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
王鼎钧 作品
出版: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219元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高华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就是推荐我们读他,
林达说,“他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家”,
在台湾,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他就是王鼎钧,
被台湾媒体称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鼎公人到晚年,耗尽17年,完成四册大书: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写尽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抗战时期,
鼎公先后在日军占领区,和抗战大后方生活;
内战时期,
他成了国民党宪兵,看见了国民党最巅峰状态,
后来沦为了解放军俘虏,在解放区生活,
看见了共产党的全面胜利;
1949年后,
他来到台湾,历经风云变幻。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借个人的受想行识,写众生的存在,
写传统蜕变、对日抗战、三年内战和台湾岁月的跌宕历史。
这段堪称20世纪中国百年史的博大题材,
能真实呈现,就殊为不易,
而鼎公的文笔,以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著称,
以格局和气象见长,
更让这部书洛阳纸贵。
三联编辑李昕说,
“这部书,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们当即决定加入版权竞争。
同时,我承诺,尽最大努力保持作品原貌不变。”
这才有了这套书的大陆版。幸!
……
历史学家高华:王鼎钧这部书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理想。作者对国家命运、历史教训的独立思考,是一份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个人总结。
作家杨照:王鼎钧写出的,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后,留在身体里,永远的伤疤与恐惧。
人大教授张鸣:王鼎钧先生的东西读起来让你觉得文脉没断,像从古代语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或是说文笔,很有味道,很筋道。
北大教授王奇生:回忆录多种多样,大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小,小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大;史学家的回忆录常常重实不重文,而文学家的回忆录又常常重文而不重实。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大体兼得其长而避其短。
散文家席慕蓉:鼎钧的回忆录真的是空间无限广大的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是见证,也都是解答,恍如历历晴川,经得起无数读者的一再回首。
本书曾3次获得台湾媒体和书展评出的好书奖;2013年的“国家记忆·致敬历史纪录者”的评奖中,获得唯一的“年度历史图书奖”。
◎ 《昨天的云》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 《怒目少年》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二部,记录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的经历、见闻与思考。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中国人生了气,有时候像滚水,有时候像火山。抗战军兴,中国人蓄怒待发,出气的对象有变化,先对外国,后对本国。……出入于两种怒气(对外国和对本国)之间的我,以一个少年人的受想行识,构成《怒目少年》这本书的内容。”
◎ 《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记录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国民党军,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 ,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俘虏营训练,穿着解放军服,徒步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一路上,对照、危机、冲突各自延长,互相纠缠,滚动前进,惊心动魄。作者将这四年的愤怒、伤心、悔恨蒸馏、升华为一部超越政治、阶级、个人得失恩怨的独特回忆:“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
◎ 《文学江湖》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台湾由文学、政治和特务交 织组构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独特经历,使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当年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使得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在书中明白彰显。作者所亲历的这个“文学江湖”同时也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反攻大陆”的宏愿成为笑柄之时无奈地选择落地生根……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 《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台湾著名作家
◎ 今人每谓抗战精神,皆多简化为艰苦奋斗,那可仅能言其表相,唯《怒目少年》得其真谛,故能显现真相,这就是散文大家的意境。
——朱西宁,台湾著名作家
◎ 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文学江湖》一书,既是为历史做见证,也给我们启示和教益,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从本书中既可窥见这三十年世事人情和时代潮流的演变,也能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历史教训的独立思考,是一份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个人总结。
——高华,著名历史学家
王鼎钧,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山东老家跟着父亲打游击;1942年,他穿过日占区,到达安徽阜阳就读国立二十二中学;抗战末期,他成为国民党宪兵,历经徐州、南京、上海、葫芦岛、沈阳,洞悉国民党真实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穿着解放军服跋山涉水,逃到台湾,乱中景象尽收眼底;1950年代,他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先后主编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担任《中国时报》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幼狮公司期刊部总编辑,阅尽台湾文化界内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与沉浮。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在台湾,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和当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