金匮要略》精选,该章以199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任教授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为蓝本,从原著前22 篇中选取原文138 条。第四章为温病学精选。该章分别从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中选取原文80 条。其中《温热论》精选原文16 条、《湿热病篇》精选原文22 条,均以200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温热经纬》为蓝本,《温病条辨》精选原文42 条,以196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温病条辨》为蓝本。条文在原著中的顺序,以(1)(2)形式标于条文之后。第二章至第四章为《中医临床经典》的主体。各章之首有概说,章下按内容分节。节内每条或每段原文下均有【释义】,并根据需要设【校勘】【注释】【辨治思维与要领】【临床应用】【医案举例】。其中【辨治思维与要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经典诊治疾病的思路、方法、规律及其要领。【临床应用】介绍临床经典的治法与方药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医案举例】列举古今医家应用临床经典治法方药的典型医案。这三个栏目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临床经典》原文而设。每节之后均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第五章是临床经典辨治法的特点、关系及应用。该章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综合起来,阐述六经辨证论治、脏腑经络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三焦辨证论治的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旨在深入理解以上四种辨治方法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书末附有按笔画顺序编排的方剂索引,《伤寒杂病论》度量衡换算表和伤寒、温病有关条文索引。本教材第一章由范永升教授、司鹏飞副教授、赵婷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由李赛美教授、鲁法庭教授、徐笋晶副教授、刘树林副教授、付玉娟副教授、陈萌教授、吴中平教授、曲夷教授编写。第三章由曹灵勇教授、钟相根教授、伍建光教授、钱占红教授、牛锐副教授、江泳教授编写。第四章由马健教授、郑旭锐教授、刘叶副教授、李小茜副教授、吴文军副教授、刘林教授、刘果副教授编写。第五章由钟相根教授、范永升教授、林树元副教授、司鹏飞副教授编写。初稿完成后几经修改,最后由范永升教授等进行统稿。该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再良教授在百忙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还有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经典教研室胡正刚、沈祥峰、瞿溢谦、黄慧雯等多位教师一同参与书稿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途径。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在一起编成《中医临床经典》教材是一项很有意义,有创新性但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该书阐述了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中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构成和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治法的特点、相互关系、临床应用。这既是本教材的特色,也是难点所在。为此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限于水平与时间,教材中仍存在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敬请兄弟院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批评与建议,以便今后修订提高。编委会2023 年10 月12 日
【书摘与插画】-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